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
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 II 豆瓣
作者: 朱耀偉 亮光文化 2011 - 10
透析香港粵語流行歌詞在八十年代中後期的多元發展,以及在九十年代的新局面。樂隊熱潮帶起新詞人浪潮滲遍整個詞壇,使香港詞壇起了一次重要的興革,加上電台全面播放中文歌曲,粵語流行曲得到更大的創作空間。填詞人的數量因此逐漸增多,如樂隊填詞人出身的林夕、陳少琪、劉卓輝、周耀輝,在填詞界中均大放光采。
九十年代流行詞壇卻因著唱片工業的生產轉型而發展出新局面,為配合卡拉OK的出現,粵語歌詞在大量生產下變得單一,對比起八十年代中後期的百花齊放,詞壇幾乎可以說是青黃不接,可幸還有軟硬天師、黃偉文的奇思妙想,為粵語詞壇注入了新養料。
誠然,由八十年代中期樂隊詞人寫到九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中後期繼續眾聲對唱,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則可用狄更斯名句來形容:「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粵語流行曲依然大熱,四大天王光照全球華人社區,歌曲種類卻漸趨單一。愈夜或可能愈美麗,但從獨當一面的新晉詞人數量在九十年代大幅減少來看,粵語流行曲由盛轉衰的危機早已隱現。其後華語流行音樂生態轉變,粵語流行曲未能據本應變,最終於九十年代後期開始衰落。
香港歌詞導賞 豆瓣
作者: 黃志華 / 朱耀偉 匯智 2009 - 7
本書是第一本從文學角度分析粵語流行曲詞的專書,兩位作者均是粵語流行曲詞研究的專家。
書中收錄歌詞共58首,俱屬粵語流行曲各個時期及重要詞人的代表作品,具一定的文學價值,相信讀者可藉此拓闊文學的視野,也對香港流行歌詞有更深的體味。
在多篇賞析文字裡,兩位作者還披露不少詞人原來的構想,又或鮮為人知的創作背景,饒富趣味,有助加深讀者對作品的認識。
2019年9月9日 已读
选的歌还可以,赏析一般,有些歌词能介绍大环境或者作者个人的讲解,挺好,作者本人的解读并不高明,尤其朱耀伟每次都喜欢联想这联想那,乱花迷人眼,对欣赏歌词益处不大。
匯智 朱耀伟 港乐 黄志华
香港詞人詞話 豆瓣
作者: 黃志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3
本書採用詞話的體裁,文章長短不一,看似零零碎碎,沒有系統,實則言簡意賅,足堪細味。這種體裁的好處是閒來隨意翻讀一兩段,既舒適也無壓力,偶爾會得到一些體悟,從而對讀詞寫詞有新的進境。本詞話共分三大部分:上編「以古為鑑及技與道」,從古代詞人的作詞心得,到粵曲及粵語流行曲的精妙處,意在總結前人的作詞之道;中編「六名家話詞∕詞話六名家」,是香港六大詞人黃霑、鄭國江、盧國沾、林振強、潘源良及林夕的創作經驗談及作品點評;下編「轉益多師」,涵蓋了一眾四十多位職業及業餘詞人的事跡及經驗。如能與本書的姊妹篇──《粵語歌詞創作談》一起閱讀,相信對粵語歌詞的創作和欣賞,將有更深的體會。
2019年9月3日 已读
第一编试图连接宋词与粤语歌词,但是就如后文梁伟文所言,其实不必,有点关系但没那么大关系。剩下的主要是资料整理,对读者来说挺有用的,一般内地读者可难得找到。最后那些词人不大熟悉,文字也不多,没啥感觉。
三聯書店 港乐 黄志华
光辉岁月,不说再见 豆瓣
作者: 毛球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1
每一首路过心上的粤语歌,都是一封时光藏下的情书。
香港乐坛30年,谁惊艳了你的时光,谁温柔了你的岁月?
知名乐评人毛球(本名苗欣宇)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穿越30年时空,回到香港音乐的黄金岁月。
从第一首流行粤语歌的诞生,到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的登顶,从四大天王的峥嵘岁月,到巨星落幕的瑟瑟寒秋,这里既有香港音乐的风雨史话,也有你我共同的青春旅程。曾经的经典,如今的怀念。那些被贴上时光标签的音乐,是温暖过我们的拥抱,也是我们拥抱过的青春。30年的精选,总有那么一首歌,一段故事,惊艳过你的时光,温柔过你的岁月。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发现每一份精心制作的歌单,一同聆听记忆深处的回响。
2019年9月2日 已读
读了几十页,弃。作者生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博学,提到什么东西都要四处联想、东拉西扯,这下好了,读者不知道你在干嘛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港乐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 豆瓣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POP : A STUDY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1949 - 1997)
8.5 (8 个评分) 作者: 黃霑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 5
黃霑2003年在港大的哲學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霑叔結合自己親歷的整整半個世紀的歷史,盡述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現在看來,霑叔為文時決不是僅作為學位論文,而是對整個香港樂壇的思考和回復,乃是為給後人留下印記。
近年粤語流行曲面對很大的挑戰,在數位歌星及音樂創作人離世後,彷彿更 加失去重心。黃霑遺留下來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1997)》,提出粤語流行曲在歷史的洪流中,失去了影響力,慢慢在本土的普及文化中消失,結論教人惋惜。無論黃霑的論文結論正確與否,它留下一 個問號供我們反思——粤語流行曲與我們何干?
2019年9月1日 已读
个中高手,出手自是不凡。不足在于前粤语流行曲的篇幅略多,显得90年代几乎无甚可谈的样子。
学位论文 港乐 黃霑
夜话港乐2 豆瓣
作者: 何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7
每当变幻时,便知时光去。
《夜话港乐》回望粤语歌的光辉岁月:泰迪•罗宾和许冠杰、顾嘉辉与黄霑,谭咏麟,张国荣,黄家驹,陈百强,梅艳芳,四大天王,一个个闪亮的名字,记录着很多人的青春。——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首粤语歌,埋葬 了大半个青春的故事。
似水流年,情怀未变,对半个世纪的香港流行乐坛致以最温情的总结与敬意。
2019年7月28日 已读
还不错啦,适合随便翻翻,看看词人的风格,瞧瞧歌手的经历,但是歌手收的有点少,语言确实市井,不值得深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港乐
香港音樂史論 豆瓣
作者: 劉靖之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3 - 7
從粵語流行音樂、嚴肅音樂、粵劇及其他演藝三個角度,論述19 世紀中到 21 世紀初,香港各種音樂活動的發展歷程。除歷史研究、音樂分析,更附三十位當代音樂創作人訪談。
2019年7月10日 已读
只看了粤语流行曲部分,依托于几篇学术论文和作者的多年经验展开,历史梳理部分一般。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对于15位音乐人的访谈,还有手稿的照片以及附录部分。
商務印書館 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