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
永字八法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11
* “红学泰斗”周汝昌,70年书法研究心得总结,写给大家的书法艺术讲义。
* “永字八法”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是理解“书”之有“法”的必修课。
* 指陈书家得失,纠正书史谬误,成一家之言。直击书法学习的问题,娓娓道来我们的汉字之美
* 出版20周年精装纪念版,全新修订增补,单独附赠作者生前珍藏书法碑帖印本
***
【内容介绍】
“我对‘书学’下功夫,比对‘红学’多得多。”—— 周汝昌
少年时学书,抗日战火中写书,唐山地震中著书,对书法的学习和钻研贯穿周汝昌的学术生涯。《永字八法》作为周汝昌毕生书法创作和研究的总结,实实在在解答了书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选狼毫笔还是羊毫笔,初学者由篆隶入手还是从楷书入手,学碑还是临帖,一定要中锋行笔吗,“藏锋”究竟怎么藏,“锥画沙”“屋漏痕”又是指什么,为何单取“永”字而立“八法”……周汝昌不仅耐心回复具体问题,还推而广之,广涉书法创作中的笔法、识势、结构和风格等关键问题,乃至汉字的起源、书法美学等理论话题,用精妙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人人读完都有所启发。
学习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用笔、结构、风格,而用笔是关键。甚至可以说,学书法就是学用笔——笔法。“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为例,概括总结出的楷书八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点,堪称书法学习的基本法则,也是学习书法的基本功,更是理解“书”之有“法”的必修课。本书即以“永字八法”为切入点,详细解读了书法学习的方法、书学理论与书法美学。
《永字八法》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书法艺术答问》,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就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阐述了“永字八法”的基本内涵和在书写中的应用,可谓是“答疑解惑”篇。如果说上编是“入门”,那种中编《书道圣经》则是“进阶”——追溯书法的源流,剖析书法美学中的几个关键词,如沉著、劲险、明利、遒媚等等,从更宏观的角度阐释了书法艺术的历史与美学。下编《书法的奥妙》更是深入“书法堂奥”,就书学笔法、“遒媚”之内涵、中国书法“聿(字左下有两撇,音津)学”之起源、石涛“一画”论与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神等进行专门探讨。在全书附录部分,我们能看到周汝昌对欧阳询《皇甫君碑》年代的考证,对孙过庭《书谱》的诠释,以及和袁殿勇讨论书法的书信往来。此外,书的主体之外,附有周汝昌生前四处搜购的部分字帖(周汝昌称其为“破帖”),以及周汝昌背临的《兰亭序》长卷(启功、徐邦达、王学仲题跋)。三编内容层层深入,附录与“破帖”作为补充,使《永字八法》成为一本内容全面的书法学习著作。
2021年12月31日 已读
修行59th,周老爷子原来在书法之道造诣如此深厚,先前徒以红学宗师标签视之,实为有眼不识泰山。而且我有强烈的感觉,老爷子在书法理论方面的地位应高于其在红学界的地位,其观点已形成完备体系,有承继有推陈出新有独到之处,其对黄庭坚沈尹默等书法大家部分观点直率的批评在我看来颇有道理,而对习书法者路径,运笔,藏锋手法乃至永字八法的剖析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我读后照猫画虎,颇觉心中笃定,也有了立竿见影式的小幅提升,是故极为感谢周老先生。此书上佳,尤其上编书法答问部分,太好读太见功力,习书之人不可不读
书法 周汝昌 艺术
红楼夺目红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作家出版社 2003 - 10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新的一本红学随笔集。与以往的著作不同,是以短文讲“大旨”。全书一百三十余篇,从赏析雪芹“绝特”个性,提出湘云才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到刘姥姥在全书中的重要性,以及红学研究者极少触及的红楼小人物的见解等观点,令人玩味领悟,大开眼界。可谓点面新、视角新、解说新,是红学界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周先生在本文后再记中,赋诗一首,抄录如下:百读红楼百动心,那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上高山悦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徽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有书换万金。全书诗、文、图并茂,精美大气,印装讲究。
2018年8月4日 已读
修行20th,周先生独钟史湘云不喜林黛玉为薛宝钗鸣冤这些我都颇为认可,但是我还是相当烦这厮。在《红楼小讲》里已经见识了老先生多肉麻,一个“娇杏”已经足以让他大叫“这是何等的文心锦绣巧妙手法”,此书中他的肉麻更上一个大台阶,奇绝巧绝妙绝被用了无数次,令人审美疲劳,我自觉自动过滤他的形容词和祈使句,只看他要说的内核部分,但还是被林四娘诗完胜长恨歌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给雷翻在地。老周善祷善颂的性情也肯定爱说过头话爱做过头事,当年挑头炮轰俞平伯,惹得老实隐忍的俞先生都拍案而起的就是这个老丫, 当然,红学一道他还是很有本领,这本书就未必好了
周汝昌 文学 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