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闲云
黑水浒 豆瓣
6.9 (9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不读水浒 不知天下之奇
古今天下第一豪书
《水浒传》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深藏着社会的冷暖、人性的明暗。
从小说的字缝里,读出重重玄机,揭开梁山社会的一幕幕真相,再现别样精彩。
在充分肯定水浒传价值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其中存在的非理性思想与非人道行为……
2014年7月13日 已读
休憩62nd,一本专门钩玄索隐的书,说的东西没一句不是早就知道的,简直是一种耻辱,煮酒话西游的本事今何在,今何在
吴闲云 文学
博弈三国 豆瓣
6.4 (5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5
《博弈三国》内容为:三国中的博弈,奇就奇在他是“实用博弈”,而非现今茜方的“理论博弈”。理论博弈,都要受到许多假设条件的限制。比如:博弈的双方都是理性人,都在同起跑线上,都用公平的手段竞争这些很难在现实中发生。实用博弈,是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的,和现实情况非常接近。比如,当你走进股市,或是走进商场,你就会发现自己总是个“弱者”,对手总是在使用不公平的手段竞争,这些情况就和三国中的情况是一致的。细细研究三国,就会发现三国的主旋律一直都是围绕“弱者怎样战胜强者”这条主线进展的。一般来说,弱者是很难战胜强者的,但在三国中,偏偏十有八九都是以“弱者胜出”而告终。所以,研究三国,就是研究“实用博弈”最好的教材。
2014年7月3日 已读
休憩56th,完全是因为评论了水浒和西游以后为了出书而出书的凑数作,毫无心得,一点内涵也没有
吴闲云
窥破金瓶 豆瓣
6.0 (7 个评分) 作者: 吴闲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 - 2
读《金瓶梅》,你可以看到一部没有被篡改过的历史,可以看到正史中不曾记载的那些无数鲜活的细节。《金瓶梅》最直接、最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
2013年5月31日 已读
休憩157th,近一两年来常干这种事,顺藤摸瓜摸得本好书,一见则相见恨晚,读完后意犹未尽,按图索骥摸去,这人的作品却一本差似一本,这怎叫个人生若只如初见啊,这本已经纯然退化成大路货,消费名著,写些路人皆知的话语了,厕上或可一读,啊对,今天还得去打印张公子的篮球文装订成小册以供我快乐的噗噗呢
吴闲云 文化
品水浒 豆瓣
作者: 吴越 2008 - 4
《品水浒》原是作者为"百家讲坛"和"网上大讲堂"写的讲稿,现在经过补充润饰,汇编成两册出版,每册50篇:一册着重人物的分析和评论,称为《品人篇》;一册着重于故事及史地的分析和考证,称为《品事篇》。本册为《吴越品水浒·品人篇》。书中文章,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分析细致入微,讲解鞭辟入理,语言通俗流畅,文字犀利尖锐,具有振聋发聩、拨乱反正、指点迷津、帮助思考的作用,最适合非文史专业的白领阶层阅读。《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产生于元末,初版于明代嘉靖年间,是我国第一部“供阅读”的白话长篇小说。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非常黑暗,民族矛盾突出,统治阶级残暴凶狠,作者从民族励志出发,呼唤强悍,鼓励反抗,以小说的形式美化杀人放火,暗示“善杀人者即英雄”,提倡“霸意识”,鼓吹聚众造反,因此《水浒传》自从明代出版以来,一方面受到“造反派”的推崇吹捧,一方面受到政府的强烈禁止,一方面又受到文人评论的干扰,出现了误读、误解、误导现象。因此,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必须说明作者当时的环境和写作的动机,才不至于被误导所影响。《品水浒》以“是非善恶”为品评基础,一扫前人的腐见,指出《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虽然有部分人是被逼上梁山的,但实质上最终都是为非作歹的强盗,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
2013年5月31日 已读
休憩156th,感觉不如煮酒探西游自然,让人为之震撼,醍醐灌顶一般,虽然逻辑线还是鲜明,但是也感觉有些牵强,最有价值部分在鲁智深行为定性和宋江晁盖部分
吴闲云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