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生活のニュース 豆瓣
9.1 (9 个评分) Cody・Lee(李)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6日 出版发行: sakuramachi records
Cody・Lee(李)による初の全国流通盤となる1stフルアルバム『生活のニュース』が12/16にリリースされる。
本作は「drizzle」「When I was cityboy」などのライブ定番曲となっている楽曲を現メンバーで再録した音源や、今年の4月に立ち上げた自主レーベル「sakuramachi records」よりアナログ・デジタルリリースされた渾身のバラード「桜町」などを含む、バラエティに富んだ全13曲を収録。
Mandarin 豆瓣
7.4 (73 个评分) Mandari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0日 出版发行: MONTI ARK
首张同名专辑 <Mandarin> 从乐队于 2019 年 9 月到 2020 年 6月 写下的歌曲中收录了 9首作品,包含中英日三语,本张专辑独立发行于 Monti Ark。
2021年2月12日 听过
Hide,Asa是真的挺不错,虽然我个人觉得他们彻底做后摇挺好,但chace想唱歌那就唱吧。
2020 Indie 独立
你要如何,我们就如何 豆瓣
7.2 (115 个评分) 康姆士COM'Z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27日 出版发行: 后台音乐
“天又亮了。” 在每个白天迷失,在每个夜里寻回,
习惯看见晨曦是我们信仰希望的一种方式吧。
在每个寂静的时刻反覆咀嚼,细品这个过于快餐的时代,
什么是值得留下与否的。
2020年8月10日 听过
我不希望你孤单的去面对整个喧哗世界
康姆士 独立
溪水吞没船架 豆瓣
8.3 (6 个评分) Iron & Wine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ub Pop
Iron and Wine:独立民谣时代的都市乡愁- -
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是美国最南部的大都市。上个世纪晚期,加勒比海流域大批移民涌入,城市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经济飞速发展的春天中止,这里似乎与欣欣向荣的南部其他地区割断了联系。在这样的城市里出现身患都市怀乡病的Iron and Wine,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Iron and Wine其实是Samuel Beam一个人的乐队,或者说,只不过是他的艺名。这个大器晚成的男人成名之前是一名电影老师,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1999年Beam有了一台四轨机,于是躲在卧室里捣鼓一些lo-fi小玩意儿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一开始这只是个消磨时光的法子,跟其他人看电视一样,继而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多的歌要写,灵感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以至于四轨机报废了,不得不添置一台电脑。
假如没有Sup Pop公司一次偶然的聆听,Iron and Wine也许至今仍在他的卧室里自娱自乐。作为专业的乐迷,Sup Pop的高层人士彻底被征服了,出于职业的敏锐,他们立刻明白这也是大众寻找已久的声音。经过几个月苦口婆心的劝说,Beam终于将自己积攒的,足够两张专辑长度的作品寄给了Sop Pop。公司最初的想法是将小样按原样做成两张CD发行,仍旧是出于职业的敏锐,他们意识到这样做似乎对乐迷太过慷慨。在Beam的协助下,十二首感觉互相契合的曲目被精心挑选出来,于是有了Iron and Wine02年的处女作“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
Beam带气声的演唱、轻轻拨动的原声吉他、偶尔一点滑棒和班卓琴就是“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的全部。没有任何灿烂的乐句,也无心刻意给音乐罩上朦胧的面纱,Iron and Wine是如此淡薄自然,那来自简单歌曲内核的美倾泻而出,Beam拥抱这些音符,让它们背后的悲伤轻轻在半空中飘荡。开场曲“Lion’s Mane”立刻就将你的呼吸带走,因为Beam的声音那么纯洁,那么美。一首接一首,一个找到了内心与外部世界平衡点的男人平静地讲着生活的琐屑,抚摸曾经疼痛的伤口。“Upward over the Mountain”是一封杜撰的写给母亲的声泪俱下的信;“Weary Memory”是对逝去的爱情微带疼痛的回首;“Rooster Moans”领我们重温清爽的阿帕拉契民谣;“Muddy Hymnal”有着Neil Young式的亮丽的调子……一个自然主义者发掘人与世界的关系,伏在你的耳边告诉你蕴藏其中的希望。这是一张怀旧的唱片,个人与公共记忆的混合,共同还原出古老的美国南部风情画。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情境、心照不宣的族群礼仪,所谓传统价值在轻柔、催眠的音乐与犀利、深刻的歌词所形成的巨大张力间突显无遗。Iron and Wine要重新找回美丽的南方丢失的崇高。
与“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同时期的其他一些作品,被集结成EP “The Sea and the Rhythm”于2003年秋天发行。闪光的旋律,令人心醉神迷的美,五首歌都好得足以出现在正式专辑中。“Beneath the Balcony”和“Jesus the Mexican Boy”有着牵动你每根神经的旋律,后者更成为Iron and Wine最受欢迎的曲目;而“Someday the Waves”的悠扬能够紧紧将你握起,余音不绝,绕梁三日。二十一分钟安静而甜蜜的痛楚,“The Sea and the Rhythm”让苦苦等待Iron and Wine下一张专辑的乐迷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2004年的“Our Endless Numbered Days”是Iron and Wine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它意味着Beam完成了从业余爱好者到音乐家的转变。专辑的音色干净,简洁的编配让Beam的声音和歌词成为听众关注的焦点。精良的技术手段丝毫没有干扰“Our Endless Numbered Days”发自内心的简单澄澈,Beam像是收起翅膀的天使,停在你的肩头娓娓道来。“Naked as We Came”依然是Iron and Wine招牌式的动听旋律,Beam的妹妹Sara贡献了悦耳的和声;兄妹二人生来和谐的声线在“Fever Dream”中珠联璧合;“Radio War”是一曲爱的挽歌,听得人心窝生疼;“Sodom, South Georgia”让人想起Smog、Palace这些Slowcore高手的作品,Iron and Wine足以与他们抗衡。在其他音乐家的协助下,这张专辑有了比“The Creek Drank the Cradle”更加丰富的音乐语汇,无数精致的小细节激活听觉末梢,让人又惊讶又感动。到底是大学教师,Beam看似不着痕迹的遣词造句凝练而深刻,坦白、持重的语句摒弃了任何一点矫揉造作。Iron and Wine不是那种听一耳朵就能让你欣喜若狂或者号啕大哭的音乐,它慢慢流进你的心田,渗透下去,灌溉你,滋养你。
2005年,Iron and Wine推出全新EP “Woman King”。不要以为Beam又回到卧室DIY起来,这次非但不lo-fi,Iron and Wine的音乐听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满,制作也更加精良。丰富的和声,大量的打击乐、班卓琴、小提琴、钢琴,而Beam一贯醇美的嗓音也变得更为确定、有力。圆熟的编配,流畅的器乐演奏完美地配合了Beam的演唱,他写出的悠扬的旋律被乐队精妙地固定下来。在Calexico等乐队乐手的协助下,Iron and Wine听上去完全是一支正二八经的乐队了,更大气的音乐避免了以往作品中偶尔流露出的偏狭与孤立。不要担心先进的技术会损伤细枝末节的美,即便是到外太空录音也不会改变Iron and Wine音乐的深挚淳厚。也许不能就此断言“Woman King”是Iron and Wine艺术生涯的里程碑,因为它实在太短了,但它给了我们期待的理由,艺术家今后的价值趋向初露端倪。
“Woman King”有点概念专辑的意思:EP中的六首歌关注的都是世间最神秘最美丽的生命——女性,其中的女主角甚至可以在Beam身边找到原型。然而他自己解释说,这纯粹是个巧合。Beam是个高产的音乐家,这些关于女性的歌分散在手头一大堆的素材中,当他写出EP同名曲“Woman King”时,他忽然意识到似乎可以给这些作品归纳出一个潜伏主题,于是这张事后概念EP问世。
值得一提的是,辞去教师职务专职从事音乐创作之后,电影依然没有从Beam的生活中退出,甚至继续在他的音乐中扮演重要角色。Iron and Wine的作品在电影界颇受亲睐——“Garden State”的原声中收录了多首他的作品,“Woman King”中的“The Trapeze Artist”就是为电影“In Good Company”而写。平面设计与摄影专业出身的Beam已经为自己的三首歌拍摄了MV,希望今后能继续拍更多。
很难说清楚Iron and Wine的音乐风格。蓝草和另类乡村的根基,田园牧歌般的沉思默想,从某种程度上与Nick Drake、Sparklehorse遥相呼应。以诗意隽永的语言表达极为个人化的生活感受,思想的内向性、深刻性让人想起Conor Oberst和Elliot Smith的都市民谣。“在我大量接受采访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给我的音乐归类”,Beam说道,“我想我喜欢‘民谣’这个标签。我最近意识到民谣是除了古典音乐之外的一切音乐,无论说唱还是摇滚乐都一样,民谣就是来自民间的音乐。”
事实上给音乐归类只是一个类似于乐迷入门指南的东西,当Iron and Wine不落窠臼的音乐响起,相信你会有自己的判断。音乐好,管它何门何派?凉爽的夏夜,满天繁星照耀下宁静的海滩,这就是第一次听Iron and Wine时我的感受。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释放情感的地方,有些细腻、脆弱的情怀仍然能够得到抚慰。幸好有音乐,这一刻,泛起的不只是音符,还有似曾相识的乡愁。
Fold Your Hands Child, You Walk Like a Peasant 豆瓣
8.0 (29 个评分) Belle & Sebastia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atador Records
'Fold Your Hands Child, You Walk Like a Peasant', their 4th album on Matador Records, opts for a subtle, intimate palette that reveals its charms only in its own sweet time.
春晓 豆瓣
7.5 (20 个评分) 羽果
发布日期 2008年1月1日
羽果乐队2008最新单曲《春晓》以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绝美爱情故事为创作背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加入成为乐队音乐创作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在加入了古筝的演奏,使其成为串联音乐的主线的同时,民族打击乐器的点缀也让作品中国韵味十足。另外,整首单曲在浓重的弦乐背景中,尤其是小提组和中提组的交相辉映下,更显得大气而沉稳。单曲中,主唱谢晖在副歌部分所采用的戏曲唱腔的方式,更是完美的将这首作品进行了升华!作为单曲的《序》和尾声的《忆沈园》,也成为了这首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简短精妙,轻吟的女声和悠扬的笛声可谓美轮美奂,正如曲名所要表达的,爱是古今永恒的主题,无论多少悲欢离合,它依然像春天的清晨一般充满美好和希望。
关于《春晓》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诗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让陆游与唐婉的一段凄美情事传为千古佳话,也成为了羽果乐队这首新单曲《春晓》的创作灵感来源。
一个偶然的旋律动机促成了这首歌雏形的产生,随性地发挥是乐队一直以来的创作习惯,这次中国的民族调式成为尝试的新元素。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过程中,除了保持乐队一贯的流畅风格外,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注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古筝的演奏,使其成为串联音乐的主线,另外民族打击乐器的点缀也让作品中国味十足。而单曲中另一大特色是唱法上的突破,在作品的副歌部分完全采用了中国的戏曲唱腔,随着段落的变化而产生的真假声变化,其转换的自然圆润也为乐迷津津乐道。这次无论从编曲还是演唱等多方面,乐队都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尝试和突破,使单曲《春晓》的风格与乐队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让人为之眼前一亮。另外,作为单曲的《序》和尾声的《忆沈园》成为这次作品不可分割的部分,简短精妙,无论是轻吟的女声还是悠扬的笛声都和单曲《春晓》一样叙说着一个完整的故事。
《春晓》以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为创作点,着重表达离人思念的忧伤和对岁月弄人的感慨。在故事中,陆游迫于世俗与唐婉分离,多年后沈园偶遇,虽已物是人非,心中却依旧难以放下,最后都抱憾而终,其中的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依然在不断地上演,所以歌词当中也是白话文与文言文相结合,唱腔也是相互转换,形成古今的交织与对话,叙说的却是同一个主题。但不管如何,时光总是在流转,有“秋风落叶花残香”就还会有“百花依旧笑春风” ,正如歌名《春晓》,爱是人类永远的主题,它永远像春天的黎明一样充满着希望,无论是古老的凄美传说还是现代的悲欢离合,都将随风而去成为往昔。
《春晓》
曲:谢晖 词:谢俊 古筝:郑喻玥
暮色掩冷窗,笑也泪成霜
可是你,带走了,晚霞的思念长?
为什么,为什么,又染红了远方
留一盏月光,放在我心上
温暖着,我依然,夜未眠的脸庞
为什么,为什么,只不过梦一场
昨夜星辰细数冷暖
谁在风中吟唱悲欢
莫笑痴心人多情
怎奈何世事变幻
秋风叶落花残香
怎不叫人寸肠断(人寸肠断)
莫笑痴心人多情
怎奈何世事变幻
待今宵又成往昔
百花依旧笑春风
小飞行 豆瓣
7.7 (77 个评分) 棉花糖 / katncandix2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亚神音乐
历经700多个街头走唱的日子 15万人的亲声见证,有试着为梦想飞行,怎麽知道自己疯狂活过!
一起搭上我们的飞行旅程,你将会发现你的泪水和勇敢,原来是这麽 珍贵并巨大
欢迎来到做梦的大世纪 没有输赢。
棉花糖[katncandix2] 小飞行 棉花糖[katncandix2],西元二○○七年五月三十日,街头出生。两人团体。团长兼吉他手沉圣哲(圣哲)+主唱庄鹃瑛(球)。首张创作专辑 小飞行 精选推荐《2375》《陪你到世界的终结》《我们都一样》《遍地开花》专辑附棉花糖专属互动程式酷卡、小飞行摺纸飞机清新的城市民谣 软绵绵却有着温暖的力量 在喧嚣吵杂的城市里还有一个温暖组合 直接将力量打在你的心脏!棉花糖[katncandix2] 街头艺人。在好天气或坏天气里快乐唱歌。在马路边、小公园或是热闹的柏油路面上,实践音乐的梦想。
棉花糖给我的感动 如同柔软的心融化了刚硬的石头 在细细的聆听中 寻找到纷乱世界里的纯净与解脱 -制作人 阿弟仔
"好听....好听....好听...." -创作人 小安
棉花糖 绵密细致的音乐触感 缓缓柔柔刷洗我们生活中的小小尘埃 –文字工作者 葛大为
“There’s nothing more special than doing things for passion.”不管外面大风大浪「诚恳」是不会被一件事情的成败所影响 它只会让你走得更远、更丰富 能听到你们的专辑, 我要说:「谢谢!」-创作歌手 LISA
我喜欢听棉花糖 更喜欢看棉花糖 他们逐梦的步伐牵引出我的感动 最简单那种 -创作歌手 徐佳莹
2009年9月28日 听过
声音让人舒服,独立音乐还是不错的。
台湾 独立
无与伦比的美丽 豆瓣
8.6 (281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7年11月2日 出版发行: 林暐哲音乐社
从第一张同名专辑的学生气息,到第二张专辑《小宇宙》中对社会的初试窥探,《无与伦比的美丽 》表达的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想像境地∶从游乐的心情出发,仿佛身处花园之中,以狂想面对各种情感的时候,在真实城市中便仍能简单生活,直到找到相信的力量。
旋律刻意的铺陈使曲目不曾间断,听觉的空隙仅抽象地由音乐呈现,这是一张完整的专辑,不是十首歌的集锦。苏打绿带来的新作品《无与伦比的美丽》,展露出有别以往的风采。除了苏打绿作为标志的民谣摇滚风格之外,这张专辑加进了独特的管弦编曲,在流行与古典之间,苏打绿完成最优美的滑行。
水仙已乘鲤鱼去 豆瓣
7.5 (64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作家出版社 2005 - 1
璟小时候奇胖,母亲常冷嘲她的丑陋。11岁,奶奶、父亲先后亡故,母亲曼改嫁开画廊的陆逸寒,住进桃李街3号。璟受到继父及其儿子小卓的关爱。然而因受精神刺激,罹患暴食症——常常突然无比饥饿,夜半跑去厨房狼吞虎咽吃下整个冰箱的食物。
璟爱上继父,被母亲发现,被送往寄宿学校,开始制止暴食。三年后,出落成一个美少女回到桃李街3号。母亲早已又嫁他人,陆逸寒在她回家的第二天车祸而亡。璟打工维持自己和小卓的生活,最好的朋友优弥因她之故被关进监狱。艰苦的生活使她变得自闭。
陆逸寒真正的心上人是曾经名噪一时的女作家从微,璟想抵达陆逸寒的内心世界,开始写作。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万般艰苦,终于成功,不幸小卓又因心脏病离世。过度打击使璟暴食症复发,她的编辑沉和带她去南方休养。
沉和帮助璟找到偶像从微,万没想到的是,多年来她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璟将其接回桃李街3号,准备和沉和一起照料从微相依为命。一场神秘的无情大火,使沉和、从微都葬身火海,璟又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又是一年岁末,璟到医院准备打掉与沉和的孩子,正碰上来做检查准备生孩子的母亲。曼意味深长地向璟微笑,好像看到了二十几年前的自己。
2007年6月27日 已读
这样的女子,怎能不让人怜爱。但,终究爱不起来。
伤害 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