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
既见君子 豆瓣 Goodreads
8.0 (54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读过去的诗,也是在说当下的事。诗中虽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是人的情感。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处处都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认识。因而,这本书正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最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
先是挑着看,然后又通读一遍,真是很喜欢。且时或想起十几年前草写《诗经别裁》时的情景,觉得心态竟是十分相似,然而却是很久没有这样去读诗了,羡慕,更是钦慕“既见君子”的与古人相会,除了体贴也还有贴心的想象。虽然是个人化的,但是我却忍不住悄悄相随成为约会的窥视者,收获了一腔欢喜。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作者写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也是叙说当下。诗歌不仅让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印证着我们生命中的缺失。将自己读诗体验付诸这样一种本真的叙事,是令人称羡的创作,这其中有一点天真,一股灵气,还有深沉而细腻的襟怀与情感。
——李庆西(《书城》杂志执行编委)
在这些文字尚未被收束起来印成一册书时,我曾一篇篇搜集它们,打印了带在上班路上看。你看到你心里最深的困苦无告,作者都帮你说了出来;你看到一代代伟大深邃的心灵,是怎样在人世跌宕;你知道了这些都是必须要走的路,你会通过这些桥,去往更开阔的地方。对于这样一本书,除了读、摘抄和体会,很难再说更多。我不吝啬用“最好”来形容它——这是我读过最好的写古典诗歌与诗人的书,里头每一篇都是最好的怀人文章。
——肖海鸥(读者)
我一直想谈谈那些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不是做文学批评,也不是做考据翻案,约翰逊《诗人传》那种,我更是没有资格,也觉得于己无益。倘若硬要为自己的谈法寻个究竟,或者可以用“安得促席,说彼平生”这句陶诗来比附。T·S·艾略特在《安德鲁·马韦尔》的开头说道:“这里没有任何翻案文章要做,谈论他只是为了有益于我们自身。”张文江老师在讲丹霞天然禅师的时候说:“好玩的是我们自己。”他们的这些话给我开辟出一条道路,至于能通向哪里,自己也不能确定。
——张定浩(本书作者)
2018年1月5日 已读
休憩2nd,个人化气息高度浓重的一本诗歌随笔心得集,作者应也喜欢写诗,行文有诗歌韵律与结构之影,书中引熊十力读诗经,云“读他人实际上还是读自己(大意)”,此书作者则是写他人实为写自己,笔触并未掩饰,应该也没过分矫情造作,于是是否喜欢这本书变成了是否喜欢作者这个人。结论是,我和作者气场不合。此书文字不错,作者知识面也广,具有一本不错书籍的基本条件,但阅读全程不能入戏,始终疏离勉强,间或一点可以共鸣,很快也消失在他人心情琐语类型的在我无用信息之中,一本小册子,却读出倦怠煎熬情绪,不知为何【补记,适才发现书背上扬之水的推荐词,觉得一切都合理了,扬之水同样属于我说不上她哪不好,但作品就是和我不对盘的这类人,她对作者的推崇想必也是真心气味相投,我只好两个都不喜欢】
古典 古典诗词 文学评论 诗歌 随笔
宋诗选注 豆瓣
8.6 (31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5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对晏殊、王安石、柳永、欧阳修、秦观、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文天祥等八十位诗人的近三百首宋诗作了注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初版这部《宋诗选注》,其后多次重印或重排,作者均有所校订。
2017年1月20日 已读
修行5th,慢慢的读了小三个月,不敢说读的细致透彻,还是读出了不少感觉,有种要懂得什么,却又隔着一层朦胧坚韧的薄纱的奇妙感觉
古典 古典诗词 国学 文化 钱钟书
盛唐诗 豆瓣
8.6 (13 个评分) 作者: 宇文所安 译者: 贾晋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如果我们撇开盛唐神话,就会发现李白和杜甫并不是这一时代的典型代表。后代读者往往满足于李白和杜甫的这一形象,他们不仅被视为诗歌的顶点,而且被视为诗歌个性的两种对立典范。但是,同时代诗歌的背景却使我们对李白和杜甫有了殊为不同的眼光,这种眼光能使我们看出他们的独创性的本质和程度。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
2014年9月24日 已读
修行53rd,一直觉得宇文所安关注的点奇妙,现在发现很多时候他把一些类似约定俗成不言自明的点拿来分析,还分析出了些东西。他对很多诗人的评价和我的看法有些不同,而他选择的诗人作品和我的趣味相关性更加强。总而言之,他是一个喜欢细分化,喜欢概括比较微妙的倾向的家伙,给他的书做短评也是件比较难的事,坦白说,解放思路的作用要大于阅读所得
古典诗词 宇文所安 诗歌
初唐诗 豆瓣
7.8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宇文所安 译者: 贾晋华 三联书店 2004
《初唐诗》《盛唐诗》三联版序言
英文版的《初唐诗》和《盛唐诗》大约是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出版的。那时的中国古典文学学术界和现在十分不同。那时,我们拥有基本的原材料,虽然王绩的五卷本诗文集直到1987年,也就是《初唐诗》出版十年之
后才面世;那时,很多诗文集的笺注本都还没有问世,我们也还没有傅璇琮等学者就作者生平和诗歌编年作出的重要研究成果。现在的电子文献把检索字词变得非常容易,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二十五年前,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那时,我们缺乏现有的种种研究工具,只能依赖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学术成就,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中国学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研究领域精彩纷呈,令人欣慰和鼓舞。
《初唐诗》、《盛唐诗》有它们的局限、错误和缺点。如果能够重写,它们一定会很不一样。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所利用和借鉴的学术研究,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过,即使在多年之后,我相信书中的一些基本论点和对文学史采取的视角仍然不无其有效之处。
文学史不是“名家。的历史。文学史必须包括名家,但是文学史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理解变化中的文学实践,把当时的文学实践作为理解名家的语境,我们不应对一个长达百年的时期进行大刀阔斧的概括,而应该检视较短的时期,作家群体,不同的区域。这样一来,传统的学术研究,比如说交游考、年谱,就会和文学史写作以及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崭新的意义。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
在对诗歌的研究里,学术工作的惟一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具体的诗篇。好的文学史总是回到诗作本身,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诗人笔下那些令人讶异的、优美的、大胆的创造。
最后,我要向这两本书的译者贾晋华教授表示衷心感谢:如果三联书店认为这两本著作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还值得在中国再版,那么,功劳有一半属于贾教授。
2004年8月
2014年9月9日 已读
修行51st,有关唐诗的成熟历程,承自隋时盛行的华丽空洞宫廷诗如何转向诗人自我。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如何丰富,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但是我总感觉有些进入不了状态,不全是因为对初唐的认知不足,也因为宇文所安的着眼点总是略微奇特,这是种很微妙的感觉,初唐自高祖到唐玄宗初年,初唐四杰,陈子昂,沈宋几人占据重要地位,对陈子昂地位的重新认知,算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张若虚被完全略去,则万万不能忍啊
古典 古典诗词 宇文所安 诗歌
唐诗杂论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闻一多 中华书局 2009 - 6
本书是现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唐诗研究的经典之作,内容涉及唐代诗歌的多个方面,对唐代著名诗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贾岛、岑参、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成就有独到而深刻的评论与分析。全书论述精辟,行文优美流畅,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引人入胜。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欣赏闻先生在唐诗领域的精彩创见,本次出版,增补了《陈子昂》、《唐诗要略》、《诗的唐朝》、《唐诗校读法举例》等数篇文字作为附录。其中,《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是郑临川先生根据当年在西南联大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内容丰富,精义迭出。
2013年3月23日 已读
修行52nd,诗论水准中略偏上,或许不同人得到东西会不同数量,我想说的是,闻一多这厮的文艺范简直是标志性的典型,他的遣词造句习惯,对场景和某些句子的赞美,甚至是最基本的描述,都渗透着那种深深的被自己感动的气息,当然,杜甫岑参年表以及附录二的讲义略显干瘪,体现不出这妙处,诗人啊,文艺范
古典文学 古典诗词 国学 诗歌 闻一多
張孝祥詞校箋 豆瓣
作者: (宋) 张孝祥 / 宛敏灏 校笺 译者: 宛敏灏 注解 2010 - 6
《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張孝祥詞校箋》,本书收录了张孝祥的多首诗词。
2012年11月2日 已读
代表作六州歌头平庸的令人费解,反倒一首念奴娇可喜,不如陈亮远甚,辛稼轩果然天纵之才不可复制
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