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
图像学研究 豆瓣
Studies in Iconology: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9.3 (9 个评分) 作者: 欧文·潘诺夫斯基 译者: 戚印平 / 范景中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5
《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主编冯俊)是《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之一,书中包括了皮耶罗两组绘画中的人类早期历史、盲目的丘比特、时间老人、佛罗伦萨与意大利北部的新柏拉图主义运动、新柏拉图主义运动与米开朗琪罗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 豆瓣
7.4 (20 个评分) 作者: [英]罗萨·玛利亚·莱茨 译者: 钱乘旦 译林出版社 2009 - 1
《剑桥艺术史:文艺复兴艺术》中,罗萨·玛利亚·莱茨以生动而富于灼见的叙述,娓娓道出这个艺术史上的众神时代:从美第奇家族统治下佛罗伦萨的艺术实验与竞争对手,到乌尔宾诺宫廷中艺术和生活所达到的平衡;从威尼斯画派的集大成者提香和乔尔乔内,到教皇统治下罗马的辉煌,以及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15和16世纪,意大利和北欧经历了宗教、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变迁。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新生兴趣,以及整个人文主义运动,在绘画、雕塑和建筑方面结出的成果尤为丰硕。这一时期所创造的风格影响了迄今为止的西方艺术。欣赏文艺复兴时期视觉艺术的最佳法门,乃是去理解艺术家地位的变化,以及他们对于赞助人和公众的态度的变化。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豆瓣
作者: [英]G.R.波特 主编 译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内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是在20多年前规划和编写的。这篇前言所增补的导言则是1956年多少在仓促间写成的。倘若在这篇导言写于1975年,它将会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不消说,就连此书本身也会有所改变。波特教授的写作班子是当时他所能罗致的那一批人,此外,倘有可能,无疑还有一些他极愿延揽的作者。但是我认为本卷的编年上的局限性及其在其他有关丛书中的地位,对于可以延揽的人选造成的严重的限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豆瓣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Culture and Society in Italy
作者: 彼得·伯克 译者: 刘君 东方出版社 2007
当我们捧读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很容易会联想到文化史大师布克哈特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不过,本书侧重讨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社会,而这恰恰是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所缺失的。研究布克哈特的学者都知道,布氏对意大利艺术有相当精深的研究。早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问世前,他就出版了《意大利艺术品指南》,此后又出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最近,根据其遗稿整理成书的《以题材为主的意大利绘画史》也问世了。但不知何故,布氏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并没有对意大利艺术进行任何认真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伯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不啻为一个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