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兆言
南京传 豆瓣
6.5 (10 个评分) 作者: 叶兆言 译林出版社 2019 - 8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兆言南京人立南京传,文学家亦史学家,“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在这里,南京不仅是一个叙事空间,更是一个极目远方的平台,而《南京传》,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
2020年10月20日 已读
休憩160th,叶兆言对故乡南京想必情感深厚,本书也字字句句落在南京历史上,只是越读越觉得字里行间都是来自久经沧桑离乱的古老民族的悲悯,一个个城市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夺中重复着乱离毁灭繁荣乱离的循环,一茬茬人被连根诛除,另一些人来到这陌生的土地生根发芽成为新的土著,司空见惯浑闲事的一代代人如书中明代以后的南京人一般麻木的习惯了这乱世悲欢,这是极致的悲楚。叶兆言写及三国部分时还饶有兴致的分析孙皓的有骨头体现了南京人也有几分霸蛮之气,而丹阳京口等地世产强兵也说明南方人自有强悍在,然后就写到了这些地方尤其是南京的一次次被摧毁到千里无人烟再一次次的迁入新人,那些属于历史断面的地方性格就此尘封历史,只能怀念。作家的悲悯与关怀以此书的分寸火候体现在我看来是合适的,而且你被科普的是家乡历史,该悲悯的是华夏
中国 中国历史 历史 叶兆言 文化
陈旧人物 豆瓣
7.4 (10 个评分) 作者: 叶兆言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 4
本书收录作家叶兆言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文化人物的散文二十九篇,所记叙的人物,上至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下至苏青、张爱玲等江南才女,既有林琴南、闻一多、朱自清、吕叔湘等文学大家,又有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坛巨匠。本书既是作者的一部读书笔记,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阅读轨迹及阅读心得,同时也是一部近现代文学史话的随谈,加上有点迂腐、俏皮的议论,作者阅读记忆中的历史文化人物走出了尘封的记忆,读着亲切,甚至也有几分感动。
2018年3月29日 已读
休憩90th,三星半,短篇小文一篇写一人类似作品太过泛滥,本书不精不透亦不特别出色,作者不时有些观点令我喜悦。另外我都想发起个募捐给出版社请校对,这样的书印出来自己不难受吗?
叶兆言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