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ven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Op. 111, Op. 110 豆瓣
Ludwig Van Beethoven / Youra Gull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2年12月2日 出版发行: Nimbus Records
2019年3月28日 听过 换了一个更清楚的封面。
Youra Guller: Piano Sonata No. 31 in A flat major, Op. 110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KxO6qcDik

Youra Guller: Piano Sonata No. 32 in C minor, Op. 1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4e1mj72qPA
beethoven classical piano sonata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Nos.8, 13 & 14 豆瓣
9.7 (27 个评分) Emil Gilels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介质为1CD!

这张唱片由DG公司出品,是企鹅三星高度评价名演版本,录音极佳,其中收录了贝多芬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第十三钢琴奏鸣曲》。由前苏联伟大的钢琴大师吉列尔斯演奏。吉利尔斯最后十年为DG所灌录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无疑是他个人一生艺术的精华所在,完美的触键和录音让我们更正确地深入贝多芬的世界。吉利尔斯的演奏更充满了光辉的音色和力度,除了完美的技巧外,也灌注了适当的情感。尤其是对“热情”的演绎可谓空前绝后。

吉利尔斯生于敖德萨,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吉利尔斯和比他年长一岁的里赫特,被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当代传人。

唱片编号:DG 400 036-2

KLAVIERSONATE NR.8 C-MOLL OP.13
01 GRAVE-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
02 ADAGIO CANTABILE
03 RONDO.ALLEGRO
KLAVIERSONATE NR.13 ES-DUR OP.27 NR.1
04 ANDANTR-ALLEGRO-TEMPO I
05 ALLEGRO MOLTO E VIVACE
06 ADAGIO CON ESPRESSIONE
07 ALLEGRO VIVACE-PRESTO
KLAVIERSONATE NR.14 CIS-MOLL OP.27 NR.2
08 ADAGIO SOSTENUTO
09 ALLEGRETTO
10 PRESTO AGITATO
Ludwig van Beethoven: The 9 Symphonies 豆瓣
9.7 (20 个评分) Herbert von Karajan / Berliner Philharmohiker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9年7月1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莫扎特、海顿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先生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最为著名)、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35首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黎明》等最为著名,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3部康塔塔,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弥撒曲2首;另外还有大量艺术歌曲与舞曲等。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被尊称为“乐圣”。他的学生中就有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他的第九部交响曲《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贝多芬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而九部交响曲代表了他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交响乐不但体现了他坚强的性格, 也充分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思想变革和历史进程;他的作品构思宏大,内容深邃充满了英雄般的气势;他的音乐使人思索,永远给人以力量和鼓舞是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卡拉扬在他显赫的一生当中先后四次录制了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其中第一次是50年代和爱乐乐团,其他三次都是和柏林爱乐,时间分别是1963、1975、1982。而60年代的那一套尤为重要,它是唱片史上第一次以全集的方式发行的贝多芬交响曲。40多年以来,这套唱片几乎成为了欣赏贝多芬9首交响曲的基准。无论就其纪念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卡拉杨为我们建立了一个高水平的聆听标准。
《卡拉扬: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卡拉场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歌唱家合唱团。卡拉场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这个60年代版一致公认为最首要的选择,录音也堪称模拟时代的范本,此低价版套装也更加显得超值,是乐迷不可错过的超值选择,不可错过。63年版“企鹅”评价三星。
Beethoven: Moonlight, Pathtique & Appassionata Sonatas 豆瓣
9.2 (8 个评分) Ludwig van Beethoven / Rudolf Serkin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1990年10月25日 出版发行: Sony
一、月光奏鸣曲的创作
乐圣贝多芬的《月光》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 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 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关于此曲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描写当贝多芬给一对盲人兄妹演奏钢琴时,风将蜡烛吹灭了。当时月光静静地洒落在这个贫困的小屋里,洒在钢琴上和三个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贝多芬即兴创作了“月光”奏鸣曲。无论如何,“月光”这个名称使这首奏鸣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二、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象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2015年10月1日 听过
Sonata No. 8 for Piano, Op. 13Pathétiquein C minor: II. Adagio cantabile
beethoven classical pi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