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娃
波伏瓦回忆录 豆瓣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译者: 黄荭 作家出版社 2012 - 6
《波伏瓦回忆录第2卷:岁月的力量2》讲述了把一生分成几个阶段来看难免有些武断。不过1929年显然是个崭新的开始,我完成学业,获得经济独立,离开父母家,对过去的友情做了一个清算并结识了萨特。1939年,我们的生活也同样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历史抓住了我,不再松手;另一方面,我彻底地投身到文学创作之中。一个时期结束了。我刚刚描述的这个阶段让我成熟,让我从青年变成成人。这一时期我有两大优先考虑的问题:生活和实现我当作家的理想,也就是说,找到把文学嵌入我的生活的契合点。我不再把自己的生活看做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完整体系;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和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的关系。我所要讲述的就是这一转变。
波伏瓦回忆录 豆瓣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译者: 黄荭 / 罗国林 作家出版社 2012 - 1
西蒙娜·德·波伏瓦无疑是20世纪法国一位伟大的回忆录作家,其四部主要回忆录的巨大规模与篇幅,至今无人出其右。其即:《西蒙娜·德·波伏瓦回忆录》之《第一卷:端方淑女》(1958)、《第二卷:岁月的力量》(1960)、《第三卷:事物的力量》(1963)与《归根到底》(1972)。这四部回忆录所具有的圣西蒙式的历史社会价值,只有像波伏瓦这样既是文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介入者”的作家兼斗士才能提供。此外,还有三部回忆录或自传性作品,与前四大部回忆录构成一个编年史般的整体。
波伏瓦在回忆录中则力图提供一个反抗传统、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端方淑女》记述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到她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岁月的力量》回顾她1929年至1945年的经历,从开始就业自立并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迈出最初的几步,直到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难岁月。《事物的力量》是其自大战结束后到60年代初期的生活记录,即在以萨特与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风靡法国以致整个欧洲的那个阶段里种种活动的实录……
波伏娃:激荡的一生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法)弗朗西斯 / (法)贡蒂埃 译者: 唐恬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7
西蒙娜•德•波伏娃于1986年4月14日逝世。二十多年之后,虽然她的作品和她的个人生活始终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是20世纪法国作家中的大师级人物。她的显赫声名,缘于作为一位文学家和一名存在主义学者在文学界与思想 界所拥有的卓著成就,而且,她又是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
本书是一部全面的波伏娃传记作品,内容大致分为儿时贫困时代、少年学习时代、青年创作时代、中年辉煌时代和老年“影响社会”时代,记录了波伏娃一生生活、感情、思想、创作等方面的种种历程,再现了她叛逆和传奇的一生。她和萨特“奇特的爱情”也是故事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二人的关系中,不断地有他或她的情人加入进来,在充满嫉妒、怨恨、厌倦的混乱状态中凸显了波伏娃—萨特组合的实质——思想高于爱情,对这些事情的讲述也揭示了波伏娃作为女性所具有的多情、 细腻、敏感、脆弱的一面。
这部作品也是波伏娃生前唯一认可的传记,资料分别来自传主的作品、与传主的访谈对话录,以及晚近发现的珍稀信件。“在涉及具体的事实时,激动不是理由。”波伏娃接受作者采访时作如是说。由此,就内容的真实性和材料的新鲜感而言,这部传记有独特的优势,可信而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