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越云
胭脂北投 豆瓣
7.5 (14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胭脂北投」作为潘越云第三张专辑的标题,代表了滚石的某些想法。这个风尘味甚浓的字眼,或多或少指出了一些现存的社会景象,这是滚石一直希望藉着流行歌曲表现或探讨的主题。专辑里采用了林边的词、陈志远曲的「胭脂北投」序,只是这个主题的开场白。具体的陈述和讨论,滚石计划在即将推出的「胭脂北投组合」专辑中展现。闽南语的「心情」是民风乐府徵选的佳作,也是林边的词,大家都爱的不得了。对潘越云而言是一个新的尝试,就闽南语歌曲的词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拓展。「心情」和「胭脂北投序」的结合使用了颇为粗糙的「走唱」音乐,是希望表现较为丰富的意象,这是站在制作的立场应该说明的最后一点。(文:李寿全)
2025年3月8日 听过
心情很好听,新台语运动的第一首作品。在序中,过去的北投「每一个所在都有每一个所在的故事」,而今天的北投「一间一间的大饭店」「一阵一阵的男女」「出出入入的轿车」,在之前的北投,每一株草都和一旁的草都长得不同,而今日北投的建筑、人们都面目一样模糊,遑论花草。
台湾百佳 潘越云
再见离别 豆瓣
潘越云
发布日期 1981年12月19日 出版发行: 滚石
《潘越云:再见离别》由吴楚楚制作,阿潘的第一张个人经典专辑《再见离别》终于复刻问世!许多市面上阿潘的精选集找不到的好歌,都收录在《再见离别》。

张小燕、张艾嘉、蔡琴等人大力推荐阿潘这张处女作品。本专辑由原录音师徐崇宪以原始母带重新处理,提供最佳聆听音质。

由吴楚楚制作,阿潘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再见离别”,承袭民歌时代作品风格与配器调性,使专辑整体洋溢着清新的气息。金韵奖时代以谱写《再别康桥》一曲而声名的噪的李达涛,作品以气韵悠雅见长。在这张专辑中共有五首作品的发表。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老船长的话》以及主打歌曲《再见离别》。另外由于吴楚楚与胡德夫熟稔之故,专辑中阿潘也尝试了其所创作的《大武山》一曲。有别于后来胡德夫自己的版本,专辑中的编曲较为中规中矩,这也是阿潘在唱歌生涯中唯首具原住民风情的歌曲。

由《激荡》一曲作者王勃所谱写的《早安晨曦》,阿潘以明朗的声线及合声带来一日初恋的欢欣。曾于金韵0奖第七辑发表《勿忘尘》一曲的林慧哲,则谱写了另一感伤的作品《夜阑》。法国号和阿潘的吟唱,交织出夜已深沉却仍感孤寂的悲凉感怀。而当年颇受欢迎的《好久不见》一曲则是专辑中很具吴楚楚色彩的一首作品。特别值得一题的是阿潘本身也在专辑中有两首创作作品《别在迷惘》、《旅》的发表这在她后来的专辑作品中极为少见。

阿潘的多变的声音表情在本张专辑已初露光芒,也因此专辑发行之时更获得张小燕、张艾嘉、蔡琴等人的大力推荐,使得阿潘的歌唱路途,有了一个和好的开始。

01 老船长的话
02 只有一个你
03 落花
04 大武山
05 早安晨曦
06 夜阑
07 再见离别
08 好久不见
09 想飞
10 别再迷惘
11 旅
12 浓浓的离情
2021年6月29日 听过
四星半。再见离别一首放到《天天天蓝》里会毫无违和,大武山背后的故事让歌中对大武山的赞美有了更多反思都市文明的意思。再见既可以是离别的标志,也可以是离别的终结,而专辑中所有的再见与离别唱的都是一句“为什么你要来 为什么你要走”【落花|再见别离|好久不见|旅】
1981 滚石 潘越云
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 豆瓣
8.2 (8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9年9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传说都市的夜最温柔,夜幕一落,万般情绪皆化成歌声,缘起缘灭,悲喜嗔痴,爱怨无尤,潘越云一路拾起深藏内心,红尘之中的有情有心,在她的歌里一一活现。
2021年6月1日 听过
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阿潘唱得很动人,但是其他都不太好听了(可能最后一首也好听,最近挺喜欢太阳的意象的)。。。
1989 台湾百佳 小虫 滚石 潘越云
回声 豆瓣
9.2 (79 个评分) 齐豫 / 潘越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5年1月4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公司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这张唱片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极具典藏价值。如果暂且抛开音乐层面的意义不谈,单纯从收藏的角度讲,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张唱片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滚石唱片公司率先从日本引进了雷射唱片(CD)生产技术,于1985年先行推出卡带版的《回声》,成为滚石1986年1月推出的前五张CD中的第一张,其编号为RD-1001。
这张唱片是作家三毛的半生故事,由她亲笔写下的12首歌词,串联成一张完整的音乐传记。这张专辑的一大特色是齐豫与潘越云宛若天籁般的歌声的珠联璧合。
由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所谱写的歌曲,在齐、潘二人的歌声里以不同的曲式唱法,诠释出三毛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之下的不同心境,再经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贯穿,从而成为一张有着内质统一、叙述丰富的动人故事的唱片,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回声》这张专辑将三毛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而最后的《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梦田》,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三毛在《回声》的唱片文案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回声》是一种绵延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振荡着我们的耳鼓,将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份感动,足以穿越时间,抚摸你。
豆瓣
9.3 (6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好有感覺音樂
镜 Reflection 潘越云全新台语专辑:
镜里的女人是自己
镜外的自己为谁容
其实一个人过日子还算自在
只是多了几分忧伤
陈子鸿、武雄、游鸿明、董事长乐团、乱弹阿翔、何欣穗、江惠仪、廖士贤、黄露仪、廖博仪、钢琴诗人王俊杰、卢志杰等共同打造十首反映女人心情的新台语专辑。
2021年2月27日 听过
耳朵借我。镜—reflection,对应歌词中频繁出现的“越头看”,都是回看过往的意思(阿潘喜欢收藏镜子,也以此形象为过往之象征),全专的歌都可统摄到此概念之下。台语的雅词路线洗掉了我在政论节目中对其乡土气的印象,《叠衫》来自何欣穗的词曲没想到,《照镜》点题,歌者歌唱是照镜,听者聆听也是照镜,《感谢》适合担当王菲专辑中《花事了》/演唱会中《人间》的位置(希望不是这样!)。“外面世界遐阔,我有我的生活”。【叠衫|照镜|年年|享受孤单】
2019 台语 潘越云
三人展 豆瓣
8.0 (7 个评分) 潘越云 Michelle Pan / 吴楚楚 Chuchu Wu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1年3月15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滚石的第一张专辑,卡带(RC-001)发行于1981年3月15日,CD(RD-1092)发行于1991年5月24日,CD再版发行为2007年7月13日。
这是吴楚楚、潘越云和李丽芬三人的合集作为试水之作。然后根据市场反映签了潘越云作为旗下第一位正式歌手。
2020年11月11日 听过
地位之重要毋庸置疑。就算从词曲或者演唱的角度看,完全没有大陆或者香港八十年代初的很强的时代感,吴楚楚的唱法的确老派,之后也没再唱了。1981年3月15日。
1981 初登场 台湾 吴楚楚 李丽芬
天天天蓝 豆瓣
8.5 (26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在台湾歌者虽然众多,但一听就能瓣认的声音并不多,潘越云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她凭借《天天天蓝》专辑,迅速成为乐坛上备受瞩目的一员。其实,早在1981年,她的首张专辑《再见离别》就有着相当不错的成绩,而《天天天蓝》专辑更是创造了十几万张的惊人销量。作品中的古典韵味,加之她清亮、宽广的嗓音,充分表现出当时那种琼瑶、三毛式的浪漫情怀,并一举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制作(李寿全)最佳演唱(潘越云)最佳编曲(陈志远)三顶大奖,被誉为民歌后期的隽永之作。
这是潘越云的第二张个人专辑,由李寿全制作,曾获当年度金 鼎奖(台湾歌坛专业评选)的三项大奖:制作人、演唱及编曲(陈 志远)。罗大佑对潘越云演唱的评价是:“她的音域很平均,嗓音 认同感强,歌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本专辑也许并不是阿 潘作品中最好的一张,但绝对是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
这张专辑由李寿全担任制作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制作过几张成绩斐然的唱片,如“龙的传人”、“柴拉可汗”等。当时潘越云的歌唱事业正值起步,李寿全心想:“再见别离”里的潘越云被认为和蔡琴一样,声音是低沉的,但她在高音部份应该也会有很不错的表现。于是整个制作过程朝向让阿潘尝试较清亮、较宽广的音色。为此,李寿全严谨选歌,甚至在好旋律难求的情况下,自己作了“守着阳光守着你”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在编曲上,虽受当时风行的“梁祝协奏曲”影响,陈志远仍然掌握住“天天天蓝”苦思苦念的哀怨意境,从一开始小提琴的独奏就紧紧抓住听者的耳朵。
当然,我们的女主角—潘越云的声喉也是无话可说。“台湾的演唱者虽多,但一听就能辨认的声音不多……潘越云是其中之一,证明她的嗓音有可认同性。在可认同的声音中,潘越云又有她的特殊性:第一、她的音域最平均,在其他女歌手中,齐豫、苏芮、郑怡的音域都偏高,而蔡琴又偏低;因为潘越云的音域平均,她表现的可能幅面也最大。第二、潘越云声音本身张力不高,但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这是在“天天天蓝”之后,罗大佑担任潘越云的制作人时所下的评语,中肯地评论了阿潘的歌声特色。
如此的评语,可于“天天天蓝”专辑中得到印证,如“天天天蓝”,短短几句歌词,就把思念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不知情的孩子/他还要问/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从不知世事的孩子的眼睛,看出自己心中的哀愁,更添几分凄怨。如此的好歌并不好唱,而潘越云却将歌词的意境、歌曲的韵律表达得恰到好处。相对地,专辑中如“她是谁”这般较明亮轻快的曲子,阿潘仍表现得相当称职;又如“守着阳光守着你”,为当年同一名称连续剧的主题曲,红遍大街小巷,至今仍被许多歌手重新翻唱,但阿潘那带有特殊磁性的音色,娓娓道出对情感的执着与希望,仍旧是歌迷的最爱。
平心而论,这张唱片未必是潘越云作品中最好的,她在后来的演唱生涯中不断进步,有些专辑的整体表现更超过“天天天蓝”。可是“天天天蓝”这首歌实在太强了,强到所有的评审都重拾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在这次“台湾百佳唱片”票选中将这张专辑推上了第四名。只不过,众人的肯寂并未能在“平均分数”上支持潘越云进入“演唱排行榜”的前十名。
这样的结果或许正如它的催生一样曲折:“天天天蓝”原是作家亮轩于国外念书时,向作曲者卓以玉学会的。由于词意甚美,它在一次陶晓清家的聚会后流传开来,日后并由民歌手范广慧于演唱会中发表。识货的吴楚楚一听随即将它拿去,预备制作给潘越云唱。可是在“再见别离”出版时,吴楚楚却因“好歌太多”而将它“留待下次再用”,使这首歌直到李寿全担任制作后,才得以大放异彩。无论如何,“天天天蓝”和潘越云紧紧连在一起了,即使流行乐坛更替一如沧海桑田,人们却永远难以忘怀阿潘赤足凝首背后的那片蓝。
专辑中潘越云的嗓音非常的唯美。在此之前,潘越云一直在象蔡琴那样的低音方向做发展,这张专辑让她的声音变得更清亮、更高亢。于是,我们有了以后出了很多优秀专辑的潘越云。
1981年,阿潘正式出道并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隔年以‘天天天蓝’专辑奠定阿潘在歌坛的地位。阿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国语经典歌曲,包括“天天天蓝”、“守着阳光守着你”、“野百合也有春天”、“爱的箴言”、“几度夕阳红”、“谢谢你曾经爱我”、“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1988年,阿潘首度发行台语专缉,同样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包括“桂花巷”、“情字这条路”、“心情”、“纯情青春梦”等。总计阿潘于海内外发行的国台语专辑超过60张,亦为歌坛中少数国台语作品成绩皆斐然的歌手,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天天天蓝』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民歌,听潘越云将那愁苦的心情表达的适切,不至于太过。这张专辑是由滚石在1982年所发行的,天天天蓝最初时是卓以玉与陈立鹤在某次聚会里教唱的自创曲,听过的人都非常的喜爱。滚石在制作潘越云的唱片里,便将天天天蓝放入专辑中,恰巧大陆的梁祝正在上演,陈致远便将具有古典国乐的编曲编入里面,而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潘越云版本。
一起来听听潘越云演唱的『天天天蓝 教我不想他也难 不知情的孩子 他还要问你的眼睛 为甚么出汗 情是深 意是浓 难是苦 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