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
大地書房 豆瓣
9.0 (20 个评分) 林生祥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25日 出版发行: 風潮音樂
這是一張鄉土文學作家鍾理和的紀念專輯,一張嘗試將文學與音樂進行有機結合,月琴、吉他和BASS在洋溢著客家山歌、恆春民謠、甚至原住民韻味的自然吟唱中,進行親密對話的新民謠作品。
通過九首精彩的曲目,以再創作的方式,美濃客家人鍾理和的人生和文學被延續、呈現和思考。作為時代的一份子,鍾理和以標準的五四時期白話所奠定的現代文學語言進行創作,然而在他的後人及同鄉充滿敬意的再創作中,「客家母語」成為唯一的表達方式。無論是《山歌一唱鍾理和》、《貧賤夫妻》、《山火》的七言客家山歌體,還是《山精饒新華》、《假黎婆》的三字童謠體,兩代人的鄉土觀在《大地書房》中交流、碰撞、匯通,這是最好的紀念,自然也是最好的致敬與發揚。
對於有著紮實山歌基礎的林生祥來說,旋律從來不是問題,帶來最大驚喜的是他重新撿起的月琴。經過精心改造和努力研習,林生祥將傳統月琴的表現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跳脫出固有的技法限制,嘗試營造更精準而微妙的音色變化,穩定度與自由感的加強都使得傳統月琴的個性得以豐富,真正變身為可以參與現代音樂創作與演奏的自由樂器。那些快速的跳躍和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滑音,以及高把位演奏所帶出的豐富色彩,都令人由衷地發出讚歎。
至於大竹研這位一流的吉他好手,他的存在依然無可指摘。吉他作為世界性的樂器,其表現力的可能性遠非很多傳統樂器可比,在這個意義上,與極為精彩的吉他相比,仍在創新期的月琴略顯單薄便是可以理解之事了。然而,吉他與月琴二者的對話段落也顯示出,這張專輯已較好地解決了兩類樂器無論在編曲還是在音色上的和諧難題。像上一張《野生》中雙吉他的對話,《大地書房》中的吉他和月琴的對話同樣親密無間。而Bass出人意料的加入,則增加了樂曲的厚度,在一些曲目中,Bass所表現出的節奏感例如爵士樂典型的音階行進,還賦予了樂曲更立體和豐富的活力。
自我的傳統是根,所有精彩的音樂元素是新鮮的養分。僅三樣樂器及人聲吟唱所營造出來的充滿精妙之處的聲場令我相信,《大地書房》在融合這條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僅僅是林生祥音樂之路的又一個起點,充滿希望的傳統之路在他和他的伙伴們那裡,將會以更穩健和更具創造力的方式行進下去。
香格里拉 豆瓣
热西·才让旦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白色的花绽放在雪山之巅,我们的心胜过雪山的纯净。
我总是在想,才让一定是菩萨的化身。记得第一晚听他歌唱,
我看到佛的慈悲与漫天的金色莲花,
我想起他们前那块随风摇摆的黄色绸缎与独克宗的苍凉混合在一起。
在我的脚被古老路面的苍石硌痛的时候,
他生了火,壁炉里的干柴在生命将息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
这种声音使我幸福,这是一种温暖而安全的符号。
他的吟唱带我穿过了岁月聚集的埃尘,穿过了我与他之间的距离。
我不知道,在我几百年的前世今生里,
我是不是也和着这个声音一起慢慢哀老,我站在黑色的柱子后边,
我习惯站在角落的黑暗中,我脸上的泪水涔涔不断……
历史的声音 豆瓣
Various Artist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8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纪念
★ 鄂温克民族三大部落民歌精品
★ 各部落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演唱
★ 深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 吉祥三宝倾情演唱,秦万民制作
8月8日,一个举国欢腾的好日子,中国第一张鄂温克族原生态唱片由鸿艺唱片独家制作并发行,一个跨界民族的“历史的声音”以音乐的方式嘹亮地扣响时空。本唱片由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政府出品,由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研究会监制。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分别是“吉祥三宝”的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制作人则是“吉祥三宝”的最佳拍档秦万民。
2008年,是呼伦贝尔近年来雨水最充沛,草原最美的吉祥之年,也是市内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的大喜之年。《历史的声音》的面世,对于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来说,是继歌曲“吉祥三宝”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之后的又一个可爱的“孩子”, 音乐更加清澈而灿烂。对于鸿艺唱片来说,是“七彩天韵”厂牌下的又一个精品,能带着大家做一次从草原到森林的聆听之旅。而对于人文活力无限的“五彩”呼伦贝尔这个文化大母体来说,则是又一个“美丽传说”的诞生。《历史的声音》对于中国民族事业的发展、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意义非凡。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发祥于贝加尔湖周围的高山密林中。他们在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后开始成为“跨界民族”。中国的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土地肥沃的嫩江流域上游和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有素有“林海”之美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大兴安岭等地。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但在大兴安岭林区中还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过着传统的狩猎生活,他们最亲密的伙伴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族聚居地之一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平原的过渡地段,山河壮丽、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令世人向往的“人间秘境”。8月1日举行的盛大旗庆那达慕大会,也是《历史的声音》的风光首发会,一千张唱片被作为特殊佳礼赠送给与会的中外各界人士,堪称宝贵。
对于《历史的声音》的评述,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听听以下几位关键人物的所说的:
乌日娜——
这是历史的声音,这是月光落地的声音。
这些歌的主题都在表达着对生命极致美丽的追求,表达着对大自然深情的感恩和祝福,表达着好似云端里飘洒着的爱情……
布仁巴雅尔——
本专辑里我们首次收入了鄂温克民族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三大部落不同风格的民歌精品,并邀请到各部落的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来演唱。我认为这张专辑不只是一张音乐唱片,而且更是一份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秦万民——
这些民歌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默默的生存和传承着,这些歌曲里没有大城市的浮华喧闹,没有现代人的功名利禄,只有朴素的诉说着对生活的感受,正是这种朴素和单纯让我们这些城市人汗颜。
另外,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两位老人:一位是在开篇回忆曲“回忆”中献声的玛丽亚•布老奶奶(108岁),很可惜她的一首在当地原地采录的独唱歌曲因音质的考虑而没有收录在唱片中,另一位是演唱“毛敖吉河”的玛丽亚•索老奶奶(84岁),是她们与年龄最小演唱“太阳姑娘”的英格玛以及其它优秀歌手的美好歌声汇聚成“历史的声音”—— 一条凝聚了鄂温克族生命热情的精神清流,在时空中流淌开来,融入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
制作人 歌曲赏析:
祝福:
由吉祥三宝一家演唱,延续了“吉祥三宝”轻松快乐,充满幸福祥和的特点,是布仁巴雅尔根据一首古老的鄂温克民歌改编的,这首歌有强烈的森林民族的气质,当歌曲前奏中的鹿铃响起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生活场景。
回忆:
鄂温克族的出色歌手宝音的演唱辽阔高远,演唱的这首“回忆”里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也许是血液里继承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他的嗓音天然带有一种沧桑。这本来是一首长调歌曲,但是细听起来却不同于蒙古族长调,有强烈的鄂温克的特点。制作人在歌曲中特别加入了一段欢快的短调,快与慢的结合别有一番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歌曲温暖的前奏我们中加入了一段108岁的鄂温克老太太玛丽亚•布的采风原音,老人苍老的声音会把听者一下子带入浓浓的回忆中去。
不为唱歌而唱歌:
从事正统唱法研究和教学的乌日娜这次让大家领略了她原汁原味的民族原生态唱法,这首鄂温克小调在印度手鼓和木吉他清淡的陪衬下娓娓道来,非洲的手鼓和沙锤也像散步一样跟随着演唱者,蒙古呼麦和口弦在演唱的间隙不失时机的表现着,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营造出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什么是“世界音乐”?这就是“世界音乐”。
东泉:
我一直很喜欢其其格玛的声音,这次终于有机会与她合作了一次。这个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一级演员非常出色,无论是高亢的长调还是委婉的小唱她都能把握自如。这次收录的“东泉”更是发挥了她轻声演唱的特点。在配器上,制作人采取了非常简约的手法,钢琴和古筝自言自语般的对话,陈悦的箫在间奏吹出了古朴的原生态感觉。虽然大家的演奏都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冲动,但是琪琪格玛歌声里暗涌的情感仍然让大家感觉到森林民族含蓄和坚忍的民族性格。
家乡的百灵:
嘎拉森道尔基为了参加这个专辑的录制特地到一个通古斯鄂温克老人那里学了这首歌,当他第一次唱给我们听时大家都非常喜欢,而我更是从歌声中感觉到一些俄罗斯音乐的影子,这让我很吃惊。后来我才了解到,鄂温克族广泛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境内,历史上的若干次迁徙不光是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更是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嘎拉森道尔基的歌声让我深刻的感觉到音乐的力量,一种超越国界穿越时空的力量。
太阳姑娘:
小童星英格玛演唱的一首古老的民歌。潮尔马头琴和拨弦乐器塔布舒尔的合奏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森林深处,带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录音的时候,内蒙歌舞剧院的马头琴演奏家那日苏让我们见识了潮尔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据他说,演奏这种乐器的时候必须要把一把小刀卡在琴码上才能演奏出味道,真是神奇。在歌曲当中出现的呼麦的声音也非常有趣,孩子单纯的童声和男人们低沉的呼麦相映成趣,大家仿佛看到了森林中鄂温克的先民们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
央金 豆瓣
央金拉姆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专辑介绍:
央金拉姆,藏文的意思是「妙音天女」,更如同是一位代表智慧和艺术的女神。四年前,当央金得到西藏高僧的指示,下嫁同为藏传佛教修行者的陈宇廷后,也从而开展一段两人既修行也谈佛法的特殊婚姻 。
很多人认识央金拉姆,都是透过2002年媒体大幅报导的一场汉藏联姻,就是她与陈履安长子陈宇廷的婚事,当时人们关注的是这位西藏新娘的传奇,却没注意到她的音乐创作才华,她除了持续致力於汉藏融合事业外,其实已悄悄在心中许下用歌声抚慰世人的愿望。
音乐,是央金最喜欢的沟通表达方式,爱唱歌的她一直在寻找有别於主流市场价值、有别於一般职业歌手的道路,当她在台湾遇见一群名不见经传,自许为「波希米亚乐队」玩摇滚乐出身的年轻人,自由的思想、即兴的创作方式,让双方一拍即合,展开费时多年的合作。
央金拉姆说:「我们并不使用传统乐器,反而是用吉他、斑鳩、曼陀林、Dijeridoo…等西方民谣乐器,与东方藏文咒语进行结合,这是一个透过声音的追求,来解释心灵答案的过程。」
原先大家对这样的创作组合有些疑问,但当她与乐队一同到台湾南部的垦丁,参加以地下摇滚乐团为主流的「春呐」演唱会时,却万万未料到原本寥寥可数的观眾,逐渐磁吸人群加入,大家反应是「听妳们演唱,是种很安静的感觉;从歌声中,听见温暖慈悲的生命力。」
对於这样一位来自西藏牧民人家的女孩,从小在西藏这片「歌舞的海洋」,孕育下成长,使她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小时候帮家里放牛放羊,她总是一面唱歌一面赶羊,远山的牧童听到了也会跟著唱和,2001年,央金拉姆与姐姐拉姆措、妹妹岱藏卓玛组成「央金玛」三姐妹演唱团体,参与数十场中央电视台与西藏和平晚会等大型演出。
央金拉姆指出,传统藏族民谣的演唱,或许并不是自己心中所想要的吟唱表达方式,有时她仍会与姐妹们一同为宣扬藏族文化而努力,但更多的时候她都是经过静心、祈请,自然流泻出心中的歌曲,这次在风潮唱片发行的创作专辑中,无论是开头的〈遥远的呼唤〉 (遥呼莲师)、〈贝玛咕嚕〉 (莲师真言),以至於最后的〈第一句话〉,所呼唤的都是藏人自一出生所要唸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吧弥吽。
Out of Tuva 豆瓣
Sainkho Namtchylak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rammed Disc Int'l
Sainkho Namtchylak is a singer originally from Tuva, an autonomous republic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just north of Mongolia. She is known for her Tuvan throat singing or Khöömei.
听风的歌 豆瓣 Spotify
9.7 (19 个评分) Urna Chahar-Tugchi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KlangRaume
Urna Chahar-Tugchi(乌仁娜)
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乌仁娜,直到十六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就学之前,都过著纯朴的游牧生活,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后来随同为音乐家的夫婿 RobertZollitsch 旅居德国,并继续从事创作及演唱。
Urna展露她音乐的才能和天赋是在学习扬琴的那段时间,那时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正访问呼和浩特。十八岁那年,她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离开内蒙到上音求学。当时她连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讲,她的家人也对上海知之甚少,连位置哪里都不知道。这次远行对Urna的生活和事业产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一位俄罗斯音乐评论家称Urna和另外一位Tuvan歌手Sainkho为“亚洲女高音双姝”。2003年夏天,在得到德国RUTH奖最佳国际艺术家称号之后,在欧洲人眼里Urna奠定了世界音乐的重要贡献者的地位。
唱片音响购买指南1996年主笔年度CD首选推荐
「挑起了血缘深处的感动与共鸣,小品式的曲子却有撼大树的力量,比古典音乐更令人动容」
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专辑单
「……老实说,我必需坦承,我会将这张CD选入榜中最大的原因是歌声太令我感动了,反而,录音效果是其次的考虑。您一定看不懂这张唱片的标题与演唱者,但是看唱片封套上的人物又是东方面孔。告诉您,她是蒙古人,而她唱的歌是蒙古草原的歌与即兴演唱。乐器伴奏只有二个人,一个人弹吉他或曼陀铃;另一个则弹像类似鲁特、吉他的Zither拨弦乐器。您一定猜想蒙古草原的歌一定很豪壮,刚好相反,她唱的是非常柔美、非常轻声、非常委婉、非常欢悦的蒙古草原情歌。与「拉普人之歌」相比,拉普人是苍凉悲壮的,而蒙古情歌则羞人答答、情长意浓。当然,人声与乐器都录得非常非常的自然……」
-----摘自 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专辑单
是的,乌仁娜(Urna Chahartugchi)的歌声就是有这种感动人心的特色,各位乐友可能会想本站这一二年来已介绍了乌仁娜三张专辑,但为什么没有她最感动人心的「听风的歌(前一任代理翻译成蒙古之歌)」呢?
好吧,白头宫女话当年,有时候我们因一张优秀的音乐专辑深受感动后,很热心的在网站和店里推荐半天,结果买气甚差,「听风的歌」在1995年时期就是这样,连搬出「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都没用,所以当初台湾代理是因为「乏人问津」才不再代理的。至於「听风的歌」当年对台湾乐友的缘份没有那么深,原因之一当然是……封面,请诸位乐友看一下右边的专辑封面吧,有时候封面设计的确是会左右不是那么资深的乐友初次购买慾望的。
感谢电视主流媒体广告的力量,SONY DCR-PC350的DV摄影机「西藏篇CF配乐」那感人无比、赚人眼泪的广告中(乐音小林按:DCR-PC350我个人很想买来拍我家小朋友,但最近又想买CANON EOS-350D数位单眼……),就是採用乌仁娜「听风的歌」中一首"Hödöö",此广告在电视上大打特打之后,全省都有乐友疯狂询问各大唱片行(好久没有遇到这种盛况了),问什么呢?大家不是问SONY那台DV在那里买,而是在问这广告中的女声是谁?是那一张专辑等等。至於本店也不例外,前一阵子接全省乐友的电话接到手软,但我都一一告之曰:不要急,这么红的专辑一定有代理商会再度引进的……云云。
那么这一张因SONY DV摄影机「西藏篇CF配乐」广告而让乌仁娜演唱的 "Hödöö" 红遍香港、大陆、新加坡、台湾的 "Tal Nutag"专辑,其实是乌仁娜1995年在西方世界发表的首张作品。
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乌仁娜,直到十六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就学之前,都过著纯朴的游牧生活,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后来随同为音乐家的夫婿 RobertZollitsch 旅居德国,并继续从事创作及演唱,近年来,已成为欧美人士心目中重要的东方音乐代表女声之一。
基本上我个人偏爱推荐歌手的前一二张专辑,尤其是因知名度不够,製作成本不高时所製作出来的专辑。个人认为那时以佛家论点是--最不著相,以厨师的论点是只为了做好吃的餐点给顾客。所以一位值得推荐的歌手,其前二张专辑往往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
乌仁娜这种初次在欧美发声的东方女歌手,我想也是同样的情形,前一二张专辑的製作费不可能是天价级的,所以由她丈夫负责齐特琴、古箏、吉他,另一名乐手则担纲吉他、弦乐、曼陀林,极其简单的乐器编制,围绕著乌仁娜高亢清澈、纤美却又生命力十足的嗓音,勾勒出属於游牧民族极简的生命情境、乐天单纯的生活哲学、以及无可抗拒的音乐美感。
其中被选为SONY DV广告曲的 "Hödöö",更是一首旋律酷似「兰花草」,民谣风十足的作品;而乌仁娜在其他歌曲中,也展现了相同的温柔美感,以及她嗓音的多变与张力。而贯穿整张专辑的,却仍是那来自大地、温暖又坚强的生命力;一种微风扫拂过山巔、扫过草原,坐看云起日落的豁达。悠然如草原微风的嗓音,静謐幽远的意境,使得这位来自蒙古的创作女歌手,悄悄潜入渴求慰藉的现代人心底。
讲到这里,在网络上有人说SNOY那广告不是她唱的,是新加坡那里请人翻唱云云,其实我想广告应不用如此麻烦,而且蒙古语可不是「翻唱」这么简单,还要唱得感动人呢。以我个人认为是在做广告配乐的时候,在「声音平衡度」上有做些手脚而已,各位乐友不妨再仔细比较看看。
至於录音好不好,以这一张专辑来说,本来就是一张能感动内心的专辑,以我来说是不在意录音好不好的,但还是不能免俗的先说一下——
本店认为这一张不是什么「超顶级」录音,但是要说也是一张蛮考验音响系统之感情詮释能力、重量感、速度感、密度感、声音质感和房间有无驻波的一张专辑。
只要您觉得本专辑乐器形体像「毛球」一般毛边大盛,听不到空间里很短但自然的残响,乌仁娜的声音轻到过份、受不了、吊在半空中很难过......那么贵府的音响系统,应和上段所列的问题有关。
寨林笙歌 豆瓣
三跺脚 类型: 雷鬼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2日 出版发行: Self-Released
“三跺脚”的名字源自云南南部的一种脍炙人口的歌舞形式,乐队将这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传统音乐形式带入了新的世纪。在来源于加勒比海的雷鬼节奏与如FELA KUTI之类的非洲音乐家的表演风格的双重影响下,三跺脚乐团将现代音乐节奏与传统云南音乐中的鼓点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同时,三跺脚乐团采用了来自欧洲法国的DUB的音乐方式,即通过运用电子声效及现场数码操作技术来加强音乐的灵动性和空间感;传统的云南乐器演奏和唱腔把人们带往云南那绵延不绝的大山中,同时通过吉他、萨克斯和笛子来表现西式曲风;在歌词方面运用了普通话、云南方言、少数民族方言、英语及法语,从而营造能与观众对话的生动现场气氛。三跺脚乐队是在中国现今环境巨大的改变下诞生的一种真正的世界音乐,他们将带给人们的是下个世纪的声音,其首发专辑《寨林笙歌》即是融合了云南少数民族风格及生活情态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