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
英国皇家学会 豆瓣
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Invention of Modern Science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 译者: 王兢 未读·北京燕山出版社 2020 - 5
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机构之一,为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牛顿、达尔文、列文虎克、玻意耳、霍金等科学巨人都曾是它的会员。靠着一代又一代杰出会员的不懈努力,历经三百多年的不断成长与变革,学会从一个由爱好者自发成立的“无形学院”,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科学最前沿的机构之一。
阿德里安·泰尼斯伍德在本书中带领我们回顾了皇家学会诞生之初面临的困境与偏见,为取得社会承认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为了推广实验科学所走过的崎岖道路。随着时间推移,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同时,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也需要反思。因此,学会的座右铭——“不人云亦云”,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警示我们不可盲信他人之言。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修行48th,内容和大英博物馆一书有重叠,也是本很好的壹是纪始之书。
历史 科学史 科普 英国
科学的历程(修订第4版)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吴国盛 博集天卷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8
◆北大清华最受欢迎的科学通史课主讲教授、清华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经典科普力作,迄今已畅销20余年。
◆全新修订版:作者根据新的科学史研究对书中的部分文字做了修订,更新大半插图,许多是作者近几年在世界各国实地拍摄的照片,共计700多幅。
◆轻松流畅的大部头普及读物,还原科学的前世今生,探讨科学精神的本质,澄清以讹传讹的科学故事 。
【内容简介】
《科学的历程》是一部普及性的世界科学通史。以东方文明和科学技术对人类进步的影响为开端,以西方文明和科学的发展历程为核心,同时探讨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力量。通过对科学家生平及科学发现过程简洁而不乏激情的叙述,阐释了每一次重要的科技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上的意义和价值,辅以大量精美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不断深化的路径。
本书把自然科学的发展放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来讲述,有助于读者弄清自然科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位置。此外,作者在讲述严肃的科学发展史的同时,保留了历史进程中那些生动活泼的细节,使本书具有大部头著述难得的良好的可读性。
2020年7月7日 已读
修行40th,三个院士倾情作序的此书有通史类书籍的一切特点,系统而流畅,全面而严谨,希图读完此书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了解那不可能,那不是通史的任务,但是以此书为路标为索引是肯定没错处的。此书首版出版于95年,至今二十多年,名满天下谤亦随之,严格来说针对此书的绝大多数批评都应该给“通史”这一体例,此书若再细那就是剑桥科学史了,并非一人之力所足敷。而此书重事实陈述而绝少夹带私货的写法更适合初学者掌握全貌使用,绝对的好书,强推。
科学 科学史 科普
机械宇宙 豆瓣
The Clockwork Universe: Isaac Newton, the Royal Society, and the Birth of the Modern World
8.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爱德华·多尼克 译者: 黄珮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6
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天才的时代”,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骚动的年代。尽管自然与超自然仍然密不可分,疾病是被认为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天文学和占星术也并未分家,但是人们也在这个莎士比亚世纪的尾声开始梦想秩序完美的世界。
伽利略、哈雷、开普勒、牛顿、莱布尼茨、笛卡尔……当17世纪晚期绝大多数人仅看到分崩离析的世界时,世界在这群早期科学家眼中却有着完美的秩序。这群人是当时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他们笃信宗教,他们试图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解读上帝的心意,并以此来认清楚这个世界。他们宣称,宇宙在表面的混乱下,其实像是结构复杂并运行完美的机械时钟。为此,他们大胆地进行科学实验验证事物的性质,透过望远镜向外观看探索广阔的宇宙,使用显微镜观察无尽向内探索微小的世界。他们处理了希腊人无法处理的运动问题,从伽利略一路到牛顿,他们启动按钮,让希腊人的静态的世界动了起来;研究了变化中的数学,发现运动定律。他们还探索无限的概念,研究无限大和无限小,发明微积分。尽管他们是带着宗教信仰,带着解读上帝旨意的目的去做着些事,并且他们的观念制造也充满了对立,但是他们的成果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也促成现代世界的诞生。
2016年12月15日 已读
修行25th,我们今日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简单定理,从无到有的过程实则是一段壮阔的史诗。现代世界在从布鲁诺被烧死到牛顿提出三定律之间的某个时间点静悄悄的到来。波义耳胡克牛顿莱布尼茨哈雷等一众如雷贯耳的名字与那治白内障用干粪,治病使用各种成分古怪包含大量分泌物代谢终产物的药膏人们基本不洗澡的肮脏污秽时代如同硬币两面,格格不入又浑然一体。像污黑恶臭的粪肥上开出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牛顿解读了整个宇宙来证明上帝的伟大,但他的体系布局中却没有上帝的位置。那孤高绝傲的头脑推理到后期自己已经控制不了前方是什么在等待,他只能战栗的写完自己的发现,然后给上帝一个用文字修饰而非缜密推理得到的评价。最后一个问题“真的,为什么有引力呢?”
甲骨文 科学史 科普
好奇年代 豆瓣
The Age of Wonder: How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Discovered the Beauty and Terror of Science
作者: [英]理查德·霍姆斯 译者: 暴永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5
《好奇年代》讲述的是科学史上的一段“接力”,它发生在18世纪末的英国,是科学的浪漫时代。书中主角天文学家赫歇耳和化学家戴维,他们的发现是浪漫时代的代表,他们本人也是不同类型的“浪漫主义”科学家。《好奇年代》生动描述了浪漫科学时代的特征:为了好奇而追求科学发现,在科学发现里洋溢着热情和想象。那年月,诗人是科学家,大自然是他们神秘的缪斯女神。
2016年7月6日 已读
修行16th,威廉赫歇耳与汉弗莱戴维天才与勤奋的光辉人生,可亲可敬的卡洛琳终身任劳任怨的默默奉献,彼时那难得的全社会崇智尊知,脚踏实地的求知欲泛滥的大环境,以及诗人惊才绝艳才华横溢,与科学真实情况极度相符,表现出超越时代眼光的美妙诗句,真的好看,十八世纪末十九年代初的浪漫科学年代如在目前,风流人物一一登场,厚重之书如回百年之前,并不比从黎明到衰落逊色的杰出作品,强推。
科学 科学史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