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监狱琐记 豆瓣
8.7 (20 个评分) 作者: 王学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0
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2020年12月28日 已读
休憩199th,受限而不能尽评,作者王学泰是《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发小,42年生,大学时就成了反动学生,75年因《推背图》影射讽刺仙人洞而入狱,78年出狱,本书就前略后详的记载这两段生活,干货多文字生动,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状态,且妙语连珠,其中一段记叙某自以为洞明世事的看守向囚徒们解释为何不许他们看鲁迅著作“鲁迅的书是揭露旧社会的,你们是揭露新社会才犯罪的,如果你们看了鲁迅的书,更要揭露新社会了,怎么认罪伏法啊!”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各位
历史 文革 纪实
毛家湾纪实 豆瓣
作者: 张云生 1988 - 7
2020年6月24日 已读
休憩100th,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张云生真敢像本书记载这么说话,估计已入轮回好几遭了,叶群如果真勾搭张云生未果,不迫害死他到灭口可真是积世行善佛心普照,本书未必全假肯定不真,张云生本尊也绝非正人,但是本书评论区有人说得对,不怕你说假,就怕啥也不说,有关永远健康夫妇的书籍真是太少太少,有一本可读就不错了,何况还有些真事可以分辨的出呢
政治 文革
大动乱的年代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王年一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 6
20世纪的中国(共10册),ISBN:9787215003279,作者:王年一著
2020年4月13日 已读
修行31st,此书得做两半看,前一半基础之扎实评述之冷静条理之分明实属大陆出版社有关动乱十年断代史最强音,不输港中文国史,确实强于麦克法夸尔三部曲,而以永远健康退出舞台为界点的后一半突然急转直下,在史料选取上相当不严肃,引用了大量的口述历史或个人回忆录这种有片面之嫌的史料,甚至像高文谦那样不严肃的使用近乎段子的轶事入书,到了75年以后,甚至开始使用感情倾向极为强烈鲜明的形容词,这可是历史作品之大忌啊。但瑕不掩瑜,此书搭配特里尔与菲利普肖特的毛传,足让一个懵然不知之人不购买港台书籍也可以对那段非常时期形成完整的认知与基本的判断,在这层面意义上实属非凡,不知新版是否有删减,我读的是旧版五十万字版本,请注意
中国 历史 文革 王年一 近代史
受活 豆瓣
8.0 (16 个评分) 作者: 阎连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4 - 1
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阎连科继《日光流年》、《坚硬如水》之后精心打造的一部长篇力作,他以超凡奇诡的想象、无与伦比的冷峻与深刻,刻画了一个“政治人”痴情而迷乱的人生追求,剖示了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本源,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狂想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小说虚构了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受活庄被柳县长惊喜地发现了,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人人身怀绝技,尽情挥洒才艺,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作者除了在描写绝术团的惊人表演时泼墨如涛之外,还着力塑造了柳县长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心思机敏,敢想敢干,他在考虑到生前荣誉之余,还把更大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身后。他要把自己埋在列宁纪念堂中,并在棺材上写上“永垂不朽”。
2019年10月16日 已读
休憩200th,阎连科进了诺奖赔率名单,于是把他的全集装了kindle,重温了很多,也新读了一些,老阎真敢写,部部写苦难写大事件写社会问题更写人性,任何一个初读他的人都会被他的刚硬直言给震慑下继而好感狂增,读的多了却觉得这人某些部分像自我抄袭的贾平凹,虽遣词造句绝不雷同,题材与人物心理却类似,柳鹰雀拿到《为人民服务》中绝不突兀。此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对人性有着近乎残忍的悲观,“圆全人”近乎被妖魔化了啊老阎啊!大饥荒时期有情可原姑且不提,后期的抢钱圈禁桥段就过头了,如果说不过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话我也无话可说,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老阎的书本本可读本本好读,如果你不怕致郁,那就开始好了,如果你想浅尝辄止,读个中篇《耙耧天歌》,你要读的阎连科就都在了
小说 文学 文革 阎连科
王洪文兴衰录 豆瓣
作者: 叶永烈
2019年6月6日 已读
休憩140th,麦克法夸尔毫不隐晦的批评过,中国一些文革著作和小说放在一起根本难以分辨,过于细致的神态,语言甚至心理描写实在太不真实。这句话溅射杀伤了很多大陆作者,其中算得上人物这毛病又很严重的也就是叶永烈师东兵两个吧。这本书写的挺失败的,前半本简直就是王洪文奋斗史而后半本又是王洪文苦闷史,又可以把全书当做王洪文被张春桥利用的历史,基本没有王洪文做错事迫害人之类的记载,读这本书给人一种王洪文是被奸人教唆做了错事走了弯路的小青年的强烈感觉。叶永烈的书总被当做厕所读物不是没原因的
传记 文革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豆瓣
作者: 梁晓声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8 - 3
本书是第一部中国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写成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小说。
2019年3月13日 已读
休憩73rd,越单纯越容易残忍,理想主义者是最危险的物种,地狱常诞生于人类试图创造地上天国的努力中。红卫兵那点事,都在这本书里,梁晓声这辈子最好的作品,也就是这了
历史 文革 梁晓声
英格力士 豆瓣
8.0 (9 个评分) 作者: 王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9
作者王刚目前主要从事影视编剧工作,与导演冯小刚可谓是金牌搭档,共同合作了电影《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电视剧《月亮背后》,王刚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以及多年影视创作经验使其这部在心中酝酿8年之久的最新小说兼具艺术性以及故事性。
小说描写了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的特殊年代,在新疆的乌鲁木齐,一个名叫刘爱的十几岁的孩子却对英语情有独衷,他梦寐以求能够拥有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渴望能够说一口纯正的“英格力士”。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的时候,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执着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在他敏锐躁动而又无所顾及的目光下,一串串隐蔽的事件,一个个复杂的心灵一一呈现。
这篇作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那个疯狂年代里对人性的扭曲及对灵魂的摧残,语言优美、洗炼、亦庄亦谐,富有节奏感,对文明和现代化的渴望表现虽然有些变形,但其内涵都是比较厚重和深刻的,也确属近年难得一见的长篇小说。
2018年7月17日 已读
休憩208th,读序言就知字里有血心中有骨,准备好阅读一个残忍决绝的故事。故事的确残忍但并非我想象般决绝的展开,这甚至是一本脉脉的书,作者谋篇布局功力太过牛逼,他讲述的这个故事塞牙硌手堵心,却自然而然。这本书里有革命年代的恐惧与狂热,有对父辈的认识磨合与互相伤害,有自然展开若干个人各自的人生,有惨绿少年的成长与性觉醒,有人生导师存在的价值和样式,有怀春少女的敏感危险内心与疼痛,还有性饥渴,求知欲,爱情,欲望,有太多的东西,每个人都受折磨,每个人都痛苦,这本书很有耐心的推你去为那个年代尘封的标签擦净灰尘,用这个悲哀的故事,用这个成长的故事,作者太牛逼了,为什么我今天才知晓
中国 小说 文学 文革 王刚
革命时期的爱情 豆瓣
9.3 (11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亦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他的小说为人们贡献了迄今为止现代汉语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让人们明白了:哦,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本世纪初,有一位印象派画家画了一批伦敦的风景画,在伦敦展出,引起了很大轰动——他画的天空全是红的。观众当然以为是画家存心要标新立异,然而当他们步出画廊,抬头看天时,发现因为污染的缘故,伦敦的天空的确是砖红色的。天空应当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红色的;正如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我写的这样,但实际上,它正是我写的这个样子。
2017年4月10日 已读
休憩71st,一切都是淡淡的,没有意义的,自由的,王二是淡淡的,X海鹰是,毡巴也是,他们也都是没有意义的,无聊的,自由的。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起大学时晚上睡不着爬起来在湖边走,一个人也没有,为什么要走呢,不知道,没有意义,不走好像也可以,不过在走着,所以继续走吧。就是这种感觉。革命时期是一座树林子,走过时很容易迷失在里面。这时候全凭自己来找方向,方向是什么也无所谓呀,反正是凭自己找的,有这个东西,就很好了
中国 中国文学 小说 当代文学 文学
革命後記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韓少功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3
「文革」是一個事實和情緒的巨大總量,交織了數億人太多的紛爭和尷尬,沉浮和恩怨,遺忘和誇張,以至任何判斷都可能掛一漏萬。事情已過去三十多年,但三十多年後的有關爭議不是更少,而是更多;不是更緩,而是更烈……。」
本書作者韓少功,作為在場者之一,他說:我不可能接受一些嘻哈族的「文革」,比如他們覺得紅衛兵步行串聯特有趣,那不就是「驢友」探險嗎?他們覺得知青下鄉也特來勁兒,那不就是真人秀的「魔鬼訓練」嗎?他們甚至覺得子彈橫飛的武鬥夠爽,夠刺激,嘿,那時候「軍迷」玩一把真的耶。我也不可能接受一些洋左派的「文革」,他們曾認定革命樣板戲就是文化領域人民主權的神聖標誌,紅衛兵挎上駁殼槍就是最徹底的解放,工人趕走廠長就是共產主義的夢想成真。當然,我也完全不可接受某些中國官員的振振有詞:「你以為現在還是文革?你們還想踢開黨委鬧革命?」
問題是,這些人的「文革」印象錯在哪裏?憑什麼本書作者就認為自己的「文革」記憶比他們的更可靠?憑什麼他能相信自己的記憶不是另一種瞎子摸象,在這裏的饒舌不是以白詆青、以宮笑角,五十步看百步?
2015年12月14日 已读
修行30th,韩少功摆脱作家身份,就历史进行了深刻思考,以治学的态度写就了这本书,用力很猛,颇有诚心。短处在于个人修为略逊,逻辑感不足,写的略乱,而且颇有类比失当的错处。本书旨在说明文革之发动毛不能负全责甚至不能承担主要责任,责任是高层共同体的,也是民众自我意愿借势而为所产生的。前面的论点如红色国家均极左;毛多次试图阻遏极左趋势;政治斗争论属妖魔化臆造等说法均显勉强,而后文对民众心态的分析,比如个人观点的多面性和自相矛盾的特点,群众对突出和表现的争取在物质匮乏时转移到政治,以及最关键的毛意图中的文革与群众想做并做出来的文革大大不同这几点都极为精当,论证的也颇为好看,这个写出了马桥辞典、爸爸爸的作家最懂的还是农民,瑕瑜互见之下,此书还是很有阅读价值的,不是韩少功雄心勃勃的结果,而是一个补充
历史 文革 韩少功
坚硬如水 豆瓣
作者: 阎连科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 - 7
这里讲述的并不纯粹是一对青年男女的情史——关于在欲疯狂和变态,而是一个小山村,乃至全民族,曾经有过的一场梦魇。二十年前我们曾经如痴如醉,举国狂欢,二十年后,又有谁深入人性的底邃探究罪恶的本原? 悲情幽默,奇诡妙喻,抽象具象,历史的帷幕深深,由此撩开一角……
2014年11月27日 已读
休憩101st,这本书真是阎连科写的?字里行间始终无声的念着一个名字,莫言,莫言,莫言。笔风特别不像阎连科。这本书是个大大的黑色幽默,想写出文革的荒诞离奇,这方面表现出的水平相当的一般。另外阎连科果然也有当代作家那种对ED的津津乐道,总是能做的时候做不了,这是一个文化现象。唉,这本书真是乏善可陈啊,我都评论的累,阎连科还是看中篇才能找到那种淋漓尽致的爽快啊!
小说 当代文学 文革 阎连科
1966年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王小妮 东方出版社 2014 - 1
发生在1966年的故事。日常市井中普通的人们,在那特殊一年里,日复一日的懵懂和不宁。王小妮用她从容的文字、含蓄的方式,还原那一年中,北方城乡间各不相同的人心冷暖。触碰了突然事变的降临带给平凡人们的影响,故事简单而蕴藏的情感深远。
他们的故事绝非特殊,而是普通又普遍的。这些普通人,从事各种行当,背负各种历史,在这个人人自危之年的某个临界点,他们的生活发生了身不由己的改变——这改变不是轰轰烈烈的生死抉择,而是灰色地带的沉浮明灭,人性的斑斓底色由此彰显。
2014年10月11日 已读
休憩93rd,小弟赠送的生日礼物,王小妮文笔很赞,只可惜这本书风格太清淡,虽然的确隽永的确以点带面情怀满满,但是实在戳不到我的点。我反省了一下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种隽永清淡的书我不喜欢呢,我想,是因为我读过类似时代的经典中篇太多了,太多了。这本书总体质量不错,但是有人要我推荐反映文革时期的作品,要我推荐好读的短篇中篇,这本书永远不会出现的,就是这样
历史 小说 文革
一百个人的十年 豆瓣 Goodreads
9.4 (86 个评分) 作者: 冯骥才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 - 10
二十世纪的历史将以最浓重的笔墨,记载着人类的两大悲剧,法西斯的暴行和文革浩劫,凡这两大灾难的经历者,都在努力忘它,却又无法忘记它……
2014年2月27日 已读
修行17th。我不想评价这本书。毛在我心中一直是个天才,无论军事,文学,还是政治,其才华之惊艳只能钦佩。他发动文革的目的,策略,手段今天读了很多相关作品后我都看得很清楚了,但是,我永远永远不会原谅他,永远永远痛恨他,尽管我的意见微小到不足道。不过也好,不能入土为安,被剜去五脏的处理方式也是后继者的春秋笔法啊,不是吗
冯骥才 历史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