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一射千金:Pornhub的故事 (2023) 豆瓣
Money Shot: The Pornhub Story
6.2 (20 个评分) 导演: 苏珊妮·希林格尔 演员: Asa Akira / 西丽·达尔
其它标题: Money Shot: The Pornhub Story
这部纪录片采访了表演者、活动家和前雇员,探讨了Pornhub这家最富盛名的成人娱乐平台的成功与丑闻。
2023年4月9日 看过
从互联网从业者的视角去看,开发这样的网站无需特别高的技术含量,难在推广、运营、维护、公关。大量视频下架那次,我还有点印象。认知之外的:P站也需要「实名认证」。出席听证会的,有 CEO、COO、VP,但没有 CTO,跟技术没啥关系。noelle perdue 估计会理解国内UGC网站员工的处境,知道有审核员,但不清楚怎么运作,而且不能说,说了就涉及到法律问题。P站这种大型网站的审核员,工作真的很痛苦。Facebook有一万五千的审核员。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讲 P站面临的各方对立,来回交锋,对这些其实我并不敢兴趣,更想知道的,还是这种网站、公司,从创立到运营的整个过程。
互联网 纪录片
区块链之新 (2018) 豆瓣
7.4 (7 个评分) 导演: 陈一佳 / 丁斯雅 演员: Charlie Shrem / Tim Draper
制作公司三橙传媒耗资百万,横跨四大洲,先后赴往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瑞士、法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走访了世界范围内的数十家区块链领军机构,打造了世界首部关注区块链技术的系列纪录片。
纪录片受访者包括了比特大陆CEO吴忌寒、以太坊创始人V神、比特币早期投资人Roger Ver、比特币早期开发者Jeff Garzik、Blockstream的CSO缪永权、风投届风云人物Tim Draper、数学经济之父Don Tapscott、行业争议人士Charlie Shrem等上百位意见领袖,堪称是区块链行业前所未有的全明星阵容。
纪录片团队在超过1000个小时的素材中精剪制作了这部六集系列纪录片,第一次以最直观的方式梳理了过去10年中影响着区块链行业发展变革的重要事件。从饱受争议的比特币,到区块链社区纷争;从日益兴起的智能合约、区块链概念下的“价值互联网体系”,乃至新科技掀起的泡沫骗局……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前世今生和价值反思,都能在这部纪录片系列中找到答案。
硅谷 第五季 (2018) 豆瓣
Silicon Valley Season 5 所属 电视剧集: 硅谷
9.0 (297 个评分) 导演: 迈克·乔吉 演员: 托马斯·米德蒂奇 / 马丁·斯塔尔
据外媒报道,尽管当前《硅谷》还在播放第四季的内容,但 HBO 已于今日宣布同 Mike Judge 和 Alec Berg 续签了这部讲述科技界创业故事剧集的第五季。
不过据 Vulture 报道,当《硅谷》新一季归来的时候,其中一名主演(T.J. Miller 的 Erlich Bachman)将离队。
软件随想录 豆瓣
More Joel on Software
8.5 (26 个评分) 作者: Joel Spolsky 译者: 阮一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本书是一部关于软件技术、人才、创业和企业管理的随想文集,作者以诙谐幽默的笔触将自己在软件行业的亲身感悟娓娓道来,观点新颖独特,内容简洁实用。全书分为36讲,每一讲都是一个独立的专题。 本书从不同侧面满足了软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及从事软件相关工作的人员的学习与工作需要。
Web性能权威指南 豆瓣
High Performance Browser Networking
8.0 (6 个评分) 作者: Ilya Grigorik 译者: 李松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 9
本书是谷歌公司高性能团队核心成员的权威之作,堪称实战经验与规范解读完美结合的产物。本书目标是涵盖Web 开发者技术体系中应该掌握的所有网络及性能优化知识。全书以性能优化为主线,从TCP、UDP 和TLS 协议讲起,解释了如何针对这几种协议和基础设施来优化应用。然后深入探讨了无线和移动网络的工作机制。最后,揭示了HTTP 协议的底层细节,同时详细介绍了HTTP 2.0、 XHR、SSE、WebSocket、WebRTC 和DataChannel 等现代浏览器新增的具有革命性的新能力。
本书适合所有Web 应用及站点开发人员阅读,包括但不限于前端、后端、运维、大数据分析、
UI/UX、存储、视频、实时消息,以及性能工程师。
Ilya Grigorik 是谷歌“Web加速”(Make The Web Fast)团队的性能工程师、开发大使。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琢磨怎么让Web应用速度更快,总结并推广能够提升应用性能的最佳实践。
骇客军团故事 (2013) 豆瓣
We Are Legion: The Story of the Hacktivists
6.8 (5 个评分) 导演: Brian Knappenberger 演员: Anonymous
其它标题: We Are Legion: The Story of the Hacktivists / 匿名者: 黑客传奇
占领华尔街、反全球化运动袭卷全球,在伦敦的示威者纷纷带上有着一双细眼、山羊胡与诡异微笑的现代版盖伊.福克斯「V怪客」(V for Vendetta)的面具,维基解密的发起人亚桑奇莅临演说也戴了「V面具」,更引起示威者纷纷效尤,使得「V面具」俨然成为此波全球抗议示威中最独特的文化现象。导演布莱恩‧ 耐本伯格(Brian Knappenberger)《骇客军团故事》完整纪录这波方兴未艾、结合网路与现实的公民运动。
「We Are Legion」组织由一群网路上的匿名者(Anonymous) 组成,成员来自网路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在网路上以电子邮件、木马程式攻击企业、政府网站,在现实中更戴起V怪客面具发动占领华尔街、反核游行、反全球化等抗争,充满创意而活泼的文化现象不仅表现出民众对抗企业、政府的怒火,更将网路世代的公民意见化为实际的行动参与。对于今年以网路脸书集结抗争力量的台湾来说,网路势力已成为公民面对企业、政府不公义行径的主要发声管道,西方兴起的「We Are Legion」运动势必给台湾的公民运动者更多的省思与行动力量。
互联网之子 (2014) IMDb 豆瓣 Eggplant.place TMDB 维基数据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9.2 (287 个评分) 导演: 布莱恩·耐本伯格 演员: 亚伦·斯沃茨 / 蒂姆·伯纳斯-李
其它标题: The Internet's Own Boy: 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 / 斯沃茨的故事(台)
本片《互联网之子》讲的是编程天才和信息活动家 亚伦·斯沃茨 的故事。
从参与基础互联网协议RSS到联合创办Reddit,斯沃茨的足迹遍及整个互联网。
但斯沃茨在社会公正和政治组织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对信息存取的雄心壮志,
使他陷入了一场两年之久的法律噩梦。 亚伦的故事也触动了对他如雷贯耳的网络社区之外的人们。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豆瓣
作者: 东西文库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1024》: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科技文化的mook。
本期创刊号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
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
那人类具备不朽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在我们一厢情愿地猜测机器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自己而惶惶不可终日时,人类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变得更像机器。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难道不就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坏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八篇专题文章将解析在共同进化的漫长道路上,人与机器如何成为对方的投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永恒话题——伦理与道德的困境。
专栏文章中,“工具”独具匠心。它分为三个小部分:阐述人与工具的联系、具体工具的展示,以及使用工具制作,旨在凸显科技时代人和工具的新关系。“未来”则是由恒金基金会独家授权的SALT演讲,来自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一次机锋。“遗产”将讲述《全球概览》近半个世纪前不可思议的出版故事,重现一次反主流文化之旅。
本期的收尾之作献给不久前去世的恩格尔巴特。感谢他留下的不朽遗产。愿他安息。
《1024》官网:http://1024.dongxi.net
Remote 豆瓣
作者: Jason Fried /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Crown Business 2013 - 10
The “work from home” phenomenon is thoroughly explored in this illuminating new book from bestselling 37signals founders Fried and Hansson, who point to the surging trend of employees working from home (and anywhere else) and explain the challenges and unexpected benefits. Most important, they show why – with a few controversial exceptions such as Yahoo -- more businesses will want to promote this new model of getting things don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s "under one roof" model of conducting work is steadily declining owing to technology that is rapidly creating virtual workspaces and allowing workers to provide their vital contribution without physically clustering together. Today, the new paradigm is "move work to the workers, rather than workers to the workplace." According to Reuters, one in five global workers telecommutes frequently and nearly ten percent work from home every day. Moms in particular will welcome this trend. A full 60% wish they had a flexible work option. But companies see advantages too in the way remote work increases their talent pool, reduces turnover, lessens their real estate footprint, and improves the ability to conduct business across multiple time zones, to name just a few advantages. In Remote , inconoclastic authors Fried and Hansson will convince readers that letting all or part of work teams function remotely is a great idea--and they're going to show precisely how a remote work setup can be accomplished.
AngularJS 豆瓣
作者: Brad Green / Shyam Seshadri O'Reilly Media 2013 - 4
Develop smaller, lighter web apps that are simple to create and easy to test, extend, and maintain as they grow. This hands-on guide introduces you to AngularJS, the open source JavaScript framework that uses Model - view - controller (MVC) architecture, data binding, client-side templates, and dependency injection to create a much-needed structure for building web apps. Guided by two engineers who worked on AngularJS at Google, you'll walk through the framework's key features, and then build a working AngularJS app - from layout to testing, compiling, and debugging. You'll learn how AngularJS helps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your web app. Dive deep into Angular's building blocks and learn how they work together Gain maximum flexibility by separating logic, data, and presentation responsibilities with MVC Assemble your full app in the browser, using client-side templates Use AngularJS directives to extend HTML with declarative syntax Communicate with the server and implement simple caching with the $http service Use dependency injection to improve refactoring, testability, and multiple environment design Get code samples for common problems you face in most web apps
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 豆瓣
まつもとゆきひろ コードの世界~スーパー・プログラマになる14の思考法
8.2 (11 个评分) 作者: [日] 松本行弘 译者: 柳德燕 / 李黎明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 8
《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是探索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经典之作。作者从全局的角度,利用大量的程序示例及图表,深刻阐述了Ruby编程语言的设计理念,并以独特的视角考察了与编程相关的各种技术。阅读《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编程领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学到大师的思考方法。
《松本行弘的程序世界》面向各层次程序设计人员和编程爱好者,也可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HTML5 Canvas 豆瓣
2011 - 10
《HTML5 Canvas:网站本地化交互和动画设计(影印版)(英文)》将带你从Canvas元素开始,它也许是HTML5最令人激动的功能,让你学习如何使用这个元素来绘画,渲染文本,操作图片以及创作动画,从而构建交互式多媒体应用。无论你现在是在使用Flash、Silverlight,还是只是使用HTML加上JavaScript,你都将很快入门。实际的示例在学习过程中向你展示如何使用Canvas来创作各种游戏和娱乐应用程序。在此过程中你将获得HTML5的宝贵经验,进而了解为何应用程序开发领袖们都把这个特性称为面向未来的创新性网络开发。
乔纳森传 豆瓣
The Genius Behind Apple's Greatest Products
7.2 (12 个评分) 作者: 利恩德·卡尼 译者: 汪琪 / 岳卉 中信出版社 2014 - 1
这是第一本聚焦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的传记。乔纳森在英国学习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理论,致力于将设计与生产过程相结合,并结合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形成了独有的乔纳森式的设计理念。他将这套理念带到了苹果,帮助乔布斯在最艰难的时期完成了复兴。每个人都认为苹果的核心在于乔布斯,但镁光灯背后的乔纳森才是苹果走出困境的关键先生。
从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初衷、追求简洁、钟爱白色、提高科技产品的亲和力,这些都是乔纳森灌输给苹果公司设计部门的新元素。他与乔布斯的想法不谋而合,并自始至终得到了乔布斯的大力支持。二人默契配合,最终将苹果从一家单纯的设备生产上改造成了一家以设计时尚配件的新公司,并赢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尊重和狂热崇拜。从这一点来说,乔纳森不仅改变了苹果公司,改变了整个设计行业,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的去世对于苹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最明显的表现在顾客对于苹果最新设计产品的诟病上,但这一错误的“心理定势”基于一个错误的认知:iPhone和iPad不是乔布斯设计的,而是乔纳森领导的团队设计的。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也因为有了乔纳森,才能在后乔布斯时代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
乔纳森的设计不止使得苹果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它们也颠覆了整个行业,从音乐、手机到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和乔布斯不一样,乔纳森经常躲避镁光灯。有些害羞和温和的他,用设计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作为第一本聚焦乔纳森的书,作者里恩德·卡尼对他富有创意的生涯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找到了他成功的几条原则。他是无可争议的天才,他是乔布斯最依赖的拍档,他是苹果优秀产品最终的设计者。现在跟随这本他的十年设计简史,进入外人从未得见的神秘的苹果实验室,看看它的内幕。
iPhone应用程序开发名家解析 豆瓣
2010 - 7
《iPhone应用程序开发名家解析》为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讲述了前沿的软件技术。《iPhone应用程序开发名家解析》的核心是“应用程序驱动”教学方式,我们在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iphone应用程序上下文中讲述概念,而不是使用代码片断。每章开始部分展示了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运行实例。
《iPhone应用程序开发名家解析》精心设计的应用程序用来介绍关键的iPhone特性和框架(比如,音频、视频、动画、指南针、端到端连接、GPS等)。您捋很快学会构建一个iPhone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一切:首先在第1章体验画图板应用程序,然后在第3章构建您的第一个应用程序。到第16章的;时候,您将能够创建自己的免费或者付费应用程序以提交到苹果App Store。我们将指导您进行这个应用程序提交过程,包括以苹果的方式上传应用程序、审核标准过程中的预期步骤、决定免费还是付费,以及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公共来营销应用程序等。
断线 (201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Disconnect
7.7 (105 个评分) 导演: 亨利·亚历克斯·鲁宾 演员: 杰森·贝特曼 / 霍普·戴维斯
其它标题: 디스커넥트 / ディス/コネクト
影片讲述了在这个互联网的世界里发生了几个小故事。讲述了事件不期而遇的变化,展示了现代的媒体和通讯工具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
2013年12月25日 看过
很久没看这么现实的片子了。开头的配乐一起我就知道这是个好片儿。
互联网 剧情 社会 美国
技术元素 豆瓣
The Technium
7.3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文·凯利 译者: 张行舟 / 余倩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 5
我会将我不成熟的想法、笔记、内心争论、草稿以及对其他文章的回应都写在《技术元素》中,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些什么。——KK
“技术元素”(technium)是凯文•凯利专门创造出来的词语。“技术元素不仅仅包括一些具象的技术(例如汽车、雷达和计算机等),它还包括文化、 法律、社会机构和所有的智能创造物。”简而言之,技术元素就是从人的意识中涌现出来的一切。KK把这种科技的延伸面看成一个能产生自我动 力的整体。
本书继承了《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的思考体系,谈到了文明进化、数字出版、免费经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化生活等热议的话题。而更深层次的是,KK希望借此讨论:技术元素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应该拥抱还是拒绝它?人类对它本身的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少把握?KK把对这些疑惑的理解都写在了《技术元素》里。相比于KK之前的著作,本书将更通俗易懂,文章中涉及到的领域、所举的事例都更贴近当下人们的生活体验。而阅读这样一本书,将能最贴近地了解到KK在思考什么。
试读: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7736184/note/210517634/
孵化Twitter 豆瓣
Hatching Twitter: A True Story of Money, Power, Friendship, and Betrayal
6.1 (8 个评分) 作者: [美]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 译者: 欧常智 / 张宇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 1
一个在挣扎中生存的博客平台Odeo,一小撮龙蛇混杂的无政府主义者员工,经历了怎样的涅槃,摇身一变,成为纽交所最闪耀的上市企业Twitter?
一个野心勃勃的农场小男孩,一个满身纹身的“无名氏“,一个爱开玩笑的外交家,一位害羞而又充满活力的极客,这四位各有特色的创始人如何从兢兢业业、每日劳作的工程师,成为了登上杂志封面、奥普拉秀和每日秀的富裕名人?而在Twitter日益茁壮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又是如何为了金钱、影响力、名气和对公司的控制权而争斗不休,最终却失去了对Twitter的掌控,CEO的位置被一位50岁的前喜剧演员取而代之?
《纽约时报》最受欢迎的科技和商业记者尼克·比尔顿,在Twitter以指数级速度增长时,将读者带到了这个公司的大幕之后。在《孵化Twitter》中,他用史无前例的写作手法和全身心投入的调查方式,对Twitter和Odeo公司现有和前任的员工、政府官员、Twitter高管们的朋友们、其他重要人士和竞争公司同行们进行了几百个小时采访。虽然Twitter公司拒绝正式授权写作此书,但Twitter的现任和前任董事会成员及公司所有四位创始人集体同意接受超过65个小时的采访。尼克·比尔顿同时还研读了成千上万的微博,照片和视频,包括之前采访的的一千多份文件(员工电子邮件、会议室演示、投资文档、合同、员工日历、合伙文件、政府级别交流、即时通讯通信、报纸文章、博客帖子、高度机密的Twitter法律告示、以及内部电子邮件)。
成百上千的信息来源、采访、文件和内部邮件,使得尼克·比尔顿勾画出一个如电影般精彩的真实故事——关于四个朋友如何意外地改变世界,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汲取的教训,关于金钱,权力,友谊,背叛的那些事。
用AngularJS开发下一代Web应用 豆瓣
AngularJS
7.7 (6 个评分) 作者: [美] Brad Green / Sbyam Seshadri 译者: 大漠穷秋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 10
AngularJS是一款来自Google的前端JS框架,它的核心特性有:MVC、双向数据绑定、指令和语义化标签、模块化工具、依赖注入、HTML模板,以及对常用工具的封装,例如$http、$cookies、$location等。AngularJS框架的体积非常小,但是设计理念和功能却非常强大,值得前端开发者深入学习。
本书对AngularJS框架的核心特性做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常用的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作为国内第一本关于AngularJS的书籍,本书是学习AngularJS的必备入门工具。
2013年11月14日 在读
昨天晚上刚拿到,今天在来中关村儿的路上读到第二章。总得来说,浅显易懂(针对稍有经验的前端开发工程师而言),$scope那里之前看网上的教程没太看明白,看了书之后就大概知道是怎么个意思了。但是个别语句还是翻译的不太准确,有点绕口。比如12页的这句话:尽管设计Angular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以下这些风格你将会经常涉及:1.用来容纳数据的模型,模型代表应用当前的状态。2.用来展示数据的一些视图。用来管理模型和视图之间关系的一些控制器。——这不还是在翻来覆去的讲MVC吗?中间的那个“但是”是怎么个转折法儿?
angularjs javascript web web开发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