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
回忆波德莱尔 豆瓣
CHARLES BAUDELAIRES, HIS LIFE
作者: (法)泰奥菲尔·戈蒂耶|译者 译者: 陈圣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9
此书以法国著名小说家、诗人、艺术理论家戈蒂耶的《回忆波德莱尔》为主体。翻开《恶之花》扉页,这一近代最负盛名的抒情诗集就是提赠给本书作者的。波德莱尔称他为“非常亲爱和非常尊敬的老师与朋友”。他在波德莱尔去世不到半年就写下了这篇情意深切而又洋洋洒洒的大文,既是回忆录,又是风格别致的传论。书中还收入波本人的诗、文、书信等精华,确实是对这位非凡诗人的极好的回忆与纪念。盖伊·桑称之为“传记杰作”,散文中不可多得的“珠玉”,一字一句都更移不得。
在法国文学中还没有见到过像戈蒂耶这篇专题那么精致、那么细腻、对个人印象的描写那么生动、散文笔法那么纯熟的作品。这是一副充满光辉意念的大脑的杰作,在这副光华四溢的大脑中,“种种形象就像千万只金色的蜜蜂一样嗡嗡地涌出”。
戈蒂耶作为波德莱尔的传记家,可以说万事俱备,他对夏尔·波德莱尔有深切的了解。他的耳朵里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节奏感;他热烈的、罗曼蒂克的想象力,使他特别善于理解波德莱尔思想和诗韵中最细微的部分。
戈蒂耶比他所有的同时代人都更深切地理解和赞赏波德莱尔。从他的气质或他的机缘来说,戈蒂耶都理所当然能够写出这部可与莫利爵士的《伏尔泰》或华尔特·佩特的《利奥纳多·达·芬奇》媲美的传记杰作。
——波德莱尔研究专家 盖伊·桑
巴黎的忧郁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胡小跃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 1
几乎与《恶之花》出版的同时,波德莱尔开始在各种杂志上陆续发表一些散文。按照诗人的本意,想写的是“一种诗意的散文,没有节奏和音符的音乐”。这些散文后来以《巴黎的忧郁》为名出版,共50篇。波德莱尔写道:“总之,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本书早已被奉为20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此次再版,本书又配有多幅精美插图。 这本散文集,又名《小散文诗》,正像他自己所说:“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从收入集子的五十篇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好几篇与《恶之花》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都非常相近,有的甚至就是《恶之花》内某些诗篇的改写。所以这个集子带着诗人同样丰富的思想而一反传统的审美观,并以更加自由的形式出现在文坛上,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也更扩大了作家的影响。
现代生活的画家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郭宏安 2007 - 1
《现代生活的画家》无疑是波德莱尔论述现代美学和现代性的一部最为深刻、最有预见性的著作。它是美术评论,是对同时代一位画家贡斯当丹·居伊的赞美之作,曾引起极大争议。它也是现代艺术理论的奠基石,文中关于现代性观念的生动“寓言”影响深远。它更是典型的波德莱尔式散文,处处灵光乍现,趣味横生。
贡斯当丹·居伊(1802-1892),法国画家,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人,才华横溢,却腼腆、低调,波德莱尔说他是“怪才”。他画军人、浪荡子、妓女、交际花、贵妇……他速写风俗,表现市民的生活和时髦的场景,波德莱尔称他是“普通人生活的编年史家”。
本书是国内首次为《现代生活的画家》配上贡斯当丹·居伊的画作,图文相嵌,使这本经典之作焕然一新。
美学珍玩 豆瓣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郭宏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5
波德莱尔的文学生涯是从绘画评论开始的,《一八四五年的沙龙》一炮打响,《一八四六年的沙龙》则确立了他权威艺术评论家的地位。这期间,他已经开始诗歌创作,但成名作《恶之花》的出版,却是在十二年之后。
《美学珍玩》收集了波德莱尔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评论。他极力推崇色彩和想象力,浪漫派大师德拉克洛瓦令他迷狂,漫画家伽瓦尔尼令他心醉神迷。他涉猎广泛,油画、素描、漫画、雕塑,无不娓娓道来,精辟又不乏热情,为读者展开了一副美妙的法国十九世纪艺术画卷。他认为:“对一幅画的评述不妨是一首十四行诗。”诗可以说画,画也可以说诗,“现代诗歌总是明显地带有取之于各种艺术的微妙之处。”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豆瓣
作者: [德国]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王才勇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2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是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的专著。波德莱尔对19世纪中期巴黎的现代性体验的考察深深吸引了本雅明。从这个被资本主义商品世界异化了的抒情诗人的目光出发,本雅明希望能重新阅读处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初期的巴黎。在书中,本雅明与波德莱尔一起对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渐次熄灭的煤气灯、把人固定在土地上的住房牌号、日渐堕落成商品生产者的专栏作家”发出挽歌式的哀叹,一起作为“城市的闲逛者”躲在人群里注视着这个嘈杂的商品物质世界,一起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发出“震惊”的慨叹,却又在结尾处理性而忧郁地击碎了波德莱尔的现代主义英雄之梦。本雅明独特的视角、细致的观察和内心的敏锐,使得这部构筑在浩瀚的引文之上的辉煌之作更多了一份诗意的绵长。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 豆瓣
8.9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夏尔·波德莱尔 译者: 钱春绮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 10
这个集子从各个角度来讲,都是面目一新,独树一帜,出乎人们的意料,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倾注。某些人认为这个怪物般的诗集是伤风败俗和亵读神明的。波德莱尔因此吃了一场官司,诗集不仅被禁,而且诗人和出版商都被罚了款。可是当时正流放在英法海峡间盖尔勒赛岛上的雨果却对此书大加赞扬,说它犹如“光辉夺目的星星”,给法国诗坛带来了“新的颤栗”。雨果的这一论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得正确和公允了。正是这部《恶之花》开创
了法国近代诗歌的新时代,在西方诗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部艺术技巧十分高超而思想内容又极其丰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