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猫的书房 豆瓣
作者: 江晓原 口述 / 吴 燕 整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 1
书房是一种奢侈。时至今日,许多读书人都没有自己的书房。本书作者江晓原显然是个完全实现了梦想的读书人。他很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将档案馆的密集架搬进书房的人。这个书房实在奇特:地上铺着铁轨,用带滑轨的密集架放书,可以比原来的藏书量增加三倍。区区十九平方米的空间打造出拥有三万藏书、四千藏碟的“书影之城”。江晓原坐拥着大气实用的书房,以猫的灵性和优雅让这些藏书藏碟生动起来。让我们走进“老猫的书房”,感受别样的才情与人生。
题解
前书房时代
1 雪夜闭门读禁书
1.1 爱上读书
1.2 少年惊艳梅花谱
1.3 张庆第先生
1.4 高考
2 学生时代
2.1 《西厢记》
2.2 科学史
2.3 淘书路线图
书房时代
3 书房的变迁
3.1 终于在滑轨上成为书虫
3.2 女儿的“童年记忆”
3.3 阅读综合征
4 在“阳台”与“卧室”之间
4.1 “见习巫觋”
4.2 天学
4.3 “第二专业”
5 我的书评生活
6 两种文化
6.1 “两种文化”
6.2 我们的科学文化
6.3 科幻的三重境界
6.4 量化考核·计划学术·学术过热
7 书房的生命
7.1 和书相爱
7.2 作客书房
书·缘
8 人在旅途,心念书香
8.1 在汉城搜寻《三国遗事》
8.2 “失而复得”之《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考工志》
8.3 异域购书之艳遇种种
9 那些人,那些事
9.1 戈革
9.2 书痴L
9.3 周雁
尾声
后记
阅读史 豆瓣
作者: [阿根廷]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译者: 吴昌杰 商务印书馆 2002 - 5
书本的读者――我正不知不觉地加入其家庭,将一个我们普遍具有的功能加以扩充或集中。阅读书页上的字母只是它的诸多面相之一。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舞者阅读编舞者的记号法,而观众则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双亲阅读婴儿的表惰,以察觉喜悦或惊骇或好奇的讯息;中国的算命师阅读古代龟壳上的标记;情人在晚上盲目地阅读爱人的身体,在被窝底下;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农夫阅读天空以测天气,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阅读其意义的都是读者;允诺或承认事物、地方或事件具有某种可能的可读性的是读者;觉得必须把意义归诸一套符号系统,然后辨读它的是读者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与所处。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