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植物古汉名图考 豆瓣
作者: 高明乾 大象出版社 2006
拯救古文化是刻不容缓的课题。我国古代有关农、林、牧、文、史、地等典藉和各种《本草》中载有许多植物,由于历史变迁,使很多植物的名称发生嬗变,造成古今名称不一致,且同物异名及同名异物颇多,影响古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发展。昨天、今天和明天应是一脉相承的。昨天的文化不能让她凝固与遗失,要她活起来,为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服务。然而沟通古今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此大有考证的必要。
明朝的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感叹说:“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遗漏不可胜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经过他的考证,成就了《本草纲目》这一不朽传世之作。清末,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其濬著了《植物名实图考》,他也感叹:植物“称名亦无确诂,盖方言侏俪(该字右边应为“离”),难为译也。”我国著名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1868-1940)于1930年以后曾对《毛诗》、《尔雅》、《离骚》上的植物进行了考证,还结合实地之调查,对历代《本草》作了大量研究,写成了《植物古名考证》,1937年后由于日寇入侵,在南撤中,手稿丢失。此后,很少有人从事植物古汉名的考证研究。
高明乾教授已年近古稀,其治学精神可佳。他从事这项研究始于1974年,30余年来,历尽艰辛,要钻古书堆,翻阅不计其数的典籍进行考证。他终于在同仁的协助下把这些失落在泥土中的“珍珠”找回来,穿成了串儿,编著成《植物古汉名图考》。该书新近在大象出版社出版,这是值得庆幸的。这一研究项目得到河南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项目编号:95476008)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立项资助(项目编号:30370864)。该书收载了植物古汉名4394个,分属于177科,800种。附图789幅,80万字。对每个植物古汉名都作了注释,标明了现代汉名和世界通用的拉丁名,注明了出典和书证,传承古今,沟通中外。对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产地、简要用途作了介绍,还附有植物形态图便于读者识别。作为我国第一部《植物古汉名图考》,会给生物学、农学、医药学、林学、花卉学、文学、史学、地理学等工作者带来莫大的帮助。
该书是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一项研究成果。作者应用训诂学与现代植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考证植物的古汉名,逆历史查阅文献,旨在植物名称上沟通古今,沟通中外。由于现代学科分科过细,多数学者都是擅长文科,而弱理科,懂文学,不懂生物学,对于古典著作中记载的植物很难注释。作者应用跨学科的方法,是项创新工程,并且行之有效。该书也是文化传承与跨时空的一项研究成果。古代文化的发展有其传承性,清末(1848年),吴其濬著《植物名实图考》时,由于历史的局限,西洋的植物学尚未传到中国,他的著作,不可能与世界文化接轨。他著录的植物没有注明,也不可能注明植物隶属何科、何属,也没有加注世界通用的拉丁名。作为吴其濬出版《植物名图实图考》120年以后的这一新作,反映该领域研究的新成就,不失时代特色,又一脉相承。本书做到了古汉名、今汉名、拉丁名三沟通,达到沟通古今,沟通中外的目的。有利于我国古代文化走向世界。该书还具有图文并茂,注释精良的特点。对每种植物注释的内容较为详细,包括:“古汉名、现代汉名(科名)、拉丁名、古代别名。著录摘要,拉丁名释义。还简要介绍了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生境、产地、用途等。并且,植物有直观性特点,仅有文字说明,很难形成具体形象,文字旁加了植物的附图便于读者识别,不失为本书的一大特色。
以前在查阅在古典文献时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如古典著作中有多种植物都叫“鬼目”,它们都是些什么植物?类似的同名异物的情况,该书都得到了澄清,使不少同名异物的中药名得到了鉴别。另如《诗经·周颂》:“贻我来牟,帝命率育。”中的“来”与“牟”是什么?屈原《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中的“江离”与“辟芷”是什么?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林赋》:“留落胥余。”中的“胥余”是什么?杜甫《海棕行》:“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知。”中的“海棕”是什么?唐元稹诗:“庭中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中的“红荆树”是什么?是我们北方的紫荆吗?对这些问题很难找到答案,而今有了此书倍感方便,从这本书中将可以容易地获得对这些植物更全面的了解。如我们要想了解红荆树是什么,就可以检索到该书255页【红荆树】条:
【红荆树】羊蹄甲(豆科)Bauhinia variegata L.羊蹄甲又有紫荆、红花紫荆、洋紫荆、红紫荆、弯叶树等别称。唐元稹有红荆树诗:“庭中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此红荆树不是我们北方所种的紫荆(Cercis chinensis),因为北方紫荆是早春先叶开花,而红荆树是在每年11月至翌年的三月开花,故北方人见到南方冬季开花的红荆树感到惊怪。古代所称的红荆树是泛指现在羊蹄甲属的多种植物,其中羊蹄甲最具代表性,现统称紫荆。1908年,法国一位传道会神父于香港薄扶林海边一间破屋附近发现它,其后将该植物曾定名为 B. blakeana Dunn.,此名来自1898~1903年间港督亨利布力爵士(Sir Heny Blake)的名字。紫荆是香港的本土植物,因树秀花美深受港人喜爱,常作为行道树和观赏花木栽培,因此,1965年被正式定为香港市花,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该花的图案绘上了香港的区旗和区徽。羊蹄甲学名中的Bauhinia,来自瑞典J. Bauhin 及C.Bunhin兄弟的名字;variegata 有斑的。羊蹄甲是中等乔木。茎高5~8米;叶圆形或广卵形,顶端2裂,钝头,状如羊蹄甲,叶长4~17厘米,宽7~15厘米;总状花序,花萼管状,有茸毛,裂片卵形,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或白色,具有紫色纹线,其中一片上具暗紫斑纹;荚果条形,长15~25厘米,宽1.5~2厘米。生南方热带丛林或栽培。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常作行道树和庭院树,树皮含丹宁,花入药,清热解毒。据记载花芽可食。
拈花惹草 豆瓣
作者: 撄宁 编选 重庆出版社 2007 - 1
大学致知,必始格物。圣人之教,初学亦期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几代文人的鸟兽草木之学,一本绝佳的都市生物手册。著名作家叶永烈倾力推荐。木棉花开在树上的时候花瓣向上,花托花蕊比花瓣重,因此从树上落下的时候,在空中仍保持原状,这时六出的花瓣却成了螺旋桨,一路旋转而下,然后啪的一声随到地上。
目录
“格物”丛书总序
水仙
报春花,毋忘我
杜鹃花
桃花
牡丹
绣球
紫薇
荷花
木香花
昆明的花
野百合花


腊梅花
故乡的野菜
故乡的野菜
苋菜梗
菱角
萝卜
韭菜花
葵·薤
葡萄

枸杞

栗子
栗和柿
榴莲
荔枝
樱桃
两株树
木棉
白果树
梧桐树
杨柳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