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余英時 東大圖書 1998 - 7
本書是作者四十年來研究陳寅恪史學觀念和文化精神的總集結。一九四九年以後, 陳寅恪已成為中國大陸上唯一未滅的文化燈塔,繼續闡發「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但在文字獄空前猖獗的時代,他的史著不得不儘量曲折幽深,詩文也不得不用重重「古典」包裹「今情」,因此形成了一環套一環的暗碼系統。
本書作者在八十年代破解了他的暗碼系統,使他的晚年生活與思想的真相重顯於世 。十餘年以來本書所激發的爭議不斷擴大,最後演成所謂的「陳寅恪熱」,引出了大批有關他晚年的檔案史料。作者充分利用新史料增寫了〈陳寅恪與儒學實踐〉和〈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兩篇長文,更全面地闡明他的價值系統和史學思想。而這也是本書最後決定出版的主要原因。
2021年5月23日 已读
修行22nd,陈寅恪晚年心态部分十分李菊福,进入诗文笺证部分令我目瞪口呆,个人阅读体验是充满了满满的牵强附会感,思路与文字狱构陷者如出一辙,但我学识不足,没办法下如此重大的一个负面指控,只好继续读,至论战部分,余老有的放矢,本领尽显,抓住汪荣祖打得有理有据,对直接对手冯衣北(刘斯奋)的反驳反显得有些逊色。刘拿过茅盾文学奖,说话的分寸感是很好的,虽然立场被迫给定,但进退有度颇有章法,在框架里做得极好,反给了我很多好感。总之全书读完给我一种余老对陈心态拿捏和部分内容(陈夫人选赴台说)很让人信服,其他部分实在不能信任的感觉,于是立刻购入胡文辉大人两卷本陈诗注释,计划搞懂这个问题。
余英时 历史 评论 诗词 陈寅恪
历史人物考辨 豆瓣
作者: 余英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4
本书收入了余英时的6篇文章:《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评关于钱谦益〈诗史》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脉络中的医学观念》《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方以智晚节考》。这些都是作者对历史人物及其著作和历史真实进行考证的成果。作者旁征博引,力图通过校勘、推理、比较、对隐语进行解读等多种手段挖掘历史真相。
2013年10月1日 已读
修行115th,本书为几个中篇论文和方以智晚节考的合集,是广西师大余英时十卷本文集的第九本,看得汗流浃背,中篇尚好,方以智一书委实太过学术,读来艰难,逻辑思维经常跟不上,或者抓不住余公论证一事的目的,学问还是太浅啊
余英时 历史
中国知识分子论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余英时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中国知识分子的古代传统------兼论"俳优"与"修身"
儒家"君子"的理想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
试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
中国知识分子的创世纪
论文化超越
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
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一生为故国招魂----敬悼钱宾四师
实证与诠释
"吾尊不出如苍生何"的梁漱溟先生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
试论林语堂的海外著述
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