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
贝聿铭全集 豆瓣
I.M.PEI
作者: [美] 菲利普·朱迪狄欧 / [美] 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 译者: 黄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1
贝聿铭工作室同事撰文,图文并茂展现其各时期代表作和思想
唯一得到贝聿铭生前认可并亲自作序的作品全集
贝氏同事兼学生林兵审校并作序推荐
全新译本,增添多幅照片,成就更加完善的版本
◎ 编辑推荐
☆ 全新译本,遴选贝聿铭的50个建筑项目,以权威视角全面展示其超越时代的建筑思想
以时间顺序选择了贝聿铭各个时期担任负责人或建筑设计师的50个建筑项目,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贝氏接受委托的项目,从具体建筑项目中展现贝聿铭的内在建筑思想。书中图片包括建筑实拍图、设计平面图、剖面图、建筑过程图等等;与贝聿铭共事近20年的同事撰写文章,从独到的视角到我们理解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
全新版本邀请新译者重新翻译,译文力求专业而流畅,不仅订正了外版原稿中的错误,还将此前译本中未译的参考文献、贝聿铭作品名录等,悉数译出,提供给读者更全面翔实的资料信息。
☆ 贝聿铭的同事、学生林兵为新版本进行审校,并作序回顾贝氏建筑生涯
木心美术馆的设计者林兵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曾作为贝聿铭的同事和学生,参与贝氏晚期的几个项目的设计建造,对贝聿铭和他的建筑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林兵对新版本做了精心的审校,确保其权威性,并且为本书作序,回忆了一段贝氏鲜为人知的往事,添加了此前版本不曾提及的内容。
☆ 增加多幅珍贵照片,带我们领略此前少见的贝氏风采
新版本从多家机构购得版权,添加了多幅贝聿铭珍贵照片。新添照片包括贝聿铭的早年家族合照、在香山饭店工地与著名建筑家陈从周的合影,以及此前版本中没有提到的贝氏最后一件作品美秀美学院圣堂的相关照片。此外,新版封面也采用了最能代表贝聿铭晚年气度的照片,雍容典雅,庄重大方。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权威、全面的贝聿铭作品集,遴选了贝聿铭各个时期以主要负责人或建筑设计师承担的50个建筑项目,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贝氏接受项目委托的背景、进行项目设计和建造时的构思与具体实施过程,所经历的种种波折和项目完成后产生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其作品的评价等。这50个建筑项目按时间顺序排列,时间跨越60年,串联起来就是一部贝聿铭的建筑生涯史,展示了贝聿铭一众卓越的建筑作品和其超越时代的建筑思想。书后附有贝聿铭全部作品名录,包含创作时间、项目地址、参与人员等重要信息。贝聿铭晚年时的同事、木心美术馆的设计者林兵先生特为此书写了纪念性的序言,回顾了贝聿铭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 名人推荐
对喜爱贝氏建筑的人们来说,他给予世界太多的经典和感动。经常有人问贝先生他后期的作品是否将是他的“封山之作”,他大多笑而不答,对他来说,设计与生命是共存的。
—— 林兵(建筑家,木心美术馆设计者)
2021年5月12日 已读
修行18th,我可以毫不怀疑的目此书为空前优秀的贝聿铭传记与作品集,无论从文字配图或是装帧选纸,又或是涵盖作品数量及代表性,均做到了目前的极致状态。之所以不能绝后,是因此书也只是选择了贝老一生近二百作品中的五十个范例,而且略过了约翰汉考克大厦这种让贝老事业遭受重创的滑铁卢案例,这种报喜不报忧式选法让此书足以成为贝聿铭建筑设计艺术一览,却不足够成为贝聿铭个人史。好在贝老一身本领,光看设计艺术也足够琳琅满目目不暇接,阅读此书极为快乐,依然强推此书
后浪 建筑 艺术史 设计 贝聿铭
动物帝国 豆瓣
Animal’z
8.6 (16 个评分) 作者: [法] 恩基·比拉 译者: 王秀慧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1
在世界螺旋状崩坍的边缘
聆听雪落的声音
一首《荒原》式的图像长诗
一部冷峻而温柔的末世启示录
重量级法漫作者恩基·比拉沉寂十年之作
★ 编辑推荐
“这就是世界终结的方式
并非一声巨响,而是一声呜咽。”
—— T.S.艾略特《空心人》
“地球震怒”,一场突如其来的生态浩劫。
在这颗满目疮痍的星球上,饮用水突然成了财富。每个人都忙于生存。道路交通几乎不存在,而且危险。只存在少数“绿洲”,是受其特殊地理环境保护的避难所,在苦苦挣扎,惨淡经营人类社会秩序的假象。
这些避难所只能通过大海到达。
故事从海上开始。
“我告诉你。
海水里的盐会烧掉它所经之路上的一切。
他穿透并麻痹组织器官,包括大脑。
但我也告诉你,人是会习惯的。”
世界末日,人该如何求生?
有人放弃胸中的道德律,有人引用巴枯宁,有的人开始杀戮,有的人同类相食;有的人陷入绝境,仍旧苦苦挣扎,不肯放弃心头一点清明;有一腔孤勇的骑士,以雪代马,渡人过水;也有大逆不道的预言家,以基因为棋子,试图模糊人和动物之间犬牙交错的边界。
人和动物之间古老的敌意,在生态浩劫的面前,是否能够转化成妥协和合作?
◎《尼可波勒》作者恩基·比拉沉寂十年新作
恩基·比拉,出生于南斯拉夫,生长于法国,被大友克洋、寺田克也、吕克·贝松推崇的法国漫画大师、画家、导演,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执导有《诸神混乱之女神陷阱》等影片。图像小说代表作《尼可波勒三部曲》,法国出版史上唯一一部被《读书》杂志评选为年度好书的漫画作品。
沉寂十年后,比拉携“地球震怒三部曲”回归漫画:
三部曲,三个故事,三段旅程,想象力瑰奇、沉重而富于诗性。每个故事具有独立的国境线,各自为政而又环环相扣,写尽“人”在震怒地球面前的渺小和伟大。
“正值隆冬。我却发现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 阿尔贝·加缪
◎ 一首《荒原》式的图像诗篇
一部冷峻而温柔的末世启示录
充满时代精神的隐喻
繁复而迷人,沉重而富于诗意的轻盈
探索图像小说、诗歌、科幻与文学的可能性与边缘
★ 内容简介
创作于 2009-2014 年间的“地球震怒三部曲”是法国漫画大师恩基·比拉沉寂十年后的新作,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的故事:《动物帝国》《末世恋人》和《空气的颜色》。
这是三部想象力瑰奇的科幻巨作,讲述了发生在未来世界的一场生态浩劫之后,幸存的一小部分人类是如何面对困境、顽强地生存下去的故事。本书是系列作品的第一部。
故事从大海上开始。
★ 媒体推荐
在恩基·比拉的这部架空未来新作中,人们杀戮时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相爱时引用莎士比亚,绝望时则转向巴枯宁。海豚的鳍被嫁接上人的肢体,饮用水千金难买。人类还有未来吗?答案是肯定的。《动物帝国》给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答案:人和动物的嫁接。
—— 法国《观点报》书评
沉寂十年之后,恩基·比拉带着这部全新的生态思考巨作回归了。他提出了“星球主义”(planétologie)这个全新的提法,以替代“生态主义”。这一次,他溯本归源,放弃了许多传统漫画叙事的套路,回归到了纯粹的绘画本身。
—— 法国《新观察家》书评
★ 曾获奖项
1980:RTL广播电台最佳成人漫画
1987: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
1993:法国《读书》杂志年度之书
1997:比利时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特别奖
1999:瑞典阿达姆松漫画节国际最佳漫画家大奖
1999: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漫画奖提名
1004:安古兰国际漫画家“观众之选”奖提名
2004:育碧幻想节“最佳处女作”金奖,“最佳国际电影”铜奖
2020年1月10日 已读
休憩9th,好看至极,开放式的脑洞一旦找到可以彰显其魅力的画笔,将有极可怖的表现力。相比而言,文字是打开想象力之锁的钥匙,有能力驰骋者自然所得无上限,而拙于此道者便难以欣赏魅力,反观此书一类高质量漫画,磅礴震撼的直观真切,实在是享受。如此博大感觉的废土漫画,诡异莫测的脑洞展开,实为好此道者之恩物,我与大白兄一样,钟爱那骑着花纹流转的变种斑马,言必引用作家佳句,恰当且深远,体现内涵而牢牢掩盖本性的神秘牛仔,可惜他便当了,但是他自己说:一物之尽头只是另一物之边缘。所以他的离去,只是另一个好故事开始的边缘而已,期待二三部
后浪 漫画 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