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贝
兰伯特先生 豆瓣
作者: [法] 让-雅克·桑贝 译者: 秋杉 中信出版社 2003 - 3
桑贝是谁?
最简洁的回答莫过于—绘本大师。
提到绘本,有人会说台湾几米,然而谈及人文传统深厚的欧洲绘本,没有人敢忽略桑贝。
桑贝是一个精圆半吐的概念,一种品味,一类格调(如果格调一词还没有被糟践彻底的话)。他的好处在似远忽近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在冷漠和悲悯之间,像一杯沉淀了许久又被轻轻搅动的水。
从1960年为《小淘气尼古拉》画插图一举成名之后,到现在,他已有二十多部著作问世,全世界都有执著的桑贝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交流和分享阅读桑贝的快乐。桑贝没有什么桑贝式的语言,这让桑贝迷缺少了其他迷们常用的切口,“桑贝”成了进入这一迷人世界的惟一密码。
你很难一下说清桑贝关注什么,法国报刊说:“桑贝笔下的典型人物,身躯小得像鸟,却无法自由翱翔,是受到日常琐事牵拌的理想主义者—梦想着自由开阔的空间,却被牢牢地绑死在地上。”
他很冷峭,《兰伯特先生》完全是一部法国艺术电影的作派,固定的场景,固定的人,翻来覆去的圣诞,一个总是缺席的人,却是全书的主角。政治、足球、女人成为男人掩盖内心荒凉的出口,咖啡馆里的人生是无出路的,每个人都滔滔不绝,但都一言未发。他很幽默,《航空信》里横冲直撞的文化和深厚悠闲但多少有些没落的文化冲突被演绎得令人捧腹。他很细腻,《我的另一半》是一幅各色人等的情感风情画,渴望、计算、付出、等待,每一个情感横断面都黏稠、荒诞,充满怀疑。他很犀利,《清晨》所描绘的是梦与醒的交界,那是意志和欲念、希望与失落共生的时间,那些意识流动的画面和晦暗的情调剥离出的人,也许离我们的灵魂更近。《一点巴黎》中的巴黎再大,不过是个道具,所有景致的背后,是个卑小的法国外省人。也许这样去理解渺小的人,要比了解一个伟大的城市有意思得多。
不简单的生活 豆瓣
Rien n'est simple
9.2 (5 个评分) 作者: (法)让·雅克·桑贝 译者: 周行 中信出版社 2011 - 1
桑贝是谁?他是人文传统深厚的欧洲绘本的代表画家。他是法国国宝级的漫画大师。几米把桑贝奉为偶像。桑贝迷遍布全世界。他的20多部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流传。
《不简单的生活》中,桑贝把“一切简单事物都包含着不简单因素”的哲理赋予他所见到的所有事物中。尽管画面中都是一件件小事,然而你总能从中发掘出充满情趣、耐人寻味并闪烁着智慧火花的幽默因素。桑贝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双桑贝的眼睛。
清晨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桑贝 译者: 秋杉 中信出版社 2003 - 1
《清晨》所描绘的是梦怀醒的交界,那是意志和欲念、希望与失落共生的时间,那些起意识流动的画面和晦暗的情调剥离出的人,也许离我们的灵魂更近。
桑贝的意境高深莫测,连法国人自己都无法完全了解他,也许这正是说明,桑贝不是法国的,甚至都不是欧洲的,他对这世界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双桑贝的眼睛。
我的另一半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桑贝 译者: 秋杉 中信出版社 2003 - 1
《我的另一半》是一幅各色人等的情感风情画,渴望、计算、付出、等待,每一个情感横断面都黏稠、荒诞,充满怀疑。一篇篇各自独立的精彩图文所构成的幽默小品,呈现出不同型态的人格在爱情、友情路上探索的各样心情与感受。存在于友谊之中的种种心结、伴侣之间的甜蜜……,如果你想探知另一半的心意,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下法国人,则一定不能错过本书。
本书呈现出桑贝的犀利。桑贝的意境高深莫测,连法国人自己都无法完全了解他,也许这正是说明,桑贝不是法国的,甚至都不是欧洲的,他对这世界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双桑贝的眼睛。
书摘
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幸福的能量巨大到笼罩了整个世界。我们渴望将幸福的感觉说出来、吼出来。但是对谁说呢?对谁吼呢?我们的朋友当中,又有谁可以理解这种深刻而又极度亢奋的感觉呢?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幸福应该是具体可见的。我有感而发地写下几页东西,洛蕾无法理解这些东西。而她用严加惩处在画面上上留下的印记,也同样令我大惑不解。从此,我俩对视的目光,开始流露出极度的怀疑与不解。
我们对彼此的爱慕与尊敬,使得我们的友情陷入跳高比赛一般持续不断的竞逐中。当他表现优异时,我会再接再厉,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好,并且告诉他。然而,他追求完美的精神是如何的坚定,以至于不出几天,他就会有更为不俗的表现。有一天,我发现他的表现已经超乎我的能力范围。出于懊恼,第二天早上,我故意迟到了一会儿;下一个早上,我至少迟到了两个小时。接下来的那个礼拜,我甚至有一次让他足足等了一整天。一个月后,他没跟我打招呼便度假去了。我搬家的时候也没让他知道。一想到他得知这个消息后的表情,我就很高兴。
一点巴黎 豆瓣
8.8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桑贝 译者: 秋杉 中信出版社 2003 - 1
桑贝的繁华都市与似水流年
春日周末的下午,一个甜熟的午觉过后,天色仿佛已经明亮得有了倦色,略微显出些橙色的暖调子,这样的午后,是应该用来浪费在桑贝身上的。
好像是很多年前了,在一本随便的杂志中页,看到一幅漫画:一只不甘寂寞的“后”终于不能忍受棋局的沉闷,划着一道优美的弧线,跳下棋盘溜了出去,两个下棋的人,瞪着惊奇的小眼睛,竟然有点不知所措。后来才知道,它的作者就是桑贝。桑贝,散落在各种杂志中时,似乎总是惊鸿一瞥。及至捧着《我的另一半》、《航空信》、《一点巴黎》、《清晨》和《奢侈、宁静&享乐》时,奢侈得像一个暴发户。
让-雅克·桑贝(Jean-Jacques Sempe'),1932年生于法国波尔多,那个以葡萄酒闻名于世的地方。少年时代桑贝梦想加入法国作曲家雷·旺图拉的管弦乐演出,不知怎么就迷上了画音乐家,淘气散漫以至被学校勒令退学,其后桑贝还担任过酒铺的送货员。17岁时桑贝入伍当兵,那时他一有空就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投往巴黎的各大报章杂志。自1960年起,桑贝开始为《小淘气尼古拉》画插图,那个不世故,没有心机,不是优等生,也没有特殊才艺的淘气男孩使得桑贝声名大噪,从此开始了插图绘画生涯,他创造了一种法国式的世故圆融的幽默,有时甚至有点半梦半醒,漫不经心。
相对于那些土生土长的巴黎人来说,桑贝不过是个外省人,桑贝笔下的巴黎,永远都是细细密密的背景下的升斗小民,牵着狗互至问候的人;在逼仄老旧的楼群中间伸个惬意懒腰的太太,隔着优美的铁艺栏杆聊天的主妇;阳台上品着咖啡看着街角车来人往的夫妻;因为公共汽车的碰撞而分成两个阵营对骂的乘客;拎着圣罗兰、路易·威登、夏奈尔购物袋四处拍照的日本小姐;在波夫娃写作《第二性》的咖啡馆给父母写信的怀揣梦想的外省姑娘……此时的巴黎只是个背景,虽然桑贝费时费力把这个背景画得密不透风间不容发,可这些像鸟儿一样的甚至面目模糊不清的小人物,仍然成为了巴黎的灵魂。看着这些画,这个时尚之都竟有了些老暖温贫的意味,这就是《一点巴黎》,只是一点,没有伪装也没有表演的一点。
看了《奢侈、宁静&享乐》,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奢侈和享乐——老画家和朋友一起在郊外写生,画的大概是芦苇一类的草,在微风中摇曳起伏,老画家说:“回去吧,风向变了。”回去的理由,仅仅是风向变了;有人驾着私家的小船在水上优游,遮阳伞下的小桌上,酒是冰着的,两个酒杯尚空,船舷上写着“诚邀同游”,怪不得岸上的女人要感叹:“如果一天我也来一段艳遇,一定得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还有在细雨绵绵的日子里,窝在心爱的旧羊毛衫里,身旁堆着珍藏的旧唱片、生火用的木柴和心爱的旧书——真正的奢侈和享乐是有着宁静打底的,平和得像一个飘飘欲仙的好梦。
桑贝的画,精采的不单是他所刻意创造出的戏剧效果,更值得慢慢品味的是他或简或繁的画面里捕捉的一种生活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算计、接近和疏离,对老时光的怀念和关爱。许许多多费时费力的背景、看似不必要的细节,都是在说故事。这故事不是几米关于青春关于童年的故事,读来读去,总有些苍凉的况味挥之不去。李倩J083
一点法国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法] 让·雅克·桑贝 中信出版社 2010 - 1
桑贝是谁?他是人文传统深厚的欧洲绘本的代表画家。他是法国国宝级的漫画大师。几米把桑贝奉为偶像。桑贝迷遍布全世界。他的20多部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流传。
《一点法国》中的黑黢长夜,浓烟一样笼罩。多心的人会害怕,快乐的人在飞驰。明亮暖和的家,是人的希望和绝望的峡谷。我们总是从那里出发,再回到那里集合。桑贝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双桑贝的眼睛。
航空信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让-雅克・桑贝 译者: 秋杉 中信出版社 2003 - 1
桑贝是法国著名绘本大师,他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在冷漠和悲悯之间,像一杯沉淀了许久又被轻轻搅动的水。当你看完桑贝的书,也许你会获得一种新的看世界的角度,像桑贝一样幽默、冷峻,或者,如果你踏上欧洲,如果你用桑贝的气息重新覆盖你看到的一切,也许,一切都另有一番意味。
当你看完桑贝的书,也许你会获得一种新的看世界的角度,像桑贝一样的幽默,冷峻,或者,如果你踏上欧洲,如果你用桑贝的气息重新覆盖你看到的一切,也许,一切都另有一番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