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最初的爱,最后的故事 豆瓣
Everything in Its Place: First Loves and Last Tales
7.8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奥利弗·萨克斯 译者: 肖晓 / 周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编辑推荐】
♣ 医学界的桂冠诗人,科普写作的莎士比亚,奥利弗·萨克斯医生最后的遗作与漫长的告别:
广袤浪漫如宇宙或大脑,美丽幽深如记忆与神经,一部写给“好奇症患者”的万物奇谈,致敬人类大脑与科学之美的最后情书;
数十家欧美一线媒体重磅推荐,著名导演韦拉斯哈古的挚爱之书 。
♣ 介于文学与科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萨克斯医生展现出他身兼科学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的作品一直难以归类,本书则尤其丰富而复杂,闪耀着万花筒般的好奇之思。
它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它,我们既可观望到他遥远的童年与原点,也可透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凝视无限宇宙与有限肉身。
♣ 从乌贼到蕨类植物,从躁郁症到脑中之旅,从地外生命到神经学漫游,从“最初的爱”到“最后的故事”:
“最初的爱”是献给乌贼与其他头足纲动物的诗篇,饱含着少年趣味与科学浪漫,将读者带回“成为科学家”这一漫长旅程最初的起点;“最后的故事”则是对科学与人世的爱之告白,在饱含尊严的动人讲述中,向世界缓缓道别。
♣ 躁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库鲁病……千奇百怪又触动人心的真实病例,集结作者临床生涯的精彩故事:
在局部麻醉状态下接受开颅手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幻觉?我们的大脑原来是不会痛的?将一个人从僵死状态唤醒,竟会要了他的性命?车祸中的幸存者,为何反而深受自杀冲动的困扰?
每一个怪奇病例背后,都有着独特个体与艰难的灵魂。集诗人与医生于一身的萨克斯就如同《神曲》中的维吉尔,带领着读者在人类的认知与记忆,在大脑的沟回与起伏间浪漫游走。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导师 × 神经科学主治医生,两位优秀科学青年联袂翻译,精准把握从理论到临床的专业知识背景;单向文学节年度设计奖得主、新锐设计师山川担纲装帧设计:
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科学远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冷淡和抽象,而是伴随着激情、渴望和浪漫。”
作为脑科学界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作家,奥利弗·萨克斯一直以其极富人文色彩的医学故事写作而享誉全球,他记录下病态背后的一系列奇异大脑与独立个体,被誉为“医学界的一千零一夜”。
但不同于过往作品,本书是萨克斯在临终前回望人生,写给青春与记忆、身体与疾病、大脑与科学的最后一封情书。他写到了自己从小对博物馆、图书馆的喜爱,对乌贼、蕨类植物的痴迷;同时以一贯细腻、精确和极富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阿尔茨海默病、图雷特综合征、躁郁症等疾病的动人病例;并在大限将至之际,对纸书阅读、电子产品迷恋症、摄影技术乃至外星生命都做了精彩的思考。
他在博物、艺术、脑科学、神经医学、生物与化学、心智与认知等众多议题之间自如游弋,如同一个孩童在溪水间轻盈跳跃,将我们带回萨克斯医生“最初的爱”,回到科学的童心与原点。同时,它也召唤出萨克斯医生最后的声音,通过科学家的苍老之眼,重新观看我们身边的世界、广袤的宇宙与生命的迷人之处。可以说,这本书就是萨克斯医生最后的生命附言。
————————
【媒体推荐】
♠对我来说,这本书与电影紧密相关。它写到了大脑、认知和记忆。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泰国著名导演)
♠生命从奥利弗·萨克斯的所有著作中喷涌而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一位杰出的奇人。在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一个无聊的段落、一个沉闷的句子。
——《纽约时报书评》
♠在这部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动人文集中,已故神经学家、知名作家奥利弗·萨克斯就他的医学生涯、青春岁月、心理健康领域等话题进行了思考……在探索艰深的主题时,萨克斯温柔、沉思的口吻是一剂良药,但书里也有不少轻松的时刻……对“慢性好奇症患者”来说,阅读这本最后的集子是种莫大的享受。
——《出版人周刊》
♠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这部遗作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科学作家圣殿中的地位……他灵动的文字如显微镜一般——放大的镜头下是他个人生命中的细微场景,镜头后退又能将生活与科学囊括为一体。
——《科学家》杂志
♠充满魔法……这本书展现了神经学家萨克斯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人物》杂志
♠极其感人——书中不乏萨克斯一贯的能量和好奇,但也有他脆弱、敏感的一面……如萨克斯所言,他曾是个“满怀真与美”的普通男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萨克斯仍是那个始终如一的男孩,以永无止境的惊奇和急切,不仅与科学,还与科学史、塑造科学史的先辈进行互动……
我们不禁感到,面对未来,我们最好的机遇,就是人群中还有其他如萨克斯这般出类拔萃、充满激情、思想开明之人。
——《纽约书评》
♠如果你还不熟悉奥利弗·萨克斯,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他结识的绝佳方式……他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作者,拥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力量,也能让读者睁眼见证地球上最微小、最被人遗忘的生命之美。
最重要的是,他能以高超的写作技艺让非专业领域的读者潜入神经科学之中。他满怀永不停歇的质疑和困惑书写着人类复杂的存在现状。他的写作文辞优美,发人深省。
——《纽约图书杂志》
♠萨克斯以这部最后的集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文字遗产……“科学写作的莎士比亚”这个称号也许名副其实,但萨克斯拒绝与过去时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者相比较。值得读者欣慰的是,或许癌症能夺去他的肉身,他的声音将永远回响。“
——《科学家》杂志
2021年7月7日 已读
休憩112nd,当人老迈,行将就木,随时等待死亡来敲门时,萦绕在心中的会是什么呢?或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善意言语,也许是对此生未做之事的遗憾叹惋。此书有前者而无后者,第一第三两部分悉数书写此生所爱之事并兴致盎然,爱游泳爱化学爱求知爱科学爱鱼冻,每每结合回忆,沉浸在温馨而不伤感的老年时怀旧中,似乎对生活全无遗憾,书中唯一的担忧也只是担心新一代人沉溺网络过多,既不阅读也疏离现实生活,将导致一些社会问题。这样的遗作一定来自一个内心世界安详快乐自给自足的人吧。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求知、医学和科普,即使在这样的一本遗作集里,第二部分也全是《错把妻子当帽子》式的案例,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平心而论此书文字不算特美故事也非很新,熠熠闪光的,是作者可贵的灵魂。
医学 文学 科普
护士的故事 豆瓣
The Language of Kindness: A Nurse's Story
7.6 (9 个评分) 作者: [英] 克里斯蒂·沃森 译者: 王扬 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0 - 4
20年的护士生涯,我为此付出许多,但收获更多。我想同你分享这桩非凡事业中的悲伤与喜乐。跟我一起走进病房,历经出生到死亡;穿过儿童特护区,推开双扇门来到内科病房;响应电铃敲击的哔哔声,奔跑过走廊,路过药房和职工餐厅,来到急诊室。我们将探索医院本身,以及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沿途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有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你可能早已熟悉这些人,因为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我们都受到过他人的照护。我们每个人,都是护士。
2020年7月2日 已读
休憩103rd,这是我知之寥寥的行业,在本书中读到的每件事都是新鲜的震撼的,甚至是性命攸关意义重大令人动容的,可这是她们的日常。护理岁月让这个天性晕血少年放浪的女孩变成稳重老练而善良可亲的优质护士。这么多年,这么多年,每天都在见证生与死,生命的绽放与凋谢,还有围绕生命形形色色的人物情感和故事。这对个人的心理和情绪是极高的挑战,谁日日经历这些能够没有应激创伤呢?在疫情仍在的时刻,在医患事件不断发生的今天,读这样的书多有意义,可以增进多少理解与互谅啊!此书我最喜欢的一个桥段,是笔者父亲因癌症过世后,护理到一个情况与气质都极似她父亲的癌症晚期患者,因而按捺不住当场泪奔,那个颤颤巍巍的老病人张开自己瘦骨嶙峋的双臂拥抱了她,安慰她,在她最终平复下来为自己的失态致歉时,老先生安详的说,就该互相帮助啊……
医学 文化 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