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
Elegy of the Uprooting 豆瓣
9.8 (9 个评分) Eleni Karaindrou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6年10月10日 出版发行: Ecm Records
Eleni Karaindrou (Greek: Ελένη Καραΐνδρου) is a Greek composer, born in the village of Teichio (Tichio) in Phocis, Central Greece, on November 25, 1941. She is best known for scoring the films of the Greek director Theo Angelopoulos
童年旧事 (2002) 豆瓣
Δύσκολοι Αποχαιρετισμοί: Ο Μπαμπάς μου
导演: 潘尼·帕纳尤托普鲁 演员: 欧格斯·卡拉亚尼斯 / Stelios Mainas
其它标题: Δύσκολοι Αποχαιρετισμοί: Ο Μπαμπάς μου / Hard Goodbyes: My Father
故事的背景设置在 1969 年。伊里亚斯(欧格斯·卡拉亚尼斯 Yorgos Karayannis 饰)是一名10 岁的雅典男孩,非常喜欢天文学和凡尔纳的小说。伊里亚斯十分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是一名旅游推销员,在一次商务旅行中意外死于一场交通事故。伊里亚斯的父亲在离开前曾答应及时赶回家和他一起看登月的直播,他的意外死亡让整个家庭陷入悲痛。但伊利亚却拒绝接受这个事实坚信爸爸还活着,于是他臆造了一个想像世界。 他和同伴们分享科幻故事, 甚至以爸爸的名义写信给他祖母。他一人分饰两角,好像他父亲依然在他身边。 伊里亚斯的母亲和他的教父一直想把他拉回现实,于是他们带他去度假。
物理学 豆瓣
Φυσικῆς ἀκροάσεως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徐开来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 11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等多项大奖。为了读者使用的方便,也为了把自己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古希腊哲学的心得传达给读者,全集主编苗力田先生又编选了带有注释的《亚里士多德选集》(包括形而上学卷、伦理学卷和政治学卷,1999—2000年出版)。几年来,不断有读者尤其是大学生和研究生反映需要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单行本。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我们将亚里士多德最具影响的著作(《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尼各马科伦理学》、《政治学》和《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需要说明的是:单行本的译文与《亚里士多德全集》大体一致。个别术语和人名的改动,是苗力田先生在全集重印和做电子版时亲自订正的。单行本的注释与全集保持一致。全集的脚注中所引证的希腊语词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对应拼写的。
对西方哲学名著的译介和研究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准确、完美的译文,深入、详尽的注释,以至创造性的阐释和发展,是只能接近而难以完全达到的理想境界。不断接近这一境界,既有赖于学术界的努力,也需要出版界的推动。我们愿与学术界一道,不断为学术进步作出贡献。
狗牙 (200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Fantastika
Κυνόδοντας
7.6 (204 个评分) 导演: 欧格斯·兰斯莫斯 演员: 赫里斯托斯·斯泰尔伊约格卢 / 米歇尔·瓦利
其它标题: Κυνόδοντας / 犬齿之家(台)
本片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奇怪家庭。家庭成员由一对父母和大儿子、两个女儿组成,一家五口终日生活在一座隐秘的大宅子里。三个孩子自小被父亲隔离于此,他们不能接触除父母外的人,对高墙之外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父亲上班后,他们就与母亲在屋子里学习、玩耍。他们所有的知识都由父母教导,父亲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极其危险,而孩子们如果想要出去,必须等到“狗牙”脱落。
父亲是唯一可以驾车到外面去的人,他有一份正常的工作,会为孩子们带回生活必需品以及奖赏,他有时也会带回公司里一个女员工——克里斯蒂安,她是受雇来满足大儿子的性需求的。而她的几次到来,正在悄悄地改变这个家庭……
电影《永恒与一日》原声 豆瓣
9.5 (83 个评分) Eleni Karaindrou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CM
「永遠的一天」是希臘導演Theo Angelopoulos的作品,描述一位老者晚年生活,藉由一封信引發過去的記憶,在錯落的片段生活裡,交雜著記憶的回溯。這部意境深遠的影片,也同時為他贏得了1998年坎城影展金棕櫚最佳影片獎。
導演以其一貫的詩意風格和類魔幻寫實的手法,陳述老者行至生命終極的感觸,老者看似漫長的現實生活其實短暫,那些逝去的過往,反而在追憶的瞬間,被停滯的時空無限延伸,追憶似水年華瞬間亦是永恆……
希臘女作曲家Eleni Karaindrou與Angelopoulos的合作,自八O年代中期開始至今,累積長達十數年的默契;能將Angelopoulos影片中深沈的人文反思氣息,藉由音符完整呈現出來的,也非Karaindrou莫屬。在Angelopoulos的電影中,人物常是巨大歷史構圖中一抹微小的身影,是游移的大氣中一絲微弱的嘆息。許是合作已久,Karaindrou連音樂起伏的呼吸都與其影像近似,甚至有風格疊合之處。
這張專輯也不例外,它延續了影片一貫深沉的疏離,器樂選擇上以黑管和豎笛為主體,映襯淡雅的弦樂旋律。影像與音樂的對位時而喜悅時而低盪,形成矛盾的張力。銅管的沈重與弦樂的閒逸代表詩人的沈重遲暮與活力青春,在夢境中持續對話,老者忽忽悠悠的夢境,彷彿就從這些音符間隙中緩緩蔓延開來…… 除了類似迴旋曲形式反覆夢境之外迭宕的旋律,Karaindrou也適時選用了部分希臘傳統民謠,專輯裡並收錄片中老詩人的獨白,闡述對生命深沈的思索,在這樣的音樂背景中,獨具另一番動人魅力。
安氏曾經形容Karaindrou的音樂為「電影裡沒有流出來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