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
如何独处 豆瓣
How to Be Alone
7.3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纳森·弗兰岑 译者: 洪世民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8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的社会与自我凝视
★ 从被黑暗压得不能动弹,到被黑暗所支撑。
独处,在内心为孤独寻找一个出口。
★ 我们是否要为适应真实世界而接受治疗?
我不需要,这个世界也不需要。
《如何独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一部最重要的随笔集,收录14篇内容充实、见解独到的诚意之作,凸显了弗兰岑的 优雅、敏锐,以及作为随笔作家的胆识。其中,《何必苦恼》一篇原载于美国《哈泼氏》杂志,令美国文坛为之震动,收入文集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修订。而《父亲的脑》一篇流露出的真情感动了所有人。从流亡的读者到孤独的作者,从帝国卧室到天下第一市,从捡破烂到筛烟灰,从监狱系统到性爱书籍……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慧和文字的光辉,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在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喧闹嘈杂、五光十色的主流世界里,如何平静温暖地独处。
2017年5月8日 已读
作者憋着一股不肯向时代和大众妥协的认真和孤僻,文字耿直,热爱严肃小说。以父亲的死为开篇,以母亲死后多年回到老宅作为结尾,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我本是为了寻找良方而读此书,读完隐约作者时常和我一样陷入苦恼境地。读此书并不轻松,因为作者过于严肃,然而我喜欢文中种种与我不谋而合的想法,更喜欢每篇文章的结尾。
乔纳森·弗兰岑 美国文学 随笔
肠子 豆瓣
Haunted
8.0 (13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恰克·帕拉尼克 译者: 景翔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1
重口味神作,阅读有风险,身体虚弱者勿入!
《搏击俱乐部》作者最黑暗最天才最虐心的神作。
读者在阅读后,不是火到想找作者单挑就是发出凄厉的惨叫或是整个人狂笑不行更有人虚脱到无法出声!
有73人在作者读《肠子》的时候晕倒,晕倒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中。
本书包含了二十二个恐怖、好 笑,又让你反胃的故事。说这些故事的人都是应一则“作家研习营”的广告而来,却陷入类似“求生”情节的处境中——他们没有暖气,没有电力,没有食物。这些说故事的人越来越绝望时,他们的故事也越来越极端。然而,他们无情地密谋着,让自己成为由他们受苦经验改编而成的实境节目中的主角。这将是你所读过的最令人心里发毛且虐心的小说,唯有恰克·帕拉尼克才能写得出来。
《伊莎贝拉》《志明与春娇》导演彭浩翔鼎力推荐:
本书的精彩程度,是你看后不好意思再告诉朋友,自己也有写小说。它的好,到这个程度时,你不禁要抚心自问,要是这故事掉在你的门口,你能够说得比他更动听吗?那不单单是文笔用字的问题,而是在说故事的过程中,透露资讯的次序和速度,如何在三言两语之间,就把整个画面点出来,并让人有看下去的冲动。
年轻作者总以为每个读者跟他都有血缘关系,非要成为他的忠实崇拜者,每个字都要读完不可,完全没有想过如何吸引人看下去,只是一直在喃喃自语,自渎满纸。满街都是这样的闷作,让恰克·帕拉尼克更见珍贵。
2011年8月18日 已读
本来想打三星。在这几个星期里我一直抑制着自己想要丢掉这本书的冲动。那几个故事本身戏谑有之温情有之讽刺有之各有亮点。而我讨厌的并不是这里面的故事而是书里的这群几乎都是神经病的陈述者!他们受害妄想又互相残杀,宁可躲在黑暗里抱团都不愿意走出去,只为了出去后的版税。不过最后我想通了,能通过文字对人造成那要的影响,也是一种才能……
恰克·帕拉尼克 美国文学 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