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
紫禁城的黄昏 豆瓣
7.8 (12 个评分) 作者: (英)庄士敦 译者: 陈时伟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 - 4
《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1912年至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通过对事件的记述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政治上的复辟主张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2018年6月13日 已读
休憩167th,熟悉溥仪那任人鱼肉肆意揉捏的一生,看多了德龄那类文章以及他自己的回忆录,长期觉得他身边环绕以酸腐遗老为代表的百无一用废物点心。因此读这本书发现庄士敦实际上对中国政治局势洞若观火明了得很,令我极为意外和惊喜。本书中庄士敦基于个人情感的有情可原的对溥仪大为褒奖,他眼中溥仪是明哲聪慧的明君坯子。细想想,清朝无庸主,溥仪当真是不错的料子只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了吧。此外,本书中一些历史细节十分有趣。庄秉承的内务府误国亡清论不敢苟同。
历史 回忆录 清末 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