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
局部:伟大的工匠 豆瓣
作者: 陈丹青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与陈丹青重访文艺复兴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翻越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仰望意大利湿壁画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的讲稿,作者寻访意大利教堂、修道院,聚焦凝固于墙上的湿壁画。“文艺复兴三杰”常被比作高峰,作者却将“次要作品”与它们的创作者娓娓道来:“大名鼎鼎”的乔托与师傅“牛头”契马布埃,落拓不羁的马萨乔与气息高贵的马索利诺,可敬的乌切洛与可爱的老利皮,阿西西圣方济各教堂的弗朗切斯卡与美第奇-里卡迪宫的戈佐里,以及那些无名的工匠……千百幅湿壁画既是君王与臣民的教科书,又是图像的狂欢。在不用透视法的中古时代,这些工匠显示了绘画的另一种维度,另一种理性,更饱满,更开放,更接近现代性。艺术不是进化链,不要以为越是后来的艺术,越是好。
2021年12月8日 已读
修行55th,文艺复兴专版,陈丹青有鉴于意大利俯拾皆是的壮观湿壁画,更有鉴于塞尚那句有名而不讨人喜欢的“艺术品的价值在于被谈论次数”,决意发前人所少发,将主题集中在了除文艺复兴三杰外的艺术名家,尤以艺术水准高而名头小为上,他更是将一批作者不详而质量过硬的作品拿来分析展示给读者,这样的操作无疑是兼具规避重复阅读的新奇性与艺术鉴赏的深度和全面性的。此书论内容丰富与文稿质量更在首本之上,但却是局部三季里最应该看视频节目的。这是因湿壁画特点所决定,湿壁画随墙而走,悉数异形,局部可通过印刷方式呈现,而全貌必须看视频乃至亲诣黑塔利亚看个究竟才可以。看艺术品直接看原作的必要性和震撼力是不必说的,而湿壁画尤其如此。
理想国 美学 美术 艺术史 陈丹青
局部:陌生的经验 豆瓣
9.3 (9 个评分) 作者: 陈丹青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0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发掘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
时隔五年,新修订
内文更换高级涂布纸,贴近画作原色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2021年12月7日 已读
修行53rd,《局部》栏目在看理想app听了两次,书与节目两全其美,全都是五星级别,而其妙处大有不同。栏目好在声情并茂,陈丹青可与许子东不同,没有许捏嗓子读情色俩尴尬毛病,而本身又是个十分感性情绪澎湃的人,故而“念稿子”也有深厚情绪在,有着知性领域恰到好处的波澜起伏,我并不认同“局部使人安静”的说法,反认为局部使我内心温暖充实。而这制作精美用心的书,订正了一些原稿误处不说,附赠的若干高清原作图片可以让我看着画听老陈娓娓道来,阅读体验与重温栏目的体验均有极大攀升。最后,花甲之年的老陈像一块被摩挲良久的老玉,温润了,读这本书时会有很多时候真切的感觉到对面就是师从木心的陈丹青,就是他该说的话,却不再有他其余作品常有的不时过于跳脱辛辣使人出戏的时候,想到这系列尚有两本在案头待读,不由欣喜。
文化 理想国 美学 艺术史 陈丹青
运气的诱饵 豆瓣 Goodreads
Addiction by Design: Machine Gambling in Las Vegas
8.6 (28 个评分) 作者: [美] 娜塔莎·道·舒尔 译者: 李奇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 - 12
凭借近二十年的深入田野工作和人类学家的辛辣眼光,作者一层层地呈现了博彩行业、赌博者个体和现代社会基本理念的全景:
·赌博业为不断盈利并掌控消费者,精益求精地研究方方面面细节:机器算法、道路形制、室内灯光、屏幕角度、取款手段、会员追踪技术乃至急救措施……
·背负着生活压力、身心病痛、情感变故的赌博者,为何又如何一步步深陷赌博机营造的迷幻境地不可自拔,哪怕他们就是赌场雇员甚至赌博机设计师;
·一个个原子化现代个体在“全权为自己负责”的无尽重压下,面对购物、运动、聊天、刷剧、烟酒、药物、加班等万事万物时,都可能无力抵抗诱惑,而戒赌的方法和陷入赌瘾的途径,乃是同一条路……
2021年12月7日 已读
修行52nd,一本以赌博为主题的书,对常见评价赌徒词汇如“好逸恶劳”等无一语齿及,将全书重点放在了赌瘾的形成与表现,以及知识与技术如何使赌场科技进化从而更好的发展赌瘾。赌场因其与钱高度相关,成为了资本密集导致对需求的深度研究继而推动科技前进的绝好范例。赌徒心理的反身性也同时成为了赌场科技发展的缘由和目的,于是有了那句令人痛心的“知识就是力量应用最好的莫过赌博业”。赌瘾形成缘于参赌过程中的确定性,及时反馈性和虚假的控制性,使得在现实生活中有失意方面,深受无常叵测所苦的人找到了暂时脱离现实的一个虚幻肥皂泡,可以说这是晚期资本主义的问题,但我更想说这是对人性普遍存在的一部分的过于有针对性的迎合所导致的结果,过度沉溺于这肥皂泡不仅会破产和毁三观,更惨的是赌博如吸尘器般将现实生活完全抽走。不可不察也
理想国 纪实 赌博
美国的反智传统 豆瓣 Goodreads
Anti-Intellectualism in American Life
8.5 (6 个评分) 作者: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译者: 陈思贤 理想国|中译出版社 2021 - 8
开创性地定义与分析“反智主义”
长销半个世纪 频频预见美国政坛问题的指南之作
清华政治系教授任剑涛万字导读 深入浅出解析经典
洞悉美国历史与当下政治态势的不二之选
「内容简介」
说到美国人的特质,许多国家的人都会提到一个词:无知。特朗普的出现更是令这一印象深入人心。但是,美国人并非从来如此。北美殖民早期,新英格兰等地有着优秀的智识传统,建立了哈佛、耶鲁等最早的一批大学,在美国国父中也不乏学识渊博之人。然而,美国独立后不久,杰克逊的民粹主义政治种下了第一粒反智的种子。此后,福音运动在教会推行去精英化,高中教育的普及改革重实用、轻学业,使反智在美国大众心中彻底生根;而商业的蓬勃兴旺掀起实用之风,进步时期与新政对知识分子的仰赖更激发反智观念的反弹。在起起伏伏的历史波澜间,抵制智识的潮流不断壮大,直至今日之势。
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以“反智”为切入口,综述美国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和商业历史,或回顾学者政客的唇枪舌剑,或罗列扎实可信的数据材料,在严肃批评中信手夹入三五行诙谐的掌故,于紧凑叙述后顺带跟上一两句辛辣的讽刺;须微观时,则描摹政坛商界之怪状,须宏观时,则鞭辟信仰思想之腠理。这本书流传数十年,不啻为介绍美国反智传统的经典之作,更是呈现出一副鲜为人知、入木三分的美利坚面孔。
收入理想国译丛系列,耐磨牛津护封 80克银河书纸
装帧考究 典雅庄重,收藏经典著作的不二之选
2021年11月5日 已读
修行44th,前部分叙述反智主义的现象概念与特点,其叙述极有启发性,所叙述内容可供总结反智主义的特性,大抵因智识较难取得较难感受,从来都属于小众,故而在民主愈发普及的今日在大范围内形成,此外各国共性还有基础教育普及化高端教育专门化知识门类细分化引致的严重陌生感,这部分读得很开心,而后面的大篇幅则集中在美国反智主义的特性上,包括宗教传道路线之争中类似“南禅”的反专业普及主义的胜出;“民主”制度下竞选的需求以及老罗斯福成功塑造的形象,美国建国时所秉承的荒蛮粗犷实用主义态度等等,略啰嗦,蛮系统且深刻。
思想史 政治 理想国 社会
第三帝国的到来 豆瓣 Goodreads
The Coming of the Third Reich
9.5 (50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J. 埃文斯 译者: 赖丽薇 九州出版社 2020 - 2
德国在一战前曾是欧洲最富裕、最强大的经济体,反犹主义在政治中明显处于边缘地位。然而,起初只是一群极端分子和恶棍的纳粹党人,在数年之中就把德国变成了一党独裁的国家,把一个极有教养的民族引向了道德、物质和文化的废墟与绝境。
本书透过德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 ,还原纳粹攫取权力的过程,揭示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生动再现了导致第三帝国到来的混乱失序、经济灾难、暴力行径,以及社会的两极分化。
细致解析纳粹掌权的过程,获得今日的镜鉴——纳粹统治德国的时间虽只有十二年,却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在现代世界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探究纳粹党徒的心理,理解纳粹的反对者为何未能阻止他们,明白纳粹独裁政权的本质和运作方式,并从中汲取教训,避免历史重演,时至今日依然必要。
从德国特殊的历史中寻找法西斯和民粹主义的根源——纳粹的崛起并不能简单视为德意志民族的独特产物,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因素,能使任何国家堕入暴力的深渊。本书详细阐述了历经一战、《凡尔赛条约》、恶性通货膨胀和大萧条的德国,如何一步步走向专制统治;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如何为激进思想的酝酿提供了温床。
史学名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全景式纳粹德国史——基于详实的史料与丰富的细节,埃文斯出色地实现了语言生动、分析严谨与解释有力的完美结合,以中立的视角客观、准确地呈现了纳粹登台前德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2020年3月18日 已读
修行25th,德国人原生思想的特点,如德意志民族混一、种族优越论、强大的民族主义、救世主情结;外加一战失败后强烈的被背叛与不甘感;毁灭性通货膨胀搞砸一切后的愤怒与绝望及甚嚣尘上的犹太威胁论犹太原罪论,认为只要有改变就会变好的心情;上述所有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纳粹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基础,希特勒善于宣传,对庶民精神状态拿捏到位,外加自身极端主义拥有的独特魅力以及易于传播的特点,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了需要的东西,从而站到了需要的位置。全书对我触动最大的两处,第一是衰微的民主政体无力自保,被对方用民主手段拔了根基,从而出现了民主政体必要时是否应该破坏民主的基本原则以自卫的哲学大问题;第二则是作者在序言里深痛陈述的“对伟大的音乐,伟大的艺术和伟大的文学之热爱,并不能赋予人们任何道德的或政治的免疫力”,一声长叹。
二战 历史 理想国 理查德·埃文斯 纳粹
日本美术史 豆瓣
作者: 徐小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介绍日本艺术从远古时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历程,为初学者传递日本之“美”。尤具特色的是,作者参照广阔的中、西文化背景,重点关注日本各个时代最具创新意义的艺术,以此展现日本艺术精神的宽度和弹性。全书文字轻松晓畅,并配有250幅珍贵的插图。
2019年9月23日 已读
修行23rd,读完《画语录》对徐小虎充满信心,这个依然叫自己“小虎”的可爱老太太有着率真的可爱与丰厚的底蕴,考虑到她的年纪,此书居然从绳文弥生时代直溯到宫崎骏宠物小精灵乃至建筑摄影等艺术门类,可见小虎一直对艺术与美秉承着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并从未放松过吸取新事物的过程。此书脉络无比清晰,始终紧扣日人对细节“过分苛求”的态度,从表象里找共性,广为人知的物哀反退居其次,以此为基础对日本艺术的特点在格局高度做了判断,不得不说,她说的是对的……啊,太喜欢这个老太太了,请她继续健康的叫着自己“小虎”快乐的生活下去著述下去吧,毕竟小姑娘年轻的时候叫小虎,岁数大了也不能改叫老虎,不是吗?
徐小虎 理想国 美术史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