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如何独处 豆瓣
How to Be Alone
7.3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纳森·弗兰岑 译者: 洪世民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8
《自由》作者乔纳森·弗兰岑的社会与自我凝视
★ 从被黑暗压得不能动弹,到被黑暗所支撑。
独处,在内心为孤独寻找一个出口。
★ 我们是否要为适应真实世界而接受治疗?
我不需要,这个世界也不需要。
《如何独处》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一部最重要的随笔集,收录14篇内容充实、见解独到的诚意之作,凸显了弗兰岑的 优雅、敏锐,以及作为随笔作家的胆识。其中,《何必苦恼》一篇原载于美国《哈泼氏》杂志,令美国文坛为之震动,收入文集时作者又进行了精心修订。而《父亲的脑》一篇流露出的真情感动了所有人。从流亡的读者到孤独的作者,从帝国卧室到天下第一市,从捡破烂到筛烟灰,从监狱系统到性爱书籍……每一篇都闪耀着智慧和文字的光辉,记录了一位不轻易随俗、不断自我诘问的社会小说家、一个知识分子,历经挣扎与成长,挥别忧郁恐惧,臻至温暖的过程。而所有这些都在回答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喧闹嘈杂、五光十色的主流世界里,如何平静温暖地独处。
2017年5月8日 已读
作者憋着一股不肯向时代和大众妥协的认真和孤僻,文字耿直,热爱严肃小说。以父亲的死为开篇,以母亲死后多年回到老宅作为结尾,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我本是为了寻找良方而读此书,读完隐约作者时常和我一样陷入苦恼境地。读此书并不轻松,因为作者过于严肃,然而我喜欢文中种种与我不谋而合的想法,更喜欢每篇文章的结尾。
乔纳森·弗兰岑 美国文学 随笔
读者 豆瓣
8.1 (46 个评分) 作者: 梁文道 法律出版社 2009 - 9
本书谈论书缘,读书的方法,对阅读的看法;谈因书而结交的朋友的聚散离合;谈政治书籍中的政治花边;谈论作者心中的经典书籍,还有谈论散发着文艺味道的书籍或相关作者的故事;再次谈论“常识”,这些常识是作者从阅读中感受到的。
书中文章属于书评与散文相结合的“书话”,字句间无不显露了梁文道先生的真性情。同时也是梁文道先生继《常识》之后,推出的与他工作生活最为密切的书籍。
本书读者对象比较广泛,以青年学生、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薪阶层、对文化与阅读感兴趣的人为主。
2017年3月18日 已读
花了两天草草翻完。我向来不爱看随笔,这是其一;我对粤语和香港并不熟悉,无法感同身受,这是其二。还有心境这东西,在书店的阳光下随意翻阅的感受,确实是好过在地铁里疲惫着站着阅读时的感受。另外,内容也确实太浅。
梁文道 随笔
雅舍谈吃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梁实秋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6
《雅舍谈吃》内容简介:我的父亲梁实秋生于一九○三年一月六日(阴历腊八即十二月初八日),故居在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二十号(现为三十九号)西厢房内,1987年去世,享年八十七岁。
2013年2月1日 已读
老北京的小吃食物跃然纸上,文字自然朴实,陶冶情操又不至于让人饥肠辘辘。散文部分最喜欢《剽窃》一章,各位因借鉴而被挂的大大都该反复熟读此文。
中国现代文学 梁实秋 美食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