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索鲁
在中国大地上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Riding the Iron Rooster: By Train Through China
8.1 (53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索鲁 译者: 陈媛媛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激荡传奇的80年代,老外视角的全新记录
内容简介
1986年,保罗·索鲁在时隔六年后,再一次来到中国。
他既到了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也抵达了黑龙江朗乡、新疆吐鲁番等疆界边陲。他走到中国大地上,与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在上海人民公园英语角里练习口语的年轻人、想去做进出口生意的学生、刚刚经历过浩劫的知识分子……他用 犀利幽默的口吻,一路吐槽不断,但也用冷静、理智的眼光,剖析中国人的性格,发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的生活日常与思想变化。
从80年代走来,一路沧桑巨变,但我们当下的摇摆与困境也都似曾相识。
编辑推荐
★ “现代旅行文学教父”保罗·索鲁经典之作,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获奖作品
★ 影响何伟等一代旅行作家的先行者,比《江城》更早的外国人笔下的当代中国
★ 22条跨越东西南北的火车路线,长达一年的深度之旅,观察中国大地上的千百风貌
★ 激荡传奇的80年代,在一个 个平凡中国人的生活里,捕捉时代的发展轨迹
★ 冷静剖析,也刻薄吐槽,跟随犀利幽默的毒舌作家,发现中国人的集体性格与时代变化
获奖记录
1989年 托马斯·库克旅行文学奖
推荐语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记者,总能问出你心中的问题……他有艺术家的天分,可以化平凡为神奇。
——《独立报》
《在中国大地上》记录了保罗·索鲁在中国一年的旅行见闻,他在途中极尽毒舌之能……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不停地同陌生人搭讪,比如气质忧郁的方先生和登山家克里斯·波宁顿。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也我们更加了解作者本人——如果你想足不出户就游遍天下,他就是你最理想的旅伴。
——《星期日泰晤士报》
这不是游记,而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下1980年代中期剧变的中国。作者堪称何伟的先驱和师傅。跨越东西南北行程、独特的视角和冷静的分析,超越迄今绝大多数国人。
——豆瓣网友
2021年2月21日 已读
休憩34th,从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了解保罗索鲁,知道他是个刻薄的人,善于发现走过地方的不好并予以冷嘲,指望其说句好话如同希冀刽子手的慈悲。此书自然不是例外,索鲁东西南北无所不包的漫长中国之旅在他的描述中可以说是“换钱之旅”,从头到尾充斥着肮脏嘈杂垃圾痰液粗鄙与行政陪伴,并没有什么篇幅分给美景美食以及这些带给他的感触。但这些都好说,一本好的游记起码要写出地方特色风土人情等状态,要足够真实且有力以便使好奇心与陌生感给予文本以乐趣,作为背景是中国的作品,还应该写出我们眼中谙熟的景与事在老外眼中的真实反应,彼时之人体现出的精神状态以及由此而来的文化比较。这本书全有,这个刻薄鬼是很厉害的作家啊!另外此书离奇的失误在没有前言,非逼我翻到最后才在译者记里找到旅行发生在1986年,这一重大信息的缺失是犯罪
保罗·索鲁 文化 旅行 游记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