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教育学原理五讲 豆瓣
作者: 康永久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 6
这不是一本大纲式的、罗列知识点和结论的教材,然而,却是一本融合反思、思辨与对话、激励的思考型教科书。书中集合了作者所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课堂上所关心并涉猎的课题,从普通教育学(general pedagogy)的层面谈到了教育的概念与理想、教育的历史发展、人的发展与教育、教育与社会发展及历史情境与教育学几个大的主题,及其下具有逻辑演进的拓展子题;当中融合了对教育的纲领性的理解及课堂师生对话而来的经验,实现了作者自身倡导的让课堂始终充满着“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对话”,“进一步洞悉身边教育的隐秘机制,让学生真正获得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一种思考的习惯,与一套真知灼见”。
我裙子去哪儿了? (2019) 豆瓣
俺のスカート、どこ行った?
7.2 (71 个评分) 导演: 狩山俊辅 / 水野格 演员: 古田新太 / 松下奈绪
古田新太演一名52岁的同性恋女装高中国文老师・原田のぶお。曾经营过同志酒吧、懂得人生酸甜苦辣的他,将以不加假饰的话语,发挥出不畏权力的力量来解放学生的心灵。
2021年12月9日 看过
我现在已经适应不了这种浮夸的日剧风格了,看了一集弃剧。
lgbt 教育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豆瓣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作者: (美)萨提亚 译者: 聂晶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 6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涵盖了她的信念系统、对改变的洞察性方法,以及她三十多年工作在家庭治疗前沿发展出的强有力的干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对雕塑和“生存姿态”、隐喻、个性部分舞会,以及家庭重塑的治疗性使用。我们探索了“交互”的成分,以及自我曼陀罗中的众多元素,这些元素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并对其做出回应。我们也会读到关于学习(转化)彼此间互动的方式。
像其他的萨提亚著作一样,《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也是一本关于人类尊严和力量的书。与其他萨提亚家庭治疗书籍不同的是,它提供了对萨提亚工作各个主要方面的坚实基础和详尽描述。它全面、广泛的范围和样例对于学生和有经验的从业者都极具吸引力。
教育人类学 豆瓣
作者: O.F.博尔诺夫 译者: 李其龙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 3
本书虽是一本教育人类学著作,但作者却在本书中综合了他的绝大部分研究成果,深入了他的绝大部分教育思想。换言之,他的绝大部分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这本书中了。因此,这是博尔诺夫的非常重要的著作,若要研究博尔诺夫的教育思想,不能不读他的这本著作。
统治与教育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9.7 (23 个评分) 作者: 徐贲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 - 1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人类一种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或党民教育时,却使人民 变得愚昧、顺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实现的意愿。我们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的是第一种,警惕的是第二种。
本书关注三种与国民教育有关的基本“政体原型”:古典共和、现代民主共和、现代专制或极权。我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政体区别,如何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国民教育。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 豆瓣
Nobody Left to Hate
作者: (美)埃利奥特·阿伦森 译者: 顾彬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7
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科伦拜恩校园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备受同学欺凌的高中生携枪入校,杀害13名师生后饮弹自杀。这起血案震动全美。此后美国各州陆续出台“反欺凌法”和治理措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这些治标不治本,他透过悲剧事件的现象,剖析了校园欺凌发生的根本原因:学校和班级中的高度竞争、小团体密布、充满排挤的氛围。书中提出了两类方法,外围干预和根源干预,力图促进学生的互相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揭开了共情的面纱。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共情都至关重要。全书短小精悍,给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迫切需要的实践方法,并以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
关键的7岁 (2012) 豆瓣
Life at 7
俗话说7岁看老,7年前澳大利亚一研究机构开始跟踪观察11名儿童的成长过程,纵观过去与未来,从气质,个性探讨是什么将改变他们的一生,而这一纵向研究项目在10年间已跟踪观察了约10000名儿童 一边研究孩子们处于何种成长阶段 并一同陪伴他们的成长。
成长型思维训练 豆瓣
The Growth Mindset:a Guide to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Growth
作者: 安妮·布洛克 / 希瑟·亨得利 译者: 张婕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8 - 6
研究表明,成长型思维能够导致更高的测评分数,能够提升评级并增加课堂上的参与度。当学生了解到他们的才智没有极限时,他们会更努力,也会更自觉地去学习,他们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本书中的工具,激励孩子相信自己,实现任何可能。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老师,所以这本书是由老师为老师创作的著作,是作者在自己的课堂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实践总结,是一本通过创造性的课程、激励信息与革新教学来释放学生潜能的终极指南,易读、易懂、易学,但其理论深度和广度却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写的科普著作。
本书不仅全面应用了德韦克团队在成长型思维培养方面的成果,还完美融合了心理学各前沿领域的方法或品质培养的相关内容,例如目标定向、执行意图、元认知策略、坚毅等。一些成熟有效的策略也贯穿本书,在作者的教学方案中随处可见,例如SMART 五原则等。本书不仅只是成长型思维的操作指导书,更是整个非认知能力领域精华内容的教育践行地图,对广大老师、家长都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培养成长型思维课堂所需的全部内容都在这里:
●一份逐月实施的计划
●各种基于研究的活动
●可以亲自动手的课程方案
●教育工作者的真实故事
●建设性的反馈
●给家长的信的样本
……
成长型思维对人生的影响远不止于学业。事实上,它在情绪、态度、人际关系乃至健康方面,都有着深度的决定力。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意思是说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而成长型思维,正是人生成功的七寸。
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 豆瓣
作者: 王悦微 2020 - 9
微博百万粉丝博主、知名语文老师、童真捕手王悦微全新作品。
48个真实教育故事,看哭了、看笑了,看到了每个孩子心底的光!
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天真赤诚的小孩子世界,以及一个用爱、善良和真诚守护他们成长的大人。王悦微分别从老师和母亲的视角,将学习、人际相处、情感启蒙、原生家庭等教育和成长问题,用48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娓娓道来,给我们带来无限感动与反思。
为师17年,春风化雨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蜕变:
从胆小自卑到开朗自信:
女孩为了讨好同学,居然替别人做坏事,如何帮助她强大内心、获得自信?
因为身体缺陷,总是安安静静、心事重重,怎样让她知道自己也可以拥有幸福?
什么都做不好,考试连题目都看不懂,自己都说自己是笨小孩,最后怎么考到100分?
......
从自暴自弃到找到人生目标:
考试28分、扰乱课堂、不交作业、顶撞老师,连家长都放弃了,最后这个孩子怎么改变了?
转校过来的孩子,受排挤和同学打架,觉得学校不是人待的地方,如何交到新朋友并且爱上学习?
和爸爸大打出手,不好好上课、不写作业的男孩,怎样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
为母11年,陪伴两个孩子长大,独到的教育方法分享:
大发脾气、情绪低落,家长是否真的理解孩子负面情绪背后的原因……
上一年级了,孩子学习一团糟,首先要改变的是父母的心态……
小孩子十有八九是粗心鬼,考试、写作业马虎大意,丢三落四,专注力培养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
2021年5月6日 已读
王老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看到这本书就能感受到老师的宽容、慈爱,一些班级里的教育机智还挺适合老师们学习的。这本书的形式更像是描写很多学生的一本传记,语言通俗优美,把学生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那些学生们长大以后回顾该有多感动哇。里面的有些孩子真的会让我蛮感动的,有可爱的地方,也有感慨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写到后面反而我觉得有些平淡,可能是因为一直在说自己和小菜这种家庭教育方面的,我自己虽然很能理解老师的教育方法,但是我觉得有些啰嗦,我自身也没有相关经验,我尊重理解这种当母亲的感受(我不会这么做)这种赞叹母亲的苦确实令人不适。这本书也很适合家长看,老师的许多背后的行为也是可以让家长理解并借鉴的。综上所述,分了两个板块,前面班级的部分更触动我。感觉说了什么,但是又感觉什么都没说。3.5/4.分。
孩子 教育 治愈 育儿 自我成长
先生 (2012) 豆瓣
7.9 (11 个评分) 导演: 钱喻、刘硕勤 演员: 蔡元培 / 胡适
在民国初期,由于社会的动荡,涌现出许许多多心系国家的“先生”。他们或大气磅礴或温文尔雅、或激昂慷慨或知行彳亍,但都深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时代已过、身影犹存。虽然已过近百年,但先生们的形象和思想仍在影响着现代中国人。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历史影像,情景再现,当事者言,后来者说,今昔穿插,生死辉映。《先生》系列纪录片,力图以先生般的个性制作,映现先生的贴近群伦又卓尔不群,但为现今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
本片以百年间最富盛名的近当代教育家为主角,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及变迁缘由,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打造中国纪录片的主题品牌,深圳文化的扛鼎之作。
2021年5月5日 看过
里面的文案写的好好噢,尤其是蔡元培先生最后一段,又泪目了。
学教育的,有些人只是在教科书上需要记住的知识点,在看这部纪录片之前本来没什么感觉的,看完之后感觉这些先生的形象瞬间鲜活起来了。
蔡元培、晏阳初、陶行知、梅贻琦、张伯苓等人真的让人敬佩,听着他们的一生经历不禁就有流泪的冲动,那种为了理想去干一番的教育事业真的很伟大。
陶行知先生的育才学校让我想到了巴学园,多么美好的学校啊,如果没有战争该多好,大众太苦了。
感觉之前完全都没学懂中国的历史,之前讲教育史也只是了解外国的变动,但其实中国的很多教育变化以及近代史非常值得我们去探寻。
里面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女性学者说的话:“民族的改变可能不是靠政治的更替,一些理想主义的行为也许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遗忘,但那个种下来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
教育 纪录片
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 豆瓣
作者: 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 6
本书为近年来在美国引起巨大影响的不可多得的教育研究名著。书中论述了一百多年来美国教育研究的历史,从美国历史的角度来阐述与美国教育研究相联系的美国现实问题,把教育研究的历史既看成是一门科学的历史,又看成是正在进行着的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而揭示了令人困惑的美国当代教育研究的历史背后的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过程。本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教育历史、改进中国教育现实的一面镜子。
译者前言1
中文版序3
英文版序5
导言缓慢的演变:教育成为大学研究的课题1
第一部分
科学的探索:早期的教育研究
第1章 勉强的伙伴:心理学家转向教育23
第2章 专业化与孤立化:教育研究成为一种职业41
第3章 技术带来的影响:测验与学校调查69
第二部分
不和谐的音调: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课程研究
第4章 政治、赞助和创业:课程改革的动态过程103
第5章 发展的观点:批评家挑战教育决定论128
第三部分
优秀与平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研究的潜能
第6章 对抗的领域:学科与教育163
第7章 提供基础与放弃支持:联邦政府对教育研究的作用184
第8章 促进学习与改革:教育研究的新方向212
结论教育研究的重构231
注 释246
索 引305
译者简介359
死亡诗社 (1989)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Dead Poets Society
9.0 (1952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威尔 演员: 罗宾·威廉姆斯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其它标题: Dead Poets Society / 暴雨骄阳(港)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罗宾·威廉姆斯 饰)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2021年4月21日 看过
我我觉得最后的三十分钟是整个电影的精华部分。
如果不是我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我可能会快进不少内容。老师中间说到的几句话也把我看得怪感动的。
看完之后我特别特别心疼尼尔和老师。
尤其是尼尔前期的性格完全想不到会自杀,我个人认为这部是比较压抑的一部电影,也能引发很多思考,最后完全把我哭yue了。
“找到自己 不要沉默”。
人生 励志 成长 教育 死亡诗社
爱的教育 豆瓣
Cuore
作者: (意大利)亚米契斯 译者: 夏丐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7
《爱的教育》意大利语“克奥勒”是心、爱情、诚意的意思。亚米契斯以“克奥勒”来表达,可能是基于:“意大利在政治、领土、民族方面虽然已完成统一,但真正的统一,应该在于心灵的统一。”小主人公安利柯升入了四年级,在这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高尚正直的卡隆、真诚热情的可莱谛、刻苦顽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不幸的耐利、虚荣的华悌尼、坏孩子勿兰谛……书中以小主人公充满爱心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同时也阐明了一个道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心。打开这本书,一起来接受一次“爱的教育”。
窗边的小豆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窓ぎわのトットちゃん
8.9 (559 个评分) 作者: [日] 黑柳彻子 著 / 岩崎千弘 图 译者: 赵玉皎 南海出版公司 2003 - 1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年4月14日 已读
这本书非常好读。也是我今年开始读的第一本教育读物,从中也获得了不少关于教育相关的思路。跟其他的书不一样,这本书是跟随豆豆的生活状况一路写下来,所以更能体会到小孩子的想法。豆豆的童真且我很佩服小林校长在日本居然能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仿佛世外桃源,不顾家长和政府的办学思想,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也真的有做得很好,最让我大为震惊的就是小林校长能听豆豆讲四个小时的话,那一段写的太好了,太戳我了。只不过有些部分教学理念我不是太赞同或者太理解。妈妈的教育以及共情能力也惊到我了。
当然最难受的地方是二战开始了,豆豆的牛奶买不到了,同学去世了,狗狗去世了,最后巴学园也在轰鸣中炸毁了。没想到在一本这么童真的书籍中能被最后的地方看哭。😥
不过,在一百多年前有这样一所学校,开展这样别样的教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儿童 儿童文学 小说 成长 教育
奇迹男孩 豆瓣
Wonder
8.2 (27 个评分) 作者: [美] R.J.帕拉西奥 译者: 雷淑容 / 易承楠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1
《奇迹男孩》同名电影1月19日全国上映!
由《壁花少年》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执导。因《房间》萌翻奥斯卡的童星雅各布•特伦布莱在本片中饰演奥吉,朱莉娅•罗伯茨和欧文•威尔逊饰演奥吉的父母。
——————
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
美国图书馆协会儿童图书推荐奖;
国际阅读协 会教师推荐奖;
马克·吐温奖
——————
孩子,尽管成长的路异常艰辛,谢谢你从未放弃。
一段充满勇气、爱与希望的成长旅程,
一个十岁男孩破茧成蝶的不凡故事……
这不仅是一个孩子经历的人生磨难,
也是所 有父母都会经受的心理历程。
人看外貌,天看心。
一个面目丑陋、内心善良的奇迹男孩的励志故事。
——————
《奇迹男孩》的灵感来自一位小女孩。一次,帕拉西奥和孩子们外出,停下来买冰激凌时发现排在前面的小女孩脸部严重伤残,她三岁的儿子看到女孩的脸之后立刻哭了起来。为了避免孩子尖叫伤害到小女孩及其家人,帕拉西奥立即匆忙带着孩子离开,离开时她听到后面小女孩的母亲冷静、友好地说:“好了,孩子们,我们该走了哦。”
事后,她很自责,也开始思考:这个小女孩及其家人每天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事故?就在那天晚上,她听到了收音机中播放的娜塔莉•莫森特的歌曲《奇迹》,随即动笔,写下这部动人的处女作。
——————
奥吉是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男孩。因为有着一张不普通的脸,十岁之前的他从未上过学。但是,十岁这一年,父母为奥吉精心挑选了一所学校——毕彻中学。自此,奥吉开始了异常艰辛的校园生活。他如何与校长图什曼先生、各个科目的老师,以及性格迥异的同学们相处?上学之后的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又有何新的挑战?在人群以及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冲突中,他该如何往前?
——————
这是一本关于心碎、爱、生命之意义的好书。读过之后,让人想成为更好的人。
——帕特里夏•赖莉•吉芙,两度纽伯瑞奖获得者
关于善良和勇气的美好故事,每一个人物都闪耀着光芒。
——克莱尔•范德普尔,纽伯瑞奖获得者
充满真情的作品。《奇迹男孩》是一本让人发现周遭之美好的书,我敢打赌,你会爱上奥吉•普尔曼的。
——丽贝卡•斯特德,纽伯瑞奖获得者
简单、纯真是这部作品让人如此难忘的原因。每一个人物都那么真实,那么富有人性。这本书真美!
——克里斯托弗•保罗•柯蒂斯,纽伯瑞奖获得者
当你读奥吉的故事时,你会喜极而泣。这是我一生中读过的最感人、最纯粹、最激励人的书之一。
——蕾切尔•霍赫贝格,《童书世界》
奥古斯特•普尔曼让我们重拾真正的美。
——保罗•汉金斯,好读网
帕拉西奥在这本页页引人入胜的处女作中刻画了那些你根本没法抵挡的根植人心的人物。
——娱乐周报
准备好自己。你的眼会被打开,你的心会被温暖,你会为奥古斯特欢呼。
——朱迪•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