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女孩崛起 (2013) 豆瓣
Girl Rising
8.2 (8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罗宾斯
其它标题: Girl Rising / 站起来的女孩
The movie tells the stories of nine girls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who face arranged marriages, child slavery, and other heartbreaking injustices. Despite these obstacles, the brave girls offer hope and inspiration. By getting an education, they're able to break barriers and create change. Written by Seventeen Magazine
2022年3月20日 看过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这类型的纪录片感觉就缺少了真实性(其实我觉得这应该算不上纪录片)尤其还加了一大段旁白,可能故事和真人是有意义的,但我不太能够接受纪录片里面刻意摆拍,尤其是还拍的像广告宣传片一样的镜头,决定去看《天空的另一半》这本书了。
documentary 人物 励志 女性 女权
印度合伙人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Padman
7.5 (194 个评分) 导演: R·巴尔基 演员: 阿克谢·库玛尔 / 拉迪卡·艾普特
其它标题: Padman / 护垫侠(台)
电影曾译名《护垫侠》,根据印度草根企业家Muruganantham真实事迹改编。因为卫生巾关税高昂,在2012年印度仍有80%以上的女性在生理期无法使用卫生用品,初中文化程度的主人公拉克希米(阿克谢·库玛尔 饰)为了妻子(拉迪卡·艾普特 饰)的健康,寻找低成本的卫生巾的生产方法,却被全村人视为变态、疯子;最后他远走大城市德里,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美女合伙人帕里(索娜姆·卡普尔 饰),最终发明了低成本卫生巾生产机器,并开放专利,为印度全国对于女性经期卫生观念带来变革,2018年7月印度取消卫生巾进口关税。“权势之人、强壮之人不会让国家变强,女性强大、母亲强大、姐妹们强大后,国家才会强盛。”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2021)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Verdens verste menneske
7.7 (577 个评分) 导演: 约阿希姆·提尔 演员: 安德斯·丹尼尔森·李 / 汉斯·奥拉夫·布雷内
其它标题: Verdens verste menneske / 尤利娅生命的十二段律动
故事聚焦当下的奥斯陆,围绕年轻睿智的女性朱莉展开。30岁的她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尽管她与事业有成的制图员阿克塞尔彼此相爱,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并很开心和他在一起,但她拒绝给渴望孩子的阿克塞尔生子。朱莉决意离开阿克塞尔前往艾文德,希望能够开始新的生活……
养家之人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Breadwinner
8.3 (534 个评分) 导演: 诺拉·托梅 演员: 莎拉·乔德利 / 索玛·查亚
其它标题: The Breadwinner / 持家小木兰(港)
塔利班残酷统治下的阿富汗,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过着水深火热犹如地狱一般的生活。倔强的小女孩帕瓦娜(莎拉·乔德利 Saara Chaudry 配音)随父亲(Ali Rizvi Badshah 配音)外出挣钱养家,不仅目睹了父亲被昔日的学生辱骂羞辱,更和家人目击了父亲遭到非法逮捕的一幕。家中有病弱的母亲、成年的姐姐以及嗷嗷待哺的弟弟,年幼的帕瓦娜只能剪去秀发,伪装成男孩走出家门,踏上生死未卜的养家之路。在此过程中,她遇到了同样扮成男孩的昔日伙伴,也与一名沉默魁梧的塔利班分子成为朋友。当战争的阴影再度逼近时,帕瓦娜想方设法要找到下落不明的父亲,将他带回家中……
本片根据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自由的她们 (2021) 豆瓣 Bangumi
Libres!
9.2 (96 个评分) 导演: Ovidie
为什么我们无法大声讨论月经?男性精液对女人皮肤有改善作用吗?衰老是所有女人无法逃脱的梦魇吗?…不!停止这些以性之名对女性的束缚,2021年全新由Ovide和Sophie-Marie Larrouy主创的动画剧集《自由的她们》(Libres!)向陈旧的性观念发出了反抗之声,她们呼吁女性从落后的性别观念中挣脱出来,在想要的时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这一切的前提只应该是她们愿意。她们是自由的,我们也是自由的。
推翻罗诉韦德案 (2018)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Reversing Roe
8.8 (119 个评分) 导演: 里奇·斯坦恩 / 安妮·桑德博格 演员: 唐纳德·特朗普 / 迈克·彭斯
其它标题: Reversing Roe / 羅訴韋德案:女權與政治
《Reversing Roe》讲的是美国著名罗诉韦德案。“罗诉韦德案例”给了美国妇女堕胎权,等于承认美国堕胎的合法化。
水星13号计划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Mercury 13
8.2 (8 个评分) 导演: 大卫·辛格顿 / 希瑟·沃尔什 演员: 比尔·克林顿 /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
其它标题: 머큐리 13 / Mercury 13
Netflix推出纪录片《水星13号计划》,揭露了在60年代差点成为宇航员的13位女性,在NASA的阻拦下未能如愿飞往太空的真实事件。
女人 (201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Woman
9.2 (81 个评分) 导演: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 阿娜塔莎·米科娃 演员: Norma Bastidas / Gabriela Melgoza
其它标题: 우먼 / Woman
《人类启示录》导演最新力作,用同样方式走访50个国家,纪录2000名女性对自己的评价,构成了一幅巨大且撼动心灵的女性“自画像”。随着近年性别平权运动越来越多元化,女性也越来越理解且欣赏自身的能力。当女性和多元性别的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单单争取权利引起共鸣或关注问题显然已不再足够。导演更希望借由纪录片寻找及提出解决方案,并试图调和各个性别中的流动性和更实质性的问题,诸如怀孕、生育、教育、婚姻、经济独立、月经及性行为等主题。
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2018) TMDB 豆瓣
Snatches: Moments from Women's Live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她说:女性人生瞬间
9.3 (138 个评分) 导演: 凡妮莎·卡斯威尔 / 拉彻娜·萨里 演员: 萝玛拉·嘉瑞 / 朱迪·科默
BBC全女性阵容(演员+编剧)、8集15分钟独白剧《点滴:女性人生百年瞬间》(暂译),将于英国时间6月18日到21日间播出,每日两集。本剧作为BBC今夏“Hear Her/听见她”专题的核心部分,将标志着妇女获得选举权的周年纪念。独白灵感来自于那些往往以极大的个人成本公 开发表意见、挑战现状或做出反抗的女性。
以下是每集简介。
①Compliance 顺从[暂译]
编剧: Abi Morgan
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BAFTA获奖编剧,代表作《演播时刻》、《妇女参政论者》、《家变》。
主演:Romola Garai
金球奖、BAFTA提名演员,代表作《演播时刻》、《赎罪》。
剧情:一个女演员,在酒店里会见制片人的经历。
②Outside
编剧:Theresa Ikoko
主演:Corinne Skinner-Carter
代表作《EastEnders》。
剧情:一位100岁的妇女回顾了她多灾多难的生活。
③Bovril Pam
编剧:Vicky Jones
代表作《The One,》、《Touch》。
主演:Jodie Comer
代表作《福斯特医生》、《杀死伊芙》、《白公主》。
剧情:20世纪60年代,一位女秘书开始探索她的性取向。
④Pig Life 贱命[暂译]
编剧:EV Crowe
主演:Shirley Henderson
代表作《单身日记》、《哈利·波特》。
剧情:在婚内强奸仍被认为是合法的1991年,一位女子诉说自己的经历以期改变法律。
⑤Reclaim The Night
编剧:Charlene James
主演:Liv Hil
《三个女孩》,获得BAFTA最佳女配角提名。
剧情:1977年利兹,第一次恢复夜间游行,作为对妇女实施宵禁的回应。
⑥Pritilata 普里蒂拉塔
编剧:Tanika Gupta
代表作《候车厅》、《玩偶之家》。
主演:Kiran Sonia Sawar
代表作《黑镜》、《被父谋杀》。
剧情:灵感来自于Pritillata Waddedar的故事,1932年她为孟加拉国妇女争取投票权。
⑦Multiples 倍数[暂译]
编剧:Zinnie Harris
主演:Siobhan Finneran
代表作《唐顿庄园》、《幸福谷》。
剧情:一个被指控杀害自己孩子,证词不被他人相信的女人的经历。
⑧Tipping Point 临界点[暂译]
编剧:Rachel De-Lahay
主演:Antonia Thomas
代表作《良医》、《超能少年》、《性爱后遗症》。
剧情:21世纪中期的英国,被白人至上主义者围困的孕妇正在思考她未出生的孩子将会如何?
大法官金斯伯格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RBG
9.2 (726 个评分) 导演: 朱莉·科昂 / 贝齐·韦斯特 演员: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 比尔·克林顿
其它标题: RBG /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女性,最高法院的自由派法官之一。影片讲述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史以来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的生平事迹。
异见时刻 豆瓣
Notorious RBG: The Life and Times of Ruth Bader Ginsburg
8.3 (92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琳·卡蒙(Irin Carmon) / [美] 莎娜·卡尼兹尼克(Shana Knizhnik) 译者: 骆伟倩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9
《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九人”之一)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鲁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于1993年由民主党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为大法官。是继桑德拉·戴·欧康纳之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亦是目前唯一一位犹太女性大法官。鲁思·金 斯伯格的一生致力于女性权利的争取、维护与保障。
“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是粉丝们对这位女大法官的爱称,模仿的是美国著名说唱歌手克里斯托弗·华莱士(Christopher Wallace)的别称。
书中内容一部分是传记,一部分是画集,还有一部分是金斯伯格的案件记录。通过穿插采访、插图、网络热词等素材,对金斯伯格的一生进行了精彩回溯。
本书获得《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杰弗里·图宾、知名法政译者何帆推荐,《纽约时报》畅销书,获得《波士顿环球报》《时尚》、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等书评推荐。
——————
“金斯伯格大法官之伟大,与性别标签和女权立场无关,也与自由、保守之争无涉。她的人生,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也有金石可镂的坚持,始终贯穿着正直、顽强、善良、敬业等人类美好品质。如果您对生命真谛或法律精神抱有困惑,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何帆,《大法官说了算》作者、《批评官员的尺度》《九人》译者
“轻松、有趣、令人深思的法官生涯记录,解释了为什么新一代如此拥戴金斯伯格。”
——杰弗里·图宾,《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
“卡蒙和卡尼兹尼克对金斯伯格的法律生涯进行了有力的描写,尤其是她的标志性异见时刻……凭借着她强烈的诚实、坚定的真实以及天生的时尚感(那些颈饰),金斯伯格作为一位文化偶像,值得拥有自己的庞大粉丝群。”
——凯特·塔特尔,《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严谨的书为金斯伯格挑战性别成见的开创性案件提供了新的视角。”
——路易斯·梅尔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副法律主任
“如果你喜欢金斯伯格,本书作者会让你爱上她,金斯伯格不仅仅是一个女权主义英雄,更是一个真正的人。”
——米歇尔·鲁伊斯,《时尚》
“一个谦逊、好学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书可能写得比较好玩,但是值得去认真阅读。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好故事和赞誉的最好范例,很难不为之动容。”
——詹妮弗·西尼尔,《纽约时报》
“这本有趣又认真严谨的书为了解我们时代最为重要的民权人物之一带来了新启示。这是流行文化和严肃学术的融合。我打算送给我的两个女儿一本。”
——吉尔伯特·金,普利策奖得主
多么精彩的书啊:带批注的案例!迷人的照片!为什么她喜欢整晚写作!作为律师打赢的一连串大案,以及她如何选择这些案件!她如何让比尔·克林顿哭泣!我以为我了解金斯伯格,事实上我错了。一本了解这位卓越的法学家的伟大读本,完全可以大笑着读完。
——雷切尔·玛多(知名美国政治新闻女主播)
金斯伯格访谈录 豆瓣
Conversations with RBG: Ruth Bader Ginsburg on Life, Love, Liberty, and Law
8.4 (22 个评分) 作者: [美] 杰弗里·罗森 译者: 李磊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 - 10
本书记录了杰弗里·罗森与金斯伯格两位老友持续近二十年的对话。金斯伯格在此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一位大法官眼中的时代议题:法律应该为少数群体做些什么,两性平等在司法案件中推进了多远,最高法院如何应对党派政治的趋势,等等;也谈论友情、生活与爱。对话既呈现出金斯伯格在具体案件中追求平等、正义的深思熟虑,也还原了法袍之下的这位女性,时而严肃时而风趣,真诚而意志坚定,对生活充满热情。
汉纳·盖茨比告别秀:娜娜 (2018)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Hannah Gadsby: Nanette
9.6 (331 个评分) 导演: 乔恩·欧布 / 玛德琳·帕里 演员: 汉纳·盖茨比
其它标题: Hannah Gadsby: Nanette / 汉纳·加斯比:娜娜
澳洲知名喜剧人汉纳·加斯比在悉尼歌剧院的告别演出……
2022年1月6日 看过
牛逼。前面觉得有些没理解梗,后面才发现前面的梗原来都在为后面做铺垫,越看越牛逼,即使有几个笑点没get到,但是后面她想真正传达的东西我有好好体会到,金句和感动贯穿始终,从妈妈的那句话开始逐渐流泪,最后20分钟我直接哭晕过去,截图就没有断过,保守估计截屏了一百多张吧。牛逼,牛逼,牛逼。勇气、表达的内容一切都牛逼死了。一些同性恋笑话,一些感同身受的片段,最后那一段我哭到完全无法截屏,太牛逼了。
单口喜剧 女性 脱口秀
寻找薇薇安·迈尔 (2013)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Finding Vivian Maier
8.5 (261 个评分) 导演: 约翰·马卢夫 / 查理·西斯科尔 演员: 约翰·马卢夫 / 玛丽·艾伦·马克
其它标题: 비비안 마이어를 찾아서 / Finding Vivian Maier
纪录片《Finding Vivian Maier》定于9月份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影片揭示她的双面人生:生前才华横溢,却默默无闻做了40年保姆,去世后留下10万多张芝加哥街景和街头人像底片,2007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被电影制片人John Maloof拍得后重见天日,她遂被摄影界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
欲望都市 第一季 (1998) 豆瓣 TMDB Bangumi
Sex and the City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欲望都市
8.6 (265 个评分) 导演: David Frankel 演员: 莎拉·杰茜卡·帕克 / 金·凯特罗尔
专栏作家凯莉(萨拉·杰西卡·帕克 Sarah Jessica Parker 饰)、公关经理萨曼莎(金·卡特拉尔 Kim Cattrall 饰)、律师米兰达(辛西娅·尼克松 Cynthia Nixon 饰)还有理想主义者夏洛特(克里斯汀·戴维斯 Kristin Davis 饰)是生活在纽约曼哈顿中的四位时尚女性。她们之间有着坚固的友谊,却有着各自的个性。不同的性格带领她们走向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她们自知自己已不再年轻,周旋在各式男人身边寻找情欲。她们不过是想在那个忙碌且充满欲望诱惑的城市里,努力寻找自己的真爱。现实让她们一次次落空,借着友谊的力量继续向着自己的理想往前走。
成为波伏瓦 豆瓣 Goodreads
Becoming Beauvoir:A Life
8.7 (131 个评分) 作者: [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译者: 刘海平 中信出版社 2021 - 3
“迄今为止最好的波伏瓦传记!”
“任何一个对波伏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可错过的传记”
“她启发了全世界的女性,并改变了很多人的思考方式”
《金融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重磅推荐
梁鸿、毛尖、黄昱宁、张莉 共同推荐
《成为波伏瓦》是根据近几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全新权威传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波伏瓦如是说。这本开创性的传记引入波伏瓦此前从未被出版的日记和信件等全新材料,把她从萨特的阴影中拉出来,使她站在属于自己的聚光灯下。这本传记将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真实立体的波伏瓦,也让我们重新看待波伏瓦和萨特的关系。
本书还将呈现很多此前不为人所知的波伏瓦的个人细节,这些新的细节会增强波伏瓦的神秘感,也会使我们对波伏瓦更加着迷。为什么这位“女性主义偶像”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形象?为什么关于她和萨特的关系她会频频“撒谎”,或是声称自己不是一个哲学家?也许带着这些新的细节,我们能更进一步地去认识真正的波伏瓦。
【编辑推荐】
★依据更独家的丰富材料撰写。包括2018年曝光的克洛德·朗兹曼与波伏瓦的情书、只有法语版本的波伏瓦学生时代日记,以及对波伏瓦养女的采访等。
★作者更权威,凯特是牛津大学的波伏瓦和萨特研究专家,资料的引用整理严谨细致、权威可信,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并配13张珍贵照片。《金融时报》《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文学评论》重磅推荐。
★为什么波伏瓦要在回忆录中抹掉其他男人,给萨特一个最重要却与事实不符的位置?隐秘的爱人?同性的伴侣?波伏瓦在自传中隐瞒了多少?
★长时间以来,人们提到波伏瓦会认为她只是“萨特的伴侣”,而这本传记,让波伏瓦从萨特的阴影下走出来,探讨她的生活、她的作品、她的思想,以及她的爱情。
【媒体推荐】
一本值得慢慢品读的书。有太多细节引人入胜,让人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但它值得我们花时间慢下来,去欣赏这个启迪了全世界女性以及改变了许多人思考方式的伟大女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柯克帕特里克的传记中,波伏瓦被还原到她的完整作品中,她的复杂性和她的勇敢都得以展露—而不仅仅是一句断章取义的引用。
——《文学评论》
一部值得赞扬的传记。它超越了之前那些带有厌女症情结的波伏瓦传记,向我们展示了这位不凡女性的激荡人生和复杂矛盾。
——《爱尔兰观察报》
柯克帕特里克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波伏瓦与女性主义的复杂关系,同时作者也给出了很丰富的讨论……给朗兹曼的信件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帮助我们理解波伏瓦的新资源……最重要的是,柯克帕特里克写的波伏瓦传记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波伏瓦强大的道德信仰,以及在战后她是如何将其投入到她的政治参与中的。
——《卫报》
柯克帕特里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比之前的波伏瓦传记都更加细节详实,分析到位的波伏瓦哲学分析……她的厉害之处在于把波伏瓦的逻辑和她的生活联系了起来……这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波伏瓦传记。
——《立场》杂志
柯克帕特里克不厌其烦地爬梳了波伏瓦的评论、日记以及她晚年所接受的采访,从而让我们能够重新去认识这位鼓舞人心的女性主义者、哲学家和存在主义者的丰富人生。这本传记将让新的一波读者爱上波伏瓦——像她这样的具有政治意识的女性主义者现今已寥寥无几,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她们。
——萨梅拉·哈里斯, SA周刊
这本传记十分重要,因为它给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对西蒙娜·德·波伏瓦的人生和作品的基于证据的新解读,这个解读激进有力,非常必要。这部学术性的优秀传记令人叹服,它将久久地停驻在读者的心里。
——苏珊娜·利普斯科姆, 英国罗汉普顿大学历史系教授
我们还需要另一本波伏瓦传记吗?当然!这本传记终于把波伏瓦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她的情感生活作为传记的焦点了。凯特·柯克帕特里克从新发现的材料入手,带着尊敬,心怀同情,卓有见地地重新审视了波伏瓦的一生,以及她的一生是如何被她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所引导,且受限于她的境况遭遇。这本精彩的传记来得太及时了!
——托弗·彼得森,挪威奥斯陆大学哲学教授、国际波伏瓦协会主席
细致的研究,优美的文笔。柯克帕特里克从最新的材料里发现了此前的波伏瓦传记里的矛盾之处,包括来自于波伏瓦自己的矛盾。《成为波伏瓦》是任何一个不仅对波伏瓦的人生感兴趣,也对她的哲学感兴趣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传记。
——菲奥娜·薇拉-格雷, 英国杜伦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
最后的决斗 (2021) IMDb TMDB Eggplant.place 豆瓣 维基数据
The Last Duel
8.1 (488 个评分)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演员: 朱迪·科默 / 马特·达蒙
其它标题: The Last Duel / 最后的对决
诺曼骑士让·德·卡罗斯打仗归来后,指控好友雅克·勒·格里斯强奸了他的妻子。但因为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所以他请求法国国王介入,而国王的决定则是让这对好友为此决一死战。
东京贫困女子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8.3 (126 个评分) 作者: [日]中村淳彦 译者: 傅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8
Literature Publishing Pub 2021-07-01 288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In an interview for this book. there are young girls who are forced to enter the custom industry before the entrance ceremon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who ...
最好的决定 豆瓣
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
7.9 (58 个评分) 作者: [美] 梅根·多姆(编) 译者: 于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6
● 十六位没有选择生育的作家,坦诚地分享自己对这一至为重要的人生决定的思考
●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你比别人更自私,不代表你讨厌孩子,也不代表不能承担社会责任
● 呈现了“边缘群体”生活和决定的复杂性,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分析样本
● 有助于读者理解特定生育率低下的人口趋势的社会和心理成因
● 著名翻译家于是倾情翻译
本书是十六位作家对生育、家庭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书中十三位女性、三位男性作家的共性是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不生育,但每个人抵达这一决定的原因都不相同,但他们都以令人钦佩的坦诚,探讨了和生育命题息息相关的“孤独”“自我实现”“生育本能”和“童年创伤”等主题。
选择不生育,不代表讨厌孩子、比其他人更自私,或比其他人经历了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不代表不能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一重大的选择是个人经历、家庭观念和社会影响汇聚的结果。书中的十六位作家位作家都积极地面对无子的生活,他们也理性地探讨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成见,更展望了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带来的不可逆的文化转变。
十六位作家代表了虽然属于少数、但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声音。这本合集也回应了过去二十年社会组织的巨变对家庭以及情感结构造成的冲击。对人生终将孤独的可能,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如何忠于自我的决定,并在日常生活里承担这一决定带来的后果?本书可被视为家庭研究和情感研究领域有标志意义的参考样本。
奥兰多 豆瓣 Goodreads
Orlando: A Biography
8.8 (12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侯毅凌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 - 9
◤伟大的灵魂总是雌雄同体◢
奥兰多原本是深受女王宠爱的贵族少年,热爱诗歌,却遭遇文学和爱情的双重背叛。一场大火之后,他忽然变成了女人……
伊丽莎白时代的恣意青春,维多利亚时代的潮湿情欲,400年的风吹来吹去,女性的天空越来越低。到了当代,奥兰多也不得不顺应时代风气,成为 了妻子和母亲,却始终没有忘记找寻自己。
《奥兰多》是伍尔夫为虚构的人物奥兰多创作的传记,语言轻松幽默,是伍尔夫作品中最容易阅读的一部。它被誉为女性主义经典,是从文学视角讲述“第二性”的先驱之作。伍尔夫借奥兰多之口,机智大胆地嘲讽了性别偏见,细腻描摹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和自我觉醒。在作者笔下,世界浩瀚繁复,时间流变不居,性别并不对立。无论男女,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小说版《第二性》,李银河作序推荐◢
◈这本书是女性挑战传统写作事业的一个杰出典范。——李银河
早在1928年,伍尔夫就在《奥兰多》中用文学的语言表述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这一理念,超前于波伏瓦的《第二性》。这本小说穿越了400年的时光,细腻而深刻地呈现了女性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女性浩瀚多彩的心灵世界。
◈惊世骇俗的玩笑之作
像鲁迅说他自甘庸俗才写了一本油滑的《故事新编》,像老舍说他因为吃多了才写了一部《猫城记》,这本包含性转、永生、穿越等时髦故事设定的《奥兰多》也是“玩笑之作”,作者自己不太重视,没想到读者啧啧称奇,感慨“原来你是这样的伍尔夫”!
◈写给每个人(包括男人)的精神觉醒之书
伍尔夫先锋的地方在于,她的女性主义观点超前于她的时代。她敏锐地察觉到,性别偏见伤害的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深受其害。每个人身上都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西班牙画家海伦娜·佩雷斯·加西亚绘制7幅全彩插图,欧洲古董书装帧
◈北京外国语大学侯毅凌教授倾情献译,三审老师一致被其朗读级别的诗意语言折服

奥兰度的观察视角和生活世界既是男性的,又是女性的,两相比较,相映成趣。或许在作者的潜意识中,男女两性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你我合二为一,方能达至圆满。
——李银河
.
在《奥兰多》中,伍尔夫指引着读者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男人喝的是酒,而女人喝的是水?为什么一种性别可以大富大贵,而另一种却一贫如洗?贫穷对小说和诗歌意味着什么?创作艺术作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珍妮特·温特森(《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
.
毫无疑问,这部小说是伍尔夫最有分量的小说,也是我们时代最独特、最不令人不耐烦的小说。书中的主人公生活了400年,有时她也是英国的象征,特别是象征着它的诗歌。在这本书中,魔幻、痛苦、幸福交织在一起。
——博尔赫斯(他酷爱《奥兰多》,曾将其翻译成西班牙文)
.
伍尔夫在《奥兰多》中写出的句子“爱就是脱下衬裙”曾让我激动不已。
——马尔克斯(他称《奥兰多》为影响他的24本书之一)
.
我读《奥兰多》时像服了致幻剂一般相信,这就是我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蒂尔达·斯文顿(《奥兰多》同名电影女主角)
.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活在《奥兰多》这本书里,有魔法,有旅行,有风景!
——伊达·维塔莱(乌拉圭诗人,2018年塞万提斯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