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folk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豆瓣
8.3 (14 个评分) 雪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1年8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唱片深圳公司
介质为1CD!内附中文歌词!

“翠花,上酸菜!”这句东北那疙瘩的话你再熟悉不过,听了这盘碟子,居然发现雪村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歌,那个痞劲儿,那个贫劲儿,哈哈……
顺便说一句,雪村同志是音乐评书的创始人,Bp机呼号:8366622呼13001。(北京电话号码已升8位,请于首位号码前加6)。

曲目
01 湖南MARY
02 星期三的第二堂课
03 潘金莲
04 北京晚上9:30
05 小李飞刀
06 梅
07 抓贼
08 征婚启示
09 一只蛐蛐
10 梅,我们是否该要有个孩子了
11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12 谢谢你,我亲爱的媳妇
13 开、开、开出租

附送三首伴奏: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潘金莲
抓贼
妈妈唱的儿歌 豆瓣
群星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不详
让我们荡起双桨 、听妈妈讲过去的事 、外婆的澎湖湾 、乡间的小路 、读书郎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歌声与微笑 、小燕子 、春天年年到人间。。。 。。。”
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童年歌曲曾经伴我们度过了那个纯真的年代,如今每当音乐响起时那一幕幕的画面总是闪过眼前带我忆起儿时的情景。。。
她在睡梦中 (Remix) 豆瓣
6.9 (7 个评分) 朴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18日 出版发行: 地球娱乐
上周微信收到师傅发来的wave文件时,我正戴着头盔飞奔在四环路呢。不知啥意思,问了一下,原来是他在家做的remix。被要求赶紧发,越快越好,最好下周,还要免费试听下载。头当场就大了。
我:啥时候做的啊?
师:春节。
我:宣传得计划一下啊,配图也没有,哪有这么快发啊?
师:图我找人做好了,不用宣传直接微博发。
我:……
一晃两个月,歌和设计图就这么同时都定下来了!
想起来了。2月5号——大年初一。跟全国人民一样,我正在串亲戚拜年打麻将普天同庆。突然间,电话铃声大作,还是个语音电话,师傅的头像顽强地跳动着……(最烦微信语音电话,网不好没流量时太误事。除了他,爱打语音电话的都被我设为免打扰了)这么执着地给我拜年啊?他没这习惯啊!
“师傅过年好啊”
“好,帮我找XX我学下XX软件”
“今儿啊?今儿可大年初一,你不过年啊”
“对,今儿”
“额,……”
我就纳了闷了。放着给钱的电影歌,广告歌不做,一人跟家里鼓捣两月,自己美滋美滋的,还要免费。你这是想闹哪样,朴老师。再说了,新歌发行,起码得提前两三个月安排吧,您这袭偷的,连写个文案的时间都不够……
说到文案,我麻溜地去了宣传公司,收获是一堆美好形容词堆起来的文案模版,貌似可以套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首歌。估计看完朴老师又得发飙了。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再过48小时差不多要发行了,今儿连哈登的首场季后赛都没看,抓狂中和发行同事一合计,干脆吐一下朴老师的槽,再编几个问题骗他采个访,就算文案吧。
Q1:《她在睡梦中》是您2003年《生如夏花》这张专辑中的歌曲,现在过去16年了,为什么会选择这首歌做remix版本,这首歌对您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05年学cubase的时候做的第一版remix。我一直很喜欢,只是节奏部分太单薄了,一直放那儿。想改来着,可是工程文件丢了,很麻烦,懒得动。年初时学一个新的做节奏的软件,想正好拿它练手,就来了。
Q2: 这首remix版本您大概花了多久做完的?
好像是春节开始,最后混音是4月2号。之间歇了二十几天吧。难为情的是,新软件学了半天也没学会,用老路子做的:(
Q3: 您创作这首歌的过程是一气呵成的那种还是一贯的纠结?
基本顺利吧。Beat部分有过一些取舍。声音方面做了些尝试,最后还是决定回到最早的版本。中间有过混乱,还是老董来了一趟帮我缕清思路。
Q4: remix版本听起来有一种很空灵的感觉,可能歌迷听起来不是特别的“朴树style”,接下来会继续尝试这种风格吗?
我不知道什么是我的style。我觉得这挺是我的啊,标准的我的平衡感。我爱听的音乐远远多于我曾在唱片做的。
Q5: 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中,有哪些您从来没有过的新的尝试吗?
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新的尝试,都是自然发生的。
Q6: remix版本因为没有歌词,可能传唱度不会像原版那么高,这个您有考虑过吗?
没。过程能忘我,结果能打动我,这样就挺好了。而且还特想和别人分享。我喜欢这种感觉。好像原版也没传唱啊。
Q7: remix版本的封面非常有质感,包括之前《猎户星座》专辑的双封面也是两个略显陈旧的角落,很多歌迷解读是展现了时光痕迹。《她在睡梦中》的这个封面有什么故事吗?原素材照片是您自己拍摄的吗?
直觉就该是被子或床单。小树拍的。小树是我们乐队的视频,猎户MV就是他弄的。关于专辑封面吧,我也没想那么多意义,只是直觉。看到绿墙的那张图片就忘不掉,就觉得该是他。当时团队大部分人喜欢黑的那个,吵到不行,后来建哥还是谁说的要不出两版吧。所以,我一直觉得黑的那个不是我的唱片。我确实喜欢旧旧的东西。
Q8: 您之后还会选择再把其他的歌曲做remix版本吗?如果有的话,是否可以透露下一首准备做哪首歌?
没啥计划。那个软件一定要学会,到时看吧。我倒是挺想找些玩电子的年轻人合作的,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来。
Q9: 您上一张专辑《猎户星座》歌迷们都说等了好久,接下来是否会考虑过再出新专辑吗?
短期不会有。至少一两年。也许会有零散的歌。猎户做了太长时间了,一直没听新的音乐。这几年观念变化太大了,太多东西要学习了。不想重复。也重复不了。
Q10: 您为什么会选择在全网上线前自己微博先发出来,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建哥说微博有几十万人关注。我想都是喜欢我歌的人。想给他们一点惊喜。突然点。希望他们喜欢。
Q11:选在这样的时间点发行是否有特意的设定?
本来打算当春节礼物的。以为会很容易。没想到拖了这么久。也好,和春天一起。温柔,妩媚。
Q12: 此次的版本特别拉掉部分歌词是否有概念上的创意,或想传达的想法?
也是直觉。我吧,一直就只会写那种特实特满的歌词,这样没头没尾的挺好的,空间更大。像另一个故事。
Q13: 歌曲中女性的话语,是否有特别的涵义?
没涵义。直觉。做之前就想好了,要找女声说话代替主唱。05年找到这个越南女孩。录了她好多说话,然后把我喜欢的音节拼凑一下,放在我觉得该出现的地方。越南话真好听,嗲死了,太有感情了,完全被征服。这版最美的地方就是这几句话吧。而且,我不是一直爱在歌里加听不懂的说话吗。因为听不懂,所以不会被意义带走,而只是单纯地被那些音节和语调吸引。语言和意义有时挺讨厌的,是障碍。
Q14:音乐制作上是否有特别的设定(编曲上的创意、乐器演奏上的编排想法、朴树的演唱有特别的延迟或杂讯感,是否有特别的想法与设定等)?
都是直觉。拿掉一些过于抒情的,加入另一些。最后的这个平衡,我喜欢。打动我了。
另外,这个越南女孩叫芳草,当时在我朋友的越南餐厅打工。不知她还在不在中国。能找到她就好了。我想,应该把钱给她,而且让她听到,她的声音这么美。
还有就是,希望大家用耳机或外接音箱听。
以上就是这首歌的由来以及文案。按朴老的意思,这是一个送给大家的,春天的礼物。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后面还有那么多工作,我们慢慢来吧。
2019年4月22日 听过 朴树:05年找到这个越南女孩。录了她好多说话,然后把我喜欢的音节拼凑一下,放在我觉得该出现的地方。越南话真好听,嗲死了,太有感情了,完全被征服。这版最美的地方就是这几句话吧。而且,我不是一直爱在歌里加听不懂的说话吗。因为听不懂,所以不会被意义带走,而只是单纯地被那些音节和语调吸引。语言和意义有时挺讨厌的,是障碍。
china china-folk pop single 朴树
中国音乐名家音乐会 陆春龄 丝弦五重奏 豆瓣
详细内容: 1 梅花三弄2 水乡新貌3 鹧鸪飞4 节日舞曲5 喜报6 月夜思亲人7 行街8 渔夫曲(印度民间音乐)9 乡村花园(英国民间音乐)10 友谊赞歌11 阳关三叠12 牧羊曲13 电子游乐场速写14 唐曲二首15 跃龙16 巴托克三首17 欢乐的夜晚18 天山之春广告语:   丝弦五重奏是由上海音乐学院胡登跳教授为首创建的民族室内乐新型的演奏形式,由二胡、扬琴、阮(或柳琴)、琵琶、筝五件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组成。 丝弦五重奏成员: 扬琴演奏家 敦敏清 第一届“上海之春”全国琵琶比赛第二名 周丽娟 全国民族乐器(柳琴)比赛获奖者 吴强 “ART杯”中国乐器(古筝)国际比赛获奖者 王蔚 第二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第一名 王莉莉   她们都具有卓越的独奏技巧、重奏能力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演奏配合默契,给听众以高度美的享受。
2019年4月4日 听过
在 youtube 看的视频,好像是在某学院内部的演出?(自己做了一个封面。嘻嘻
china-folk
回声 豆瓣
9.2 (79 个评分) 齐豫 / 潘越云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5年1月4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公司
《三毛作品第15号:回声》这张唱片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极具典藏价值。如果暂且抛开音乐层面的意义不谈,单纯从收藏的角度讲,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张唱片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当时滚石唱片公司率先从日本引进了雷射唱片(CD)生产技术,于1985年先行推出卡带版的《回声》,成为滚石1986年1月推出的前五张CD中的第一张,其编号为RD-1001。
这张唱片是作家三毛的半生故事,由她亲笔写下的12首歌词,串联成一张完整的音乐传记。这张专辑的一大特色是齐豫与潘越云宛若天籁般的歌声的珠联璧合。
由李泰祥、陈志远、陈扬、李宗盛等七位作曲高手所谱写的歌曲,在齐、潘二人的歌声里以不同的曲式唱法,诠释出三毛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际遇之下的不同心境,再经由三毛本人的旁白贯穿,从而成为一张有着内质统一、叙述丰富的动人故事的唱片,被称之为“传记音乐”。
《回声》这张专辑将三毛的半生划分为四个阶段:从《轨外》到《谜》所诉说的童年封闭,是三毛这一生不寻常经历的缘起,其中的压力与叛逆,孕育出她日后浪迹天涯的生活中所赖以支撑的毅力与勇气;从《七点钟》、《飞》到《晓梦蝴蝶》则是少年三毛的初恋记录,由忐忑憧憬到恨别远走,心情也在纤细的颤栗中迷乱;从《沙漠》开始的崭新世界是三毛传奇的高潮,她对生命独特的观点带给人们一种新奇的刺激与向往,也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三毛浪漫的爱情,亦伴随她传奇的经历开始,《今世》和《孀》是唱给故去恋人的悲歌,也是三毛脆弱生命的一个节点。而最后的《说给自己听》、《远方》到《梦田》,则是在漫漫黑夜中乍现的黎明曙光,经历人生的创痛之后,在豁达中给自己的灵魂松绑。
“她要的是黎明,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黎明。即使她如此渴望着,回声还是不肯退去。” ——三毛在《回声》的唱片文案里,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回声》是一种绵延的声音,一波又一波地振荡着我们的耳鼓,将那份难以名状的感动,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这份感动,足以穿越时间,抚摸你。
灵山的儿女 豆瓣
8.4 (17 个评分) 保新谊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众生音乐
年近70的贵州盲人民谣艺人保新宜与香港噪音合作社(其实不是搞噪音的是搞政治民谣的团体)成员陈伟发合作灌录的这张贵州民歌专集<灵山的儿女>发行量很少,十分珍贵
豆瓣
9.0 (56 个评分) 邵容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和平之月
倾听启音的钢琴声,仿佛晨曦初露,琵琶轻开如波。红云渐渐鲜艳了一个玫瑰色的清晨。是一个温馨静谧的江南早晨,如画,想像跟着进入了情境。
原来兰的第一支曲是这样匠心独运,是一种引人入胜的手法,是一种娓娓道来的叙述。胡琴长弓拉出古幽哀约却又刚毅之音,伴琵琶急流畅快的向前。如风中的摇曳,给人一种娇小却坚贞的感动,一种微带野性的纯真,玫瑰的形像呼之欲出了。最后竟是用笛来结束,仅仅一小段的笛音,是一个意味深远的感叹号,仿佛入夜时在老榕树下痴心守望的故事。
晨光,轻柔,好像亲密爱人润唇的一吻。有声音正撩醒这迷朦睡眼,竟是那琴键俏皮的叮咚,林中精灵闪身而过。一阵薄风微掀帘幔的情怯,仿佛不小心地碰着了雕檐角上的风铃。此时此刻,正是该甜甜地享受一个早起的慵懒哈欠。于是嗅到一缕袅袅的芬芳,弥神顿清。肯定了吗?那是一种呼唤?推起锦被,当是推开向着日出的窗,引颈寻觅。分明地,一种诱惑漫过来。感觉已经沐浴在清晨的空气里了,心随之轻盈。
你应该首先看到了波光粼粼,晨间的湖,凌波仙子正用花萼的眼睫眨动,泼弦般震荡的是谁的心啊?你一定要说那是心弦了!于是,柳浪莺舞的逆光中,出现了少年那丰健的身影。他有韧苇子迎着风的步踏。也许,还是一个佩剑儿郎。桃红的朝阳是宿醉的红晕,染得萤萤潮湿的草地,现出一派娇羞的表情。绿草儿弹飞了晶亮的露珠,向少年挑起嬉戏。少年濡湿了的麂皮软靴,飞踏过情意绵绵的群群芳草。草儿惊讶了,不甘地跟着他望了过去,更妒忌那少年狂奔的身影,他是那样激动,更是那样俊逸。阳光、荒草、林木和少年,他们统统都被吸引。一朵野蔷薇,她正在风中鲜艳地出落。少年的目光流露了他的真情,他痴痴的样子,却是无语的赞美,再也掩不住的赤子之心。野蔷微,她天真地娉婷。红唇如逗吻,芬芳与风旋舞,阿娜带刺的腰枝,也在风里尖锐地睥睨着轻薄的情风浪子。野蔷薇啊,这个天生丽质的玫瑰丫头。在这清晨如洗的郊外长出来,立刻摄取了所有天籁之音的恩宠。阳光给予她闪耀的金色音符,风是柔软的丝弦。一派风和日丽的谐调之乐,在林间、在湖畔。慧诘也兰心,也优雅地荡漾。还有什么,能如此娇艳?还有什么,能如此妖娆?蓝天正在明朗,它拨开那些挤过来的云儿。溺爱地望向这一朵独自开放的花,她在绿树芳草中间显得多么独特,可她并不娇情。她是一朵野蔷薇,是这荒野里的骄傲,她不知道有富贵华丽的温室。她是那么满足,只爱这蓝天艳阳,天地之气。她幸福地望向那个少年,她甚至不知道遇上了爱情。漂亮的蝶儿向她飞来,蝴蝶是一朵多情的风飞花,她贴向这美丽的玫瑰耳语,玫瑰方知了天地情意。野蔷薇愈加绯红了,芳香之蕊,弥漫林野。她甘甜地充当了那个少年心中至爱的物语,而她也品到了少年的热血滋味。那是伤痛,她懂得了怜悯少年如火的爱情。野蔷薇……,野蔷薇……,你多像我心爱的女孩,她的气质和你是那么相似。少年喃喃温柔的倾诉,催醉了野蔷薇,她心甘情愿地芳香浓郁,和少年的笛声一样,陪着他一往情深地等待,等待他美丽如花的姑娘……和月描绘的,是充满智慧的形像。和月物语,总关情。也看少年气质如兰,知情达意的君子兰。
邵容在专辑中只是担任琵琶演奏,作曲、编曲、制作等职都是由京田诚一担任。专辑第3曲改编自中国传统古曲“月儿高”,其他曲子都是原创新曲。
我们远去的家园 豆瓣
8.7 (29 个评分) 李志辉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散发着民族文化之光的乡村聚落:大理、平遥、凤凰城……多彩的形态,古朴的民风,独特的建筑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这些古城镇散发出各有千秋的鲜明特质。这些美丽而古老的家园,正饱受着城市化洪流的侵蚀,一天天从我们的视野里远去。通过音乐的指引,穿越历史的风景线,走近这些田园牧歌般的家园,去领略其中的神韵。
专辑收录的乐曲均为原创,民间乐器自然古朴的原音与现代音乐表现手法相结合,揉合出耐人寻味的听觉效果。每一首乐曲旋律的主题均提炼于当时的音乐元素:或欢快活泼、或神秘浪漫、或精致优雅、或古朴凝重……但同样都那么自然而流畅,展开一幅幅迷人风景,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悠扬的旋律中抵达内心的简单和宁静。
听风的歌 豆瓣 Spotify
9.7 (19 个评分) Urna Chahar-Tugchi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KlangRaume
Urna Chahar-Tugchi(乌仁娜)
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乌仁娜,直到十六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就学之前,都过著纯朴的游牧生活,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后来随同为音乐家的夫婿 RobertZollitsch 旅居德国,并继续从事创作及演唱。
Urna展露她音乐的才能和天赋是在学习扬琴的那段时间,那时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正访问呼和浩特。十八岁那年,她做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离开内蒙到上音求学。当时她连一句普通话也不会讲,她的家人也对上海知之甚少,连位置哪里都不知道。这次远行对Urna的生活和事业产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一位俄罗斯音乐评论家称Urna和另外一位Tuvan歌手Sainkho为“亚洲女高音双姝”。2003年夏天,在得到德国RUTH奖最佳国际艺术家称号之后,在欧洲人眼里Urna奠定了世界音乐的重要贡献者的地位。
唱片音响购买指南1996年主笔年度CD首选推荐
「挑起了血缘深处的感动与共鸣,小品式的曲子却有撼大树的力量,比古典音乐更令人动容」
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专辑单
「……老实说,我必需坦承,我会将这张CD选入榜中最大的原因是歌声太令我感动了,反而,录音效果是其次的考虑。您一定看不懂这张唱片的标题与演唱者,但是看唱片封套上的人物又是东方面孔。告诉您,她是蒙古人,而她唱的歌是蒙古草原的歌与即兴演唱。乐器伴奏只有二个人,一个人弹吉他或曼陀铃;另一个则弹像类似鲁特、吉他的Zither拨弦乐器。您一定猜想蒙古草原的歌一定很豪壮,刚好相反,她唱的是非常柔美、非常轻声、非常委婉、非常欢悦的蒙古草原情歌。与「拉普人之歌」相比,拉普人是苍凉悲壮的,而蒙古情歌则羞人答答、情长意浓。当然,人声与乐器都录得非常非常的自然……」
-----摘自 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专辑单
是的,乌仁娜(Urna Chahartugchi)的歌声就是有这种感动人心的特色,各位乐友可能会想本站这一二年来已介绍了乌仁娜三张专辑,但为什么没有她最感动人心的「听风的歌(前一任代理翻译成蒙古之歌)」呢?
好吧,白头宫女话当年,有时候我们因一张优秀的音乐专辑深受感动后,很热心的在网站和店里推荐半天,结果买气甚差,「听风的歌」在1995年时期就是这样,连搬出「唱片圣经 刘总编榜单入选100张」都没用,所以当初台湾代理是因为「乏人问津」才不再代理的。至於「听风的歌」当年对台湾乐友的缘份没有那么深,原因之一当然是……封面,请诸位乐友看一下右边的专辑封面吧,有时候封面设计的确是会左右不是那么资深的乐友初次购买慾望的。
感谢电视主流媒体广告的力量,SONY DCR-PC350的DV摄影机「西藏篇CF配乐」那感人无比、赚人眼泪的广告中(乐音小林按:DCR-PC350我个人很想买来拍我家小朋友,但最近又想买CANON EOS-350D数位单眼……),就是採用乌仁娜「听风的歌」中一首"Hödöö",此广告在电视上大打特打之后,全省都有乐友疯狂询问各大唱片行(好久没有遇到这种盛况了),问什么呢?大家不是问SONY那台DV在那里买,而是在问这广告中的女声是谁?是那一张专辑等等。至於本店也不例外,前一阵子接全省乐友的电话接到手软,但我都一一告之曰:不要急,这么红的专辑一定有代理商会再度引进的……云云。
那么这一张因SONY DV摄影机「西藏篇CF配乐」广告而让乌仁娜演唱的 "Hödöö" 红遍香港、大陆、新加坡、台湾的 "Tal Nutag"专辑,其实是乌仁娜1995年在西方世界发表的首张作品。
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的乌仁娜,直到十六岁前往上海音乐学院就学之前,都过著纯朴的游牧生活,连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讲;后来随同为音乐家的夫婿 RobertZollitsch 旅居德国,并继续从事创作及演唱,近年来,已成为欧美人士心目中重要的东方音乐代表女声之一。
基本上我个人偏爱推荐歌手的前一二张专辑,尤其是因知名度不够,製作成本不高时所製作出来的专辑。个人认为那时以佛家论点是--最不著相,以厨师的论点是只为了做好吃的餐点给顾客。所以一位值得推荐的歌手,其前二张专辑往往有其不可磨灭的地位。
乌仁娜这种初次在欧美发声的东方女歌手,我想也是同样的情形,前一二张专辑的製作费不可能是天价级的,所以由她丈夫负责齐特琴、古箏、吉他,另一名乐手则担纲吉他、弦乐、曼陀林,极其简单的乐器编制,围绕著乌仁娜高亢清澈、纤美却又生命力十足的嗓音,勾勒出属於游牧民族极简的生命情境、乐天单纯的生活哲学、以及无可抗拒的音乐美感。
其中被选为SONY DV广告曲的 "Hödöö",更是一首旋律酷似「兰花草」,民谣风十足的作品;而乌仁娜在其他歌曲中,也展现了相同的温柔美感,以及她嗓音的多变与张力。而贯穿整张专辑的,却仍是那来自大地、温暖又坚强的生命力;一种微风扫拂过山巔、扫过草原,坐看云起日落的豁达。悠然如草原微风的嗓音,静謐幽远的意境,使得这位来自蒙古的创作女歌手,悄悄潜入渴求慰藉的现代人心底。
讲到这里,在网络上有人说SNOY那广告不是她唱的,是新加坡那里请人翻唱云云,其实我想广告应不用如此麻烦,而且蒙古语可不是「翻唱」这么简单,还要唱得感动人呢。以我个人认为是在做广告配乐的时候,在「声音平衡度」上有做些手脚而已,各位乐友不妨再仔细比较看看。
至於录音好不好,以这一张专辑来说,本来就是一张能感动内心的专辑,以我来说是不在意录音好不好的,但还是不能免俗的先说一下——
本店认为这一张不是什么「超顶级」录音,但是要说也是一张蛮考验音响系统之感情詮释能力、重量感、速度感、密度感、声音质感和房间有无驻波的一张专辑。
只要您觉得本专辑乐器形体像「毛球」一般毛边大盛,听不到空间里很短但自然的残响,乌仁娜的声音轻到过份、受不了、吊在半空中很难过......那么贵府的音响系统,应和上段所列的问题有关。
王洛宾歌曲精选集·演唱篇 豆瓣
王洛宾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风潮
这是风潮前几年推出的一套中国民歌之父王洛宾的唱片,此款是“演唱篇”,共收入歌曲14首。按理
这些歌肯定是早就广为流传的,但这个专辑所选,具有两大特色,一是最出名的歌,都是王洛宾上世
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所创作、收集、整理、编配的。“青春舞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
汗”、“半个月亮爬上来”、“达板城的姑娘”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曲,正是王洛宾在1938~1939
年创作和整理选编的。而40年代以后的“都达尔与玛丽亚”、“小白鹿”、等,当然也是脍炙人口的
西部名歌。这说明选编者要让人们知道,被称为“中国民歌之父”的王洛宾,最主要的成就是在中国
处于十分落后、而且是十分艰苦的抗战时期!这令人对他更生敬意。二是专辑里还有“牡丹汗”、
“黑眉毛”、“沙里洪巴”、“黄昏里的炊烟”、“高高的白杨”等相对“冷门”的作品。其实这些
歌曲与那些最流行的王洛宾歌曲一样,同样具有优美生动的旋律,浓郁的西部“原生”风味。片首曲
使用“掀起你的盖头来”,更突出了选编者欲让这首歌来开个头——揭开一代歌王“被压抑在命运的
盖头下,隐藏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神秘面纱,可谓构思巧妙,寓意深邃。参演者歌声朴实无华,功力
深厚,既有西部各民族的风情,又有较高的艺术提炼,值得歌迷欣赏、收藏。
送别:杜冲洞箫演奏民歌金曲 豆瓣
洞箫:杜冲 / 古筝:王蔚
出版发行: 雨果唱片
杜冲是当今乐坛上的一位极具才华的演奏家,他致力于各种民族吹奏乐器的表演艺术,有“上海青年第一笛”“东南亚第一排箫”的美称,曾为雨果灌录吹管专辑《幽兰逢春》、《初一到十五》及《在彩虹上》等,获得一致好评。 杜冲自幼喜好吹奏艺术,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后,得到笛子大师陆春龄与赵松庭的指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扎实的功底加上丰厚的创造性才能,使他的演奏卓然自成一格。
杜冲的洞箫演奏柔情细腻,悠扬缠绵,令人回味无穷,深受听众的喜爱。 近年杜冲参与了多部影视作品的配乐演奏,录制了十余张激光唱片和音带,并多次随团出访东南亚及欧美,赢得了国际声誉。
根源中国 西藏二 豆瓣
Various Artist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根源中国——西藏》是《根源中国》系列的第一弹。值得一提的是,对西藏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域一直情有独钟的摩登天空唱片公司老板沈黎晖亲自带队和录音师等工作人员共同赴西藏采录当地的原生态音乐。这套双张唱片成功地收录了包括转经歌、赶羊歌、王子唱腔、龙宫神女唱腔、昌都酒歌、扎念琴演奏等传统民族歌曲,以及藏戏(苏吉尼玛唱腔)和劳动歌等珍贵的西藏民间音乐录音。
天天天蓝 豆瓣
8.5 (26 个评分) 潘越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在台湾歌者虽然众多,但一听就能瓣认的声音并不多,潘越云就是其中之一。1982年,她凭借《天天天蓝》专辑,迅速成为乐坛上备受瞩目的一员。其实,早在1981年,她的首张专辑《再见离别》就有着相当不错的成绩,而《天天天蓝》专辑更是创造了十几万张的惊人销量。作品中的古典韵味,加之她清亮、宽广的嗓音,充分表现出当时那种琼瑶、三毛式的浪漫情怀,并一举获得了当年金马奖最佳制作(李寿全)最佳演唱(潘越云)最佳编曲(陈志远)三顶大奖,被誉为民歌后期的隽永之作。
这是潘越云的第二张个人专辑,由李寿全制作,曾获当年度金 鼎奖(台湾歌坛专业评选)的三项大奖:制作人、演唱及编曲(陈 志远)。罗大佑对潘越云演唱的评价是:“她的音域很平均,嗓音 认同感强,歌中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本专辑也许并不是阿 潘作品中最好的一张,但绝对是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
这张专辑由李寿全担任制作人,在此之前他已经制作过几张成绩斐然的唱片,如“龙的传人”、“柴拉可汗”等。当时潘越云的歌唱事业正值起步,李寿全心想:“再见别离”里的潘越云被认为和蔡琴一样,声音是低沉的,但她在高音部份应该也会有很不错的表现。于是整个制作过程朝向让阿潘尝试较清亮、较宽广的音色。为此,李寿全严谨选歌,甚至在好旋律难求的情况下,自己作了“守着阳光守着你”这首脍炙人口的作品。而在编曲上,虽受当时风行的“梁祝协奏曲”影响,陈志远仍然掌握住“天天天蓝”苦思苦念的哀怨意境,从一开始小提琴的独奏就紧紧抓住听者的耳朵。
当然,我们的女主角—潘越云的声喉也是无话可说。“台湾的演唱者虽多,但一听就能辨认的声音不多……潘越云是其中之一,证明她的嗓音有可认同性。在可认同的声音中,潘越云又有她的特殊性:第一、她的音域最平均,在其他女歌手中,齐豫、苏芮、郑怡的音域都偏高,而蔡琴又偏低;因为潘越云的音域平均,她表现的可能幅面也最大。第二、潘越云声音本身张力不高,但传达出来的情绪张力极高。”这是在“天天天蓝”之后,罗大佑担任潘越云的制作人时所下的评语,中肯地评论了阿潘的歌声特色。
如此的评语,可于“天天天蓝”专辑中得到印证,如“天天天蓝”,短短几句歌词,就把思念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不知情的孩子/他还要问/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从不知世事的孩子的眼睛,看出自己心中的哀愁,更添几分凄怨。如此的好歌并不好唱,而潘越云却将歌词的意境、歌曲的韵律表达得恰到好处。相对地,专辑中如“她是谁”这般较明亮轻快的曲子,阿潘仍表现得相当称职;又如“守着阳光守着你”,为当年同一名称连续剧的主题曲,红遍大街小巷,至今仍被许多歌手重新翻唱,但阿潘那带有特殊磁性的音色,娓娓道出对情感的执着与希望,仍旧是歌迷的最爱。
平心而论,这张唱片未必是潘越云作品中最好的,她在后来的演唱生涯中不断进步,有些专辑的整体表现更超过“天天天蓝”。可是“天天天蓝”这首歌实在太强了,强到所有的评审都重拾那份浓得化不开的情感,在这次“台湾百佳唱片”票选中将这张专辑推上了第四名。只不过,众人的肯寂并未能在“平均分数”上支持潘越云进入“演唱排行榜”的前十名。
这样的结果或许正如它的催生一样曲折:“天天天蓝”原是作家亮轩于国外念书时,向作曲者卓以玉学会的。由于词意甚美,它在一次陶晓清家的聚会后流传开来,日后并由民歌手范广慧于演唱会中发表。识货的吴楚楚一听随即将它拿去,预备制作给潘越云唱。可是在“再见别离”出版时,吴楚楚却因“好歌太多”而将它“留待下次再用”,使这首歌直到李寿全担任制作后,才得以大放异彩。无论如何,“天天天蓝”和潘越云紧紧连在一起了,即使流行乐坛更替一如沧海桑田,人们却永远难以忘怀阿潘赤足凝首背后的那片蓝。
专辑中潘越云的嗓音非常的唯美。在此之前,潘越云一直在象蔡琴那样的低音方向做发展,这张专辑让她的声音变得更清亮、更高亢。于是,我们有了以后出了很多优秀专辑的潘越云。
1981年,阿潘正式出道并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隔年以‘天天天蓝’专辑奠定阿潘在歌坛的地位。阿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国语经典歌曲,包括“天天天蓝”、“守着阳光守着你”、“野百合也有春天”、“爱的箴言”、“几度夕阳红”、“谢谢你曾经爱我”、“我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等;1988年,阿潘首度发行台语专缉,同样也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包括“桂花巷”、“情字这条路”、“心情”、“纯情青春梦”等。总计阿潘于海内外发行的国台语专辑超过60张,亦为歌坛中少数国台语作品成绩皆斐然的歌手,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天天天蓝』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民歌,听潘越云将那愁苦的心情表达的适切,不至于太过。这张专辑是由滚石在1982年所发行的,天天天蓝最初时是卓以玉与陈立鹤在某次聚会里教唱的自创曲,听过的人都非常的喜爱。滚石在制作潘越云的唱片里,便将天天天蓝放入专辑中,恰巧大陆的梁祝正在上演,陈致远便将具有古典国乐的编曲编入里面,而有了现在我们听到的潘越云版本。
一起来听听潘越云演唱的『天天天蓝 教我不想他也难 不知情的孩子 他还要问你的眼睛 为甚么出汗 情是深 意是浓 难是苦 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