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巨人的陨落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Fall of Giants
8.4 (270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译者: 于大卫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6 - 5 其它标题: 巨人的陨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威尔士的矿工少年、刚失恋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国特工… 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五个家族迥然不同又纠葛不断的命运逐渐揭晓,波澜壮阔地展现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如此真切感受过的20世纪。
好兆头 豆瓣
Good Omens
8.3 (62 个评分) 作者: [英] 特里·普拉切特 / [英] 尼尔·盖曼 译者: 马骁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10
根据巫女艾格妮丝·风子的《精良准确预言书》,世界将在周六迎来终结。准确来说,应该是下周六,晚饭前那会儿。于是,各方势力纷纷加入混战,异象不断出现,世界陷入骚乱。
有人四处奔走,有人却在浑水摸鱼,比如本书的两位主角:热爱飙车与摇滚乐的恶魔克鲁利,和开古董书店、爱发牢骚的天 使亚茨拉菲尔——两人各自接到命令参与这场混战,但哥俩都在人间待了上千年,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挺不错的,毁了似乎有点儿可惜。
一片混乱中,似乎没有人注意到,那个将主宰世界命运的关键角色,其实另有其人……
--------------------------------------------------------------------------------
编辑推荐
◆两大重磅奇幻作家强强联手!
◆《碟形世界》作者特里·普拉切特×《美国众神》作者尼尔·盖曼!
◆两位作者都曾二十余次斩获文坛重磅大奖;本书也曾获轨迹奖提名、世界奇幻奖提名,入选BBC全民票选“英国百大好书榜”;
◆但他们并不在乎,写这本书,只是为了逗对方发笑!
◆世界有多正经,末日就有多荒诞。
--------------------------------------------------------------------------------
媒体评论
1.我们会打很久电话,给对方读刚写好的绝妙的段落,聊聊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不过主要目的,还是让对方发笑。——尼尔·盖曼
2.它是由两个没多大名气、只想寻个开心的人写成的。我们没指望靠它赚钱,但没想到*后靠它真赚了不少钱。——特里·普拉切特
3.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斯蒂芬·金
4.尼尔·盖曼是英国国宝,现在他也同样成为了美国国宝。——科幻大师 威廉·吉布森
5.特里是伟大的奇幻作家。——《冰与火之歌》作者 乔治·R.R.马丁
6.特里·普拉切特提高了英国国民阅读率。——布克奖得主 A.S.拜厄特
7.《好兆头》戏谑至极又妙趣横生!──《科克斯书评》
8.《好兆头》传承了《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的幽默感。——《纽约时报》
9.《好兆头》不应该被归到任何文学类别中。它就应该被好好阅读、好好享受……阅读它,并开怀大笑吧。——《奥兰多前哨报》
10.《好兆头》惊人地好笑!——《戴顿日报》
2019年3月14日 已读 p183弃读。我与尼尔盖曼八字不合_x000d_不要拿来和漫游指南比吧,虽然真的很有那种荒诞无厘头的味道
外国文学 奇幻 小说 弃读 神话
查令十字街84号 豆瓣
84, Charing Cross Road
8.3 (232 个评分) 作者: [美] 海莲·汉芙 译者: 陈建铭 译林出版社 2005 - 5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2019年1月12日 已读
电子版。到底为什么要强说所谓“爱情”,附录的“爱情的另一种译法”也非常让人反胃。爱书者读书,互相交流,彼此尊重,多么平常朴实;人生在信件间流淌。
书信 文学 美国 英国
再会,谢谢所有的鱼 豆瓣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8.1 (82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5
亚瑟·邓特横穿银河系,结束了他最漫长也最危险的一次搭车。飞碟最后把他放在一颗小型行星上,午夜时分,滂沱大雨。他耐心等待。
一辆车经过。
他回到了地球。
为超空间旁道让路而被摧毁的地球不知怎的回来了。
地球被毁灭的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海豚为什么全都消失了?
还有,上帝 给造物的最后留言究竟是什么?
这正是他想知道,但又不敢相信的答案。
2019年1月2日 已读
飞速读……看……翻完了这本。感觉DNA已经彻底抛弃了逻辑,义无反顾地投向荒诞派的怀抱,然后又把“科幻”换成“魔幻”、“喜剧”换成“意识流”,最终生出五部曲中名字最浪漫、内容却最令人失望的一部。
两星 小说 幽默 文学 科幻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8.9 (28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其它标题: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突如其来的寂静笼罩了地球。这事实上比噪音更加可怕。有一会儿,什么也没有发生。
巨大的飞船一动不动地挂在空中,覆盖了地球上的每个国家。
在黯然退场之前,地球首先被改造成了最终极的声音重放器件,这是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伟大的播音系统。但伴之而来的不是演奏会,不是音乐,没有开场号曲,而仅仅是一条简短的信息。
“地球人,请注意了。”一个声音说,这声音堪称完美,仿佛来自四声道系统,完美得无懈可击,失真度低得能让勇敢的男人洒下眼泪。
“这里是银河超空间规划委员会。诸位无疑已经知道,银河系边远地区的开发规划要求建造一条穿过贵恒星系的超空间快速通道,令人遗憾的是,贵行星属于计划中预定毁灭的星球之一。毁灭过程将在略少于贵地球时间两分钟后开始。谢谢合作。”
2018年12月31日 已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竟然忘了标!补标一下。我心中地位不可撼动的幽默科幻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我的写作和整个思维方式都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写什么都很扯(但又扯不出那种黑幽默的味道,就很灾难🙃👋🏻)
五星 小说 幽默 文学 科幻
生命,宇宙以及一切 豆瓣
life,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8.3 (92 个评分) 作者: (英)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 1
有理论声称,若是有谁真的搞清楚了宇宙为何存在、因何存在,宇宙就会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更怪异、更难以说明的东西。
另有理论声称,此事已经发生过了。
……
一颗位于银河边陲、名叫“坂裘”的不起眼行星突然向整个银河系发动了灭绝袭击,原因只是由于它忽然发现了银河系的存在。在此之前,坂裘人始终以为他们孤独地生活在宇宙之中,因为这颗星球被重重尘埃星云包围。
坂裘军队是一帮白色机器人,所持武器在我们看来无比类似板球拍和板球。
为此,银河系的其他星球始终对地球敬而远之。
因为我们打板球。
2018年12月31日 已读
第三部怎么回事……………………前半部分像截稿日魂游天外写的(甚至看出意识流的味道了??)后半部分像让蹩脚的悬疑作家(特指史蒂文魔法特和马克加蒂斯)代笔的,一个时间大战的paro,感觉比前两部大失水准……
三星 小说 幽默 科幻 英国
自深深处 豆瓣
De Profundis
8.7 (66 个评分) 作者: [英]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2015 - 10
尽管我不完满,不完美,从我这儿你仍然还可以得到许多。当初你投向我,要学习生活的欢娱,艺术的欢愉。也许冥冥中安排了我来教你某种奇妙得多的东西,悲怆的意义,以及它的美好。——王尔德
1895年,王尔德与同性情人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被判入狱,身败名裂。
在狱中,王尔德给波西写下这封文学史上的著名长信《自深深处》,历数波西给他带来的痛苦,也探讨了耶稣、爱情和文学,又似对两人的未来有所期待。
《自深深处》前后矛盾,爱恨交织,沉痛却又轻灵,是王尔德一部美妙而难以言说的作品。
新版为精装中英双语本,香港城市大学朱纯深教授精心修订译作,新增译序、译后记和注释。
2018年12月31日 已读
“悲怆的意义”。王尔德在监狱里领悟苦难,波西在监狱外做他的百合花王子。全篇充满了王尔德的血泪控诉,间杂一点人生顿悟好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怨妇……
LGBT 三星 书信 文学 英国
宇宙尽头的餐馆 豆瓣 Goodreads
The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8.7 (15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4
宇宙尽头的餐馆是餐饮史上最了不起的风险投资,整个餐馆被一个巨大的时间泡包裹,并沿时间轴向前投射至宇宙终结的那个时刻。
餐馆里,客人各自挑选座位坐下,吃着美食,观看整个宇宙在周围爆炸。
你可以随意就座,无需预约,因为你可以返回原先时间后再补订;你愿意来多少次就可以来多少次,但要确定千万别遇见自己;同时,你需要做的不过是在自己所在的时代开个储蓄账户,存下一分钱,等抵达时间尽头的时候,所得的复利足以保证你付得起账单。
为此,混球星系的广告公司的口号是:如果今天早晨你已经做了六件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干脆来宇宙尽头的“豪河”餐馆吃顿早饭吧!
“黄金之心”号的乘员们正有此意。比起逃脱沃贡人的追击,避免被带到银河系最邪恶的星球,以及教飞船学会如何冲一杯好茶,这实在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
说真的,有谁预约过吗?
2018年12月27日 已读
甚至比漫游指南更喜欢(当然,也可能是太久没重温第一部的缘故),看的时候不断脑内播放:this is an episode of Doctor Who, this is an episode of No.9, this is an episode of Python(最后还真的提到了Python哈哈哈哈哈哈)
五星 外国文学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石中女神 豆瓣
The Stone Rose
6.7 (9 个评分) 作者: [英]杰奎琳·雷纳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18 - 11
看一次《神秘博士》,经历一场时空旅行。
十任博士和罗丝的全新冒险
不断打破科幻剧长寿纪录的英国国剧
英国女王和首相都爱看的科幻剧
———————————————————————————————————
【媒体推荐】
《时代周刊》:《神秘博士》对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智慧、 好奇心和善良进行了探索塑造。
路透社:神秘博士是全世界极具标志性的科幻人物。
《纽约客》:《神秘博士》是一部拓宽幻想边界的作品。
———————————————————————————————————
【名人推荐】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说:“如果没有《神秘博士》,世界将是个更逊的地方。”
《神探夏洛克》《神秘博士》制作人史蒂文·莫法特:“我是《神秘博士》的头号受害者,我不知道它对我做了些什么,但是我发誓它干得好啊!”
———————————————————————————————————
【故事简介】
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也是一个巨大的谜团。
历史悠久的大英博物馆里,出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展品——
一座罗丝的雕像,而且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日晒雨淋。
为了弄清这背后的秘密,博士和罗丝来到罗马,
遇见了一位神秘莫测的艺术家。
在真相愈发扑朔迷离时,博士弄丢了罗丝,见到了神灵,
还被丢进罗马斗兽场,展开了一场命悬一线的殊死搏斗。
罗丝能否获得拯救?博士从未如此绝望……
———————————————————————————————————
【关于博士】
他是博士,
他是孑遗之人,
他有一双苍老的眼睛,
他见证过宇宙的开始和终结,
他目睹过族人的毁灭和群星化作尘埃,
他曾燃烧恒星去见一个人,
他曾将胜利赠送给敌人,
他宽容,他冷漠,
他厌弃自己,
他爱着人类。
2018年12月9日 已读
好无聊,我的天,我从来不知道时间悖论也能玩得这么无聊,全方位无死角的没劲ヽ(ー_ー)ノ
两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死亡之城 豆瓣
Doctor Who: City of Death
7.6 (7 个评分) 作者: [英] 道格拉斯·亚当斯 译者: 姚向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3
《死亡之城》很可能是《神秘博士》历史上最原创和最不官方的故事。
点子最初来自戴维•费舍尔,名叫《时间豪赌》,讲述一对温文尔雅的伯爵夫妇在赌场作弊,骗钱以完成他们的时间旅行实验。
1970年代末,尽管英国经济形势不妙,《神秘博士》资金有限,但制作人格拉汉姆•威廉姆斯还是想办法搞到了预算。
道格拉斯•亚当斯,《神秘博士》当时的剧本编辑,在一个星期四被叫到格拉汉姆•威廉姆斯家里。他坐在打字机前,两个人片刻不停地讨论,道格拉斯没完没了打字。导演迈克尔•海耶斯时不时过来喝杯咖啡,读他们写完的部分,很满意地发现到星期一就会有剧本供他拍摄了。
这个剧本就是这么诞生的。《死亡之城》播出时恰逢ITV 罢工,因而成为了《神秘博士》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几集。感谢一次接一次的重播,1979年间几乎没有其他故事可看,因此,谢天谢地,还好它是《神秘博士》历史上最优秀的故事。
2018年12月1日 已读
读完新版再来读道格拉斯的两本,感觉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彻底碾压。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但文字却不是平平的文字,各种小技巧花样翻新,DA!回来教教年轻人写科幻吧……
2010s 四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血囚房 豆瓣
Doctor Who: The Blood Cell
7.3 (6 个评分) 作者: [英] 詹姆斯·戈斯 译者: 萧傲然 新星出版社 2018 - 4
在遥远的太空中,飘浮着一颗另类的小行星。
行星上有一座神秘的监狱,关押着危险等级最高的犯人。
典狱长是监狱里的最高权力者,无人敢挑战权威——
直到监狱里收监了一名“最危险的新囚犯”,一个自诩为“博士”的人。
令人震惊的是,这名犯人刚入狱不久就开始越狱,疯狂挑战监狱的铁律。
种种反常的迹象让典狱长决定一探究竟。
博士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那个天天来探视却被阻拦的年轻女子又是谁?
当大屠杀骤然降临,典狱长这才发现那真相竟是如此致命……
2018年11月20日 已读
莫名其妙,真的是莫名其妙。前半段明明挺好的,设定也好人物也好氛围也好,结果怪物一出来全文开始断崖式崩溃,作者呈现出一种“人好多不知道让谁说话比较合适”的手足无措感,那段对怪物的说教我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道啥意思了……太遗憾了,明明线都埋好了,结果一点火发现还得冲上去按开关,一顿手忙脚乱,惨不忍睹。
2010s 三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美丽的混沌 豆瓣
Beautiful Chaos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 加里·拉塞尔 译者: 王爽 新星出版社 2018 - 1
博士和多娜回到了地球,回到了多娜久违的家中。家里,母亲因孤独而郁郁寡欢;爷爷忙于发现小行星和照顾一位相见恨晚的红颜知己。与此同时,有一位神秘人则用通灵纸片传递信息,迫使博士卷入一次诡异的救援中……
2018年11月5日 已读
Donna好,Wilfred好,10th好, 妮蒂好,曼陀罗好,那为什么整本看下来如此:/"/"d@:@~"/@:)?明明反派不弱人物有性格剧情不难接受,但不知道是作者还是译者的锅,稀烂的表述、冰冷的文字、碎了一地的分段分句,十足地拖了整本书的后腿。博士不是主角。
2010s 三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阿波罗23号 豆瓣
Doctor Who: Apollo 23
作者: [英] 贾斯廷·理查兹 译者: 吕灵芝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月球行走的宇航员,凭空现身于商业中心;
悠闲遛狗的妙龄女子,却在真空死于非命。
月球暗面的军事基地,到底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
随着博士和艾米踏上月球,更多的谜团接踵而至:
月球基地和得克萨斯荒漠为何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运行多年的尖端系统为何忽然崩溃?
艾米为何会站在博士的对立面?!
那直视博士的冰冷灰眸,正将人类死死拖向深渊……
2018年11月3日 已读
翻译夹带私货太严重,口音那段猝不及防一把大刀。外星人真的太不行了……
四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人类唯一 豆瓣
Dr Who-Only Human
7.6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加雷斯·罗伯茨 译者: 施然 新星出版社 2017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说:“如果没有《神秘博士》,世界将是个很逊的地方。”
【编辑推荐】
英国国剧《神秘博士》新剧集官方小说
《神秘博士》五十周年典藏小说
BBC指定“第九任博士最佳小说”
首次全面登陆中国
了解英伦文化的捷径之书
【故事简介】
时空发生了畸变,有人在干扰时间。
博士、罗丝和杰克上校来到21世纪的伦敦,却发现了一个本该在28000年前就灭绝了的尼安德特人。
本想在远古找到真相,博士却激起了更多谜团:
未来人的负面情绪究竟去了哪里?
博士为什么会任由别人解剖自己?
藏在灰色之门里吃人的丑陋怪物到底是什么?
在人类被吃光以前,博士能否逆转岌岌可危的时间线?!
【外媒推荐】
《神秘博士》对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智慧、好奇心和善良进行了探索塑造。——《时代周刊》
神秘博士是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科幻人物。——路透社
《神秘博士》是一部拓宽幻想边界的作品。——《纽约客》
2018年10月30日 已读
反派是个睿智,动机一塌糊涂,但并不妨碍这是一本精彩的DW小说。博士的小聪明,Rose的人性,上校的迷人,奎雷的情感,没有玩时间空间的诡计而是扎实地讲好故事,这才是我所爱的Doctor Who
2010s 四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天使之触 豆瓣
Doctor Who: Touched By An Angel
8.2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莫里斯 译者: 施然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马克和丽贝卡太幸福了——
因为彼此深爱,他们走过了足以铭记一生的时光。
可一场车祸意外,让马克的余生变得无比残忍。
从此,丽贝卡成了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度过灿烂人生时,不知大难将至。
而马克深陷忧郁,一次次被思念驱使,让时空陷入巨大混乱。
博士狼狈不堪地给人类善后,却无意间成了遗憾的“帮凶”。
藏在屏幕里的哭泣天使,早已将手伸到博士和马克的后颈。
而马克下定决心,就算耗尽余生,也要回到那个狂暴的夜晚……
2018年10月13日 已读
标题起得很妙,画面感很强。但每每写到天使,最糟的莫过于你明白:时间不能被改写。话说能不能放过Rory一回!!!怎么他整天被天使搞啊!!!!!!!
四星 小说 科幻 英国
神秘博士:寂静星辰飞过 豆瓣
The Silent Stars Go By
7.5 (8 个评分) 作者: [英] 丹·阿布尼特 译者: 徐明晨 新星出版社 2018 - 1
圣诞节可以在宇宙的任何地方,但肯定不在这濒临崩溃的社群。
生活本就艰辛——庄稼歉收,牲畜病亡。
可如今,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冬节也失去了往年的欢愉。
当地人甚至不知道能否熬到春天的来临。
而博士、艾米和罗瑞的忽然出现引爆了潜伏已久的巨大危机。
森林里的红眼怪物、深渊基地里的饥渴硕鼠,还有语焉不详的先知,一切都要置博士和社群于死地。
真正的生存之战打响了!所有人都投入到眼前的战斗中,
只有博士开始怀疑,这一切的背后正被某个古老而冷漠的力量操纵着……
月亮与六便士 豆瓣 Goodreads
The Moon and Sixpence
8.5 (289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译者: 徐淳刚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 - 1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银行家查尔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在经历种种离奇遭遇后,他来到南太平洋的一座孤岛,同当地一位姑娘结婚生子,成功创作出一系列惊世杰作。就在此时,他被绝症和双目失明击倒,临死之前,他做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利维坦 豆瓣 Goodreads
Leviathan
8.8 (3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霍布斯 译者: 黎思复 / 黎廷弼 商务印书馆 1985 - 9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主腐朽 ,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地志,服从他的判断。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旨在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其主要矛头是针对罗马教会,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剥削领婪的种种丑行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已经在霍布斯的笔下黯然失色。
麦克白 豆瓣
8.8 (43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1 - 6
于世界文学史中,足以笼罩一世,凌越千古,卓然为词坛之宗匠,诗人之冠冕者,其唯希腊之荷马,意大利之但丁,英之莎士比亚,德之歌德乎,此四子者,各于其不同之时代及环境中,发为不朽之歌声。然荷马史诗中之英雄,既与吾人之现实生活相去太远;但丁之天堂地狱,又与近代思想诸多低语;歌德距吾人较近,实为近代精神之卓越的代表。但以超脱对空限制一点而论,则莎士比亚之成就,实远在三子之上。盖莎翁笔下之人物,虽多为古代之贵族阶级,然其所发掘者,实为古今中外贵贱贫富人人所同具之人性。故虽经三百余年以后,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不衰,盖由其作品中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故能深入人心如此耳。
中国读者耳闻莎翁大名已久,文坛知名之士,亦曾将其作品,译出多种,然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然无存,甚至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阅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
余笃嗜莎剧,曾首尾研涌全集至少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开四年春,得前辈同事詹先生之鼓励,始着手为翻译全集之尝试。越年战事发生,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译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全数毁于炮火,仓卒中只携出牛津版全集一册,及译稿数本而已,而后辗转流徙,为生活而奔波,更无暇晷,以续未竟之志。及卅一年春,目观世变日亟,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始得惠心一志,致力译事。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管不辍。前后历十年而全稿完成,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必先自拟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是否顺口,音节是否调和。一字一字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然才力所限,未能尽符理想;乡居僻陋,既无参考之书籍,又鲜质疑之师友。谬误之处,自知不免。所望海内学人,惠予纠正,幸甚幸甚!
原文全集在编次方面,不甚惬当,兹特依据各剧性质,分为“喜剧”、“悲剧”、“传奇剧”、“史剧”四辑,每辑各自成一系统。读者循是以求,不难获见莎翁作品之全貌。昔卡莱尔尝云:“吾人宁失百印度,不愿失一莎士比亚”。夫莎士比亚为世界的诗人,固非一国所可独占;倘若此集之出版,使此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则译者之劳力,庶几不为虚掷矣。知我罪我,惟在读者。
豆瓣
The Rainbow
8.5 (2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D·H·劳伦斯 译者: 黄雨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8
《虹》是D·H·劳伦斯最成熟的两部代表作之一(另一部是其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也是他篇幅最长的一部小说。它以家族史的方式展开,叙述了自耕农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的经历与变迁;以英国小说中史无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了有关性的心理问题,通过对三代人的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的描写寻求建立自然和谐的性关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