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8 (314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里,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去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2018年4月8日 已读
我是个世俗中人,虽不如伊莎贝尔那般留恋香车钻石,但也仍然无法认同拉里的超脱。我喜欢毛姆的刻画不假,比起拉里,我还是更喜欢那些活生生的尘世中人。
人生 哲学 毛姆 英国文学
战马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英] 迈克尔·莫波格 译者: 李晋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1
我在农场的最后一个夏天,艾伯特开始骑着我去放羊。我渐渐熟悉了教区的每个巷子、每棵树叶婆娑的橡树、每扇咣咣作响的大门。我们会在水花飞溅中穿过因诺森特矮林下的河流,还以电闪雷鸣般的速度飞奔到远处的弗尔尼山的山坡上。他不和我说话的时候,就一直吹口哨或者唱歌。他的口哨声我永远不会拒绝,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一听见他吹口哨便跑过来,这样做并不是出于顺从,而是因为我总想和他待在一起。
但是,我们不得不分开了,因为,战争开始了……
偶发空缺 豆瓣 Goodreads
The Casual Vacancy
7.6 (50 个评分) 作者: [英] J·K·罗琳 译者: 任战 / 向丁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0
巴里•菲尔布拉泽在高尔夫俱乐部外的猝死掀起了帕格镇的轩然大波。以镇上第一家庭自居的莫里森家自然视空出来的议席为囊中物,可惜其他人并不这样想。整天在家里打老婆揍孩子的西蒙•普莱斯就认为他也有机会得到肥缺,还有衣冠楚楚、神经过敏的副校长“鸽笼子”•沃尔,俨然视自己为发扬死者精神的不二人选。这些男人身旁的女人也是个个出彩,都不是省油的灯,有的“卖着超大号胸罩”、对除老公之外的俊男春梦连连;也有的精神洁癖,计划干掉出轨的丈夫。
这群家境殷实、热闹非凡的帕格镇民共同的敌人是一片名为“丛地”的贫民区,那里的肮脏和堕落以妓女兼瘾君子特莉的一家为代表。在帕格镇人眼里,“丛地”就像黏在人身上的吸血蚂蝗,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穷人们潦倒的生活无非是咎由自取,贝尔堂戒毒所更是没有存在的必要。巴里生前竭尽全力想要帮助“丛地”,他的死亡斩断了贫富之间的联系,帕格镇开始不遗余力地想要将挖去那根眼中钉,关于议席的竞争同样也围绕着戒毒所和“丛地”本身的去留而闹得沸沸扬扬。罗琳的笔如探照灯般深入了每户人家的门后,将平静表象下的暗流涌动暴露出来。夫妻、亲子、同事、朋友、恋人,种种矛盾撕扯着小小的帕格镇,描绘出众生百态、微缩现实。
2012年12月18日 已读
我很意外这书居然还有个标签叫悬疑。首先死者都不是仇杀,其次几个小事件都暴露在我们眼前。JK的方向没错,竞选总能揭露人性中的种种恶,撕开人伪善的皮,露出些见不得光的东西。不过她仍然抱有善意,她揭露地并不残酷也不深刻。在这一群自私自利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冷艳高贵暴躁易怒八卦嚼舌胆小懦弱自作自受的中产阶级之外还有一些人让看到最后的我松了口气,因此后味没有想象糟糕。加文渣男不解释。
J.K.罗琳 英国 英国文学
伪伦敦 豆瓣
Un Lun Dun
7.7 (1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柴纳·米耶维 译者: 吴宜洁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 3
照耀伦敦的太阳,蛀蚀了伪伦敦的闇阳。这是伪伦敦战事的第一个征兆。
在伪伦敦街头,破伞先 生指 挥着 从伦敦来的所有破雨伞,武士桶者保卫着读经师和匿踪桥。伪伦敦是镜子里的反城市,伦敦的所有垃圾、旧物、废气、烟雾都会渗透进伪伦敦。原来,伪伦敦正危机四伏,札娜命中注定要成为天书上记 载的英雄。英雄是天命注定的吗?天书的预言一定会成真吗?在伪伦敦,一切都不按牌理出牌……
2012年11月2日 已读
儿童文学越来越凶残了,各种对ZZ的暗讽和隐喻都少不了。比较欣赏作者的理念--谁说配角不能救世界?被选中的猪脚没有猪脚光环,他偏偏一击就倒~
儿童文学 柴纳·米耶维 英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