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峰
师父 (2015)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师父
8.1 (841 个评分) 导演: 徐浩峰 演员: 廖凡 / 宋佳
其它标题: The Master / The Final Master
民国年间,佛山咏春传人陈识(廖凡 饰)来到天津,为在武术界开馆立足,结识了天津武术泰斗郑山傲(金士杰 饰)。郑山傲建议陈识用“教徒弟踢馆”的传统方式达成目的。几经周折,陈识娶了一名天津绝色女子赵国卉(宋佳 饰)为妻,还收下了本地青年耿良辰(宋洋 饰)为徒代其踢馆。夫妻二人暂居在贫民窟,防被踢馆的仇家前来寻仇。陈识与妻子原本看不上好勇斗狠的耿良辰,但接触后也发觉了耿良辰的可取之处。随着第八家武馆邹馆长(蒋雯丽 饰)和军界人士林希文(黄觉 饰)的介入,天津武术界面临着一场巨变。靠武术复兴家业的愿望、对妻子的爱意,以及作为师父的责任,让陈识陷入了两难之境。
2020年2月21日 看过
徐皓峰是活着的古龙,文章里那股气质劲头极难在银幕上复制,于是他亲自下手以免被他人搞成粪作,他的书里没有谁是有性格的,不同的人不过是体现国术武林规矩规则特质特点的混合体,没有血肉只有精气神,这样拍出的电影不能说差而应被当做类型作的一种,只是一意孤行太远则有妖气,体现在剧中就是没有一个人会好好说话,通通端着架子,来一些悠长绵远之言,几大高手如此也就罢了,宋佳何苦来由?此外与武术沾边的东西脱不了荷尔蒙,宋洋与李博那场毫无技术含量的比划也让李博穿上旗袍露着大白腿来了若干劈叉若干扫堂,批评这一点有看时看的爽看完就骂娘这样不讲良心的嫌疑,但还是想正告有旗袍控或者腿控嫌疑的徐导,全剧最帅最美最有风韵最有气质的无疑是帅T风满格的蒋雯丽,这才叫不带丝毫狭邪之气的美如罂粟,比大白腿好多了,不可不知
宋佳 廖凡 徐皓峰 武侠 蒋雯丽
武士会 豆瓣
7.3 (19 个评分) 作者: 徐皓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1
日本武士道1904年前后推广,中国武士会1912年建立。至今,日本武士道是流行文化,中国武士会湮灭无闻。
本书描写民间武人李尊吾谨守不成家、不守财、不授徒的师训,苦修独行道,却遭逢八国联军洗劫北京之变,从一个人的抵抗开始,历经十年人生创痛与变故,达到武学巅峰,成为一代武林宗师的传奇,显影有清一朝的民间结构、满汉权变、佛教隐情。
小说对文化兴衰的因果及国民性格的形态给出了令人意外的解释。
2018年8月19日 已读
休憩258th,充满乖僻任性与拧巴的高手老李,先是丰满有味气韵十足继而飞速崩坏到莫名其妙的故事走向,我读徐皓峰已然不少,却仍然分不出他总是虎头蛇尾的叙事和总是任性诡异的人设是他的短板还是为营造他最大的长处~武侠味所做的必要牺牲
小说 徐皓峰
逝去的武林 豆瓣
7.3 (11 个评分) 作者: 李仲轩 口述 / 徐皓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 - 5
《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口述者李仲轩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碌、尚云祥和薛颠门下,深得形意拳大义;后隐于市井几十年,不为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所侵扰,洁身自好;及至晚年,机缘巧合之际,娓娓道来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界的人物风貌图,并透露了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滴水映月,令后学者得以窥见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一代形意拳大师,为什么甘愿做一个普通的看门人?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为什么又突然开口,将自己毕生经验和盘托出?《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的武林,讲述在那个武术被称为国术的时代中国传统武者的爱恨情仇。书中有武林旧事,有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中华武术所独有的训练体系。
2017年7月17日 已读
休憩147th,徐皓峰整理口述材料也算做到错综有致,只是主语不统一一点招人烦,一度怀疑作者非一人,编辑未校对。另外此书过玄,不敢评论完全不懂且无法形成概念的领域。最后薛颠是此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大高手,也是最近似武侠人物的大高手,当然,也是死法最不武侠的大高手,看个意思吧
徐皓峰 文化
大日坛城 豆瓣
6.8 (25 个评分) 作者: 徐皓峰 作家出版社 2010 - 11
“大日坛城”是一幅描绘佛教经典《大日经》诸佛境界的唐代绢画,佛教“唐密”修行者的法物。“唐密”即唐朝时由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密法,当时日本僧人空海从大唐学得带回日本,流传千年至今。而在中国,“唐密”在禅宗兴盛之后渐渐失传,今人多已不识,说到密宗,只知有“藏密”了。
主人公俞上泉是一位围棋天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期间,以其神奇不可思议的棋艺,打败日本诸多围棋高手,赢得“第一人”称号,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与当时中国国内节节败退的抗战形势形成鲜明对照。反过来说,当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胜利之时,他们视为“国技”的围棋之战却接连不断地败在一个中国人手下。围绕俞上泉,有意保他和灭他的各种力量在拼争、厮杀:身怀绝技的中国武术高手、日本武士名流、中统特务、日本特务、抗日战士、汉奸……
各种力量的拼杀往往如平地惊雷,诡谲迅疾,慑人心魄。身处风暴中心的俞上泉,对各种力量视若无睹,对一切危险置若罔闻,无论是棋盘上的杀气和暗处来路不明的杀气,他均以向死之心面对,而一次次绝处逢生。但他最终却抗拒不了历史车轮的残酷碾压……
2015年5月24日 已读
休憩51st,本书密宗元素密集,徐皓峰文风长期似道,归根结底,这厮乃是一儒。对象征意义与各种规矩法度的高度推崇洋溢在每本作品里,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叶三花儒释道吧。不用解释,这本书不停在无声的呐喊,吴清源,吴清源!吴大师让天下一先的生涯被老徐严格按阶段改写,包括入邪教一段,于是前半部分几近入道颇有神助,后半段各种扯犊子游离主段令人瞠目结舌,有走向讽刺小说的倾向,汪精卫那段看得我扶额闷笑。我毕竟读老徐不多,尚分不出他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想怎么写怎么写如逍遥游,还是想写的太多,写的面太广,需要挖掘的太深以至于驾驭不了,总之后半段文脉不绝如缕奄奄一息,结尾连番几个十番棋大战完全无法留下区分度和可记忆印象。不过,我看到围棋的故事,那超凡的天赋与专注总能让我血脉贲张,简直要看得勃起,唉,这本书本能更好的!
围棋 小说 徐皓峰 武侠 武侠小说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 豆瓣 Goodreads
7.8 (64 个评分) 作者: 徐皓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7 其它标题: 刀背藏身
《刀背藏身:徐皓峰武侠短篇集》收入徐皓峰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间完成的三个短篇新作:《师父》《国士》《刀背藏身》。

《师父》已获《人民文学》杂志短篇金奖。

另外三篇小说《倭寇的踪迹》《柳白猿别传》《民国刺客柳白猿》创作于2003至2005年,已 由作者改编成电影作品。

十年武侠短篇创作的轨迹和变化已经呈现在这里了。

武侠小说是中国很长的一条脉,从司马迁的《刺客列传》,到明清的志怪小说,到金庸古龙。司马迁写的为什么档次高,它写失败。以前诸如还珠楼主这样的大家,武侠小说都是写现实生活。徐皓峰的武侠小说,一个是写失败,一个是写当代。把武侠小说移植到当代生活里,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他的解决之道是,描写上简化武功招式,更多是集中在两个人为什么要出手,加大了人物的心理,重点放在了练武人的心态上。以前的武侠小说,写的抗争是一个是非,朝廷坏、武侠对。但是现实生活是更复杂的问题,它很多不是好坏,而是一个无奈。
2015年5月14日 已读
休憩41st,徐皓峰道士下山等几本均曾过目,嫌太求清淡,反失真味,确实不喜,却一直没想过,这条路走到极致会不会是另一种恢弘的美,现在他教我学明白了。清淡隽永,不疾不徐的文字,居然能写出一片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大场面大气象,一篇师父,令我想送出膝盖,如果徐长期保持这个level,武侠多一宗师也不过誉,当然随后他用倭寇等几篇有力的证明了自己其实只是穷人版的张大春,这厮在影视圈打滚太久,编剧气息太浓,总想清清淡淡的跌宕起伏着,这需要极高的笔力,做成了,就是杰作“师父”,做不成,就是倭寇等几篇什么玩意儿,并没看错他,他还是不怎么行,不过他的上限,已经极为惊艳了,接下来他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平均水平拉高,再拉高些。
小说 徐皓峰 武侠 武侠小说
道士下山 豆瓣
7.0 (59 个评分) 作者: 徐皓峰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 - 10
民国时期,外敌入侵,军阀混战,乱世中各类江湖人物纷纷登场。一个不堪忍受山中寂寞的小道士何安下偷偷下山,无心之中,他被卷入太极门掌门之争,并与来华偷师的日本忍者对局。后中统特务欲招揽其做间谍,他却利用这个机会帮京剧武生查老板截杀特务头子报夺妻之恨。何安下周旋于中统、纳粹博士、日本人和江湖之间,经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人物和事件,慢慢领悟武术的至理,而他的人生也永远的改变的故事。
2013年8月1日 已读
年轻时没读懂的这本书,今日再读,惊为天人。此书可见人生,可见天地,至少也能见江湖气象,本欲评价感受,反观自己当年评论,颇为汗颜,心态浮躁注定浅薄,阅读之时不能沉浸则读书只是翻页重复而已,再度狠狠地觉今是而昨非
小说 徐皓峰 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