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
小姑贤 豆瓣
类型: 吕剧 编剧: 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 山东省吕剧团集体改编
导演: 孙中新等老艺人 演员: 李岱江、谭连华、李肖江 / 祝德英、马晓霖 / 林建华、郭爱琴、高静 / 李军、焦黎
刁氏视自己的儿媳妇为眼中钉,经常打骂,并逼儿子休妻。女儿贤惠能干,从中劝解,成就好事。

王登云-----小生(云)——李岱江、谭连华、李肖江
刁 氏-----彩旦(刁)——祝德英、马晓霖
李 氏-----青衣(李)——林建华、郭爱琴、高静
桂 姐----小旦(桂)——李军、焦黎

山东吕剧传统名剧 小姑贤

原创:孙中新等老艺人
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 山东省吕剧团集体改编
2015年6月23日 看过
山东吕剧的经典剧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1NzY0ODA4.html
戏曲
白毛女 豆瓣
类型: 舞剧 编剧: 胡蓉蓉 / 傅艾棣
其它标题: The White-Haired Girl 导演: 胡蓉蓉 / 傅艾棣 演员: 顾峡美、崔荺 / 蔡国英、余庆云 / 凌桂明 / 孔令璋 / 董锡麟
最早将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该团于1955年在东京首演《白毛女》。直到10年后的1965年,中国才创编了芭蕾舞剧《白毛女》。这两部同名芭蕾舞剧是各自独立创作。
胡蓉蓉于1960年起任上海市舞蹈学校(以下简称舞校)副校长。1963年,她在运用西方芭蕾舞的表现手法,并汲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改编歌剧《白毛女》,于1964年6月完成小型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创作,傅艾棣任编导助理。1964年10月,中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完成,同年在徐汇剧场演出,获得观众好评和市委领导的肯定,并指示将中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发展为大型芭蕾舞剧。1964年末,林泱泱、程代辉加入创作组,与胡蓉蓉、傅艾棣共同创作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四位编导先完成剧本的创作,再根据剧本情节和人物特点设计、创编舞蹈,然后根据舞台效果的需要等对整场芭蕾舞剧进行综合加工、排练。1965年5月,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创作完成,并于“上海之春”首演成功,1994年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剧经典作品”金奖。以下是胡蓉蓉等编排的《白毛女》剧情:
序幕
  解放前,黄世仁家大门口。被残酷压迫的农民们,被鞭笞着走过黄家大门。歌声:“多少长工被奴役,多少喜儿遭迫害。诉不尽的仇恨啊,汇成滔天江海……”。
第一场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杨各庄,杨白劳家,除夕。
  喜儿正欢欢喜喜准备过年,杨白劳躲债刚回来。恶霸地主黄世仁带狗腿子穆仁智闯进杨白劳的家,要逼喜儿抵债。杨白劳坚决反抗,被活活逼死。王大春和乡亲们赶来,黄世仁开枪阻住众人,硬把喜儿抢走。
  王大春等要和敌人拼命,地下党员赵大叔劝阻,让他们去参加八路军,闹革命。
第二场
  黄世仁家。喜儿受尽凌辱,终于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出了黄家。
第三场
  芦苇塘边。喜儿躲进芦苇丛中,穆仁智等追来,在河边发现喜儿失落的鞋子,认为她已投河而死,扬长而去。喜儿逃脱后满腔仇恨,发奋高歌:“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
第四场
  荒山。喜儿在山中与风雪、野兽搏斗,几番春秋,一头青丝变白发……她更加勇敢地等待报仇的时机。
第五场
  解放了的杨各庄村头。八路军中的王大春和小分队在开展减租反霸斗争。张二婶对他们诉说喜儿的遭遇。赵大叔和王大春号召军民团结起来和汉奸地主黄世仁斗争。黄家的丫环来报告:“黄世仁要逃跑。”赵大叔和王大春等立即追击。
第六场
  奶奶庙中。黄世仁、穆仁智逃跑途中躲进庙中避雨。白毛女喜儿也在庙中,见到不共戴天的仇敌,追打黄世仁和穆仁智。赵大叔、王大春等追至奶奶庙,发现黄世仁雨伞,众人追了下去。大春在庙中搜索,发现了白毛女喜儿,将其尾随其后。
第七场
  白毛女喜儿回到山洞,王大春赶来,二人终于相认。王大春带着白毛女喜儿迎着太阳走出山洞。
第八场
  广场。喜儿回到家乡,见到亲人:“千年的仇要报,万年的冤要伸。”喜儿向八路军控诉了黄世仁的罪恶,群众也纷纷起来控诉,要求严惩汉奸恶霸黄世仁。
尾声
  大春带领八路军小分队奔赴前线,白毛女喜儿和一些青年参加了人民军队——革命向前进……
昆曲 豆瓣
9.1 (7 个评分) 江苏省昆剧院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19日 出版发行: 风潮音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With delicate music for voice,
elegant spoken parts (including monologue and dialogue),
gorgeous performing skills and elegant dance,
Kunqu opera is the most lyrical, symbolic and poetic of arts.
A collection of four renowned classical Chinese Kunqu operas
Performed by the top-ranked Jiangsu Kunqu Opera Troupe/Winner of the Red Plum Prize, China’s highest award for stage performance
Recorded live in Nanjing in 192khz, 24 bit high fidelity audio by recording engineer master Kavichandran Alexander, the recording engineer for an album wining the 36th Grammy Award in the category of Best World Music.
Produced by top-selling high fidelity album producer Wang Sen-di and renowned producer Wu Judy Chin-tai, whose works have won the Golden Melody Awards of Taiwan Planned and produced by a top-notch team, the result is a classical musical treasure worth preserving for future generations
中国昆曲-游园惊梦-牡丹亭 豆瓣
9.7 (21 个评分) 张继青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江苏音像出版社
昆曲《牡丹亭·游园》之名曲
·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
【好姐姐】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
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听呖呖莺声溜的圆。
·
梅兰芳讲解《牡丹亭·游园惊梦》
.
《听来未觉已销魂》
水色 豆瓣
9.1 (95 个评分) 范宗沛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2004 Wind Records Co.Ltd. 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
资料来自风潮官方
一张值得聆听的旅游创作专辑
用音乐抒发旅程所见所思的真情记录
一趟水乡之旅,完成一张风格绮丽的跨界音乐专辑
一场不可能的奇遇,发现 Lounge、钢琴、交响乐与苏州评弹的完美交融
范宗沛丰沛的情感编曲 ,叙述着行旅中的光景和情调。
林海空灵的钢琴独白,恰似 空谷歌吟。
彭靖深厚的古典根柢,融化为帮音乐写配乐的黄昏悠唱。
用音乐纪录水乡人、情、景。范宗沛、林海、彭靖的江南游,谱写出心目中的水乡
用文字、影像纪录旅行,让旅游文学蔚为风潮,如「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文中有趣的见闻与美丽的风景总让读者心动莫名,想走出自己的天地看一看辽阔的世界,不仅仅是图片吸引读者的目光,文字更让人有天马行空的想像。而在音乐的天地里,近年来也开始走向户外,音乐家们透过以旅 行激发出更多灵感,并融入各地独特的音乐素材,以不同风貌将创作呈现给乐迷们。
音乐 鬼才 范宗沛 2004年跨界代表作<水色>,便是在江南游的旅行经历下诞生。2002年夏天,风潮音乐大家长杨锦聪带着制作人范宗沛、作曲林海和彭靖来到了江南着名的 旅游胜地 水乡「周庄」,几个大男生为了寻找音乐灵感,在烈日下挥着汗,和游客们摩肩擦踵欣赏这着名的水乡之美。
这趟旅程中,音乐家们看见了属於自己心中的水乡,林海的水乡是流水和垂柳,彭靖写出了夕照下的水乡,灵魂人物范宗沛则写出了水乡的人和情。尤其一位鼻烟壶女孩的出现,更激发身为制作人的范宗沛浓烈的灵感,创作出数首和爱情、人与土地、人与时光有关的动人乐曲,让整张专辑流露出撞击人心的款款深情。
首度尝试跨界音乐手法,采用发源自三百多年前的苏州评弹,以让人惊叹的姿态融合在西方作曲里,成了让时空错置、让心情漂流的奇幻音色
除以自身感受创作乐曲之外,流行於江南水乡的说唱音乐「苏州评弹」也成为专辑里一个相当重要的音乐元素。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衍生并流行於苏州及江、浙、上海一带, 流派唱腔千姿百态,历经三百余年而不衰,与「苏州昆曲」同被列?世界文化遗? 。
音乐家们发现,发源於三百多年前的苏州评弹,其乐段的循环与许多西方音乐和弦竟出乎意料地极为和谐,於是音乐家们打破传统上对评弹的认知,如获至宝般地开心玩起乐曲,采用四种语法和评弹对话: lounge与评弹(第一首「奇遇」)、钢琴与评弹(第二首「水色」)、环境中的自然声音与评弹(第四首「摆渡人之歌」)、交响乐与评弹(第七首「青石的街道向晚」)
制作人范宗沛首度尝试全新的音乐手法, 让四首乐曲和 苏州评弹「玩」了起来,他让 中西乐器、调性、和弦做不同形式的融合,使音乐呈现一种奇异的瑰丽感。 lounge与评弹的融合是崭新的尝试,他以极简主义的曲式,媒合了这两种时间相距300多年、在音乐形式和精神意涵上都迥然不同的乐风,是相当令人惊奇的作品。
留学德国、古典音乐背景紮实的作曲家彭靖,则将交响乐曲式融入评弹音乐中,编制更大、和弦更为复杂。钢琴才子林海和评弹的「玩法」,是三人中比较「温柔」的,他一贯的灵气在充满水气的音符里,相对地表露无遗。 苏州评弹和现代作曲的相融,是跨界音乐界一项指标性的突破,更 带来一个全新的听觉享受。
除了苏州评弹与现代音乐语汇的相融外,专辑中也使用了大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中西乐器,分别以对位、即兴等音乐形式,表现乐曲中所描绘的水乡情调。
音乐鬼才-范宗沛把玩音符於创意之间,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到流行音乐中随心所欲游走
范宗沛人称「音乐鬼才」,喜欢大家称呼他「胖子」。从他的外表很难想像出他的音乐竟是如此深沉、耽美。令人咋舌的编曲功夫,从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到流行音乐,总能随心游走,把玩音符於创意之间。
述说起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最初是在父母的苦心下开始。他说:「很少小孩子学乐器一开始就是他自己想学的」。四岁开始学了一年小提琴後,发现自己不太适合,从此改学大提琴。就读艺专时,已开始帮歌手录制弦乐,累积自己创作、编曲的实力。毕业後,担任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九年,现在除了当厨师之外,更专事制作、作曲、编曲、配乐等演出。
十多年前为李立群主演的电影「我爱玛丽」写配乐,是范宗沛配乐生涯的头一遭,也开启了范宗沛与配乐的渊源。 1999年开始担任公共电视精致文学剧「曾经」、「汪洋中的一条船」、「将军碑」配乐,2000年「夕阳山外山」中改编李叔同的作品、2001年「活得像个人样」、2002年「寒夜」、「那年夏天的浪声」、2003年备受瞩目大戏「孽子」等,剧中感人肺腑的配乐都出於其手,2004年再度担任「风中绯樱」电视剧配乐。 。
范宗沛从古典出发,横跨流行及非流行乐坛,创作丰富、乐风浓郁,出版过的个人作品有<意外的温柔>、<慾望的声音>等大提琴专辑,以及多张概念性跨界专辑,并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电视制作配乐,深厚的编创实力广受肯定。
伶歌 豆瓣
9.3 (12 个评分) 关栋天 / 冯欣蕊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24日 出版发行: 瑞鸣音乐
出品人:叶云川
发行人:林烁
改编/作曲:孟庆华
录音: 李小沛
后期工程师:杉本一佳 Dong Sex
录音棚:中国中央电视台480平米录音棚
后期制作:日本JVC技术中心
噫吁唏!
君不见——
将一口浑厚深郁之气沉到丹田,攒一束抖擞威风的精气神,朝着那几千年奔涌不息的滔滔江水,长啸一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拷问宇宙轮回的惊天一语,以白衣飘飘的千古绝唱的身影,将华夏民族世代传承的馨雅厚德,凝练为遗世独立的卓然气度。
这一句,问了千年。
天寒地冻的贝加尔湖边,白须白发的苏武那一身汉装被岁月的北风吹成褴褛,紧握的旌节几乎秃成了木棒。永远等不到公羊产仔的大汉使节,因为怀揣着对祖国对故土的渴望和大节不辱的坚定信念,惊人地孤独苦捱了十九载,铸成了中华民族传颂世代的操守界碑。
那个谪仙人,对——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少年抱负,仗剑远游,幻想着“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畅快淋漓,怀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在唐玄宗的掖庭里饮过醉过,歌过吟过,却最终碰得头破血流,独独收获一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怅寥寂 寞,从沉郁的胸腔中长吁出“只愿长醉不愿醒”的幽远叹息。
穿越了倥偬岁月踏遍沙场的岳武穆,在耳边突然消却了兵戈和嘶喊声的难得寂静里,突然体会到一种从心底最深处涌起的浓稠倦意,登高望远望见的却是他一力独擎然而回天乏术的零落南宋江山,那种深深又深深的悲愤蓦然淹没了刚强的心脏,他知道他即将倒下,然后渐僵冷掉的躯体将风化成历史之眸中的山峦。
还有更多,那些在一个国、一个朝或是一个人的历史中片断闪过的记忆碎片,譬如跳动不灭的江南渔火,譬如暮春小憩的世态即景,譬如牧童短笛遥指杏花村,譬如江河水流不尽许多愁。千百年的诗吟着它,千百年的曲唱着它,千百年的戏扮着它。这,是一种中国。
伶歌,前所未有的音乐形式,空谷足音的跨界美学。世代传诵的诗文名篇谱成铮铮新曲,脍炙人口的民乐典藏首次因平仄动人的新词而老树新花,而古意交融世界音乐理念的重头原创曲目更有横空出世的惊艳之感。
本专辑十首曲目,放眼瞰去各篇题名俱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流传千古、声势赫赫的殿堂尚品,有传诵甚广的唐诗俊杰,有各种戏曲的当家名段,有家喻户晓的民乐华章。名动戛纳的发烧天碟《粉墨是梦》的音乐编配、戏曲音乐最具盛名的作曲家孟庆华,此番再度以极富创意的伶歌形式和刻骨完美的古典情怀,倾心奉献出深秉华夏博大文化精髓、同呈东西方音乐语汇的音乐力作,而其中《将进酒》、《悯农》两首原创更堪为圣听。字头,字腹,字尾,韵味浓远的戏曲声线疏笔勾勒出不与世浊的峭拔气质;琴筝,小打,管弦,中西合璧层次丰富的配器展示宽广而深厚的古典诗韵。整张专辑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听感,令我们对这些流传千年的中国文化孤品的完美期待终于找到了依归。
《将进酒》以似醉似狂的非传统韵白,体现古今同饮一壶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融合大美。
《渔舟唱晚》以程派青衣的幽咽声线吟唱熨贴新词,珠联璧合地实现史无前例的完美“唱晚”。
《满江红》则用数尺中国大鼓与西洋大鼓的对话,浩瀚表现出词作悲愤与沧桑交织的动人层次感。
《江河水》用深沉婉转的大提琴与悠远的洞箫交织,为老生泰斗的抑扬声线铺陈气质契合的背景。
《梅花三弄》中,近百支西洋提琴的大段拨弦与中国九百年名琴的音色,形成了奇妙却精致的对比。
以及,《丑末寅初》的爽利委婉,《小放牛》的趣致诙谐,《关山月》的意浓态远,《苏武牧羊》的沧桑深邃,《悯农》的琅琅童音,各有动人,美不胜收。
既为伶歌,歌与乐当是珠联璧合。此次专辑录制邀动的器乐国手及戏曲名家的阵容可谓相当惊人。戴亚的笛箫洞穿时空,张强的琵琶拂动历史,赵家珍携千年古琴雅意绝伦,常静将一副筝拨出了万古情愁,爱乐与国交两大中国顶级交响乐团的艺术家更是意出精深。关栋天、于魁智这两位当今京剧界声名最隆的“南关北于”携手献声堪称盛事,更有名净孟广禄一声裂石惊霄汉、程派著名青衣刘桂娟绕指柔克百炼钢,以及当今最负盛名的京韵大鼓名家冯欣蕊和被誉为“百年难遇”的京剧神童小陶阳倾情献唱。
本张专辑由亚洲录音大师李小沛精湛录制,在中央电视台480平米的宏大录音棚呈现波澜壮阔的动态音场,日本JVC-XRCD技术中心的全程后期制作及母版制造保证精湛而完美的声响细节。
伶歌之美,是九重熟锦上盘桓密致的繁丽暗纹,是洒金宣纸上墨酣意浓的豪放劲草,是朱唇半吐皓腕凝霜雪,是仰天长吁离人偏恨重。伶歌之美,果真是一种中国。
天仙配 (1955) 豆瓣
7.6 (11 个评分) 导演: 石挥 演员: 严凤英 / 王少舫
古老的中华民族,流传着许多百转回肠、可歌可泣的神话传说,天仙配即是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不知何年何月,名叫董永的小伙子为了埋葬去世的父亲,情愿卖身为仆,筹措殓资。他仁厚诚实,是万千穷苦众生的一员。谁曾想,这样一个普通的男儿竟然引起偶然来人间游玩的七仙女的主意。七仙女无法再忍受天庭的清冷,而董永的品质又让她心生爱慕。看似意外的偶遇,成就了一段影响至今的传奇姻缘。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羡煞世人,但是他们的爱情毕竟不能为天庭所容。
本片根据经典黄梅戏改编。
2013年2月7日 看过
门不当户不对,短暂的屌丝逆袭无用,所以白富美什么的还是不要去打扰屌丝的生活了,那样只会给屌丝留下更深的痛苦。
内地 大陆 戏曲 爱情 音乐
华章雪韵 豆瓣
未知艺术家
《华章雪韵》经典演绎,曲曲动人!昆曲艺术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是一个有着600年悠久历史的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昆曲艺术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曲调清婉,舞姿优美,技艺卓绝,表演真切,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采,融诗、乐、歌、舞、戏于一声,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被世界公认为人类艺术门类的稀世珍宝。

周雪华,上海昆剧团一级作曲。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师从周大风和周传瑛二位大师。她特别擅长于昆剧音乐写作,尤其是在传统曲牌唱腔的研究和整理方面有着极深的功力和较高造诣。代表作有昆剧《西园记》、《少年游》、《司马相如》等。作品曾获“金鹰奖”、“飞天奖”、“作曲金榜奖”等奖项。周雪华作曲追求如诗如画的意境,曲调清新柔美,古朴自然,且动人心弦,素有“旋律大师”之称。这张专辑是她积累多年创作的一部分精品。由上海昆剧团和浙江昆剧团多位著名梅花奖获得者和一批具有很强实力的优秀中青年演员联袂演唱录制而成,以此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大家,以供欣赏。

01 短歌行 A short song
02 望月怀远 Looking at the moon thinking of one far
03 上邪 Oh proviolence
04 从军行 Army life
05 声声慢 Seng shengman
06 山居秋暝 An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
07 鹧鸪天 Zhe gu tian
08 牡丹亭·蝶恋花 The peony pavilion die lian hua
09 满江红 Man jianghong
10 水调歌头 Shui diao ge tou
11 饮湖上初晴后雨 Drinking on the west lake,first clear later rain
12 兵车行 Asong of war-chariots
13 竹石 Bamboo and rocks
14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Enjoy the waterfall of Lushan mountain
15 咏柳 A song of praise for willow trees
16 远别离 A farewell far away
17 雨露铃 The rain-soak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