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异端的影像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意)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 译者: 余艳 / 肖艳丽 新星出版社 2008 - 1
这本访谈录是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嬗变。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时任意大利驻美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朱塞佩•卡尔迪洛1969年在纽约对帕索里尼的录音采访,后由纽约大学意大利文学教授、美国意大利诗歌研究会主席、批评家路易吉•丰塔内拉整理而成。在整理这段访谈时,路易吉•丰塔内拉曾说:“听这份珍贵的录音,仿佛亲身感受到了60年代末的那些不平凡的岁月。”第二部分为著名文化记者奥斯瓦尔德•斯塔克1968年在罗马期间对帕索里尼进行的历时两周的采访,这份不可多得的访谈录从1969年出版以来,成为研究帕索里尼的著作引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埃里克·侯麦 豆瓣
作者: 米歇尔·塞尔索 译者: 李声凤 江苏教育 2006 - 10
《埃里克·侯麦:爱情、偶然性和表述的游戏》致力于做的,正是对这些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就像他们通过戏剧性和表演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因而这是一项总结归纳的工作,它会将侯麦的整个创作年表考虑在内,但并不打算系统地研究他的每一部作品。既然我们的目标是从中发现一些关键点,那么我们的目光自然也就会集中在某些处于转折交汇处的影片上,因为,即便它们不是最美丽、最风趣或最完善的,但它们具有突出的启示作用和深长的意味。侯麦始终是一个实验者,在我看来,他更像是一个探求中的电影人,而不是一个声称每次都在实现些什么的创造者,他呼唤着这样的过程。侯麦的艺术不是一种象征或隐喻的艺术。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在古典影片中需要附属于戏剧性效用的因素,在这里或许比舞台高度和取景具有更大的功用。
小津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唐纳德·里奇 译者: 连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4
这本书是西方首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专著,也是著名日本电影专家唐纳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通过对小津电影的主题、编剧、拍摄、剪接之深入分析,窥探其电影文法与美学风格,并以此展现了蕴藏在小津作品中的日本历史、社会及文化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