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东京贫困女子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东京贫困女子
8.3 (125 个评分) 作者: [日]中村淳彦 译者: 傅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8
Literature Publishing Pub 2021-07-01 288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In an interview for this book. there are young girls who are forced to enter the custom industry before the entrance ceremon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who ...
黄阿丽:风流女子 (2022)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TMDB
Ali Wong: Don Wong
8.2 (272 个评分) 导演: Nahnatchka Khan 演员: 黄阿丽
其它标题: Ali Wong: Don Wong / 앨리 웡: 돈 웡
性欲满足、婚姻关系与婚外伴侣,外加金钱、权力和尊重,在这部生猛辛辣的喜剧特辑中,黄阿丽替女性仗义执言,说出她们关于欲望的心声。
律政俏佳人 (2001) TMDB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Legally Blonde
7.0 (427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路克蒂克 演员: 瑞茜·威瑟斯彭 / 卢克·威尔逊
其它标题: Legally Blonde / 律政可人儿(港)
艾丽(瑞茜•威瑟斯彭 Reese Witherspoon 饰)虽然拥有羡煞旁人的美貌——金发,白肤,高挑,精通打扮,就像一个精美的芭比娃娃。美貌和活泼的性格,让艾丽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女生。她的男友沃纳(马修•戴维斯Matthew Davis饰)条件也不俗,拥有富贵的出身和出众的外表。两人十分般配,却想不到沃纳根本就没把艾丽当成终身伴侣,在他眼中,艾丽只是一个花瓶,除了漂亮别无所长,于是他考上哈佛法学院之后,甩了艾丽,与旧女友重拾旧爱。艾丽不甘心,千方百计也考上了哈佛,她要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并非徒有外表。哈佛的学习生活非常枯燥,而且这个金发美人还处处受到歧视。令大家大跌眼镜的是,艾丽竟然机智的干了一番事业。
女性特质 豆瓣
作者: [美] 苏珊·布朗米勒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4
女性特质是什么?女性何以与男性相区别?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女性永远都是被设计来取悦于男人,以突出男性的阳刚、力量和权力的。三寸金莲的纤纤细步,其精妙就在于反衬男性的健步如飞;用束腰带束起杨柳小腰,为的就是让女子看起来弱不禁风;冗长而累赘的圈环裙和窄底裙,还有拖地长裙,其设计的目的无非是把女人的双腿包裹起来,使之行走不便;各种增白霜使不同肤色的女性看上去成了“月光美人”,相形之下,男人看上去更阳刚……在这个世界里,强权的美是建立在对柔弱无力的赞美上!
跳舞女郎 豆瓣
Dancing girls 所属 作品: 跳舞女郎
8.1 (1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者: 钱思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本书中收录的十四个短篇小说从女性经验和视角出发,广泛探讨了女性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内容涉及强奸、婚外恋、肥胖、分娩等与女性密切相关的现实际遇。阿特伍德以其极富原创力的节制笔调,拼接起幻想、幽默乃至暴力的片段,结合写实、内心独白与蒙太奇的运用,以她的故事揭示了人类关系的复杂性,为她笔下深切打动读者的人物注入生命,唤起惶恐与笑声,共情与认同,表现出现代社会中女性越来越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她们面对由男人主导的外部世界时迥然各异的心绪。
萨德式女人 豆瓣
The Sadeian Woman:An Exercise in Cultural History 所属 作品: 萨德式女人
8.8 (60 个评分) 作者: [英]安吉拉·卡特 译者: 曹雷雨 / 姜丽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5
▼“文学教母”安吉拉·卡特 VS. “情色大师”萨德侯爵
大胆解构作为政治现象的性欲与盛行千年的性别神话
▼一个身处不自由社会的自由女人是一个怪物?身为女人就要有女性气质?身为男人就要有男性气质?女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必要作为男性性欲的承受者,必要生育、为人母?金发、丰满却不幸的玛丽莲·梦露是坚守贞洁却惨遭横死的茱斯蒂娜的后继者?
▼1740年出生、生来即显贵的萨德侯爵在狱中写下了《索多玛120天》《闺房哲学》等惊世骇俗的色情文学。1940年出生,一生致力于摆脱性别枷锁、追寻平等两性关系的安吉拉·卡特,在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20世纪70年代,写下了冒犯之作(既冒犯了男人也冒犯了女人)——《萨德式女人》,奉在其作品中凌虐女性的萨德为“道德色情文学作家”。
▼在《萨德式女人》中,卡特并没有推崇或认同萨德作品中惊人的暴力、性虐和厌女症。她认为,萨德是在以色情写作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极具杀伤性的讽刺,以穷凶极恶的色情批判病态的两性关系以及背后那个压抑的权力社会。他将一个不自由的社会背景下的性关系描绘为纯粹暴政的表现。在他笔下野兽般的纵欲狂欢中,施暴者永远是握有政治权力的人,受害者则是几乎没有权力的人。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迷人怪物》中写道:“如果无论小红帽怎么做,最终都会躺在狼的床上,她仍有两个办法逃脱。一是适应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即萨德的《茱斯蒂娜,或贞洁的厄运》的主旨),二是成为自己命运的情妇(也就是萨德的《茱莉爱特》所说的)。”但卡特没有陷入成为茱斯蒂娜,还是成为茱莉爱特的两极困境之中。她强调,《萨德式女人》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可以怎样重构;最为重要的权利应是爱与被爱。
▼《萨德式女人》是英国独树一帜的重要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独绝的文化史批评。在本书中,卡特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评估备受争议的法国哲学家、色情文学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女性主义者,卡特认为萨德开创性地不把女性视作单纯的生育工具来书写,他看到了女性在生理特征之外的存在,因而在此意义上解放了女性。在本书中,卡特将性视作一种权力政治进行剖析,解构了关于性别的神话,并且极具独创性和先锋性地将萨德令人发指地虚构的女性形象转化为我们所属时代的女性象征进行批判。好莱坞的性感女神、母女关系、色情作品,甚至性爱与婚姻的圣殿都被卡特的雄辩妙语毁灭性地暴露在我们面前。卡特深入扭曲性欲的内核,提出建立一种既不承认征服者也不承认被征服者的爱之关系。
▼《萨德式女人》既非对萨德的批评研究,亦非对他的历史分析,而是20世纪晚期对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的阐释。这些问题关系到受文化决定的女性本质和由此生发的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一对抗关系残酷地分裂了我们了解世界的共同斗争,而且本身就是对此斗争的深刻揭示。
德菲因与卡罗尔:反叛缪斯 (201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elphine et Carole, insoumuses
9.1 (66 个评分) 导演: 卡利斯托·麦克诺迪 演员: 卡罗尔·罗索普洛斯 / 德菲因·塞里格
其它标题: Delphine et Carole, insoumuses / 反叛缪斯:黛芬与凯洛(台)
女演员德尔芬·塞里格和录像艺术家卡罗尔·罗索普洛斯的会面将我们带到20世纪70年代女权主义的中心。她们手中拿着摄像机,用傲慢、不妥协和幽默进行激进的斗争。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9.1 (130 个评分) 作者: [德]娜塔莎·沃丁 译者: [德]祁沁雯 新星出版社 2021 - 3
★内容介绍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
★编辑推荐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德·塞巴尔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抢救逝去的生命与记忆之书
◎重写东欧史,拼接历史的碎片,完整还原悲恸个人史。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斩获德语第二大文学奖“莱比锡图书奖”(非虚构类)、德布林奖,德语文学在线、《明镜周刊》、《德国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高度赞誉
◎一出版即译为法国、黎巴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西班牙、乌克兰、阿拉伯等文字,长期踞于德国图书榜首
------------------------------------------------
★媒体评论
以家族史展现了世纪全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明镜周刊》
……只有通过个人性的叙述,我们才能知道历史事件是怎样影响了一个人的经历,当下的事件是怎样从根本上形塑了一个人的生命。这部作品让人看到了德国伟大的记忆艺术家塞巴尔德从遗忘中抢救逝去生命的影子,这绝非偶然。
——勒夫勒(Sigrid Löffler),2015年德布林奖颁奖词
关于遗忘的重要文本。……这部扣人心弦的杰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寻找个人家族之根的范畴。
——德语文学在线
人类的生命是如此渺小又如此丰富,在历史的粉碎机里消逝得又是如此悄无声息。这就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所讲述的,作者在虚构和研究、重构和记忆中游走,寻找。……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这再合适不过。……非常伟大、极富影响力的艺术。
——犹克‧玛根瑙(Jörg Magenau),德国广播电台文化台
不可预知和令人大跌眼镜的线索盘根错节,活像一部犯罪悬疑片,每个细节都增添了张力,偶然又衍生出了一连串不可思议……《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是二十世纪灾难史的缩影,其影响至今绵延不绝。
——赫尔穆特·伯蒂格(Helmut Böttiger),《德国时代周报》
近年来有好几部关于二十世纪梦魇的作品,它们与暴力相关,如档案中记录般遥远。虽然娜塔莎·沃丁仅展示了正在发生的故事的一小部分,但她的讲述是如此拉近了读者,我们在当中看到了我们自己。
——《法兰克福汇报》
娜塔莎·沃丁确立了一种既古典又非凡的写作范式。
——汉斯-彼得·库尼施(Hans-Peter Kunisch),《南德意志报》
革命,饥饿,世界大战,内战,古拉格,这是一个更富戏剧性的家族故事。……娜塔莎·沃丁继承了历史学家似乎无法接续的使命:将强制劳工和战俘的历史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
——德意志广播电台
这本书引人入胜,读开头第一句话就把心提溜到了嗓子眼,悲壮,震撼,很难停下翻动纸页的手指。……属于赫塔·米勒和凯尔泰斯·伊姆雷一脉。
——《科隆城市报》
……一部伟大的书,对抗沉默。那是一段鲜活的,生动的,发出叩问的,绝望而又动人的历史。当然,也充满了痛苦。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书,是多重线索和寻找下的个人史书写。
——巴伐利亚州第二电台文化频道
凭借有限的信息,沃丁小心翼翼地把谜一般的家族史碎片拼接起来,于是便有了这部饱受赞誉的深情杰作,堪与W. G. 塞巴尔德媲美。……《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填补了文学领域的空白,通过对母亲家族的深情追溯,为成千上万东欧人民树立了纪念碑。
——New Books in German
这本书呼吁人们关注那些鲜为人知且往往不是焦点的历史议题,纳粹德国的东方劳工史即其中之一。有时候它像一本推理小说,在这本书面前你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你不知道娜塔莎·沃丁还要往窟窿里填充什么。许多东西浮出历史地表,但还有许多没有说出来。这就是书写家族史的意义。
——Beyond History
此书再次揭开了德国历史上的一块伤疤。许多档案材料被刻意销毁,记忆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荡然无存,即便尚有知情人在世也大多缄口不言。……相信随着该书的传播,这段被遮蔽和遗忘的历史会重新进入公共记忆之中。
——中国《文艺报》
歇斯底里 (2021) 豆瓣
Hysterical
8.9 (39 个评分) 导演: 安德里亚·布劳格隆德·内温斯 演员: 艾米·舒默 / 埃莱扎·施莱辛格
其它标题: Hysterical
Hysterical is an honest and hilarious backstage pass into the lives of some of stand-up comedy’s most boundary-breaking women, exploring the hard-fought journey to become the voices of their generation and their gender. Featuring Margaret Cho, Fortune Feimster, Rachel Feinstein, Marina Franklin, Nikki Glaser, Judy Gold, Kathy Griffin, Jessica Kirson, Sherri Shepherd, Iliza Shlesinger and more. Available on FX in 2021.
“炼”爱 (2021) 豆瓣
7.2 (59 个评分) 导演: 董雪莹
其它标题: Hard Love
本片真实的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 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 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 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不同的成长背景、迥异的价值 体系,但她们正在面对人生中同样的 情感命题———在城市化,网络化的多元时代里,我 们面对情感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
厌女 豆瓣 Goodreads
女ぎらい 所属 作品: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
9.1 (76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 王兰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2021年8月4日 已读
很多启发 很多以前不清晰的概念被明确地展示出来了
女性 女权主义
浮生二十一章 豆瓣
作者: 任晓雯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 - 5
《浮生二十一章》是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作家任晓雯在《南方周末》连载的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材料源于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聚焦小人物命运,故事凄苦悲情,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语言文白融汇,精炼筋道,被誉为“篇篇沉重,句句耐品”。当是近年来颇具特色的短篇合集。《浮生》系列曾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开放叙事奖”、2016年度《南方周末》外稿奖。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豆瓣 Goodreads
Women at Work: Interviews from The Paris Review 所属 作品: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8.5 (7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译者: 肖海生 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 - 2
《女性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编辑部自二〇一七年起推出的特辑,迄今为止已出版两辑。此次推出的《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篇目上有所调整,收录了十六位女性作家的访谈: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伊萨克•迪内森、希拉里•曼特尔、埃莱娜•费兰特、西蒙娜•德•波伏瓦、珍妮特•温特森、伊丽莎白•毕肖普、玛丽莲•罗宾逊、简•莫里斯、多萝西•帕克、琼•狄迪恩、格蕾丝•佩雷、娜塔莉•萨洛特、尤多拉•韦尔蒂、安•比蒂、洛丽•摩尔。
作为《巴黎评论》出版史上第一个女性作家访谈特辑,本书的十六篇访谈也可以看作“对话中的散文”,既是极具水准的对写作技术的探讨,又涵盖了女性作家生活中那些细微却折射性格的细节:她何时确立写作的志向?她的文学启蒙是什么?在写作不同的写作阶段,她遇到的具体阻碍是什么?她如何面对外部否定和自我怀疑?她的同道人或格格不入的对手又是谁?她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关系如何?……
东城梦魇 (2021) 豆瓣 TMDB
Mare of Easttown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东城梦魇
8.6 (907 个评分) 导演: 克雷格·卓贝 演员: 凯特·温丝莱特 / 埃文·彼得斯
故事发生在一座名为“东城”的小城之中,梅尔(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是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的一名警探,每一天,梅尔都要处理镇子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琐事,这些事情堆积到一起,难免令她感到身心疲惫。
某日,一起谋杀案的发生打破了小镇的宁静气氛,一位名叫艾琳(卡莉·史派妮 Cailee Spaeny 饰)的少女妈妈被人发现死在了河滩上。一段流出的视频显示,艾琳在死亡当天,曾经遭到过前男友迪伦(杰克·马赫恩 Jack Mulhern 饰)和其现任女友布里安娜(麦肯齐·兰辛 Mackenzie Lansing 饰)的霸凌,梅尔毫不犹豫拘捕了两人。这桩案件带来的影响犹如蝴蝶效应一般迅速席卷了整个小镇,一时之间,梅尔身边的所有人似乎被卷入了案件之中。
2021年6月13日 看过
在听了腾讯垃圾话以后就迅速看完了哈哈哈如果他没说可能收藏着就忘了。 确实好看
HBO 女性 犯罪
惠特妮·卡明:我能摸摸吗? (2019) 豆瓣
Whitney Cummings: Can I Touch It?
8.2 (115 个评分) 演员: 惠特妮·卡明
其它标题: Whitney Cummings: Can I Touch It? / 惠特妮·卡明:可以碰吗?(台)
拥有多重身份的喜剧演员惠特妮·卡明推出第四部单口喜剧特辑《惠特妮·卡明:我能摸摸吗?》,完成了自己的 Netflix 首秀,该特辑在她的家乡华盛顿悉尼哈蒙大厅录制。在本特辑中,卡明对性别变化的独到见解比以往更加深刻。女人需要穿服务背心,而不是印有“天天玫瑰色好心情”的 T 恤?她们互相之间起的昵称是否会损害事业?当代人是否真正关心女性应该做出哪些改变?男人们如何忍受他们现在必须遵守的所有“新”规则?来听听惠特妮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其中惠特妮也谈论到了为什么要给性爱机器人一个机会。本特辑于 7 月 30 日在 Netflix 面向全球上线。
一间自己的屋子 豆瓣 谷歌图书
所属 作品: 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文集)
8.9 (1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王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一间自己的屋子》这本书的内容是伍尔夫在女子学院的两篇讲稿,以“妇女和小说”为主题,通过对女性创作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指出女人应该有勇气有理智地去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一间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镑的收入,是创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女人才能平静而客观地思考,才能不怀胆怯和怨恨地进行创作,从而使被历史埋没了的诗情得以复活。伍尔夫是英国著名女性主义作家,其笔调独辟蹊径,以优美活泼的谈吐娓娓道来,使这本书成为女性文学的传世名作。
Not Monsters 豆瓣
不是怪物
作者: Schultz, Pamela 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2005 - 1
In the wake of recent violence our nation has experienced, and the paranoia that has ensued, we've directed our attention to potential terrorists in our midst. Yet our children face more risk from people they know than from terrorists they have never met. An estimated one in five girls and one in ten boys in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some form of sexual abuse by age eighteen. What could possibly motivate a person to molest a child? Not Monsters documents the stories of nine convicted child molesters through one-on-one interviews, listening to what offenders have to say about their crimes and exploring the roots of these behaviors from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Their words paint a compelling and frightening portrait of how sexual abuse works in Western culture to perpetuate a political and social system of dominance and control.
女人 (201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Woman
9.2 (81 个评分) 导演: 扬·阿尔蒂斯-贝特朗 / 阿娜塔莎·米科娃 演员: Norma Bastidas / Gabriela Melgoza
其它标题: 우먼 / Woman
《人类启示录》导演最新力作,用同样方式走访50个国家,纪录2000名女性对自己的评价,构成了一幅巨大且撼动心灵的女性“自画像”。随着近年性别平权运动越来越多元化,女性也越来越理解且欣赏自身的能力。当女性和多元性别的声音越来越受到重视,单单争取权利引起共鸣或关注问题显然已不再足够。导演更希望借由纪录片寻找及提出解决方案,并试图调和各个性别中的流动性和更实质性的问题,诸如怀孕、生育、教育、婚姻、经济独立、月经及性行为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