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
波提切利,佛罗伦萨和美第奇 (2021)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IMDb
Botticelli, Florence And The Medici
7.6 (13 个评分) 导演: Marco Pianigiani 演员: 史蒂芬·曼甘
其它标题: Botticelli, Florence And The Medici / 보티첼리. 피렌체와 메디치
在美第奇家族“伟大的洛伦佐”洛伦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势力影响下的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镇,这也是该城市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由于洛伦佐本人对艺术的热爱和支持,文化影响力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布满了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艺术家们在宫廷、教堂和贵族私宅中留下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创作;然而在繁荣的另一面,当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角力、银行家与商贾大家族的争端、以及国家地区间的同盟选择,均伴生着复杂的权谋和残酷的暴力。这个时期有一位艺术家的经历和作品,比其他任何人都更能投射出一个非凡时代的风起云涌,他就是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本名Alessandro Filipepi)。
波提切利在美第奇家族掌权期间,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上庇佑,他那些富于宗教人文主义思想、世俗精神的创作应运而生,创作题材与视野也非常广泛,两幅美第奇家族的委约作品《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是最能代表他绘画风格的杰作。然而随着洛伦佐的去世,佛罗伦萨发生政治巨变,美第奇家族被倡导宗教极端主义的萨伏那洛拉取代。赞助人发生了变化,波提切利亲手把属于上一个时代的艺术品在臭名昭著的“虚荣的篝火”(Girolamo Savonarola)中付之一炬,在此后的画作中,曲线和柔软形状让位给破碎的线条和激烈的色彩对比(如《神秘的诞生》《哀悼死去的基督》)。后半生他声名下滑,死后300年寂寂无闻,直至19世纪被罗斯金和拉斐尔前派重新发现。
纪录片将在特邀解说斯蒂芬·曼根(Stephen Mangan)的带领下,重回美第奇的佛罗伦萨,我们可以通过波提切利的眼睛观察它、理解它,而对波提切利的狂热则一直持续到今天,遍及绘画、摄影、设计等各个领域,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到杰夫·昆斯(Jeff Koons)和Lady Gaga,我们都可以找到他的影响,旧日画作中的图形和线条通过解读和再创造,成了今天的文化和时尚符号,进入新的集体想象。
弗朗西斯科的威尼斯之旅 (2004) 豆瓣
Francesco's Venice
8.7 (7 个评分) 导演: 爱德华·巴瑟杰特 演员: Francesco da Mosto
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她就好像一个漂浮在酽酽碧波上浪漫的梦,诗情画意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只凭各式桥梁错落连接,初来乍到很快便会迷失在这座“水城”中。好在有大运河(Grand Canal)呈S形贯穿整个城市,沿着这条号称“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
精华而不用担心迷路。沿岸的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至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所有的建筑地基都淹没在水中,看起来就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平日里大运河真的像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一样,各式船只往来穿梭其上,最别致的当然还是贡多拉(Gondola)。
虽说威尼斯的守护神和城市象征是圣马克广场上那头带翅膀的狮子,可在人们心中,说到威尼斯就自然会想到穿梭于水巷中的贡多拉。这是一种月牙形的黑色平底小船,几百年前,威尼斯贵族们喜欢乘坐雕刻精美,装饰着绫罗绸缎的贡多拉互相斗富。为了刹住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政府颁布了一条发令,禁止把贡多拉漆成彩色,于是,曾经争奇斗艳的贡多拉都变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黑色小船。
晚上乘一小时贡多拉的花费可以乘“水上公交”(Vaporetto)绕威尼斯30圈,可是即便昂贵,你又怎么舍得放弃夜游威尼斯的终极浪漫?夜晚的水面倒影着月色,经过一天的喧嚣,此时的河面重归平静,贡多拉在如丝般的碧波上静静前行。两岸爬满青苔的古老墙根发出特殊的潮湿气味,仿佛伸手可触。河水汩汩,船儿荡漾,让人忍不住幻想自己回到几百年前艺术辉煌一时的威尼斯,自己是王公贵族,正乘坐贡多拉,赴一场假面舞会。只有撑船的威尼斯小伙儿在狭窄水巷拐弯处的一声吆喝,才把人又带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船行之处,处处有桥。威尼斯的桥有350座之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叹息桥。它是连接总督府和监狱的一座封闭式的巴洛克风格的桥。至于为什么这座桥有这么个无奈的名字,说法很多。有个说法是一名死囚走过叹息桥时,透过桥上的窗户看到对面房子里自己的女友拥抱着新情人,不禁深深叹息。叹息桥因此得名。不管这个传说是不是有来由,至少现在的叹息桥已经成了恋人见证爱情的地方,据说只要在桥下拥吻,爱情就能天长地久。无数情侣在这里上演深情一幕,也算得是威尼斯的一景。
威尼斯的浪漫中多少掺杂一些凄美,地下水抽取过多,造成威尼斯的陆地不断下沉,再加上周期性的潮水,因水而美丽的威尼斯正在被洪水慢慢侵蚀。她还会为我们的世界美丽多久?这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得了的事情。我们能做的仅仅靠近她,欣赏她,把心盛满浪漫的感受再离开。
威尼斯(意大利文Venezia)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海边的小岛和邻近一处半岛。威尼斯有很多运河,有水乡的美誉。威尼斯中心旧市区街道狭窄,是行人徒步区,禁止汽车进入,是欧洲最大的无汽车地区。2003年人口274000人。
威尼斯的成立可回溯到568年。当时,意大利北部遭受伦巴底人(''Lombards'')的侵略,许多难民逃到威尼斯岛避难。在8世纪中,威尼斯人抵抗贝宾三世(''Pepin III'')的帝国扩展,而附属于拜占庭帝国。过后,威尼斯逐渐发展强大。当拜占庭帝国没落之时,威尼斯的自治权渐增,最后取得独立,成立威尼斯共和国 (9世纪至18世纪,1797年)。几百年来,统治威尼斯共和国的首领是威尼斯公爵(''Doge'')。
威尼斯城有七百年历史。最初由一群逃荒的人在一座小岛上建成。十三世纪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威尼斯人贡献了君士坦丁堡,成了地中海的霸主,后来威尼斯的繁荣富贵,艺术、回话、建筑、音乐的登峰造极都来源于此后三四百年间威尼斯在地中海的称霸和敛财。
本系列由威尼斯人Francesco da Mosto 通过电脑制作以及生动的描述,带我们领略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历史和文化。
共分四集:
第一集:Blood 血腥
一个宫殿的城市,一个充满黄金珠宝以及无与伦比的财富的城市,一个艺术之都-----威尼斯,她是怎样从沼泽中诞生,Da Mosto还向我们解释了威尼斯是怎样成为一个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的高贵之都
一个孤单的人怎样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折磨,领导他的人民、他的城市实现复仇的
第二集:Beauty 美丽
一个拥有如此惊人的美丽的城市怎样脱胎于一个卑微的、木制结构的城市
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建筑设计师包括Palladio和Titian等对于建设这个美丽城市作出怎样的贡献
第三集:Sex 性
到十八世纪的威尼斯,有两种东西深入人们的思想----那就是艺术和性. Casanova的《A History of My Life》详细的叙述了他本人的好色之性, 通宵达旦的开宴会,以艺术为借口,狂欢节的化妆舞会代表这种奢华的最高潮
第四集:Death 死亡
自从拜伦把这个城市作为游历的一个地方起,生活对于威尼斯人变得异常的艰难。1966年威尼斯经历了一场大洪水,之后现代化的思想也威胁着威尼斯----从把威尼斯和意大利本土连系起来的桥到扁平的教堂,大运河以及高速公路等等,这些都在改变这威尼斯
路德维希 (1973)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Ludwig
8.4 (28 个评分) 导演: 卢基诺·维斯康蒂 演员: 赫尔穆特·贝格 / 罗密·施奈德
其它标题: Ludwig / 诸神的黄昏
本片讲述的是巴伐利亚国王Ludwig II的历史故事,从他1864年加冕直到1886年去世,为巴伐利亚凭添一份肃穆而灰色的浪漫。国王除了一些怪癖之外还因为另外的事而著名:他将巴伐利亚卖给了德国;他在全国建造了大量令人惊叹的城堡(最著名的便是Neuschwanstein Castle);他是Richard Wagner的主要赞助人,却被他无情抛弃;还曾经爱上了表姐奥地利公主Elisabeth。最终Ludwig II预见到自己悲惨的死亡,他的尸首在施塔恩贝格湖中被发现,但死因一直不明。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 Century Italy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Michael Baxandall Oxford Paperbacks 1988 - 5 其它标题: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Fifteenth-Century Italy
Serving as both an introduction to fifteenth-century Italian painting and as a text on how to interpret social history from the style of pictures in a given historical period, this new edition to Baxandall's pre-eminent scholarly volume examines early Renaissance painting, and explains how the style of painting in any society reflects the visual skills and habits that evolve out of daily life. Renaissance painting, for example, mirrors the experience of such activities as preaching, dancing, and gauging barrels. The volume includes discussions of a wide variety of painters, including Filippo Lippi, Fra Angelico, Stefano di Giovanni, Sandro Botticelli, Masaccio, Luca Signorelli, Boccaccio, and countless others. Baxandall also defines and illustrates sixteen concepts used by a contemporary critic of painting, thereby assembling the basic equipment needed to explore fifteenth-century art.
This new second edition includes an appendix that lists the original Latin and Italian texts referred to throughout the book, providing the reader with all the relevant, authentic sources. It also contains an updated bibliography and a new reproduction of a recently restored painting which replaces the original.
标本制作人 (2002) 豆瓣
L' Imbalsamatore
导演: 马提欧·加洛尼 演员: Ernesto Mahieux / 伊丽莎贝塔·罗彻缇
其它标题: L' Imbalsamatore / The Embalmer
讲述了三个怪人的故事:一个侏儒、一个高个人和一个装着人工嘴唇的女孩,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但必须隐藏着。他们是三个被社会抛弃的人,靠着爱的力量努力工作改变一切,让社会承认自己和别人一样正常。
四次 (201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Le quattro volte
8.1 (51 个评分) 导演: 米开朗基罗·弗兰马汀诺 演员: Giuseppe Fuda / Bruno Timpano
其它标题: Le quattro volte / 灵魂的四段旅程(台)
这是一个卡拉布里亚岛的小村子,依山傍海,从山麓间,你可以看到远处的伊奥尼亚海。这是一个好似时间停止的地方,这里的石头有权改变事件的发生,而山羊们则会停下来思考天空的由来。
这里住着一个已经时日不多的老牧羊人,他病了,他坚信他找到了续命的良药,他从教堂的地板上收集灰尘,每晚就水喝下。
在一个羊圈里的一小片黑土地上,一只山羊生下了一只小白山羊,生命最初的不适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它的眼睛立刻便睁开了,它的蹄子已经可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整个村子的生活都被这个新生命的到来而充满了希望。小羊在逐渐成长,它变得强壮起来,开始玩耍。
一次疏忽,它独自离开了在休息的羊群抛开,它在厚厚的植被中迷失了方向,直到精疲力尽,在一株雄伟的杉树下歇脚。
这棵巨大的树随着山间的微风摇摆。时间流逝,季节快速地更替,这棵巨大的杉树失去了枝叶摇摆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机械的轰鸣。
杉树倒在地上,他被砍倒了,被肢解,它白色的木材被用当地古老的技术转化为木炭。我们最后一次见它,是它随着烟雾和尘埃消逝……
如诗般的电影语言讲述了生活和自然的联系,对于一个被遗忘的永恒之地的诠释,揭示了和谐的真谛。这是一部完全没有用到任何特殊效果的科幻电影,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未知的奇幻世界,讲述了一个由四个生命互相交叠的奇妙故事。
我是爱 (200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Io sono l'amore
7.7 (51 个评分) 导演: 卢卡·瓜达尼诺 演员: 蒂尔达·斯文顿 / 弗拉维奥·帕伦蒂
其它标题: Io sono l'amore / 私情狂(港)
意大利米兰的瑞奇家族靠纺织业致富,在家长的寿宴上,爷爷将企业传给了儿子坦科雷德(加布里埃尔.费泽蒂 Gabriele Ferzetti 饰)和孙子爱德瓦多(弗拉维奥·帕伦蒂 Flavio Parenti 饰)。坦科雷德的俄国妻子艾玛(蒂尔达·斯维顿 Tilda Swinton 饰)酷爱烹饪。在结识了儿子爱德瓦多的厨师朋友安东尼奥(爱德瓦多·加布瑞尔利尼 Edoardo Gabbriellini 饰)之后,艾玛被安东尼奥高超的烹饪手艺所吸引,情不自禁坠入爱河。不仅如此,艾玛还必须隐瞒她偶然发现女儿伊丽莎白(阿尔芭·洛尔瓦彻Alba Rohrwacher 饰)是同性恋的事实。与此同时,家族的事业也在变迁,尽管爱德瓦多独力反对出售家族企业,却还是无法抵挡资本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并购势在必行。在探讨商务的晚宴上,一个意外打破了艾玛苦心枯守的表面平静,她的灵魂就要破茧而出……
本片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及科罗拉多博尔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豆瓣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Culture and Society in Italy
作者: 彼得·伯克 译者: 刘君 东方出版社 2007
当我们捧读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很容易会联想到文化史大师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不过,本书侧重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社会,而这恰恰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所缺失的。研究布克哈特的学者都知道,布氏对意大利艺术有相当精深的研究。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前,他就出版了《意大利艺术品指南》,此后又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近,根据其遗稿整理成书的《以题材为主的意大利绘画史》也问世了。但不知何故,布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并没有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不啻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征服 (2009)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Vincere
7.8 (8 个评分) 导演: 马可·贝洛基奥 演员: 乔凡娜·梅索兹殴诺 / 菲利波·蒂米
其它标题: Vincere / 荣誉
墨索里尼(费立波·提米 Filippo Timi 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军入伍,踌躇满志的他将情人达尔塞(乔凡娜·梅索兹殴诺 Giovanna Mezzogiorno 饰)和儿子埃博诺(法布里兹奥·柯斯戴拉 Fabrizio Costella 饰)忘在了脑后,发迹后,墨索里尼娶了蕾切尔(米雪拉·塞尚 Michela Cescon 饰)为妻,生儿育女,而就在此时,达尔塞找到了墨索里尼,希望能够讨个说法,得到属于自己的名分。
墨索里尼在政场中节节攀升,权利越来越大,这也导致达尔塞的存在成为了威胁到他仕途的绊脚石。墨索里尼派出了秘密警察监视控制达尔塞,并且最终将她送入了精神病院。可即便如此,执着的达尔塞依然没有放弃她的诉求。
战火 (1946)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Paisà
8.1 (47 个评分)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演员: 卡米拉萨齐奥 / 罗伯托范隆
其它标题: Paisà / 游击队
本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意大利登陆的美军攻破德军防线为背景,导演以令人感动的场面把美军从南部攻到北部期间所引发的一些意大利民间故事编成一部有连贯性的社会写实的电影,画面上的真实感,给予人们非常大的冲击,创下了意大利电影的新潮流……
大师罗西里尼的战后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最后一部是《德意志零年》。作为新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罗西里尼几乎不使用剧本,并明确拒绝使用摄影棚、服装、化妆和职业演员。影片由6个小故事组成,背景是二战后期盟军在意大利登陆后攻破德军防线,从南部向北部进攻期间引发的一些民间小故事。罗西里尼在摄影机前重现了美国大兵,游击队员、修道士,妓女,以及普通平民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的真实遭遇,影片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战争镜头,令观众感同身受。
异端的影像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意)皮耶尔·保罗·帕索里尼 译者: 余艳 / 肖艳丽 新星出版社 2008 - 1
这本访谈录是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嬗变。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时任意大利驻美国使馆的文化参赞朱塞佩•卡尔迪洛1969年在纽约对帕索里尼的录音采访,后由纽约大学意大利文学教授、美国意大利诗歌研究会主席、批评家路易吉•丰塔内拉整理而成。在整理这段访谈时,路易吉•丰塔内拉曾说:“听这份珍贵的录音,仿佛亲身感受到了60年代末的那些不平凡的岁月。”第二部分为著名文化记者奥斯瓦尔德•斯塔克1968年在罗马期间对帕索里尼进行的历时两周的采访,这份不可多得的访谈录从1969年出版以来,成为研究帕索里尼的著作引用最多的文字之一。
异质 (2003) 豆瓣
Heterogenic!
导演: Raimondo Della Calce / Bruno Dreossi 演员: 安吉洛·马瑞尼Angelo Marini(配音)
其它标题: Heterogenic! / 小岛之王
在一个偏僻的地方,一位老科学家在温室里实现他的梦想:一颗变异的玉米种子,它的生长速度惊人。他不是很成功,这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使用的所有混合物只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种子会越来越害怕。一粒种子碰巧逃走了。他在大世界的漫长旅程开始了。不过,这位科学家给他的混合物似乎非常强大,因为它有与多种液体发生反应的趋势。结果出乎意料
大迫供 (1970) TMDB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L'aveu
9.4 (17 个评分) 导演: 科斯塔-加夫拉斯 演员: 伊夫·蒙当 / 西蒙·西涅莱
其它标题: L'aveu / 大冤狱(台)
本片根据自传改编,讲50年代初捷克一场清洗运动,主角被诬告犯有叛国罪,他面临着是否应该为了组织利益承担这项莫须有罪名的痛苦。
影片的表演非常出色,但对白颇多,而且故事没有情感的升华。作为历史活教材仍有其价值。
第28届金球奖(1971)  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1971)  联合国奖(提名)
那夜四次 (1972) 豆瓣
Quante volte... quella notte
导演: 马里奥·巴瓦 演员: 丹妮拉·吉奥丹诺 / 布雷特·哈尔西
其它标题: Quante volte... quella notte / Four Times That Night
这个导演十分可恶,先极尽勾引诱惑之能事,逐步升级,把你搞得遐想连翩,简直都要控制不住了,然后兜头一盆冷水,一下浇灭了你的热情如火,让你不禁质疑起自己的性心理——我真的如此丑陋?真的不能把别人当作有人格的人来尊重,而只把他们当成欲望的工具?我的欲望本身难道不是丑陋的吗?
他其实在抨击现代传媒方式,是媒体把人们变成了这样——我要满足我要爽,而这并不是生活的真相,真正的美好常常与爽无关。
虽然手法有些恶劣,但其实,他是想要传达一些信息,帮助你改善自己的生活。
女人城 (1980) 豆瓣
La città delle donne
7.1 (49 个评分) 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演员: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安娜·普鲁克瑙
其它标题: La città delle donne / City of Women
人到中年,纳珀拉斯(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开始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奈和命运的无常。一日,在一列火车上,纳珀拉斯遇见了一个长相美艳的女子,他深深的为女子的美艳所着迷,女子似乎也对纳珀拉斯颇为中意,正在两人情意绵绵之时,女子却突然走下了停止的火车,惊讶的纳珀拉斯尾随其后。
追随着女子的脚步,纳珀拉斯来到了一家大饭店,走进饭店,展现在纳珀拉斯面前的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女人城”。在这座女人城里,纳珀拉斯经历了一番充满了痛苦的奇异旅程,在质疑、拷问和折磨之间,纳珀拉斯早已经无法分辨,这里的一切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早安巴比伦 (1987) 豆瓣
Good morning Babilonia
导演: 保罗·塔维亚尼 / 维托里奥·塔维亚尼 演员: 文森特·斯帕诺 / Joaquim de Almeida
其它标题: Good morning Babilonia / Good Morning, Babylon
塔维尼兄弟向电影艺术致敬的作品,风格远离早期的质朴写实而转向轻松有趣,因为这一次的故事背景是娱乐电影发源地的好莱坞。
剧情描述一对意大利兄弟安卓与尼古拉,在修护古老教堂的家族事业失败后往美国发展,期待有朝一日返乡将家族公司买回。兄弟俩为电影大师大卫·格里菲斯导演巨制《忍无可忍》担任布景师,尝到了成功滋味。尼古拉在妻子难产而死后回意大利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安卓不久也加入美军到意大利作战。兄弟俩人在战场上再度相遇,并双双死在家乡的泥土上。
影片成功地营造出世纪之交的时代气氛,以及电影工作者追求艺术的热情。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Roma, città aperta
7.8 (148 个评分)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演员: 阿尔多·法布里齐 / 安娜·马尼亚尼
其它标题: Roma, città aperta / 不设防城市(港/台)
1944年,罗马,被纳粹侵占下伤痕累累的大街。德军肆无忌惮的搜捕着保卫家园的游击队,意大利地下反抗组织领袖、工程师乔治·曼菲蒂(马塞罗·巴格利埃罗 Marcello Pagliero 饰)遭到德军追缉。危急中,曼菲蒂逃往朋友弗朗西斯科家中暂避,在弗朗西斯科的未婚妻碧娜(安娜·玛妮雅妮 Anna Magnani 饰)的帮助下,曼菲蒂见到了唐·彼得罗神父(阿尔多·伯立兹 Aldo Fabrizi 饰),并请神父将一笔巨款交给游击队。弗兰西斯科为了掩护曼菲蒂而被捕,碧娜也中弹身亡。然而绝处逢生的曼菲蒂被女友告密,曼菲蒂和神父被捕入狱。纳粹故意在神父面前严刑拷打曼菲蒂,两人最终在敌人的酷刑和枪弹下英勇牺牲。
本片根据塞吉欧·阿米迪的原著改编。
Le Bruit du givre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Lorenzo Mattotti / Jorge Zentner Seuil 2003 - 1
Le récit d'un homme face à ses peurs : Samuel Darko entreprend un long voyage pour retrouver Alice qui souhaitait un enfant. Au cours de son périple, il apprend à se connaître et à comprendre ce dont il a réellement peur.
卡比利亚 (1914) 维基数据 豆瓣 IMDb TMDB
Cabiria
8.1 (14 个评分) 导演: 乔瓦尼·帕斯特洛纳 演员: Carolina Catena / 莉迪娅·卡朗达
其它标题: Cabiria / 卡比莉亚
本片时代背景为公元前三世纪,一次火山爆发时,混乱中一个女孩卡比莉亚被海盗绑架,卖身为奴。买家正要用女孩作为祭品献给神庙时,一个罗马人还有她自己的奴隶均挺身而出救了她。十年后,腓尼基输给了罗马,卡比莉亚重返故乡。
罗维雷将军 (1959)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Il generale della Rovere
7.4 (12 个评分)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演员: 维托里奥·德西卡 / 汉斯·海西默
其它标题: Il generale della Rovere / 德拉·罗维莱将军
二战时期,退伍意大利军人格里.马尔蒂自称将军,到处招摇撞骗,不料被德国一军官捕获,揭露其身份。格里为保其性命,和德国方面串通假扮已故罗维雷将军潜入集中营搜索情报。其间亲眼目睹及亲身经历了德国人的酷刑拷打,在最终时刻他觉悟,自愿同9名囚犯一并枪决,临终口中呐喊“意大利万岁”。
本片主演维托里奥·德·西卡生于意大利,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复兴中重要导演,而且是一位极具才干与魅力的演员。他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是对战后意大利劳工阶级生活的深入研究,体现出一种自然风格。他在当时所具有的意义,从历史的观点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他早年致力于演戏,一九二三年首次在舞台上作职业性演出,二十年代时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三十年代后,他又兼做导演。1942年导演的《孩子们在看》一片在他的导演生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意大利新写实电影的先驱作品,其价值十分崇高。他的片子几乎都由查萨特尼编剧。他是意大利名副其实的影坛巨匠。
本片导演罗伯特·罗西里尼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与朱赛普· 德·桑蒂斯、卢切诺·维斯康蒂、维托里奥·德·西卡同被誉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四大主将。1945年对于罗西里尼来说是最值得骄傲的一年,他成功拍摄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9年,罗西里尼认识了演员英格丽·褒曼,双双坠入爱河。
他们的女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曾经出现在50个国家的500种杂志封面的名模。1985年,因为参演《飞越苏联》(White Nights,1985)而正式打入美国影坛,次年在《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大胆演出更轰动一时,自此成为好莱坞的一员,曾与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有过四年的婚姻,如今则与演员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