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致不朽之风的赞美诗 豆瓣
9.1 (140 个评分) Mon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24日 出版发行: 黑洞唱片
CRB 001
Mono《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黑洞唱片荣誉发行,Human Highway Records官方指定发行,中国地区独家发行!
温暖春意,黑洞唱片亮色系列正式起航,推出Post Rock界著名日本乐队MONO的全新专辑《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中国地区引进版!
MONO乐队10年音乐里程之见证,首次运用交响元素,MONO后摇音乐全新超凡体验汇集于《Hymn To The Immortal Wind》。
全24页全彩色内页文案,7首出色作品,造就2009年最完美的概念性专辑!
发行时间:2009.4
黑鳥全集 豆瓣
9.8 (8 个评分) 黑鳥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24日 出版发行: 大大樹音樂
由七十年代末開始以多媒體(音樂|劇場|錄象)在大專院校及青年中心巡迴,到二千年前在油街倉庫以<黑夜驪歌>作告別演出,黑鳥以斷翅飛翔了二十年。在香港,她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軌跡,紀錄了一代人的青春和夢想。
斷翅,因為黑鳥由開始到解散,都是以最民間,最貧脊的條件去創作和與一個高度商業性的社會進行互動。它以社會文化的向度(非地下搖擺自我情結,非偶像文化事業),但同時非藝術化的手段,去嘗試紀實,呈現,和催化一個社會面貌的轉變。當獨立自主還是相當陌生的提法時,黑鳥早已經守持多年;當D.I.Y還只是西歐抗反文化理念的標籤時,黑鳥已經在香港力行了。
用折翼來學習飛行當然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掙扎,卻更多時候成為一種人文的圖騰,在香港,在台灣,地下的中國,日本,甚至歐洲,最沒有條件的業餘組合卻啟蒙了影響了結盟了多少不同族類的同途。
在地,不少這些“聽黑鳥長大的人”,今天遍佈各行各業,都由當年學生、青年,成為社會上不同社層位置的決策者。在他們今天的作業裡,如果尚懷有一丁點在這些作品內曾經分享的理想和信念,這個社會,就在不同的區域(教育,法律,環境….)出現了略為不同的變化。
黑鳥從來不屑什麼使命的光環,只是如版畫家珂勒惠支所說,想在自己的時代發揮作用。或可說,希望作為一個拆牆者,用音樂把經濟社會為人與人之間介立的牆壁粉碎。
最近,四面風光的Bono在接受<新聞周刊>的訪問時說,單聽音樂中的夢囈沒有用,要真的行動起來,令社會在實質上改變過來,才算作為──而他,就去跟總統大享游說,要為非洲脫債。
其實早在九七年首映的黑鳥的第二部紀錄片<做戲、唱歌,幹啥?>(After All these Years)中,我就說過,音樂改變不了社會,是人,因為感動而行動,社會才會改變。但同樣,在<民眾擁有力量>(People Have the Power)的文案中我亦寫過──「由沉默,到加入聲音;由聲音到加入行動;由行動至理念的堅持,是一個不少人drop-out的漫長的歷程。」
連綿世代的社會歷史,其實不由史官或教科書編寫,更真實的紀錄,是在人文的印記:詩歌、音樂、電影。黑鳥在其生命的路上,留下了這八個作品。在聽者心中,它們自有其個別存義。人,終隨流水去;音樂,卻永不絕響。
Not For Your Ears 豆瓣
8.3 (6 个评分) Evanescenc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虽然这是一张非官方专辑,收录的基本上都是一些demo,但最后一首"You"还是非常值得大家听一听的。这是一首纯粹的Amy Lee个人作品,非常好听。只是不知道为什么,Amy似乎不愿把这首歌公布出去。
Reanimation 豆瓣 Discogs Spotify
8.1 (41 个评分) Linkin Park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 Wea
Reanimation is the evil twin of Linkin Park's 2000 debut, Hybrid Theory. While plotting their next studio album,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band enlisted some of aggro rock's leading lights, as well as some of the more enlightened underground MCs and producers, to slice and dice all the songs on their debut (including a few bonus cuts that made it to their Japanese release). Linkin Park allowed their special guests--including Korn's Jonathan Davis, Staind's Aaron Lewis, Orgy's Jay Gordon, the Roots' Black Thought, and Jurassic 5's Chali 2NA--to run riot through their songbook, tweaking melodies, writing new lyrics, and sometimes changing the entire intent of the originals. As a result, this collection of 20 songs is Mr. Hyde to Hybrid Theory's Dr. Jekyll. Most of Linkin Park's atmospheric and melodic moments have ended on the cutting-room floor--along with the self-consciousness that pervaded many of the songs--replaced with a brash impudence that's more rap than rock. Chali 2NA entirely changes the landscape on "Forgotten," shape-shifting the song into an alien being dubbed "Frgt/10," which takes you to a dark, desolate place with only your own disturbed thoughts and some electronic bleeps for company. And that's enough. This is a masterful art project that truly succeeds.
2008年3月19日 听过
rock
Numb/Encore 豆瓣
9.1 (33 个评分) Jay-Z & Linkin Park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UK
2008年3月19日 听过
rock
Live In Texas 豆瓣
9.1 (44 个评分) Linkin Park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 Wea
众所皆知,巨大的成就并未让Linkin Park成员们便得不可一世、恃宠而骄,反之他们一直重视与乐迷之间的互动;是以Linkin Park为了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广大全球LP乐迷,也能第一时间感受到这场音乐盛事的演出热力,于是便将八月份在Reliant Stadium与Texas Stadium两场演出的实况录音,集结而成这张Linkin Park的首张官方现场专辑Live in Texas。
666 豆瓣
Billy Talent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Warner Canada
卡百利―在咖啡香中醒来 豆瓣
卡百利
出版发行: 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The Cranberries――卡百利,也就是小红莓乐队的音乐,可是却知道王菲的《梦中人》。其实《梦中人》就是翻唱的卡百利的《Dream》。当年王菲在唱《梦中人》时甚至完全是模仿卡百利乐队主唱在《Dream》中的唱腔。那种把舌头卷起来、向后拉长声音的唱法曾让王菲在当时大出风头,以至于今天不少歌手,依旧在模仿这种独特的唱腔。很可笑,一个人的价值却要另外一个人才能展现,我觉得这就像一个黑色幽默。 1993年,乐队推出首张专辑《Everybody else can do it,why can't we》。这张专辑一经推出即赢得满堂喝彩,而且在比较排斥英伦摇滚的美国,也获得了极大成功。乐队正式凭借单曲《Linger》红遍美国,而后再在英国出名。抛开销量、另类等不谈,单说他们的音乐,是非常动听的。不单是主唱的嗓音,我以为更主要是他们把握住了旋律与节奏的变换,快慢相宜。英伦吉他流行曲的旋律与在当时比较少见的女主音结合,非常入耳,尤其以《Linger》、《Dream》、《How》为甚。美中不足的就是专辑内过多的情歌虽然增加了流行面,却削弱了爱尔兰乐队独有的音乐天分和气质。 1994年,乐队推出第二张专辑《No need to argue》。第二张专辑显然要比第一张显得成熟和圆滑了许多。为了避免在流行的曲调中显得过于苍白和无力,他们特意创作了专辑里唯一一首爱尔兰之歌。反战几乎成了所有爱尔兰乐队固有的传统。但是除此以外,几乎都是情歌。其实我们不妨把他们放在流行层面上看待,就不会理会什么概念和深刻,好听足以。但能做到这点,又能有几支乐队?主唱的嗓音在这张专辑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高昂的,或者是婉转的,真假嗓音之间的变换和独有的高音,都让人陶醉不已。这张专辑无疑是乐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1996年乐队推出了第三张专辑《To the faithful departed》。整张专辑制作非常完整,整体水平也都差不多,不会出现一些参差不齐的歌曲。而乐队第一次把歌词放到了“反战”这个字眼上。但不仅如此,他们还嘲笑了偶像,虽然也许这个“偶像”还包括他们自己。主唱的嗓音终于可以畅快淋漓一把。这张专辑比起他们的上两张专辑而言,在编曲和配器上更加精巧细致,在歌词里,内容也更广泛、更广阔。卡百利不仅歌颂爱情,而且有些歌曲是庭院深深,幽怨曲曲。但他们也可以关注不幸,指责战争,呼唤和平,而且他们还可以做的很好。 1999年乐队推出了第四张专辑《Bury the hatchet》。这张专辑除了封面设计是一流以外,其余都很不入流,也是最让我失望的一张专辑。似乎在产子后,主唱的整个曲风就潜移默化地变得“母性”化了。曲调更为柔弱,而嗓音也离高昂越来越远了。旋律滞重呆板不少,而歌曲快又快不起来,慢也没慢下去,像温吞水一样,听完毫无印象。 2001年,离开乐坛两年的卡百利乐队终于推出了他们的第五张专辑《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 这张专辑是在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制作完成的。透过这张专辑,可以听见团员们内蕴的感情充分获得释放。而纯熟的技术和默契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歌曲旋律流畅轻快。而且更懂得享受生活中简单的幸福。极致展现了主唱的招牌唱腔。更散发出迷人的60年代风味。当然,其中的一部分歌曲则延续了卡百利一贯的批判风格。 主唱Dolores O' Riordan 2002年,卡百利乐队为了纪念乐队成立10年推出了精选专辑《Stars》。收录的两首新歌也延呈了以往的风格,其中《New new york》是乐队在美国911事件后的作品,而《Stars》则是一如既往的清新风格。 卡百利的音乐不乏批判的成分,但是其中更多的却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以及幻想。在卡百利的音乐中,似乎有非常多的幻想成分在。他们总是幻想着可以永不成长,永远都将时间定格在某个美好的瞬间,幻想着可以永远不变,充满着幻想的甜蜜,以及明知不可能实现的淡淡忧伤。 卡百利的音乐,鼓点沉稳而中规中矩;吉他偶尔的突显,在拨动琴弦的同时也拨动了心弦;贝司则是天马行空;女声清丽而独到,感觉就仿佛是在高处迎风而唱。卡百利音乐中庸懒的气息泛着丝丝的惆怅与落寞,使得听歌的我们的脑中不禁浮现出种种意象。仿佛看见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时光里静静行走,落寞的望着天边风起云涌,身后有成群的飞鸟飞过,留下翅膀拍打空气时的寂寞声响。突然间想起了卡百利乐队的一首歌曲《When you are gone》,中文翻译是《当你远离》。歌里唱到“……当你远离时,我会想念你……”感觉就应该是这样的落寞与惆怅吧。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卡百利乐队的慢歌,其中最喜欢的一首是《Dying in the sun》,翻译是《在阳光下死去》。这是一首忧伤的歌曲。或许阳光原本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温暖而充满希望的,可是,就算是在这样的阳光的照耀之下,却依旧还是会慢慢的死去,那是何等的无望与无助啊。 也许有一天,他们这些所谓的乐队、音乐人,会随时光的流水隐入落日的余辉,变成时间的灰烬。可是他们的音乐却会站立成永恒,站立在我们的青春,站立在我们生命开始的那段旅途。“我们站立在时光之外,长发荡漾在时光之中,面容隐没,黑夜下降,断裂的旋律重新连接。――卡百利”……
Bad Taste…But I Smell Good 豆瓣
8.7 (44 个评分) 黄秋生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MG唱片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黄秋生正式进军台湾乐坛首张大碟。
超乎想象的揶揄、趣味、畅快音乐体验,唱片市场崩盘下的另一个利多奇迹,《最新创作 + 新观点翻唱》全12曲,另加Bonus混音版,黄贯中(Beyond)、LMF创作主脑Davy与饶舌主音MC 仁全力跨刀,首批限量精装版,随CD附送10款爆笑造型歌词明信片。
无法遗忘 豆瓣
8.2 (57 个评分) U2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10月30日 出版发行: Interscope Records
2000年岁末,U2以专辑《All That You Can‘t Leave Behind》荣耀的告别了20世纪,专辑称霸全球32国排行冠军,写下1200万张销售纪录,并接连在2001、2002年间,勇夺葛莱美奖年度唱片(两座/<Beautiful Day>、<Walk On>)、年度歌曲<Beautiful Day>、最佳摇滚乐团(两座)、最佳流行乐团、最佳摇滚专辑等7项大奖。2001年展开全球巡回演唱会,更以1亿4300万美金的票房,雄霸年度
The Roots of Guns N' Roses 豆瓣
Hollywood Rose
发布日期 2004年6月22日 出版发行: Cleopatra
No other decade in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symbolized the glamorous, sleazy, over-the-top party rock lifestyle like the 1980s! No band on earth represents said excess better than the legendary Guns N' Roses. This collection of rare demo tracks from Axl, Izzy & crew has long been rumored to be the holy grail of glam rock - the genesis of screams & riffs that would eventually evolve into the most massive offering of the period - the mighty 'Appetite!' Now, with the help of Rose alum, Chris Weber, fans & collectors can own these mythic, raw (yet surprisingly well recorded) demos of this pre-G N'R band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on CD! As an added bonus, the songs are polished with a modern production compliments of former Gunner Gilby Clarke, Cinderella skinsman, Fred Coury & the man who brought the Guns to Guns N' Roses...Tracii Guns! ROCK ON!
Young Americans 豆瓣
8.4 (38 个评分) David Bowie 类型: 放克/灵歌/R&B
发布日期 1999年9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Records
Young Americans is the ninth studio album by the English musician David Bowie, released on 7 March 1975 by RCA Records. The album marked a departure from the glam rock style of Bowie's previous albums, showcasing his interest in soul and R&B music.
Hunky Dory 豆瓣
9.3 (97 个评分) David Bowi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Records Us
Manufactured in Japan. CD sits within an exact replica of the original vinyl packaging including the inside sleeve. Packaging includes the Japanese spine sleeve.
Low 豆瓣
9.1 (89 个评分) David Bowi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Records Us
Low is the eleventh studio album by English singer David Bowie, released on RCA Records in January 1977. Recorded largely in France following Bowie's move to West Berlin and decision to break his drug dependence, Low became the first of three collaborations with musician Brian Eno and producer Tony Visconti later termed the "Berlin Trilogy". The album marked a shift in Bowie's musical style toward an electronic and avant-garde approach that w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on subsequent albums "Heroes" (1977) and Lodger (1979).
Though it was initially met with mixed critical reviews, Low has since become widely acclaimed as one of Bowie's b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 Wish We All Could Win 豆瓣
8.3 (15 个评分) The Aft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2月22日 出版发行: Sony
The Afters,这是只听曲风有些Brip-Pop风格的美国乐队,但是美国人把他们叫做Christian Rock(基督摇滚?谁有更好的翻译?),有意思,关于这种风格,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介绍,摇摇在这里就不罗嗦了。Amazon上有一条顾客留言非常有意思,他说:“我买这张CD是因为他们的主唱和我老婆去同一个教堂。所以当他们发行了新专辑时我不得不买,但是听了之后才真的惊讶。不完美,但绝对的好听和感人。”
关于这个乐队的介绍并不多,因为他们并不是很出名。最早的时候Joshua Havens和Matt Fuqua两个人在得克萨斯州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里为顾客唱歌,两个人都负责演唱和弹奏吉他。后来他们决定组建一个乐队,于是找来了贝斯手Brad Wigg和鼓手Marc Dodd组了个乐队起名叫Blisse。
2000年的时候他们录制了一张有6首歌的EP,这为他们赚了足够的钱来完成他们的首张专辑When the World is Wonderful的制作(此时乐队还没有与大厂牌签约,这张专辑是独立唱片)。
有意思的是后来他们发现已经有一个乐队用了Blisse这个名字,于是他们把名字改成了The Afters,继续在当地的一些俱乐部里演奏。再后来他们被唱片公司发现并且同大厂牌Epic Records签了4张专辑的合同。在Epic公司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就是今天介绍的这张2005年2月发行的I Wish We All Could Win,其中包括了一些他们自己录制的那张专辑中的几首歌曲。
有一次Joshua Havens的老婆离开他,Joshua找不到他老婆了,于是Joshua写下了专辑中的第一支单曲“Beautiful Love”。这首歌还是今年3月份开始放映的MTV台真人秀“8th and Ocean”的主题曲。但是个人还是更喜欢Until the World、Someday和Wait。(转自Tmusic网)
2007年12月26日 听过
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