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弄草集 豆瓣
作者: 周瘦鹃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 - 10
★鲁迅美誉的民国文学大师、鸳鸯蝴蝶派主将、苏派盆景奠基人周瘦鹃经典草木园艺散文名作集。
★全彩印刷,内附上百幅精美中国古画。
————————【内容简介】————————
这本书辑录了周瘦鹃先生晚年闲居家中时所写的关于草木的近50篇散文,这些文章记录了周瘦鹃先生一些对于草木、瓜果种植的心得经历,有关盆景和园艺的一些介绍和常识,以及历代名家吟咏草木瓜果的诗词。周瘦鹃先生的文笔流畅优美,再加上他有多年的盆景和园艺工作经验,堪称园艺专家,这本书洵为一本难得的关于草木鉴赏和盆景园艺的散文集。
2021年11月3日 已读
休憩172nd,必须肯定装帧,达到了文创的标准,是闲时摩挲把玩的恩物,也与正文定位相符,配图配画则更上一层楼。至于正文,适合睡前小读,适合下午闲适阅读一两则。本书收录文章悉数为周瘦鹃晚年所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文章大率篇幅短小,前半引用之丰赡贴切有知堂等一流散文随笔大手的水准,接下来就是短促的以盆景园艺为主题,绝不发散绝不越雷池一步的结尾,写花草就是写花草,没有半点给人误解的空间,如你有闲情或想寻逸致,此书中大有,如你还想要些别的,这里是真的一点也没有
周瘦鹃 散文 花草
又自在又美丽 豆瓣
作者: 翊鸣 / 崔莹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6 - 3
用什么来记住生活?有的人用影像,有的人凭气味,有的人靠食物。
在这本书中,不同的植物,像一本无字的日记,
是我们安放在记忆里用来寻找和怀念的坐标,
也是走到人生小径分岔路口时的明晰路牌。
“从南方移居北方的第一年,我开始记录每一天见到的植物开花和长叶的时间,记住河水结冻和化冻的日子。在第一声鸽哨响起的时候,提醒自己站上一会儿好好听一听;在心浮气躁的时候,去给植物浇水、摘黄叶、松一松土、换一换盆。也在只顾埋头向前以至让自己心疲力竭时,去爬山。初看令人望而生畏的高而连绵的大山,因为不时停下脚步欣赏野草和花朵,而在不知不觉间就翻越了。慢慢发现,人和植物在一起的时候,很少感觉疲惫,总是收获欣喜。”
这本书记录了这些年因为植物而回忆起的那些发生在生命中的重要时光,从儿时、到工作、到成家。我们逐渐明白,人生百态,每个人不过在自己的节奏里完成自我。而天堂的密码其实早已植在草叶,植于花瓣,植进根茎,植入万物。
听种子发芽,看一朵花开,在与植物的相处中,找到生活的真意。
2021年2月10日 已读
休憩30th,自在与美丽本与用途无关,这就是一本谈不上深度但很自在很美丽让人喜欢生活的书,适合午后就着微风一页页的翻下去,有花有树有菜有果,二十四节气配合的当季植物,美妙的插图和诚恳的文字,像简朴家庭中的一枝插花,喜儿过年时的二尺红头绳,没它日子当然照样过,有了它,日子似乎就变得明亮了一点。当然,这样的书非常吃装帧,如果是九十年代那沧桑简陋风,此书效用降低何止一个层次。读读这样的书吧,慢下来闲适下来,毕竟作者说,人的双脚总是要踩到泥土之中
散文 植物 生活 绘本 美食
惜别 豆瓣
7.6 (14 个评分) 作者: 止庵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 8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念念追忆,惜别在远道
《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全书共有六部分,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向回追溯。母亲生前的日记和书信,与作者的回忆和思考两相交替,形成两种对立却彼此依存的书写状态。母亲留下的手泽,充满 亲人相处时的温暖细节:最常做的那道红菜汤,与“我”一起看过的电影,病重时吃下的那枚小布丁……这些事情平凡微小,却感人至深,是生之存在的切实印记。
由此,止庵在众多生死论说中上下求索,呈现出从死看生的独特角度:死是一个人的终局,令故去者成为一种“曾经存在”;死也是众人的终局,令所有生者成为中途正在逝去的“在死者”。作如是观,我们可以获得另外一种眼光,由他及己,重新思索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死大问。
一向喜欢止庵的文字,他能够用节制的方式写出汹涌的情感。这是一个人的“惜别”,却会唤起每一个人的“惜别”,这是人生绕不过去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扬之水
这是我近来很期待的书。我没写过专门的书谈父母,止庵写了。读这本书时,天正在下雨,我读着,就像在别人的大黑伞下避了雨。——史航
书里面“母亲”的文字与止庵的文字已经融为一体,读来仿佛一起重走一遍,从此岸走到彼岸,又仿佛从彼岸走回此岸。虽有艰难,却没有恐惧,虽有哀思,却坦然沉静。——陈希米
2020年12月14日 已读
休憩194th,此书形散神不散,好就好在它的全无系统语无伦次,止庵用记忆,细节和妈妈日记的片段串成了这本书,他没有做太多的加工和处理,用他自己的方式真实的传递了他的情绪,当然,在很多人眼中,这应该还是修饰过头了。我不这么觉得,我在这本略乱的书中体会到了不愿遗忘的儿子的心,只要还有人记得,逝者就不会消失。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这是这本书的好处,也是我们的共鸣点,我到人间只此回,再努点力看书吧,还有余地呢
散文 止庵
英子的乡恋 豆瓣
作者: 林海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4
《英子的乡恋》是林海音所著的有关“个人记忆”的散文集。作者以纪实和可亲的文字,记述了个人经历中的一些情景记忆、感触。书中文章分三部分,分别为“平凡之家”、“英子的乡恋”、“文坛行走”,书末附作者“年表”。
2020年11月27日 已读
休憩185th,林先生文章自然是好的,就是读完不觉需要重读,也乏回甘。想吐槽一点,林先生可真是贤妻,不过她老公怎么老是“铁青着脸”来面对她呢,是错觉吗?
散文 林海音
一棵菜 豆瓣
作者: 方子春 / 宋苗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 - 4
北京人艺,这座经历了65年风霜,不减生机的剧院,至今依然保持专业精神与谦卑之心,不断向观众输送着新鲜的艺术养分。
本书展现了焦菊隐、欧阳山尊、吴刚、濮存昕等四十一位“人艺人”的艺术人生。其中有殿堂级的话剧巨人,也有家喻户晓的“老戏骨”。你不仅会遇到许多熟悉的演员,也将一窥他们在舞台背后的悲欢离合。
本书不仅是中国话剧史最鲜活的注脚,展现了北京人艺65年里那些知名、长盛不衰的经典剧目与不为人知的创作故事;更是一本艺术大师留给后辈的甘苦谈,每一位大师几乎都倾囊相授,讲述他们心底对艺术与人生,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经验。
戏剧是浓缩世间百态的艺术,文字是记录永恒的工具,它们都不会因为大幕落下、曲终人散而离我们远去。谨以此书致敬赤诚的人艺人。
编辑推荐:
★吴刚、冯远征、濮存昕、何冰、梁冠华……承前启后的人艺人畅聊新时代话剧的困守与新生。
★历时七年,焦菊隐、欧阳山尊、朱琳、蓝天野等四十一位人艺大腕儿空前绝后的口述实录,再现话剧辉煌的流金岁月。
★细数人艺子弟记忆中话剧伟人平凡可爱的艺术人生,一窥舞台中央与灯光背后的悲欢离合。
★揭秘第一手创作故事,百张独家剧照与历史资料图片首次公开。
名家评论:
方子春和宋苗是我在北京人艺的挚友的孩子,他们都出生在北京人艺大院儿,都是我看着长大的!真的岁月不饶人,如今他们竟也到退休年龄了,却仍怀真情,用一篇篇文字回顾叔叔阿姨们的人生。我深感他们还是用年经的、甚至是孩子的视角,让我们垂垂老矣的身影又穿越回当年!我还欣悦的是,这是一本有趣又有气质的书,它不卖弄取悦人的琐闻。
——蓝天野
“一棵菜”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人艺的根基!子春姐怀着感恩的心用时六年完成对先生们的探访也是一种精神!感恩人艺!向先生们致敬!
——吴刚
方子春是“都赶上了”的一代人,都赶上了就都写下来吧!也许写的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全面甚至会有偏颇的地方,但一定丰富……只要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就会好看,你试试!
——杨立新
曾经丰富的人生体验,献给了每一个角色,如今更用眼,用心,用笔继续着这艺术人生!期待春姐再次带给我们更多不一样的精彩!
——陶虹
“一棵菜”乃戏剧综合艺术精神,也是戏剧艺术的初心,是“戏比天大”的精神基础,我们应当谨记,别闹成钱比戏大,人比戏大。
——顾威
方子春是北京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方琯德的女儿,从小成长在人艺的大院中,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北京人艺的人和戏。她也是影视剧的知名演员,有着对戏剧的热爱和追求,先后撰写了《谁在舞台中央》和《说角儿》二书,专门记载了她的见闻。通过对人艺艺术家的访问,今出版了《一棵菜》一书,形成了记载艺术的“三部曲”,是宝贵的戏剧艺术资料,更是年轻的戏剧人学习的好教材。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罗锦鳞
子春与我在戏中是搭档,戏外是朋友。作为话剧演员的她可谓跨界多产,除了演戏还做了30年的配音演员,退休后又开始写作。喜闻她又写了第三本《一棵菜:我眼中的北京人艺》,我相信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
——王刚
感谢方老师,让我们重温、铭记,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人艺之魂!
—— 钱波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休憩141st,回忆想写好看也挺难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贵族章那本书无论文笔还是内容充实度,都强太多了。
散文 艺术
于谦动物园 豆瓣
YuQian Zoo
作者: 于谦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3
大家好,我是于谦。除了“抽烟喝酒烫头”,我的第四大爱好得数动物。
我小时候没有寂寞的时候,场院边上卧一牛,我看它反刍、倒嚼能看仨小时!那时候大人爱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呀?其他人都想当科学家,我呢,跟无数的人说过:我要当动物饲养员!特烦闷的那段日子,我偶尔也想一想,以后该怎么养家糊口啊?一看见动物,嗬!就全忘了。
再后来,我自己置办了个小动物园,养着我喜爱的狗、猫、猴子、鸽子、兔子、大马、小马、小香猪、锦鲤……如今,我的爱好就是搬条凳子、沏壶茶,看它们吃饭!
2020年4月8日 已读
休憩65th,我爱谦儿哥如同爱我的亲舅舅,他但凡有作品当捧角我也第一时间买,于老师也很体贴的并不高产,毕竟时间要用来抽烟喝酒烫头,而且产出的作品如《玩儿》也妙趣横生不可多得。这本比《玩儿》差不少,因为只有前三分之一是以个人经历见闻为主,后三分之二变为讲民间故事和影视剧桥段,这些东西谦儿哥写不出花样来,他的特长在于讲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因为有真情也真经历了太多我们少见的事情,他能写的像个有感染力的萨苏,其他的时候……只能说老天让他如此擅于捧哏,就吝于给他文学上的才能了,只能说能看,并不好看。另外写猪那篇那样洋洋洒洒的长文,都没拉292斤的孙越老师出来砸挂,体现了谦儿哥的厚道,但也委实让我失望,婶婶的失望啊!
于谦 散文
雅舍杂文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武汉出版社 2013 - 8
本书包括说东道西、谈书论艺和修身养性三部分。或论事说理,或剖析人生,大事小情在作者笔下都别有情味,读来生动有趣,简洁酣畅。其中有种犀利的深刻和劲道,掩卷仍觉意犹未尽。
梁实秋的杂文在分析评判之余,更多了一种充满智慧的调侃,不是冷眼看世界的漠然,也并非愤世嫉俗的狂热,而是饱含深情地静观世间万象。他也自嘲,也讽刺,但即使是讽刺的文字,我们仍能从中感受到他心底的善意,以及那种只有在阅历与学识之上才能培养起来的包容心境。
雅舍忆旧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武汉出版社 2013 - 8
本书是梁实秋先生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其中有对过往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故友的深切缅怀,最后一辑《槐园梦忆》更是充满了梁先生对夫人程季淑的无限深情。经历越多,对往昔的怀念越为强烈,也许正因如此,才有了这充满温情的文字。历经岁月的沉淀,《雅舍忆旧》是梁先生心中最深的美好。而他对童年的回忆,对校园生活的追忆,以及对亲朋师友和至爱之人的缅怀,这愉悦而温暖的情愫却是你我都有的,即使再过多少年,这种情感依旧不会变,这些文字也依然会激起我们心中这份共有的情感。
2020年3月12日 已读
休憩46th,说此本是超过《雅舍谈吃》的雅舍系列最高峰我也是认同的,全书大半在母亲,亡妻以及青岛饮中八仙其余几位,应是梁实秋此生最为亲近的人,因有真情故有实感,所以动人。全书最触动我的细节是母亲为孩子掖被角后孩子感觉到的异常舒适和怡然安心。在怀念母亲时,人们每每想到的是相似的场景和事物,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对吧
回忆录 散文 梁实秋
雅舍随笔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武汉出版社 2013 - 8
本书主要收录了梁实秋多年的读书札记、写给友人的信件以及多篇充满人生思考与感悟的诗歌。梁先生的文字恰如其人,真诚、平和,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感受到他广博的学识,对朋友的亲厚,和对人生以及世间万物的包容、欣赏和发自心底的珍爱。
这本书对梁实秋个人思想和经历的呈现最多,也因此烙印着他个人生活的痕迹。尤其是那些书信,比正式的文学作品更能显示出作者的人格精神和价值取向。虽然文字未经雕琢,但蕴含其间的那份真切赤诚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
雅舍小品 豆瓣
作者: 梁实秋 武汉出版社 2013 - 8
本书是梁实秋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所取都是生活琐事,有人间烟火,也有世情风俗,经他描绘却别具风趣。在机智闪烁、谐趣横生的文字中,不难看出梁先生独特的智慧、过人的洞察力和超强的表达力。
梁先生的小品文虽纳外来影响为己用,却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尤其在语言上兼具文言文和白话文相济的雅趣和幽默诙谐的风趣。梁先生曾言此书为“写作自遣”,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本书影响并教会了很多人如何自遣,如何享受和面对生活。
2020年3月9日 已读
休憩42nd,重温一巡,发现以前没标,不过此书数年前和今日给我的观感大致相同,梁公的嘲讽过硬过贫,一时读之可以逗趣,而不耐咀嚼,如老郭近十年相声,听的时候也偶尔会笑,但是绝不会翻来覆去一遍遍的听
散文 文学 梁实秋
莳花志 豆瓣
作者: 周瘦鹃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1
鲁迅美誉的民国文学大师、鸳鸯蝴蝶派主将、苏派盆景奠基人周瘦鹃经典花卉散文名作集。
现代名家30年心血之华美结晶,当今常见40种花卉之深度赏析,一本难得的关于花卉鉴赏的散文集。
辑录了周瘦鹃先生晚年闲居家中时所写的关于花的近60篇散文,这些散文记录了周瘦鹃先生一些养花的心得经历、各种花的常识、对各种花的体悟,以及历代名家吟咏花的诗词。
周瘦鹃先生文中那种对花的赞美和欣赏是由衷和自然的。花卉是美的象征,是造物的奇迹,对于花的欣赏,对于美的追求,是人类社会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主题,正如人们歌颂美德,揄扬爱情一般。而周瘦鹃先生的文章雅韵横流,神光蕴藉,是足以担起颂扬花卉的重担的。
全书采用四色印刷,根据文章的内容配了将近100幅彩色插图。这些插图都是中外名家绘制的关于花卉的名作,极具观赏性,和内容相得益彰。
2020年1月2日 已读
休憩2nd,周瘦鹃简直是爱花人中钱钟书,飘飘邈邈若有若无一条线,串起古今花卉相关诗词歌赋小说典故,美不胜收,纯靠知识量来征服人,纯靠引用来造隽永,其文笔恬淡如风,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却淡雅似花香,将大篇引用串联起来,构成了美的享受与体验。书做的很漂亮,每篇花卉散文都配上中外名家对此花的画作,与文章其观相得益彰十分舒适。坦白说,很难找像这本书一样肯定讨豆瓣女读者喜欢的作品啦,极为适合春日在微凉风里坐于花树荫中藤椅之上惬意慢读,不时花影缭乱落花上页,足叹岁月流金浮生不枉。“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妙哉妙哉,妙不可言。
周瘦鹃 散文 植物 花卉
深山夏牧场 豆瓣
9.3 (22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李娟,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随书附赠神秘亲笔信,有声书同步上市,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联合推荐。
★入选哈佛大学“中国文化创新领袖”项目,哈佛大学精选5位中国作家之一,作为“书写当代中国”的代表,非虚构写作的杰出典范。灵性的抒情,充满了诗的韵味。李娟以充满灵性的白描手法,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她的文字被惊为天人。
★边缘才是阐释世界的地方。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让每一个阅读的人,发现纯洁、坚强和乐观的力量,成为更真实的自己。李娟的作品,有直击人心的力量。
2019年6月5日 已读
休憩139th,到了深山中的牧场,游牧生活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宁静,于是李娟和卡西她们也可以去赶集,开始有心情玩猫,可以吃到肉,小伙子们也在一起快乐的喝啤酒,不再需要冷不丁就骑上马去找牛找羊整夜不归,牛羊走散自然到他人群中明天就回来,而不会走丢在荒山野岭从此无影无踪。牧民们用这宝贵的宁静期织毡配种骟牛骟羊,他们在深山停留的久一点,日子就有味道一点快乐一点。这可能就是农业文明定居方式的优点,但有牛羊在,牧民们就得在路上,他们的家永远在几峰骆驼的背上,而生活的重担也让他们被迫坚强的看淡疾病与死亡。任何生活都能切割出若干如诗如画的片段,而最触动我的还是生命的坚韧与承受,游牧着的每一个生灵都有那粗犷粗糙的生命力,如砂纸般耐磨,如岩壁般美丽
散文 李娟 随笔
前山夏牧场 豆瓣
9.2 (31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编辑推荐】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2019年6月4日 已读
休憩138th,羊道三部曲原是一本大书,被人为裁成三本,故而春牧场失之枯干单调,徒有苦难与隐忍。而这一本,无休止的迁徙与劳作体现出的哈萨克牧民的顽强坚韧以及他们在极度匮乏辛劳的情况下依然保有的乐天爱美与享受生活的态度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极其动人的民族画卷。游牧的日子如斯辛苦,难以想象发生在二十一世纪,一代代过着这样生活的牧民,是我们的同胞。哈萨克少女姑且不谈,瘦小的李娟啊,她吃了多少苦啊!如牧民般日夜不息的劳作,吃很简单的食物,挨着冻受着累,还要被马放屁熏,更加心疼她,更加想请她吃饭,人生此愿,何时能偿
散文 李娟 随笔
春牧场 豆瓣
8.8 (43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7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编辑推荐】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
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2019年6月3日 已读
休憩137th,三星半,比起李娟其他的书来有所逊色,论原汁原味的牧民生活,则更为翔实传神。大汉西疆,几被朝廷放弃之地,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今世读来,只觉生存方式与千年之前似也无甚不同,当然,现在有了路,有的地方不再骑马开始骑摩托车,游牧也有了规划,可以保证羊群有草吃也能可持续发展,但是依然是那么的苦那么的累,以至于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要在沙尘暴里骑马冲入尘海去找一匹骆驼。然后小手只能抓起三块石子,背冰只比六岁孩子能干少许的李娟也在这样的日子里苦中作乐乐在其中着,愿所有坚忍而爱美的人好运,愿所有看惯了死亡与失去而不露声色的人可以在岁月中无甚代价的找回内心的柔软
散文 李娟
一池疏影落寒花 豆瓣
作者: 张宗子 2012 - 9
本书是一部文化随笔集,主要关于诗词与音乐.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典音乐代表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将古诗与古乐结合在一起,是作者浸淫在东西方古典文化相互贯通的结果,也是作者将自身的感受转化为文字的结果。诗与乐是相通的,正如东西方文化也能找到共鸣。
2019年5月5日 已读
休憩120th,之前读张宗子两本书都是书话,深觉此人与我口味相同爱好类似,遂将其做指路明灯,循他书话买到不少好书,没意料此书原来不是书话,是随笔是散文,读完之后对他了解更多,也更加喜爱,如遭逢素未谋面之神交好友,虽然其阅读量碾压于我,才情凌驾于我,我只觉羡慕赞赏,见贤思齐。张宗子年过四十矣,文风平易充实,笔下英风锐气敛尽,偶尔一见峥嵘便吓我一个跟头,他说“历代文人文集,大致读过一遍的,限于文学史上名家,不过百人而已”。好一个“不过百人而已”。我心服口服的被他干翻,也随时准备好继续阅读去继续追随他的旅程,尽管张宗子屌屌的说:“须知我有万千的萧瑟,一阵阵劈面而来,你怎能抗抵”
张宗子 散文 随笔
遥远的向日葵地 豆瓣
8.9 (112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花城出版社 2017 - 11
此书为李娟近两年开始写作并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遥远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结集。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翼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渺的,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休憩106th,喜欢李娟,是因为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她其实没过过什么世俗意义的好日子,无论怎么读,她的书里也都充满了艰辛,苦涩,拮据以及粗犷的与生活和自然的战斗,她却有本事在毫不矫情的白描这些东西的时候给你一种昂扬乐观生命力十足的感觉,即使在她哭泣时,在她描述死亡悲剧与无力时,你都会觉得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在汗流浃背浑身酸痛又饿又渴的时候,站在广袤的地中间拄着农具抬头,也可以看到寥廓天地里连天接地平线的那朵最美丽的云,然后伸手在最近花盘上抠两粒葵花籽塞到嘴里,就又笑得出来了,读完李娟第一本书就跑去加了她微博,看到她的照片时还是大吃一惊,那么瘦小的身躯,不算高的个子,呆萌带点傻气的脸,居然走了这么多路,做了这么多事,还能写下这样浩瀚的文字,真想请她吃顿饭啊。
散文 李娟 随笔
九篇雪 豆瓣
7.7 (27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1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内容简介:《九篇雪》是李娟的第一部作品,写的是在李娟在少女时代跟随家人在新疆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气的全部故事。通过码庄子、搭帐篷、做生意、赶牛、牧羊、找麻雀、住山野、走戈壁、挑水、吃抓肉、打工等一组组活生生的真实生活画面,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幅不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这些古老而又富有尊严的真实生活,充满灵性,宁静而又厚重,是一部令人如痴如醉而又深藏原始野性的西域牧歌。
《旧时光系列:九篇雪+草木一村+草言草语(套装共4册)》还包括《又见炊烟》、《草言草语》、《草木一村》。
2018年9月9日 已读
休憩272nd,彼时李娟诗是诗,感情是感情,生活是生活,还没有阿勒泰时代那种融为一体的圆融浑和,但是也已可以清楚看到未来的影子,李娟真是受过苦的,很心疼她,想请她吃顿饭,就把这作为一项to do list吧
散文 李娟 随笔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 豆瓣
8.2 (35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新星出版社 2015 - 9
★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
——————————————————————————————————
★“阿勒泰”系列作家李娟最经典随笔集 全新插图典藏版
★ 韩寒「ONE 一个」人气插画师大吴倾情绘制38幅温暖插图
★ 收录新版自序,精致双封, 全彩印刷
★赠送特别定制版全彩「夜路手账」1本,明信片2张
——————————————————————————————————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作为“阿勒泰”系列散文作家李娟最珍视的随笔集, 不仅书写了遥远空旷的阿勒泰,更展露了自己丰饶辽阔的内心世界。
戈壁滩上的快乐与清贫一样坦坦荡荡,生活中的波折和欢喜一样深深浅浅。这一次李娟讲述更多自己的故事,写下生而为人的青春和成长,也写出了那与生俱来的孤独与彷徨、达观与坚强。
当我感到黑暗,便走上前直接推开窗子,投入阳光或星光。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若不唱歌,不惊醒这黑夜,就永远也走不出这重重的森林,这崎岖纤细的山路,这孤独疲惫的心——在李娟的文字里,世界很明亮,人情很温暖,生存的苦难变成了诗与爱。世上也许有很多无奈与悲伤,不过没关系,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2018年7月16日 已读
休憩206th,李娟一贯抒情极有分寸,颇少直抒胸臆,多在描绘新疆生活过程中略点一点,此书酣畅淋漓的倾吐哀愁、思念、彷徨与怅惘,最神的一点是,这几近泛滥的倾吐并无半分厌人之感,我了解了更多有关她家族与生活的细节,也更加喜欢这个人。
中国文学 散文 李娟
好吃 豆瓣
作者: 林行止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7
《好吃》讲述了:有“哲学家”把人分为两类。其一是吃东西是为了不致饿死(所谓“为存活而吃”,法国人讥讽英人之不擅烹调);其二是生存的目的在吃东西(所谓为吃而活,法国人自夸识饮识食)。笔者两者皆是。在为生活而奋期,当属前者,在生活安定尤其是和年龄“背驰”的胃纳愈来愈小的现在,则为后者。不过,在“吃东西”之中应加上“好”字,而这个“好”字当然纯属主观。
2018年6月10日 已读
休憩164th,标题语带双关,这种很有分寸的抖机灵总能让我心情很好。林行止是走了很多地方吃了很多美食的达者,也是在世美食家里我比较认可的。因为我一贯推崇美食名家如逯唐汪郑均致力于中国饮食,写的我馋涎欲滴痛苦非常,林则在西方饮食上做了有益的补充,虽然文笔见逊,从未把我写馋过,但在信息量与见识上还是很有可读性的
散文 林行止 随笔 饮食
湮没的辉煌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夏坚勇 东方出版中心 1996 - 9
本书是作家夏坚勇近年来对中国历史和文人、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和体悟之后创作的系列文化散文的结集。
全书以残存的漫灭不清的断垣残简为出发点,追述历史现象,描绘文人行状,解析文明兴衰,感叹文化命运,以感性的笔触探讨了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变革、文化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其中《寂寞的小石湾》描写了那个天崩地坼的大时代的历史和人物,对历史和文明的关系作了独具一格的文化阐释。《小城故事》则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哀怨故事的铺陈,展示了中国文人在动荡时代的心理轨迹。《百年孤独》则通过实业巨子盛宣怀的人生道路的抒写,从文化层面上演示了中国近百年来民族工业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慷慨而悲凉。此外如《石头记》《洛阳记》等,行文直指河洛文化的兴衰,一唱三叹,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
作者以敏锐的文化感悟所写下的这组系列散文,既揭示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使行将湮灭的文明碎片重现辉煌,同时也有助于当下进行的人文精神的反思与批判,有助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建。
2018年5月14日 已读
休憩131st,散文时代遗响,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过分抒情和浓重的人文关怀意识,也有着典型的采撷史料不拘小节的随意,比同类的余秋雨强出很多。另外作者用姚文元书做书之书实令我叹为观止。
夏坚勇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