海外中国研究
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 豆瓣
作者: 爱莲心 / 周炽成 译者: 周炽成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 7
本书对《庄子》哲学提供了一个根本上新的解释。在同类著作中,本书首次充分而详细地阐明,在《庄子》中,存在着一种深层的认知结构,它埋藏在表面上随意的文学佚事、神秘的言说、隐晦的暗指之下。作者仔细分析了神话、传说、怪物、吊诡、比喻、语言的困惑这些为系统地引导和开发人心的灵性维度而在战略上设置的手法。
2021年6月29日 已读
这本书里究竟出现了多少次「吊诡」?超吊诡。前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庄子书写方式的角度,作者用相当分析的方法处理了这个阻断分析功能的议题,并且似乎并没有让议题变得清晰,反而使其更加吊诡,这部分是因为庄子文本本身不好把握、部分我相信是作者的表述导致,还有部分是因为翻译。当然,也可以将这种书写和翻译视作对于庄子的一种致敬,通过密密麻麻的文字发挥一种类似怪物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这本著作是高明的也是吊诡的。中间跳读了,也可能跳过的那部分我梦中早已读过。
庄子 海外中国研究
向深圳学习 豆瓣
Learning from Shenzhen: China's Post-Mao Experiment from Special Zone to Model City
作者: [美] 马立安 / [加] 黄韵然 译者: 王立弟 海天出版社 2020 - 7
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深圳市荣誉市民马立安及其团队写作的一部全面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成果及其评价的学术性著作。作品正面肯定了深圳的改革开放精神,分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既赞赏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和领导者们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同时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三个部分:一、试验;二、突破;三、推广。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记述、分析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点窗口到现代化模范都市的进程,向读者展现了世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的成长足迹。
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成为西方世界了解深圳的重要读物。此番引进出版中文版,为我们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2021年5月15日 已读
三星半。第一部分可以不看(黄伟文的文笔不错),第二部分最好,要看,第三部分可选看。整体来看文章参差不齐,相较于英文版据说还有删改章节。
城市研究 改革开放 海外中国研究 深圳
记忆的性别 豆瓣
The Gender of Memory: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9.4 (75 个评分) 作者: [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 译者: 张赟 人民出版社 2017 -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2021年4月23日 已读
看的带红字版。这是关于记忆的著作,其将妇女的记忆而非国家政策置于考察的中心,因此在形式上很多时候是妇女叙述作为正文而官方信息作为该叙述的脚注;同时这也是关于性别的著作,尽管关于社会性别的直接分析不多,但是在种种叙述、议论中无不体现了妇女劳动的重要但又被轻视的状况。在官方叙事之下,是革命将妇女从家庭领域中解放出来,摆脱当初恓惶的现状,但是在旧时代社会其实并无法保障妇女能够顺利被禁锢在家庭中,在新时代,因为对家庭劳动的忽视以及工分制度的推行,很难说这是一种解放还是一种新的负担。“她们记得歌唱自主婚姻的时刻,表演地方戏的时刻,或在秋收的时候挨家挨户地动员她们的邻居去加夜班扬谷的时刻。她们将最初的革命时刻记忆成是讲述她们自己的热情和发现自身可能性的地方”
人民出版社 历史 女性 海外中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