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
香格里拉 豆瓣
热西·才让旦
发布日期 2007年12月31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白色的花绽放在雪山之巅,我们的心胜过雪山的纯净。
我总是在想,才让一定是菩萨的化身。记得第一晚听他歌唱,
我看到佛的慈悲与漫天的金色莲花,
我想起他们前那块随风摇摆的黄色绸缎与独克宗的苍凉混合在一起。
在我的脚被古老路面的苍石硌痛的时候,
他生了火,壁炉里的干柴在生命将息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
这种声音使我幸福,这是一种温暖而安全的符号。
他的吟唱带我穿过了岁月聚集的埃尘,穿过了我与他之间的距离。
我不知道,在我几百年的前世今生里,
我是不是也和着这个声音一起慢慢哀老,我站在黑色的柱子后边,
我习惯站在角落的黑暗中,我脸上的泪水涔涔不断……
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 豆瓣
9.1 (9 个评分) 五彩呼伦贝尔合唱团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亚神音乐
专辑介绍:
歌曲简介
1. 乌拉勒吉 (布里亚特民歌)
赞美家乡的歌曲。“乌拉勒吉”布里亚特语,是一种花的名字,颜色鲜红。这种花在每年的夏季大片大片地盛开在草原上,非常壮观。歌中通过对乌拉勒吉的赞美,表达了布里亚特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
2. 额呼兰 德呼兰 (鄂温克民歌)
劳动歌曲。描述了刚刚搬到新的牧场或狩猎场的鄂温克妇女们,心情特别愉快的养鹿,计划在这段难得的好时光里,安排妥一切劳动事项。
3. 梦中的额吉 (蒙古童谣)
描述母子情感的歌曲。歌中表现在外漂泊的孝子,常常想起家乡年迈的母亲时的无限深情。
4. 快乐的牧羊人 (蒙古童谣)
友情歌曲。描述在春暖花开时节里,小牧童与刚刚出生的小羊羔在绿草和花丛间一起玩耍的快乐场面,描述孩子们与小羊羔之间天真可爱的友情。
5. 克尼耶 (鄂伦春民歌)
描述鄂伦春猎民的生活情景。
6. 吆胡尔 (布里亚特民歌)
节日歌曲。在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欢庆歌舞时,青年男女相互邀请对方参与篝火舞的场面。是一种在固定的曲调里即兴编词而唱的民间艺术形式。
7. 海拉尔河 (巴尔虎民歌)
爱情歌曲。海拉尔河沿岸布满了河流石和金沙粒,河水出奇地清澈明净。歌曲通过描述海拉尔河水的纯净,表达了对姑娘的最纯真的爱情。
8. 高高的兴安岭(鄂伦春民歌)
9. 天鹅 (鄂温克民歌)
环保歌曲。通过对天鹅的生活、生存习俗的细腻描述,赞美草原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无限尊崇。
10. 巴尔虎靴子 (巴尔虎民歌)
劳动歌曲。描述了穿上漂亮靴子的孩子们,在大人面前炫耀自己新靴子的情景,同时还不忘记赞美母亲的巧手,以及担忧自己得意快乐的感受无人理会的童心。
11. 忠实的心 (达斡尔民歌)
爱情歌曲。唱词中描述了因为爱情而神魂颠倒的年轻人,每天不知所措的意乱神迷状态。这里用的是诙谐讽刺的劝教方式。
12. 森林中的思念 (达斡尔民歌)
思乡情歌。一个孤独的离乡人,在一片樟子松林里想念着亲人、好朋友和可爱的家乡。
「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简介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有世界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生活在呼伦贝尔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布里亚特、巴尔虎两个蒙古族部落的孩子们组成了中国第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儿童合唱团。
合唱团定名为「五彩呼伦贝尔」,现有近四十名孩子,小的5岁,大的13岁,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于牧区、森林和农庄。他们用5种自己民族的语言演唱的三十余首歌曲,全部是代代相传的童谣。
合唱团演出的剧目是《五彩传说》 “心”生态童声嘉年华。
「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为注册的非牟利儿童文化团体。并专项设立了“五彩儿童基金”,以资助人口较少民族儿童的文化和教育。
《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 简介
《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是呼伦贝尔大草原儿童们表演的童声嘉年华,创作于2007年初。
“五彩”代表着北中国草原和山林中五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和部落。“传说”内含着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嘉年华用音乐、舞蹈、游戏、服饰、祈福、赞颂和多媒体形式表现久违的草原文化生态,通过孩子们稚嫩的歌喉和质朴的表演构成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天然气象
整个演出能让观众陶醉于草原历史的清澈和孩子心灵的纯净之中,因此《五彩传说》定位在“心灵生态”的童声嘉年华。正像蒙古族的谚语所说——心灵留在家乡,歌声献给他乡。
《五彩传说——草原童年的歌谣》由「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演出。
【合唱团艺术总监 手记】
携起手来 共同寻根 —— 写在“五彩传说”歌集中
乌日娜,布仁巴雅尔
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三个小少民族和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族小少部落的人们扎根在呼伦贝尔地区,历史悠久。她们那流传已久的民间音乐文化与呼伦贝尔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水源、广阔的草原和绵延的沙丘等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她们所从事的狩猎、捕鱼、游牧、手工艺等传统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已形成了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
当今,呼伦贝尔地区的族群与音乐文化,正面临强大的多元文化和后现代文明的双重而立体的冲击,传统文化印记已开始迅速流失。但从历史学、人类学、比较文学和音乐学等众多学科研究所需的角度来看,世代相传的音乐文化,应该是一种取之不尽的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之一。
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传统文化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历史,对于富有文化责任感的智者来说,传承下来的文化艺术也应当是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璀璨的文化记忆碎片如果一旦被忽略遗失,所谓的主流或者大文化基础也不可能是完整的。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知道合唱团所唱的歌曲中,至少有两首不仅仅是呼伦贝尔的,而是世界性的。那就是鄂温克族的“额呼兰德呼兰”和达斡尔族的“忠实的心”。早在1997年7月1日,我从法国朋友铁力先生手里拿到的美国印第安人无伴奏传统民歌集卡带里听到,由一群儿童边跳边唱的一首歌曲里的“音乐结构”和反复适用的“衬词”,完全与现在的鄂温克族和鄂伦春族传统音乐里,频繁出现而反复适用的“占占占,扎灰兰”的“衬词”是完全一样的,而且音乐结构也一致。它在说明什么?!还有,达斡尔族歌曲“忠实的心”B段音乐的“衬词”,与俄罗斯阿拉台共和国的阿拉台人传统民歌中的一首歌曲又是一模一样的,这又在说明什么?!
在我看来,这至少表明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更广阔的领域里,更长久的交流过。因此,文化的实质应该没有大小和先进落后之分,它们都是全人类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颗颗璀璨碎片,整合起来才成为完整的文化宝藏。
小小的“五彩传说”的歌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传唱祖先传承下来的童谣那么简单,同时,也向全人类发出了一种“携起手来共同寻根”的文化信息。我敢保证,孩子们的歌唱展演与天赋才华,一定会在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领域莫名而直接地感动所有人!因为它触动的是您最原始、更古老、最真诚的心。
走生命的路 豆瓣
8.0 (8 个评分) 龚琳娜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
●《走生命的路》—— 龚琳娜
2004年7月中国北京录音、10月德国慕尼黑完成后期缩混、2005年9月中国出版。
本专辑是德国音乐人老锣(Robert Zollitsch)为龚琳娜精心创作的14首新艺术歌曲,
歌手通过人声来寻找当代人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微妙的关系,并在对这种关系的
理解中诠释了一种更为开放的民族音乐概念。
● 致听众:—— 龚琳娜
我喜欢“相遇”这个词。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要经历和他者的相遇、和世界的相遇、
和自然万物的相遇、和自己心灵的相遇。
对于我来说,还有和音乐的相遇。
我把和音乐的相遇看作是与自己心灵相遇的一部分。
从过去到相在,我发现,这种相遇总会有不同的方式,
每一次,都让我更靠近自己的声音,也更靠近自己的心灵。
在我寻找的过程中,我和“世界音乐”相遇。
和老罗相遇,我们开始一起做音乐,
我们合作的“五行乐队”以演出具有中国音乐特色的新作品为主,
在欧洲的舞台上举办了多场音乐会。
2004年,我与老罗共同为我的新唱片开始创作,
年底录制完成了这张《走生命的路》,
无论从演唱到创作对于我都是全新的挑战。
在这张专辑里,我也同许多非常优秀的演奏家相遇。
在这个方向上,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但我相信:在这条路上,我还会有更多美丽的相遇....
● 龚琳娜简介:
国内民歌界极具个性的女歌手。
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现为文化部青联委员,北京西城区青联常委委员。
艺术简历:
6岁进入贵阳市南明区“苗苗”艺术团;
1992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
1995年被保送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
1999年获“优秀毕业生”称号。
1992年,贵州省“风百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
1996年,MTV“好花红”百家电视台音乐电视比赛二等奖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听众最喜爱歌手”提名;
1997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民歌专场中演唱《木叶情》;
1998年,获“丽江之声”西南地区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
1999年,获文化部应聘资格考评第一名,被誉为“民歌奖元”;
1999年,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在北京剧院成功举办了“龚琳娜毕业独唱音乐会”;
2000年,应“香港爱乐民乐团”邀请赴港举办两场独唱音乐会;
2000年,获北京电视台“百灵鸟杯”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北京赛区金奖;获中央电视台“步步高杯”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银奖;由全国观众投票选举,获中央电视台“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演唱《妈妈、您快留步》获中央电视台十大金曲奖;
2001年,获全国新歌邀请赛最佳演唱金奖;
1988~2002年,多次赴中国港澳地区及法国等地参加艺术节,并赴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国交流演出……;
2002年,首张个人专辑《孔雀飞来》全国发行。同年,为电视剧《北风吹》录制6首曲目,为电视剧《野河畔》录制主题曲;
2002年,应“香港爱乐民乐团”的再次邀请,赴港举办两场独唱音乐会。同年,应邀赴德国参加“世界音乐节”。
2002年任中欧"五行乐队" 主唱,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2003年,演唱曲目《孔雀飞来》获中华民歌大赛十大金曲奖;同年,《孔雀飞来》获全国广播新歌政府一等奖。
龚琳娜还为电影《明天你爱我》及电视剧《人间灶王》、《蜜里逃生》、《刘三姐》、《川江少年》、《明月照河山》、《警坛风云》及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血色浪漫》等录制主题曲及插曲;为《西部春暖》、《好花红》、《你在望着我》等CD碟录制歌曲。
2004年参加在德国西部城市埃森举办的Womex(世界上最大的世界音乐博览会)。
2005年出版个人第二张专辑《走生命的路》。
2005年10月分别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法兰克福、德国蓝簇市、奥地利举办个人音乐会
2006年3月在北京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厅举办《走生命的路》现代作品音乐会。
鸿雁 豆瓣
额尔古纳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飞旗音乐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在这张新专集里,他们继续保持了原先大量蒙古音乐元素结合流行乐的特色,同时又加入了更多的古典和一些金属等音乐元素,使音乐更加丰富。在新专辑里,他们用清澈嗓音和精巧微妙的配器演绎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身边的情感故事。他们在荡气回肠的歌声中寻找现代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对接点,用悠扬的音乐去承载我们在霓虹闪烁、节奏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所忽略的情感生活:温暖而清澈的童年、少年时代的豪言壮语、广阔无边的草原、在城市扩张中倒下的老榆树。
那些让我们心中感到温暖人和往事,就像夜空的繁星一样抬头可见却被忽略多年,几位蒙古族孩子将它们拾起,写成了歌。额尔古纳乐队的音乐或许提醒了我们,我们关注了太多高而遥远的事物,却忽略了身边和脚下的有血有肉的情感生活。他们用充满灵性与情感的音乐,让我们从五光十色的霓虹森林,回到了我们最初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的心中,换取片刻的温暖、会心的一笑。
额尔古纳乐队经过一次次的摸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嫁接了民歌与流行音乐。通过坦诚和热烈的表达,让人性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张专集,他们将在群星闪烁的中国流行乐坛里展现给我们一道最独特的风景。额尔古纳乐队的《鸿雁》将是今冬最温暖的音乐作品。
归来的马 豆瓣
8.6 (7 个评分) 贺西格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总公司
《归来的马》这张专辑里有多首曲目改编自蒙古族民歌,马头琴富于歌唱性的特点在这些作品中得到极好的表现和发挥。但当你了解了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你可能更会被马头琴的演奏所打动。那暗含感伤又心潮跌宕的旋律。即使在一些欢快的节奏下,也仍然能让我们听出草原民族的内心情愁。
风潮2006.音乐·灵魂·歌声 豆瓣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2005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风潮
从十多年前的乡野录音里,听见高原上的老农民用他们风吹日晒粗糙多皱的老灵魂,唱起数百年来传唱的山歌。看见王心心仿佛藏身现代躯体、现代城市里的古人,抱着琵琶唱起南管写着工尺谱。听见从各自故乡来到都市的流离原住民,为了贴近祖先的灵魂,用力唱着那些有点熟悉却又不太熟悉的古老歌谣。听见原乡大地的纯真童音,和与天地对歌的赤裸灵魂放声高歌。听见繁华喧嚣的大都会里淹没在人潮中的寂寞灵魂,压抑的唱出他们的梦想与困境…
在一卷卷磁带或一张张光碟片里,一个个歌唱的灵魂正在耐心等待。
等着我们去倾听他们歌声里的故事;他们灵魂的故事。
历史的声音 豆瓣
Various Artist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8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纪念
★ 鄂温克民族三大部落民歌精品
★ 各部落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演唱
★ 深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 吉祥三宝倾情演唱,秦万民制作
8月8日,一个举国欢腾的好日子,中国第一张鄂温克族原生态唱片由鸿艺唱片独家制作并发行,一个跨界民族的“历史的声音”以音乐的方式嘹亮地扣响时空。本唱片由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政府出品,由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研究会监制。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分别是“吉祥三宝”的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制作人则是“吉祥三宝”的最佳拍档秦万民。
2008年,是呼伦贝尔近年来雨水最充沛,草原最美的吉祥之年,也是市内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的大喜之年。《历史的声音》的面世,对于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来说,是继歌曲“吉祥三宝”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之后的又一个可爱的“孩子”, 音乐更加清澈而灿烂。对于鸿艺唱片来说,是“七彩天韵”厂牌下的又一个精品,能带着大家做一次从草原到森林的聆听之旅。而对于人文活力无限的“五彩”呼伦贝尔这个文化大母体来说,则是又一个“美丽传说”的诞生。《历史的声音》对于中国民族事业的发展、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意义非凡。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发祥于贝加尔湖周围的高山密林中。他们在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后开始成为“跨界民族”。中国的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土地肥沃的嫩江流域上游和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有素有“林海”之美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大兴安岭等地。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但在大兴安岭林区中还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过着传统的狩猎生活,他们最亲密的伙伴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族聚居地之一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平原的过渡地段,山河壮丽、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令世人向往的“人间秘境”。8月1日举行的盛大旗庆那达慕大会,也是《历史的声音》的风光首发会,一千张唱片被作为特殊佳礼赠送给与会的中外各界人士,堪称宝贵。
对于《历史的声音》的评述,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听听以下几位关键人物的所说的:
乌日娜——
这是历史的声音,这是月光落地的声音。
这些歌的主题都在表达着对生命极致美丽的追求,表达着对大自然深情的感恩和祝福,表达着好似云端里飘洒着的爱情……
布仁巴雅尔——
本专辑里我们首次收入了鄂温克民族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三大部落不同风格的民歌精品,并邀请到各部落的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来演唱。我认为这张专辑不只是一张音乐唱片,而且更是一份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秦万民——
这些民歌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默默的生存和传承着,这些歌曲里没有大城市的浮华喧闹,没有现代人的功名利禄,只有朴素的诉说着对生活的感受,正是这种朴素和单纯让我们这些城市人汗颜。
另外,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两位老人:一位是在开篇回忆曲“回忆”中献声的玛丽亚•布老奶奶(108岁),很可惜她的一首在当地原地采录的独唱歌曲因音质的考虑而没有收录在唱片中,另一位是演唱“毛敖吉河”的玛丽亚•索老奶奶(84岁),是她们与年龄最小演唱“太阳姑娘”的英格玛以及其它优秀歌手的美好歌声汇聚成“历史的声音”—— 一条凝聚了鄂温克族生命热情的精神清流,在时空中流淌开来,融入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
制作人 歌曲赏析:
祝福:
由吉祥三宝一家演唱,延续了“吉祥三宝”轻松快乐,充满幸福祥和的特点,是布仁巴雅尔根据一首古老的鄂温克民歌改编的,这首歌有强烈的森林民族的气质,当歌曲前奏中的鹿铃响起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生活场景。
回忆:
鄂温克族的出色歌手宝音的演唱辽阔高远,演唱的这首“回忆”里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也许是血液里继承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他的嗓音天然带有一种沧桑。这本来是一首长调歌曲,但是细听起来却不同于蒙古族长调,有强烈的鄂温克的特点。制作人在歌曲中特别加入了一段欢快的短调,快与慢的结合别有一番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歌曲温暖的前奏我们中加入了一段108岁的鄂温克老太太玛丽亚•布的采风原音,老人苍老的声音会把听者一下子带入浓浓的回忆中去。
不为唱歌而唱歌:
从事正统唱法研究和教学的乌日娜这次让大家领略了她原汁原味的民族原生态唱法,这首鄂温克小调在印度手鼓和木吉他清淡的陪衬下娓娓道来,非洲的手鼓和沙锤也像散步一样跟随着演唱者,蒙古呼麦和口弦在演唱的间隙不失时机的表现着,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营造出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什么是“世界音乐”?这就是“世界音乐”。
东泉:
我一直很喜欢其其格玛的声音,这次终于有机会与她合作了一次。这个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一级演员非常出色,无论是高亢的长调还是委婉的小唱她都能把握自如。这次收录的“东泉”更是发挥了她轻声演唱的特点。在配器上,制作人采取了非常简约的手法,钢琴和古筝自言自语般的对话,陈悦的箫在间奏吹出了古朴的原生态感觉。虽然大家的演奏都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冲动,但是琪琪格玛歌声里暗涌的情感仍然让大家感觉到森林民族含蓄和坚忍的民族性格。
家乡的百灵:
嘎拉森道尔基为了参加这个专辑的录制特地到一个通古斯鄂温克老人那里学了这首歌,当他第一次唱给我们听时大家都非常喜欢,而我更是从歌声中感觉到一些俄罗斯音乐的影子,这让我很吃惊。后来我才了解到,鄂温克族广泛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境内,历史上的若干次迁徙不光是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更是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嘎拉森道尔基的歌声让我深刻的感觉到音乐的力量,一种超越国界穿越时空的力量。
太阳姑娘:
小童星英格玛演唱的一首古老的民歌。潮尔马头琴和拨弦乐器塔布舒尔的合奏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森林深处,带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录音的时候,内蒙歌舞剧院的马头琴演奏家那日苏让我们见识了潮尔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据他说,演奏这种乐器的时候必须要把一把小刀卡在琴码上才能演奏出味道,真是神奇。在歌曲当中出现的呼麦的声音也非常有趣,孩子单纯的童声和男人们低沉的呼麦相映成趣,大家仿佛看到了森林中鄂温克的先民们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
竹竹 豆瓣
John Kaizan Neptune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DENON
Whee sung以感性的曲风及低沉嘶哑的歌声,去打造第叁张专辑《For the moment》。乐迷在碟内不难发现两种曲式∶传统的黑色音乐及韩国式的旋律搅拌在一起,令人听起来耳目一新! 主打歌「Fatal Disease」(第五首)一曲内有Master Wu倾力演出,将当地的民歌Hip-Hop化,感觉新鲜。全碟不乏funky、groovy及舞曲的旋律为主调,如「With me」的一段RAP、「7 days」的R&B曲式,以及「Clubbin」的club tune也令人一听难忘。此外,「Dear My Friend」则是 Whee sung为纪念在意外中逝世的前Wanted成员Seo Jae-ho而创作的新歌。
侗族大歌:东方神韵系列 豆瓣
广西三江侗歌队
发布日期 2006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唱上海
详细内容: 1.撒网歌(混声大歌)  Fishing Song  (Mixed Chorus Ka Lau) 2.蝉之歌(女声大歌)  Sound of Cicada  (Female Ka Lau) 3.松鼠歌(I)(混声大歌)  Song of f Squirrel (I)  (Mixed Chorus Ka Lau) 4.松鼠歌(II)(混声大歌)  Song of f Squirrel (II)  (Mixed Chorus Ka Lau) 5.知了歌(女声大歌)  Cicada  (Female Ka Lau) 6.闹堂歌(混声大歌)  Wedding Song  (Mixed Chorus Ka Lau) 7.无聊歌(女声大歌)  Lovesick Song  (Female Ka Lau) 8.和妹交友(男声大歌)  Dating A Girl  (Male Ka Lau) 9.本色歌(混声大歌)  A Song of Life  (Mixed Chorus Ka Lau)10.才歌(女声大歌)  Duet  (Female Ka Lau)11.西山歌(男声大歌)  Song of the West Mountain  (Male Ka Lau)12.高山歌(混声大歌)  Folk Song  (Mixed Chorus Ka Lau)13.初到贵村(女声大歌)  Guest -Receiving Song  (Female Ka Lau)14.如鱼得水(男声大歌)  Like Fish in Water  (Male Ka Lau)15.情人歌(混声大歌)  Love Song  (Mixed Chorus Ka Lau)16.高山歌(男声大歌)  Folk Song  (Male Ka Lau)17.正月立春歌(混声大歌)  Spring Song  (Mixed Chorus Ka Lau)18.榕江河水浪滔滔(混声大歌)  The Rongjiang River  (Mixed Chorus Ka Lau)19.撑船歌(男声大歌)  Boatman's Song  (Male Ka Lau)20.高山井水(混声大歌)  Mountain Spring  (Mixed Chorus Ka Lau)广告语: 本碟由最优秀的侗族歌队在豪华的中央电视台480m2音乐录音棚录制,歌声留下了我国民族经典艺术的声音。该碟顶级的人声表现,可以听出Stockfisch对于音响品质的高度坚持,坚持不放过每个细节的光辉,如此绝对,只为了呈现最好的音乐,献给亲爱的音响发烧友。
寂静的天空 豆瓣
9.1 (38 个评分) 代青塔娜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20日 出版发行: 风潮唱片
听见一种幸福足以悲伤 用最温柔安静的方式感动你
来自草原的寂静天籟 别无所求的灵魂之歌
金曲奖最佳跨界专辑《狼图腾》之后,一场真实照见你我的心灵旅程
「天空、草原、雪山、湖…都展开在磅礡无极的音乐之中,
耳朵成了灵魂与天地宇宙钩通的唯一管道。
於是,身体、时间、空间都消失了,纯净光透的声音琉璃界於是形成──
这绝对是直接从天上唱传下来的绝佳天籟,没有人能错过。」
─广告创意作家李欣频 讚叹推荐
【代青塔娜】
蒙古族青海省海西州蒙古台吉乃尔部,阿吾嘎思姓氏歌者,HAYA乐团成员
【全胜】
马头琴演奏家,音乐製作人,哈雅乐团创始人乐团首张专辑《狼图腾》获得第19届金曲奖為《黑骏马》、《千里走单骑》等电影配乐多次於欧洲各地巡演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头琴学会常务理事(USA)国际沙漠绿洲基金会常务理事
【HAYA乐团】
2004年,几位志趣相投的朋友走在一起,在音乐道路上重新寻求心灵的方向。HAYA在蒙语中译為「边缘」的意思,音乐特点如其名,从非主流文化出发,摆脱了传统的规则束缚,与当代世界音乐元素完美交融,并以最易亲近的间单方式走出一条现代人冀求的「心灵民谣」之路。
HAYA乐团首张专辑《狼图腾》获得第19届金曲奖最佳跨界专辑,也引起华人乐坛对他们的关注和好奇。乐团的创始人与灵魂人物——全胜,这位曾经登臺维也纳金色大厅并多次於欧洲各地巡演的马头琴演奏家,除了将游牧民族文化乐器带到欧洲殿堂以外,也是一位勇於突破传统包袱的优秀作曲家和製作人,曾為张艺谋电影《千里走单骑》担任马头琴配乐演奏,凄美的琴音与这部公路电影的绝妙搭配浑然天成,使整部影片充满著强烈的人文气息和浓厚的地域色彩。新专辑《寂静的天空》加入新一代的蒙古女歌者代青塔娜,2008年中国大六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一曲『雪山』,她的歌声自此惊艳全中国,而HAYA乐团的音乐也转為更悠远寧静,更贴近与现代人灵魂共鸣的境界。
2009年12月14日 听过
蒙古語的比較好,國語的很灣灣很小清新,總體不如預想。另,誰TM設計的這個肥豬流封面?
Newage 中国 女声 民族 风潮
听风的歌 豆瓣 Spotify
9.7 (19 个评分) Urna Chahar-Tugchi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KlangRaume
Urna Chahar-Tugchi(乌仁娜)
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乌仁娜,直到十六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就学之前,都过著纯朴的游牧生活,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后来随同为音乐家的夫婿 RobertZollitsch 旅居德国,并继续从事创作及演唱。
Urna展露她音乐的才能和天赋是在学习扬琴的那段时间,那时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正访问呼和浩特。十八岁那年,她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离开内蒙到上音求学。当时她连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讲,她的家人也对上海知之甚少,连位置哪里都不知道。这次远行对Urna的生活和事业产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一位俄罗斯音乐评论家称Urna和另外一位Tuvan歌手Sainkho为“亚洲女高音双姝”。2003年夏天,在得到德国RUTH奖最佳国际艺术家称号之后,在欧洲人眼里Urna奠定了世界音乐的重要贡献者的地位。
唱片音响购买指南1996年主笔年度CD首选推荐
「挑起了血缘深处的感动与共鸣,小品式的曲子却有撼大树的力量,比古典音乐更令人动容」
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专辑单
「……老实说,我必需坦承,我会将这张CD选入榜中最大的原因是歌声太令我感动了,反而,录音效果是其次的考虑。您一定看不懂这张唱片的标题与演唱者,但是看唱片封套上的人物又是东方面孔。告诉您,她是蒙古人,而她唱的歌是蒙古草原的歌与即兴演唱。乐器伴奏只有二个人,一个人弹吉他或曼陀铃;另一个则弹像类似鲁特、吉他的Zither拨弦乐器。您一定猜想蒙古草原的歌一定很豪壮,刚好相反,她唱的是非常柔美、非常轻声、非常委婉、非常欢悦的蒙古草原情歌。与「拉普人之歌」相比,拉普人是苍凉悲壮的,而蒙古情歌则羞人答答、情长意浓。当然,人声与乐器都录得非常非常的自然……」
-----摘自 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专辑单
是的,乌仁娜(Urna Chahartugchi)的歌声就是有这种感动人心的特色,各位乐友可能会想本站这一二年来已介绍了乌仁娜三张专辑,但为什么没有她最感动人心的「听风的歌(前一任代理翻译成蒙古之歌)」呢?
好吧,白头宫女话当年,有时候我们因一张优秀的音乐专辑深受感动后,很热心的在网站和店里推荐半天,结果买气甚差,「听风的歌」在1995年时期就是这样,连搬出「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都没用,所以当初台湾代理是因为「乏人问津」才不再代理的。至於「听风的歌」当年对台湾乐友的缘份没有那么深,原因之一当然是……封面,请诸位乐友看一下右边的专辑封面吧,有时候封面设计的确是会左右不是那么资深的乐友初次购买慾望的。
感谢电视主流媒体广告的力量,SONY DCR-PC350的DV摄影机「西藏篇CF配乐」那感人无比、赚人眼泪的广告中(乐音小林按:DCR-PC350我个人很想买来拍我家小朋友,但最近又想买CANON EOS-350D数位单眼……),就是採用乌仁娜「听风的歌」中一首"Hödöö",此广告在电视上大打特打之后,全省都有乐友疯狂询问各大唱片行(好久没有遇到这种盛况了),问什么呢?大家不是问SONY那台DV在那里买,而是在问这广告中的女声是谁?是那一张专辑等等。至於本店也不例外,前一阵子接全省乐友的电话接到手软,但我都一一告之曰:不要急,这么红的专辑一定有代理商会再度引进的……云云。
那么这一张因SONY DV摄影机「西藏篇CF配乐」广告而让乌仁娜演唱的 "Hödöö" 红遍香港、大陆、新加坡、台湾的 "Tal Nutag"专辑,其实是乌仁娜1995年在西方世界发表的首张作品。
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乌仁娜,直到十六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就学之前,都过著纯朴的游牧生活,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后来随同为音乐家的夫婿 RobertZollitsch 旅居德国,并继续从事创作及演唱,近年来,已成为欧美人士心目中重要的东方音乐代表女声之一。
基本上我个人偏爱推荐歌手的前一二张专辑,尤其是因知名度不够,製作成本不高时所製作出来的专辑。个人认为那时以佛家论点是--最不著相,以厨师的论点是只为了做好吃的餐点给顾客。所以一位值得推荐的歌手,其前二张专辑往往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
乌仁娜这种初次在欧美发声的东方女歌手,我想也是同样的情形,前一二张专辑的製作费不可能是天价级的,所以由她丈夫负责齐特琴、古箏、吉他,另一名乐手则担纲吉他、弦乐、曼陀林,极其简单的乐器编制,围绕著乌仁娜高亢清澈、纤美却又生命力十足的嗓音,勾勒出属於游牧民族极简的生命情境、乐天单纯的生活哲学、以及无可抗拒的音乐美感。
其中被选为SONY DV广告曲的 "Hödöö",更是一首旋律酷似「兰花草」,民谣风十足的作品;而乌仁娜在其他歌曲中,也展现了相同的温柔美感,以及她嗓音的多变与张力。而贯穿整张专辑的,却仍是那来自大地、温暖又坚强的生命力;一种微风扫拂过山巔、扫过草原,坐看云起日落的豁达。悠然如草原微风的嗓音,静謐幽远的意境,使得这位来自蒙古的创作女歌手,悄悄潜入渴求慰藉的现代人心底。
讲到这里,在网络上有人说SNOY那广告不是她唱的,是新加坡那里请人翻唱云云,其实我想广告应不用如此麻烦,而且蒙古语可不是「翻唱」这么简单,还要唱得感动人呢。以我个人认为是在做广告配乐的时候,在「声音平衡度」上有做些手脚而已,各位乐友不妨再仔细比较看看。
至於录音好不好,以这一张专辑来说,本来就是一张能感动内心的专辑,以我来说是不在意录音好不好的,但还是不能免俗的先说一下——
本店认为这一张不是什么「超顶级」录音,但是要说也是一张蛮考验音响系统之感情詮释能力、重量感、速度感、密度感、声音质感和房间有无驻波的一张专辑。
只要您觉得本专辑乐器形体像「毛球」一般毛边大盛,听不到空间里很短但自然的残响,乌仁娜的声音轻到过份、受不了、吊在半空中很难过......那么贵府的音响系统,应和上段所列的问题有关。
杭盖 豆瓣
9.1 (30 个评分) 杭盖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 杭盖由五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年轻音乐家组成,一支投身蒙古音乐的乐队。乐手由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乐器包括马头琴、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吉他、贝司、鼓等等,也许还应该算上那种奇特的“乐器”——呼麦,同时用嗓子发出两个甚至三个音的演唱法。通过汲取、融合、发展不同地区的蒙古传统音乐,杭盖正在从最现代的一端迈向最古老的一端,而对经过了长时间摇滚乐和地下文化磨练的他们来说,这两个极点之间的距离,也许是最近的。“城市里长大的蒙古人,还想念他们的草原吗?”其实,这个问题属于所有的当代人,那些开始想念根的孩子。有时候,人们会提起这支乐队的前身,它曾经批判、咆哮,出版过新金属风格的唱片,但那已经是过去,而杭盖是今天,也是未来。(颜峻文)
独家发行代理:白糖罐
咨询/业务:010-66406620
网络预售:


现场销售:
请到“杭盖乐队”演出现场和“水陆观音”系列活动现场购买
全国销售网络:

欢迎加盟 中国独立音乐传播网络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注: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
封面摄影:阿鲁斯
封面设计:西西
羌在汉藏之间 豆瓣
9.1 (15 个评分) 作者: 王明珂 中华书局 2008 - 5
本书是一本羌族民族史,也是一本羌族民族志。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即汶川﹑北川﹑茂县﹑松潘﹑理县等地。
本书希望通过 “羌” 之历史,说明华夏(自觉的)西部族群边界变迁,以及其如何贡献于近代中华民族之形成。这项研究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思考架构,即“羌” 曾是古华夏心目中的西方牧羊人或西方异族概念,它代表古华夏自觉的我群西方边缘(the sense of otherness)。因此探索华夏历史记忆中 “羌人” 概念的转变,便是探索华夏自觉的(或主观认定的)我群西方边缘之变迁。不只如此,在公元7世纪以后,青康藏高原东缘华夏心目中的诸羌部落又成为吐蕃(与后来的藏族)之政治﹑宗教﹑文化与族群之边缘(朵康)。这样的历史发展终使得青康藏高原东缘之广大地区及其人群,在近代时成为汉藏间一个模糊的边缘。这也是本书书名《羌在汉藏之间》用意所在。
我们远去的家园Ⅱ 豆瓣
8.0 (5 个评分) 李志辉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广州市集韵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感谢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馈赠,让我们得以拥有这独好的风景。
有江南温婉动人的小桥流水,有塞上雄浑开阔的大漠风光。有凉风习习让人醉心的版纳之夜,更有那寓情于景让人向往憧憬的蓬莱仙境……在看得见的风景的背后,流动着怎样的底蕴和情思,或许因人而异。但我相信,在音乐的指引下和共鸣下,每一种体验会更加纯粹而直抵内心。
乐声或欢快活泼、或神秘浪漫、或精致优雅、或古朴凝重……这是 集韵堂 倾力打造的《Our Gone Home II 我们远去的家园2》,秉承《Home That We Far Go To 我们远去的家园》的精心制作,同时更具抒情风格,情融于景,景寓于情,引领你开始一段情景交融的心灵之旅
作曲家简介
作曲家、演奏家李志辉个人音乐专辑发行了18张之多,《我们远去的家园》《我们远去的家园2》《吟唱山水间》《带你的耳朵去旅行音乐会DVD》《江南》《帝宫》《补天》《秦川》《牧游》《女娲》《天边的草原》《景泰蓝》《紫禁花园》《塬》《青城之山》《恋爱之城》《夜舞精灵》《私房音乐集》等一大批高品质音乐发烧唱片,直逼雅尼、喜多郎等国外知名NEWAGE音乐家。遍及海内外,深受好评,销量不俗。他的演奏不同于其他艺术家,极具风格特点与艺术创新,将会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视听感受。音乐会在被许多海外的音乐界大师欣赏后,称赞他为:“21世纪最具灵性的音乐家。”称赞他的音乐为:“最具中国元素的世界音乐。”作曲家李志辉在中国首创了“地理音乐”概念,深入当地采风创作,以融合了中国各地民族特点的新世纪音乐得到了很多乐迷的追捧,专辑作品更被众多的高品位音乐爱好者所珍藏。
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国际合唱艺术比赛(DVD 珍藏版) 豆瓣
山西省小黄鹂合唱团 / 青岛市少儿合唱团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
《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国际合唱艺术比赛》是一次和平友谊的心灵交汇,一次国际合唱的艺术盛典!以“为了明天友谊、和平”为主旨的中国国际合唱节创办于1992年,每两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为享有盛誉的世界合唱盛会。由文化部外联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无锡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文化国际旅行社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得到了中外138个合唱团六千余人的积极响应,最终66个中外合唱团进入决赛,分为“童声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展开竞赛和交流,极大地丰富和推动了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