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定风波 (2023) 豆瓣
导演: 邓武 演员: 周志强 / 蒙曼
《定风波》聚焦宋韵文化传承传播,围绕诗文、书画、美食、旅游、民生等主题,多维度描绘苏东坡的为官之道、志趣审美和精神世界,深入解读苏东坡的当代价值。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出川记”讲述苏东坡的成长与家风,建构其人生起始动力,探索其后来到杭州的动因;第二集“湖山记”讲述苏东坡首次为官杭州,受到湖山的滋养,实现真正的“胸有丘壑”;第三集“摩羯记”讲述苏东坡应对乌台诗案带来的种种影响,以乐观精神渡过人生的劫难;第四集“悬壶记”讲述苏东坡二度为官杭州,负责防疫,建安乐坊以及重新治理西湖;第五集“筑巢记”讲述苏东坡济苍生、度余生,保持“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态度。
跟着唐诗去旅行 (2021) 豆瓣
6.2 (8 个评分) 导演: 李文举 演员: 西川 / 郦波
5集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于2017年9月正式启动,邀请著名诗人西川、作家六神磊磊、学者杨雨等人出任“旅行者”,沿着唐代诗人的行走路线,寻访曾经的唐诗现场,回望唐诗的山河,感受中国大地上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追寻中国人的诗意生活。摄制组兵分五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前期调研,采访了64位专家学者,勘查外景地58个,dianshiyu.com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四川、新疆、重庆、湖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自治区,寻访到大量的唐诗现场和珍贵的历史遗存。目前,摄制组已经全面完成文稿创作工作,开机仪式后,大规模的拍摄工作将随之启动,完成在四川、重庆、湖南等地长达半个月的“旅行式”拍摄。
2021年11月28日 看过
低于预期。寻访人似乎都很用力但始终没有融进来(就第一集还不错,感觉西川走哪儿都能融入到周围的环境里),和当地人的互动也有点尬,比如杨雨那集,在草原问大妈还有多远时,大妈都没抬眼看她;再比如鲁大东那集,和当地的文人聊天,也只是「对对对对,是是是」,说不出什么干货。像是中央文工团干部下乡慰问,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的感觉。以及,看到其他人在吐槽不经意间的大特写镜头,我觉得也是有点突兀。
历史 文化 旅行
圆桌派 第五季 (2021) TMDB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圆桌派
9.3 (102 个评分) 导演: 苏雷 演员: 窦文涛 / 马未都
《圆桌派》是一档下饭聊天文化节目,优酷携手著名媒体人、文化名嘴窦文涛倾力打造。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角,智慧分享。
苏东坡 (2017) 豆瓣
8.4 (50 个评分) 导演: 杨光照 / 张晓敏
本片以苏轼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线,观照其一生的心路历程,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维度,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研究成果,再现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全片共分为:《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等六集。
圆桌派 第四季 (2019) TMDB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圆桌派
8.4 (129 个评分) 导演: 苏雷 演员: 窦文涛 / 周迅
《圆桌派》是一档最下饭的聊天综艺节目,由著名媒体人、文化名嘴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倾力打造。不设剧本,即兴聊天,平等视角,智慧分享。
图说中国绘画史 豆瓣
Chinese Painting: A Pictorial History
9.0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高居翰 译者: 李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4
本书是1958年由瑞士人史基拉策划的一套亚洲艺术丛书之一,以编入他当时已获盛名的欧洲艺术丛书。经喜龙仁推荐,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居翰获得了写作本书的机会,完成一部精简、创新、又具可读性的艺术通史。
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 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
自1960年首度出版英文、法文、德文版以来,它一直是西方最受欢迎的简明《中国绘画史》,不断再版。作者融合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的方法,以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此外,书中也精选了美国、日本、台北故宫的大量名作,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实在的例子、具体的描述、渐进的叙述、专业的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进入历史的轨迹。
高居翰写作的特点是直接从对画面的观看和体验入手,带领读者进入绘画史的理解,而不是套用文字记载的生平、风格等等来进行概念性的描述,这在三联已出版的几种学术专著中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而这本书原本就是为西语世界的普通读者所写,比为专业读者所写的研究性著作更普及,对画面的分析也就更细腻。
风味人间 第一季 (2018) 豆瓣 TMDB
所属 电视剧集: 风味人间
8.7 (327 个评分) 导演: 陈晓卿 演员: 李立宏
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这种立足于全球的视角,成就了一个多元的“美食探索纪录片”。
2018年12月19日 看过
第二集不行啊。怎么感觉越来越像是《中国好厨师》
文化 纪录片 美食
锵锵行天下 第一季 (2018) 豆瓣
9.1 (120 个评分) 导演: 温姬彦 / 苏雷 演员: 窦文涛 / 许子东
《锵锵行天下》是腾讯新闻出品的一档海外深度文化体验旅行脱口秀节目,窦文涛作为节目主持人,与其老友嘉宾们摒弃传统圆桌对谈的形式,以独特视角、个人化感受、多维度信息的智者对谈旅行方式,从棚内到户外,走向世界,知行合一。 窦文涛与周轶君、许子东、吴军等嘉宾将开启土耳其与希腊两个迷人国度探索之旅,过程中充斥着思维的乐趣、语言的魅力;不同观点的碰撞与灵魂的交杯,通过宏大叙事和高密度知识点的输出,拓展网友的认知未知圈。
文明 (2018) 豆瓣
Civilisations 所属 电视剧集: 文明
9.2 (87 个评分) 导演: 阿什利·格辛 / 马修·希尔 演员: 西蒙·沙玛 / 玛丽·比尔德
BBC新版《文明》,2018倾情奉献,共九集。涵盖六个大陆,三十一个国家,超过五百件艺术品。主讲人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学者玛丽·比尔德以及戴维·奥卢索加将一起探索人类创造的渴望。此外,“文明节”将通过创新的数字产品和活动,为博物馆的珍宝赋予新的生命力。
弗兰西斯·培根: 感觉的逻辑 豆瓣
8.6 (1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吉尔·德勒兹 译者: 董强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自1981年在法国首次出版到现在,《弗兰西斯·培根》逐渐被公认为德勒兹最重要的美学文本之一。这本著作早于他关于电影、巴洛克和文学批评的写作,它不仅可以被当作针对培根绘画的研究来读,也可以被当作德勒兹广阔的艺术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文本来读。在书中,德勒兹创造了一系列的哲学概念,每一个都与培根画作中的某一个特定的方面相关,但它们同时也可以在“感觉的一般逻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对培根的绘画、感觉的非理性逻辑和绘画行为本身做出说明的时候,这本著作也同样指出了绘画与诸如音乐、电影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类目之间的关联性。《弗兰西斯·培根》是了解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概念增殖所不可或缺的切入点。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 (2018) 豆瓣
3.5 (156 个评分) 导演: 刘鸿彦 / 沙洛 演员: 李立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让中国饮食依时而变,智慧灵动,中医营养摄生学说创造了食材运用的新天地,儒家人伦道德则把心意和家的味道端上我们的餐桌。淘洗历史,糅合时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天地间升起烟火,用至精至诚的心意烹制食物,一餐一食之间,中国人展示个性,确认归属,构建文明,理解和把握着世界的奥妙。中国饮食生长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宽广的时空中,以感恩之心去领悟食物给予我们珍贵的滋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继续近观饮食之美,远眺中华文化的魂魄。
圆桌派 第二季 (2017) TMDB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圆桌派
8.9 (164 个评分) 导演: 苏雷 演员: 窦文涛 / 马未都
《圆桌派》是由著名媒体人、文化名嘴窦文涛携手优酷“看理想”打造的全新“活色生香”聊天真人秀节目,延续不“装”的窦式主持风格,神侃包罗万象的话题,立足网络,开启全新的“谈论+互动”节目模式,场景多变,嘉宾流动。
屠猫狂欢 谷歌图书 豆瓣
The great cat massacre: And other episodes in French cultural history
9.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达恩顿 译者: 吕健忠 商务印书馆 2014
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18世纪法国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寻常的一面,作者藉以邀请读者思索这一类的问题: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觉得对猫的大屠杀那么有趣?玩笑如何在旧制度的工人间发酵?同时,作者还选取了其他五个法国历史场景,分别基于几个单独的史料,从而揭露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视野,既熟悉又奇妙。
本书希望能够在历史学中引入人类学视角,但又警惕地不愿让人类学取而代之。在人类学的意义逐渐彰显的今天再来回望,达恩顿对方法论的尝试足以使他成为新文化史的开拓者之一。
美术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art in China
作者: 吕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美术的故事:从晚清到今天》是一本美术史著作,是中国现代艺术通史的开山之作,是为那些对人类的文明与知识有常识的人而作,而不是学者和研究者需要的历史。本书的任务非常单纯:通过从鸦片战争到今天的“美术”故事的讲述,让读者的感知和智性重新开动起来,帮助读者了解美术的历史,重新理解“美术”的意义,以及美术与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
作者通过对晚清以来的中国艺术史进行真正史学意义的梳理,改变了中国现代艺术史“剪刀加浆糊式”的旧有格局,对中国现代艺术史学科的自我反思及发展贡献尤著。以宏大而自由的笔法铺叙成篇,描述大量社会艺术史的内容,提出了一些令人惊觉的问题。这些问题牵曳着艺术家、艺术品与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等社会因素的关节点,供给人们去继续思索。全书图文并茂,在浩瀚如烟的历史档案、资料中精选了600余幅图片,与文章呼应,首开全彩图说中国近百年美术史的先河。
身体和情欲 豆瓣
作者: (美)康正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 5
作者凭借其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多年而积累的西方学理素养,采用中西文化比较分析的方式,把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概念“社会性别”带入了中国古典文学与当下审美文化的研究,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性”、“身体”、“情欲”等焦点问题加以论证剖析,视野开阔、文笔畅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品位的文化读物。
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观念 豆瓣
100 ideas that changed art
作者: [英] 迈克尔·伯德 译者: 曹阳 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3 - 10
《100个改变艺术的伟大观念》打破了传统学术观念中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将实践放置于理论之前进行编排。书中记述了100个在艺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观念,从上万年前的岩洞壁画、粘土锻炼,到近日的活动影像和数字技术,还包括油画、版画、水彩、拼贴、焊接等。这100个观念都各自有其独立而清晰的艺术史线索,很多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但本书仅用不足千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将其描述出来。本书大致依循了这样一个历史线索:从旧石器时代艺术到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直至近日。在此大框架中,每个板块又有着它内在的时间线索。当代艺术对艺术家的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以往的艺术更是通过重新阐释而持续地对艺术家创作观念产生影响。虽然有些观念,例如手绘圣经、图画寓言等,已明显走向了尽头,但大部分的观念至今在某些领域的实践中仍有保存。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 豆瓣
作者: 东西文库 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1024》:国内第一本专注于科技文化的mook。
本期创刊号将目光定焦在“人与机器”这个超热点领域。
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
那人类具备不朽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
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在我们一厢情愿地猜测机器将在不远的将来赶超自己而惶惶不可终日时,人类其实还有一个机会——变得更像机器。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人类创造机器的初衷难道不就是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如果把机器获得思维能力看作是一种进化,那人类具备不坏之躯同样也是一种进化。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八篇专题文章将解析在共同进化的漫长道路上,人与机器如何成为对方的投射,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永恒话题——伦理与道德的困境。
专栏文章中,“工具”独具匠心。它分为三个小部分:阐述人与工具的联系、具体工具的展示,以及使用工具制作,旨在凸显科技时代人和工具的新关系。“未来”则是由恒金基金会独家授权的SALT演讲,来自历史学家与未来学家的一次机锋。“遗产”将讲述《全球概览》近半个世纪前不可思议的出版故事,重现一次反主流文化之旅。
本期的收尾之作献给不久前去世的恩格尔巴特。感谢他留下的不朽遗产。愿他安息。
《1024》官网:http://1024.dongxi.net
Criterion Designs 豆瓣
9.8 (10 个评分) 作者: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014 - 11
The most exciting names in design and illustration today apply their talents to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films of all time. This volume gathers highlights from designs commissioned by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featuring covers, supplemental art, and never-before-seen sketches and concept art plus a gallery of every Criterion cover since the collection's first laserdisc in 1984. From avant-garde experiments to big-budget blockbusters, cult favorites to the towering classics of world cinema,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what film can be is on display in these striking images. Whether painstakingly faithful re-creations or bold re-imaginings, the stunningly diverse designs collected here offer new ways for cinephiles and design aficionados alike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s greatest filmmakers.
2014年12月19日 已读
传了一部分图,在相册里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49086633/
cc 文化 电影 艺术 设计
隔江山色 豆瓣
Hills Beyond a River: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9.1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高居翰 译者: 宋伟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8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国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的第一种,探讨元代绘画。元代是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时代,却也是中国文人画发展最具活力与原创性的时代。在蒙古人废科举制度的情形下,读书人面临着变节或失业的两难窘境,很多文人政途不通,转而以为人占卜、代书或绘画为业。本书即讲述了在这个异族统治、志不得伸的年代里,画家如何以绘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心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