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
木心遗稿 谷歌图书 豆瓣
8.1 (8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2 - 1
弟子陈丹青说,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
在木心手稿里“重逢木心”,有一些文字你也只能在他的原始孤本里读到!
纪念木心逝世10周年 ,《木心遗稿》首次亮相,仅第1版第1刷赠有“木心笔迹珍藏卡”!
-
木心说,到了成名之日,我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埋没了。
晚年从美国返回故乡乌镇之前,他决定,不入画廊,不进拍卖行,不接待采访,不作讲演,不发表文章,不收礼物,不题字——此七“不”,归国之日的态度也。
木心说,人在历史的位置,也不过是一个床位。
在木心目前已出版的所有著作之外,尚有相当数量的笔记簿与散稿,从未面世,估计逾百万字。由于木心通常不注明成稿年份,从内容和字迹推测,小部分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写于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直到他2011年离世。
这批遗稿的内容,宽泛杂多,不分章节,随写随止,殊少完整的篇幅。其中包括人名、账单、书单、目录、信稿,偶尔信手勾画简单的书籍设计,还有他自己的墓园。读者熟悉的俳句、随感、旧体诗、自由诗,约占半数,其余部分,介于杂记、备忘、叙事、忆旧之间,状若自言自语,不同于他已面世的所有作品。
木心逝世十周年,第一批木心遗稿终于能交到读者面前。
【编辑推荐】
陈丹青(木心美术馆馆长)——在木心书中,第一人称并不就是他,言及身世,他总讳莫如深,送去出版的文字更是抵死不诉苦衷。现在,他和我聊过的私房话,无遮无掩,进入遗稿。当年我要他写下来,他就咄道:“喔哟!这种话讲过拉倒,写它干嘛!”如今遗稿在眼,他到底还是写了,而且很不少。
★ 木心自己的“人物名单”,有鲁迅,有张爱玲——比如,被他提及最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家,是张爱玲,随时想起便絮叨几句。相对如今海内外张迷,木心的资格要算老的:1943 年张爱玲初试啼声,十六岁的孙璞就读到了。
★ 木心自己的“山中问答”,绝大部分遗稿的语气,只是说给自己听,写给自己看——比如,“鲁迅是不会善视我的,背后斥我为‘资产阶级’。张爱玲是瞧不起我的,她会转身借用了苏青的话:‘我又不是写给你看的。’剩下来的便是我对鲁迅的敬重和对张爱玲的赏叹。”
★ 木心自己的“解药”,还是文学,从生前出版的著作(A面),到身后存世的遗稿(B面)——比如,他向来偷偷写作,抱着(近乎愉悦的)绝望。固然,囚禁与临老的绝望,不一样,但写作是他活着的迹象。他默默写下许许多多短句(简直姿态万千),但也不为发表,不过写了自己看看,算是气过、笑过了。
★ 木心自己早就预测到,他的读者百分之九十是汗滋滋的年轻人——编辑出版上,如同修补古木器、古建筑一般,一仍其旧,尊重当年的译名用法,精选影印手稿原图,保留月久年深的味道。软皮精装,开本清雅小巧,内文纸张是日本古版书纸。
2022年1月17日 已读
修行2nd,一夜一天一气呵成。木心先生零碎文字整理合集,不觉泥沙俱下实为灵光频闪,诸如“文学期与下愚克素昧与上智破岑寂”等会心言语不时令我拍案称道。我对木心先生态度始终如一,颇爱其诗文,其作品及留存言论实为少有的可以完整构成一家之体系的诗人视角,其浪漫的偏执自负与刚愎,浪漫的价值判断,浪漫的斩钉截铁的态度,均是珍贵的他山之石。我依然笃定的认为木心文学史不足为入门者用,却珍而重之的反复重读,正为此故,木心先生的文章短胜却长,短句合集胜过连篇累牍,这也与先生极喜爱俳句,极重短篇集著作的判断如出一辙。木心先生的短句总能带我进入思考状态,由此一点,本套遗稿漫漶杂糅,甚至有观点自相出入的毛病全部不成问题,实乃佳作,而先生之风更在文章之上,如勃兰兑斯话尼采“他是什么,远比他实际做了什么更令人神往”。
木心 随笔
木心谈木心 豆瓣
7.5 (26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在历时五年的“世界文学史”课程中,木心曾应听课生再三恳请,于1993 年3月7日至9月11日,以九堂课的半数时间,讲述了自己的文学写作。其全部内容,包含在陈丹青的原始笔记中。2013年初,依据这五本听课笔记,《文学回忆录》出版了。出于当时的顾虑,陈丹青没有收入九堂课的相关内容。近经商酌,为读者考虑,仍以他的笔记为依据,编成《木心谈木心》一书,是为《文学回忆录》补遗。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返回八十年代,这份“课业”并不是听讲世界文学史,而是众人撺掇木心聊他自己的文章——这是先要向读者告白的实情。1993年,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渐入所谓现代文学。其时众人与老师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样一来,旧话重提,我们又要他谈谈自己的写作、自己的文章。3月间,木心终于同意了,拟定前半堂课仍讲现代文学,后半堂课,则由大家任选一篇他的作品,听他夫子自道。查阅笔记,头一回讲述是3月7日,末一回是9月11日,共九讲。之后,木心继续全时谈论现代文学,直到1994年元月的最后一课。
木心极郑重地说,“当没有人理解你时,你自己不要出来讲。”陈丹青说,什么叫做“私房话”呢,这就是私房话。全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木心谈木心》),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爱书写的人,哪里找这等真货?眼下,隐然而欠雏形的木心研究,似在萌动。《木心谈木心》面世,应是大可寻味的文本,赏鉴木心而有待申说的作者,会留意他所谓“精灵”的自况,所谓“步虚”的自供吗——承老头子看得起我们,提前交了底,以世故论,诚哉所言非人:这是文学法庭再严厉的拷问也难求得的自白啊。
2021年9月6日 已读
休憩155th,读此书时将当年殊为不喜的《文学回忆录》两本千页亦重温一遍,深觉当年厌之,只因其不系统、篇幅分布不合理、论述高度个人化且不无偏激,千万不能做文学史,千千万万不能做入门读物。若干年后,观点没变,对此书的文本价值评价却提升不少,木心就像他甚为推崇的尼采,是个不错的格言佳句创作者,这三本书里不时有一句横空出世旁逸斜出令人目摇神驰,且咀嚼且有味,如果不当做文学史而是当做文学观点小文章读,它们是颇有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诗人浪漫主义角度书写,冷静读来,的确不坏,但木心依然喜欢讨厌的扔出一句孤零零的话来,没有论证而自身读起来很有趣,令人摸不清头脑,又不能说他错,啊,这就是诗人任性的特权吧
木心 艺术
文学回忆录 Goodreads 豆瓣
8.8 (27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口述 / 陈丹青 笔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八十年代末,木心客居纽约时期,亦自他恢复写作、持续出书以来,纽约地面的大陆和台湾同行在异国谋饭之中,居然促成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从1989年1月15日开课,到1994年1月9日最后一课,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在座者有画家、舞蹈家、史家、雕刻家等等。
听课学生陈丹青说,“我们当年这样地胡闹一场,回想起来,近于荒谬的境界:没有注册,没有教室,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与证书,更没有赞助与课题费,不过是在纽约市皇后区、曼哈顿区、布鲁克林区的不同寓所中,团团坐拢来,听木心神聊。”
菜单开出来,大家选。从古希腊神话、新旧约,到诗经、楚辞,从中世纪欧洲文学,到二十世纪文学世界,东方西方通讲,知识灵感并作。其中听的听,讲的讲,“金句”纷披,兀自燃烧。“讲完后,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木心说。古代,中世纪,近代,每个时代都能找到精神血统,艺术亲人。
他爱先秦典籍,只为诸子的文学才华;他以为今日所有伪君子身上,仍然活着孔丘;他想对他爱敬的尼采说:从哲学跑出来吧;他激赏拜伦、雪莱、海涅,却说他们其实不太会作诗;他说托尔斯泰可惜“头脑不行”,但讲到托翁坟头不设十字架,不设墓碑,忽而语音低弱了,颤声说:“伟大!”而谈及萨特的葬礼,木心脸色一正,引尼采的话:唯有戏子才能唤起群众巨大的兴奋。
木心开讲时六十二岁。多少民国书籍与读者,湮灭了。他的一生,密集伴随愈演愈烈的文化断层。他不肯断,而居然不曾断,这就是纽约世界文学史讲座潜藏的背景:在累累断层之间、之外、之后,木心始终将自己尽可能置于世界性的文学景观,倘若不是出走,这顽强而持久的挣扎,几乎濒于徒劳。
如今,听课学生陈丹青整理那五年那五册听课笔记,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结集这本大书时,已不再将之仅仅看做“世界文学史讲座”。诚如木心所最早时设想的那样,这是他自己的“文学回忆录”,是一部“荒诞小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也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本书首次披露的木心先生及其亲属的珍贵照片,由陈丹青先生和木心的外甥王韦先生提供。附印民国版本的世界文学书影,是一部民国出版史的私人旁证。
2013年4月14日 已读
修行64th。绝对的败笔,木心生前不许出版此书大有缘故在,彼时木心并无那种胸纳百川,不温不火,洋然沛乎的气度,对很多观点很多人物的表达方式略偏激,说从中看出真实的木心,未必能够,老年木心依然有脾气有态度,与这个却大不相同。此外,这本书作为文学史教材更是大大的不合格,优点是木心阅读量大,列举人物作品全面而中肯,而且木心不时爆发的思想精华更让人连呼赞叹。但是,木心观点倾向性太强,对正值发蒙期学子的最初印象塑造性太强,他们未来为了摆脱这些观点所给予的障碍需要花费无比大的努力,一本合格的,优秀的启蒙读本,教材应该用最中肯,不带观点的语句来推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接触它的美与丑,关键的是,接触它的原型,木心这本书远远做不到这一点,虽然书做的是真漂亮,先生,RIP,丹青兄,这次你做错了
文学 木心 陈丹青
爱默生家的恶客 豆瓣
8.5 (26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4
目录
一辑
圆 光
草 色
你还在这里
烟 蒂
末班车的乘客
7 克
街头三女人
马格拉计划
二辑
大西洋赌城之夜
恒河.莲花.姐妹
爱默生家的恶客
三辑
韦思明
大宋母仪
附录
诛枭记
2012年3月12日 已读
这本颇一般,文体太杂,又与其他几本不同,多是有故事有情节起码有条主线的,与以往那种形游离而神凝聚,信马由缰却有圆转如意的随笔大有不同,妙处却相仿,依旧好读的很,奇特的节奏加上好一支妙笔,实在爱的不行,最后几篇故事新编感觉平常,也许未明妙处?
木心 随笔
琼美卡随想录 豆瓣
8.7 (6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辑录散文46篇。在书中,读者可以一如既往地体会木心行文“丰沛而娴熟”的技巧,他“善用汉赋般的奇字”以及“在别人说不下去的地方说出别开生面”的话的特色。
2011年12月13日 已读
这本书中的木心显得很勉强,思路依然雄奇而独到但是似乎有些不必要,此外字里行间透出的一种高傲态度让人不喜,较其他几本大有不如
木心 随笔
即兴判断 豆瓣
8.5 (4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9
《即兴判断》是木心的散文选集,同样是为生活而沉思,为人生而寻觅。
2011年12月10日 已读
拍案狂笑,连呼妙绝,这就是我想要的木心,这才是我想要的木心【遇自谓持平常心而满口平常语者,挥之如蚊蚋】【这就是为何我说合则来不合则去,因为我不舍得丢下的人我自己肯定会去逢迎会去留住的,那种被搔到痒处的感觉极妙,极妙,除却木心,少人可以连续击中,我喜欢这个人,喜欢这些文,出于对智慧的景仰,和为自己树立将长成何等人的楷模
木心 随笔
温莎墓园日记 豆瓣
8.6 (46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温莎墓园日记》是木心的小说选集。
经过年近八十的作者手订,小说集删去了原来繁体字版《出猎》一小节,把“我”隐得更深,实际上是更耐人琢磨了。《美国喜剧》《一车十八人》《夏明珠》《两个小人在打架》《SOS》《完美的女友》《七日之粮》《芳芳NO.4》《魔轮》等,每一篇都在尝试新的视角,“从彼岸回来的人”,原来是这么了解人世的酸楚,生活没有“退息”,他对此岸洞若观火。
1982年,已过知天命之龄的木心离开中国,旅居美国纽约。到了国外后,他决意把主要精力放在写作上,自1984年至今,木心已出版了繁体字版多本散文、诗集和小说,颇负时誉。木心自己提了一个说法,他是"文学不明飞行物"。木心也是文体家,作品不重复自己,用字非常讲究,标点也讲究。
2011年12月10日 已读
当今文坛兵器库是张大春,手段诸多个个鲜明有效,这本书看来,木心先生丝毫不差,可惜比较其他几本,深度有所不及,算是木心第二档的作品,然而与其他作家相比,已经是不得了的高度,对一等的人,就要有一等的标准,如是而已
散文 木心
素履之往 豆瓣
8.5 (94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总觉得诗意和哲理之类,是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多有两万七千行的诗剧,峰峦重叠的逻辑著作,哥德、黑格尔写完了也不言累,予一念及此已累得茫无头绪。 蒙田勿事体系,尼采戟指架构体系是不诚实——此二说令人莞尔。虽然,诚实亦大难,盖玩世各有玩法,唯恭,恭甚,庶几为玩家。吾从恭,澹荡追琢以至今日,否则又何必要文学。
本书共三辑,主要内容:庖鱼及宾、朱绂方来、白马翰如、巫纷若吉、亨于西山、翩翩不富、十朋之龟、贲于丘园、丽泽兑乐、与尔靡之等。
2011年12月9日 已读
这本书里的每篇文章都近似语丝的堆砌,任由意识游走,有一搭没一搭的叙述或者评论,经常有精彩的句子点亮你的思绪但是压根不能串成系统,不过这已经很好,很好的一本书【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木心 随笔
哥伦比亚的倒影 豆瓣
8.6 (94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
《哥伦比亚的倒影》是木心的第一部简体中文版作品,内中选编《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上海赋》等最能表现木心行文风格的散文13篇,并全文刊印1986年5月9日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的“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文本。
2011年12月3日 已读
开篇文【九月初九】关于自然与文学【不相干的相干】已经让我叹为观止,继而对诗经汉赋的吐槽实在是不服不行,而评论释家对自然的态度【始于慈悲为本而止于无边的傲慢】彻底让我淡定不能,有跪读的冲动,而这才是第二页,木心依旧是惜语如金而泼洒观点如雨点落珠的家伙,精辟的评论和思想拥挤在不长的文章中,让有着密集恐惧症的我望而生畏,读到意识流教科书般的【哥伦比亚的倒影】时,第一遍读完朦胧若有所得若无所得,忍不住站立起来一边朗读出声一边漫步行走,读完一遍胸口暖洋洋,如同当年连读几次劝进表,收束全书的上海赋质量就相对一般,因为陈存仁先生珠玉在前,木心又是使用自己不熟悉的列举笔法,有价值的就是他多写上海市井小民的生活片段,让我微笑想着【小小册那颖的家以前就是这样子哦】
木心 随笔
鱼丽之宴 豆瓣
8.6 (3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鱼丽之宴》是木心关于文学的答问录。
2011年11月29日 已读
精彩,当真精彩!无可挑剔,在两本失败的诗集之后我终于发现了木心的魅力,这是我一直憧憬成为的存在,庞大到骇人的知识量让每句话每个短语都负载着内涵与智慧,这是本访谈集,完全是见招拆招的发挥而非宿构的刻意因而更显功力,我已经无法辨别究竟是庞大广博的知识量使先生可以对任何角度任何领域的问题如数家珍还是学识眼界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看什么问题都可以有深邃的目光,直指本质,鞭辟入里,木心的这本书你有多少分量,就能看出多少东西,所以我绞尽脑汁的继续阅读,字里行间的深意多多,真的读不快,但是这样的阅读充满快感,如同自寻烦恼,如同自得其乐
木心 随笔
西班牙三棵树 豆瓣
7.5 (28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9
“三棵树”是西班牙产的一种酒Tres Cepas,初就觉得清纯,继之赞赏,不久又嫌那点点甘味是多余而不良的。
曼哈顿上城区,麦德逊大街,白鲸酒吧,进门两侧橱窗,尽量海洋风调,别人还以为讨好梅尔维尔,其实是借借Moby Dick的光,做生意。
在白鲸酒吧啜“三棵树”,写长短句,消磨掉像零碎钱一样的零碎韶华,韶华,在辞典里是青春岁月的称谓,我忘掉辞典就是了。
待要成集,乱在体裁上,只好分辑,分三辑。
哀利丝·霍珈走过来悄悄说,说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种一棵树——这也太美丽得犬懦主义的春天似的;我是,是这样想,当谁欺侮了谁时,神灵便暗中播一棵树,森林是这样形成的,谁树即谁人,即又都不知道。
诗集无以指唤,才袭用一用酒的牌名,西班牙与我何涉,三棵树与我何涉,诚如Faust作者所云:假如我爱你,与你何涉。
2011年11月29日 已读
也许我不好这口不是因为不好木心,是不好诗歌?算了吧,这只是本质量不高的诗集罢了
木心 诗歌
我纷纷的情欲 豆瓣
7.9 (58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我纷纷的情欲》是木心的诗集。
2011年11月29日 已读
这是本失败的书,木心的言语里有思想的闪光碎片,却选错了表达形式,竖起来的散文不是诗,不相干的凌乱意向乱七八糟,如【牛奶羊皮书】这样的作品,真是太典型了,想读这本书的人,读一首已经可知全貌,真是无趣的浪费时间的书啊
木心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