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菲利普·图森
电视 豆瓣
La télévision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李建新 2014 - 11
一位艺术史学家在柏林过夏天,他打算写一篇关于提香的论文,与此同时,他决定不再看电视。整本书既是对他日常工作的描述,也是对他在停止看电视之后整个思想状态的研究。
齐达内的忧郁 豆瓣
La mélancolie de Zidane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宫林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2006年世界杯决赛,让-菲利普•图森身在现场。法国球星齐达内用头撞人的一幕,通过电视转播,一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作者在现场未曾看到这一幕,媒体告诉我们的是真实还是虚假?作者用十分简短的篇幅将齐达内从球星转变为文学人物,用虚构讲述另外一种真实——因为齐达内就是“我”。
照相机 豆瓣
L'appareil photo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孙良方 / 夏家珍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六七年前,“我”想拍一张照片,唯一一张照片,一张肖像照,照片上没有“我”自己,也没有任何人,没有背景而且几乎没有光线,一张完整而赤裸的照片,照片上只有一种在场。但是“我”没有成功,于是“我”从此不再拍照。用作者本人的说法,他在书里没有处理任何主题,只有一些不经意的转换,瞳孔的细微变化,如头脑中的一条的河流,在夜晚明亮的月光之下低语。
逃跑 豆瓣
Faire l'amour & Fuir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余中先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本书包括《做爱》和《逃跑》。
《做爱》:这是一对恋人分手的故事。“我”和玛丽来到东京,两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导致关系破裂。二人在东京最后一次做爱,可是,这是第几次“最后一次做爱”呢?这是“我”和玛丽分分合合故事中的一章,这个故事似乎永无完结,蔓延在淡淡的忧伤之中。
《逃跑》:“我”只身来到上海,受玛丽之托与一个叫张向之的中国人见面,由此认识了一位叫李琪的中国女性并与之发生了暧昧关系。“我”跟随张、李二人从上海前往北京,一路上被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似乎有一场阴谋或危险一路跟随,而“我”无法得知真相。终于,在北京,张向之在接到一个电话后,用摩托车带着其他二人在大街小巷中一路逃亡。“我”自始至终如同一个局外人,盲目地一边逃避一边追随着“命运”。
迟疑 豆瓣
La réticence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姜小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作者在书中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件人生中的小事。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件事也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我”带着儿子在一个小乡村度假,打算去见一些朋友,然而某件事的发生干扰了“我”的计划,让“我”产生了神秘的迟疑。不仅因为朋友并不在家,还因为“我”看到一只黑猫溺死在河里……
自画像(在国外) 豆瓣
Autoportrait (À l'étranger)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曾晓阳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作者用“自我虚构”的文字为自己画了一张在国外度假时的“自画像”。琐碎的事物里透露出“我”对于旅行的一贯焦虑——“我”(包括作者本人),总是对出门旅行充满着担忧,似乎旅行总是与死亡或性联系在一起。
先生 豆瓣
Monsieur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孙良方 / 夏家珍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一位不想制造故事的“先生”,他不喜欢讲述他做了些什么,他总是表现得中规中矩。思考一番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生活中的任何难题——一种优雅的数学的办法,比如每天都召同一辆出租车。到了晚上,他觉得一切都变得简单多了。
浴室 豆瓣
La salle de bain
作者: [比利时] 让-菲利普·图森 译者: 孙良方 / 夏家珍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一个普通的浴缸。我们可以穿或不穿衣服躺在里面,安静地沉思,闭着眼睛,没有任何想法需要表达。为什么?——隐晦的理由。“我”开始在浴缸里度过下午的时光,后来,干脆搬进了浴室。小说从浴缸中的静止开始,以几乎同样的方式结束。主人公爱德蒙松从巴黎到威尼斯、再从威尼斯到巴黎之间的一场有些不太普通的遭遇,让-菲利普•图森把小说的结构称为“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