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
逆流年代 豆瓣
7.9 (10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纳达夫•埃亚尔 译者: 吴晓真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9
 以色列杰出国际政治记者带来反全球化一线的报道,用特写镜头对准全球化遭遇挫折与反抗之处,近距离观察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与愤怒
 优秀的非虚构写作:美国宾州的煤矿工人、日本的少子村庄,涌入希腊的叙利亚难民……作者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带你深入现场,用敏锐的洞察展现全球化的光明与阴影
 重量级推荐:《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力荐!学者刘瑜、施展重磅推荐!
过去几十年中,全球化改善了人类处境,但也播下了反抗的种子。随着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的坍塌,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抗宣告开始。
以色列记者纳达夫•埃亚尔将带领读者游走于反全球化运动的前线,向读者展示这场运动的有形轮廓和黑暗角落。书中记录了纳达夫•埃亚尔过去十多年里走访的地方和目睹的真实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美国工人、失业的希腊人、叙利亚难民以及各国企业家——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左手是希望,右手是恐惧。
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故事如拼图般演示出全球化的前世今生,讲述了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全球意识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全球化如何改变了人们的道德情感,也清晰地揭示出全球化面临的危机。
世界正处于一个激变时刻,能不能找到新的、有想象力的变革之道,将决定人类社会能否通往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21年12月23日 已读
修行56th,此书与枪炮病菌钢铁类似,在前数十页亮明主旨,其余部分是从各个方面对主旨进行证明和推衍。对我而言,此书最重要也最刻骨铭心的知识点在“责任时代”的终结,我们所在的时代缺少了责任时代大佬们的政治智慧与底线意识,也缺乏了劳民易驭百废待兴的时代特点优势。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版图巨变使多数人身处伟大璀璨的进步光环之外,分配问题前所未有的严重,这导致了分裂主义,怀疑主义,身份政治,无政府主义的大行其道,更为极端主义提供滋生的温床,逆全球化因而遍地开花,而国际秩序似也有去中心化的无秩序趋势。如今,全球化、进步、世界公民、普世价值观等概念悉数遭受怀疑和严重挑战,最大的问题在于,没人能证明,这些概念有着道德优越性以及先决的正确性啊!
政治 社科
印度青年狂想曲 豆瓣
Dreamers: How Young Indians Are Changing Their World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印度]司妮达·普拉姆 译者: 于果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9
* 黄灯、刘子超 诚挚推荐,《金融时报》年度好书,印度“字谜图书奖”非虚构奖得主,美国笔会文学奖长名单入围作品
* 七段疯狂的追梦故事,一个世代的挣扎与力量,六亿印度青年正在如何改变世界?
只有将全球青年的状况纳入观照视野,才有助于人们看清当下格局中青年人的命运走向。印度作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国度,他庞大的年轻群体对于世界的想象和介入方式,将成为影响人类发展的重磅力量。——黄灯(《我的二本学生》作者)
——————————
印度目前约有6亿2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为印度人口比例的一半,然而并不是每个印度青年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他们面对着普拉姆概括的三无问题:未受过教育、待业、没有工作能力,困境就此滋生。联合国2014年报告称,“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多年轻人,这其中蕴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可能以后再也不会有。我们如何满足这些年轻人的需求和抱负,将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
《印度青年狂想曲》聚焦雄心勃勃的印度小镇青年,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的青年和青年团体为切入点,比如创办了当时世界上第二大内容工厂的互联网企业家维内•辛格尔,印度“疯狂英语男”兼励志演说家穆因•汗,在乡镇里给村民办事以谋取利益的疏通者潘卡•普拉萨德,年轻、颇具潜力又富有争议的印度女性政治家里沙•辛格,可以做白领却自诩为“思想者”并投身政治运动的维卡斯•塔库尔,想要成为明星却屡屡碰壁的贫民窟自费选美冠军阿扎尔•汗,依靠年轻人的明星梦发家致富的塔布里兹•汗,在大城市找工作却走上电骗之路的年轻男女,等等。
普拉姆深入这群年轻人的生活,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度体验及长期跟访,以冷峻和巧思描绘他们的梦想、渴望、焦虑、愤怒、困境、抉择与成就。青年人如何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中介入社会?他们的未来又将如何决定世界的未来?
————————————
《印度青年狂想曲》提供了能引起世界大部分地区关注的,关于身份政治和怨恨的宝贵见解……如果印度的年轻人真的在改变世界,那可能不是让它变好。
——《经济学人》
故事背后隐藏的基本事实是印度社会不是由精英领导的,而是一个封闭的等级制社会,在这里少数人用虚假承诺引导数百万人走向注定失败的路。普拉姆的报道主要关注工作岗位和技能的缺乏,但她讲述的故事背后最终指向了更宏大的政治叙述。
——《华尔街日报》
他们是印度有史以来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青年,但他们基于语言、地域、宗教,以及对于这个国家前殖民时代辉煌的夸大认知而形成的“何为印度人”的看法也最为狭隘。
——《卫报》
这不是一本年轻企业家的励志传记……此书愤怒又不失亲近地描述了从选美比赛到社会金字塔结构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那些“看不到他们过的生活和他们想要的生活有所联系”的挣扎者们。
——Public Books年度好书
“人口红利”“奋斗的印度”“社交媒体一代”:关于当代印度的每一句口号、语录和陈词滥调都反映在《印度青年狂想曲》可怕、热闹的生活中。
——Mukul Kesavan(印度历史学家、社会评论家)
2021年9月15日 已读
休憩159th,今年和印度好书特有缘分,不期而遇又一本。读此书之前我当真不知印度过半数人口为25岁以下青年,如此美妙的人口结构让老龄化社会已现的中国羡慕死了,但是印度则苦在其中,政府既无法满足这批青年的教育问题也满足不了就业问题,索性撒把任其自由发展,于是印度光怪陆离,酷似我国南巡结束那几年。而最大的隐忧还在与笔者忧心忡忡的发掘出的印度年轻人的普遍心态,有种没有来由的自信,认为自我应该是高贵的杰出的标准制定者,这种盲目自信几乎不可避免的伴随着躁动与戾气,又兼印度本就冲突众多如厝火积薪,种姓冲突、父权与女权冲突、党派冲突、宗教冲突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与流血事件,让整个国家处于一种虚热的状态中。太阳依旧耀眼,星辰触手可及,可有几个人真能圆梦?原来今天的印度,是这样的啊
印度 社会学 社科 纪实
偏见的本质 豆瓣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8.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戈登·奥尔波特 译者: 凌晨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舒适圈、鄙视链、地图炮、替罪羊……打破偏见从了解偏见开始;《社会性动物》阿伦森推荐的“偏见百科全书”;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戈登•奥尔波特写就;偏见是“大脑偷懒”的常态,也是社会习俗对个人价值的侵害,消除偏见不仅要改变个人的行为态度,也要改变导致不平等的社会机构和制度;偏见研究领域的奠基性著作;社会心理学入门必读
▋编辑推荐
▶畅销六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销量就已突破50万册
▶有层次地从个人心理、社会、传媒、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对偏见的成因和形态做了分析,让读者充分理解这个现象的顽固和复杂。
▶为偏见研究这个学术领域规划了路线图,激发了此后一代代学者的研究灵感。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网站显示,这本书总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进,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会伦理学讲席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当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里程碑式的著作。
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
奥尔波特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自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以来,《偏见的本质》就一直是这个领域奠基性的权威著作,即使是数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关于偏见的细化研究比起当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奥尔波特这本经典著作仍然不减其魅力,始终是所有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案头必读之书。
▋媒体赞誉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过的关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为研究资料来源,这本书本身就堪称一个图书馆。
——《基督教先驱报》
▋名人推荐
《偏见的本质》是严谨的学术讨论和人文价值的惊人结合体……这本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社会心理学家。
——埃利奥特•阿伦森,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社会性动物》作者
众所周知,《偏见的本质》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目录为人们讨论和理解偏见这个复杂的人类问题建立了社会科学的学术取径。
——肯尼思•克拉克,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社会改革家
这部书的目录在实质上组织了对偏见这一重要概念的学术研究。《偏见的本质》勾画出了研究的领域,确立了其中的基本类别和问题,并将其置于一个广泛的、折衷的框架中,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托马斯•佩蒂格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心理学教授
当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际间关系紧张,这本书及时地给读者提供了对偏见的科学分析,是关心社会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读天书。
——康萤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卓敏市场学教授
2021年4月7日 已读
修行12nd,此书在我最大启发是合情合理逻辑完备的证明了偏见一事乃是人类性格本质组成部分,形成偏见的要素众多且彼此混杂,各个捋到根上都与过度泛化与分类标签化脱不了关系,而人脑必须借助分类进行思考,分类化势必伴随着各个层次的标签化,经验与下意识反应因此而成。所以,即使没有煽动者、不安全感、宗教文化藩篱与为转移矛盾而竖起的共同敌人靶子等等常见的偏见温床,偏见一定会在,只要人还在分类思维,还有标签化思路,那么差别一定会被放大化以及过度泛化,有习惯有思想就会有偏见。那么如何应对呢?大致还是发展共情心,走出思考舒适区,警惕自我及外界的局限性,更好的处理现实一手经验吧。最后感叹一句,五十多年前可以把一本心理学人文著作写到今天看来都可一字不易的份上,多难啊,此书比《乌合之众》强多了,意义大多了!
心理 思维 社会 社科 科普
人类简史 豆瓣
Sapiens:The Birth of Humankind
9.3 (7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比利时]戴维•范德默伦(David Vandermeulen) 译者: 王卉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10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知名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知名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精心创作,历时两年。画风精美,故事新鲜有趣,既有美的阅读享受,又充满机智的见识,像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人类简史》出版十年之后,尤瓦尔·赫拉利教授带着崭新的问题,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次回看人类历史。这一次赫拉利教授进入书中,化身为向导,穿越到远古历史的真实场景中,观察智人起初作为一种卑微的动物如何生存,与尼安德特人相遇时发生了什么,石器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样迅速散布到全世界,猛犸象、剑齿虎、渡渡鸟最终命运如何,智人在7万年前突然开了挂一样迅速跃至物种之巅,秘密究竟是什么?
跟随尤瓦尔·赫拉利教授一起开启这趟历史狂野之旅的,还有一大群漫画角色——尼安德特人、原始人比尔、虚构博士、猛犸象、洛佩兹警探、亚当斯基律师等等,还不快加入他们乘坐历史的狂野列车兜个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将戏剧性叙事、分镜设计与丰富知识完美配合,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场景带入感十足。用真人秀的形式重现人类的进化,借当代艺术杰作展现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首次相遇,以侦探电影的方式讲述猛犸象和剑齿虎灭绝的故事,还有纸牌游戏上的6个早期人类物种、虚构博士扮演的超级英雄等等,让我们身临其境。
人类几百万年的旅程时而有趣、时而悲惨,但总是扣人心弦。
----------
编辑推荐:
1. 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看人类历史,全球30多个国家同步出版。
《人类简史:人类的诞生》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1600万册、“文津奖”获奖图书《人类简史》。本书是对《人类简史》的全新视觉化改编,精彩的漫画故事让你脑洞大开,犹如观看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2.《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携手全球知名漫画艺术家跨界合作,历时两年精心创作。
尤瓦尔·赫拉利携手两位知名漫画艺术家,历时两年共同精心创作了这部精美宏大的知识漫画。全书共248页,每页的彩色图版平均修改达12遍。尤瓦尔·赫拉利的机智问题,法国漫画家的高级画风,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扣人心弦的跨界演绎,让这部知识漫画成为惊艳之作。
赫拉利教授说:“我很高兴能在这个项目上与戴维和达尼埃尔合作。他们的才华和专业知识将有助于把智人的想法传播给新的受众,其中包括大量新的剧情反转、笑话和惊喜。”
3.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一次狂野的历史穿越之旅。
尤瓦尔·赫拉利化身为漫画人物角色进入书中,作为向导,与一系列角色相遇和对话,原始人辛迪和比尔夫妇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虚构博士是超人女英雄,象征着智人成为地球统治者的超能力,博学多识但总是丢三落四的生物学教授萨拉斯瓦蒂,令人着迷的猛犸象,一对儿尼安德特人,调查生态连环谋杀案的纽约女警探洛佩兹,经验丰富的律师亚当斯基,还有尤瓦尔·赫拉利聪明伶俐又充满好奇心的外甥女佐伊,每个角色都有让人着迷的个性,在书中起到关键作用。
4. 精致、高级的欧漫画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分镜设计与文字完美配合,是知识读物,也是艺术佳作。
5. 满满的知识点和睿智的见解,《人类简史》知识漫画的世界观更清晰、更简洁。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尤瓦尔·赫拉利世界观的再次精彩传达——历史始于认知革命;学会用火是人类迈向原子弹的第一步;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初丰裕社会,比生活在现代社会可能更快乐;人类发明了工具和武器,还发明了法律、宗教、国家、公司;人类征服世界,靠的不是枪炮,而是虚构的故事;我们可能是生物史上最致命的物种;人类不能成为自己工具的奴隶。
----------
推荐:
以史学家的积淀,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理性,总览人类从10万年前看似不起眼的动物到主宰世界的上帝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人类简史》能够爆炸性地跻身国际畅销书的行列,原因很简单。它解决的是历史和现代世界最大的问题,而且是用令人难忘的生动的语言写成。你会喜欢的。
——贾雷德·戴蒙德(社会学家、《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人类简史》这本书之所以如此有趣并具有挑衅性,是因为它是一个浓缩的、全面的历史,它讲述了一些核心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得以建立本以为是理所当然的非凡文明,但这并不是既定的。这本书让你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经历之短暂有了一种洞察。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前总统)
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我们的历史,你读起来就很难放下……我向所有对我们物种的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基金会主席)
如果要推荐一本书,我就推荐这本。《人类简史》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从更广的视野阐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物种的智人,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一步步走到今天无以伦比的统治地位。它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人类自己,审视我们的地球。
——林建华(北京大学前任校长)
我以前说过,将来也一定会说,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它几乎改变了我看待一切的方式。我非常认可这本书。
——克里斯·埃文斯(知名演员、“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主演 )
尤瓦尔·赫拉利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讲述人类历史和展望我们未来的方式,将让你大吃一惊。
——娜塔莉·波特曼(知名演员,《这个杀手不太冷》《黑天鹅》主演)
2020年10月25日 已读
修行54th,始料未及的杰出,与原书内核相同而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第一部围绕“为什么是人类征服世界”,“人类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这方式如何流传在基因中决定当下我们的行为”几个大问题,采用开放式的叙述方式将几种不同说法均包含其中,全面而有深度。实话说,这是一本能从八岁看到八十岁的书,可科普入门者可启迪资深者,手法之巧妙形式之美丽让我对科学图像小说这个陌生领域刮目相看,强推此书
历史 漫画 社科 科普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豆瓣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A.J.贾各布斯 译者: 黄芳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2
这是一本从A字母到Z字母编写而成的小说。作者贾各布斯毕业于常青藤名校,从小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毕业数年后他发现自己每天被各种忙碌繁琐的工作缠身,知识水准日益低落,于是他制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把《大英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读一遍。
尽管开始他身边的每个人都认为他发疯了,但他仍坚持不懈地执行这一计划,并且以自嘲式的幽默风格将计划的执行过程记录成书。
在这种非同凡响的阅读体验中,作者的脑海中也不时迸发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联想,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大大增强,并且深深体会到终生学习的乐趣。
也许贾各布斯在啃完大英百科全书之后没有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无疑,他成为了一个最风趣的人。
2017年9月22日 已读
休憩252nd,此书中洋溢弥漫的崇智主义无事生非冷烂欠,长时间阅读以及沉默的坚持至为动人。贾各布斯的行为是深化的阅读,总有人自以为是的质疑这到底有什么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阅读之时你自己也不知道什么会留的久什么会埋得深,也不知何时会帮上你,但是会有用处的,而且即使没有用又能如何呢
文化 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