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舌华录 宋琐语 豆瓣
作者: (明)曹臣 译者: (清)郝懿行 编纂 岳麓书社 1985
2022年5月26日 已读
休憩65th,读《书海泛舟记》中某则得知此书,因其为范先生那极具学识与人格魅力的老爸爸的藏书,对其期许颇高,一读则大失所望,此书与其叫《宋琐语》不如叫《宋书钞》《宋书节选》,我自己去读《宋书》不好么?若其走《宋史纪事本末》或者《纲宋易知录》风格可读性还能更强,它学的是《世说新语》,这个可太难学了,想从一本成型正史里复制粘贴出一本世说新语级别的书,根本不可能
历史 笔记
东京梦华录 豆瓣
作者: 【宋】孟元老 译者: 侯印国 三秦出版社 2021 - 5
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千年前大宋都城汴京繁华录,宋代文明的纪实典范,翔实的汴京旅游指南。如果拥有一次穿越的机会,不妨去大宋汴京看看。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国宋代都市文明,便不 可绕过《东京梦华录》(东京即北宋都城,也称为汴京,今河南开封)。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东京梦华录》可谓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画上所画与书中所写,都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一书一画,可以说对后世可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盛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版特别用了《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做插图,并附有《清明上河图》 全图等56幅传世宋画,全彩插图,图文结合,以期尽可能地对后世窥见彼时风貌打开一个可供想象的窗口。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 ;箫鼓喧空,几家夜宴。”这段描述便选自《东京梦华录》 作者序。北宋灭亡后,在汴京生活二十余年的北宋遗老孟元老回忆起汴京生活,“节物风流,人情和美”,恐时间日久,后世说之失于事实,于是,梳理记忆中的汴京风貌和百姓生活书写成《东京梦华录》,以期后世之人“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东京梦华录》成书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传于世,是北宋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十卷,翔实地描绘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吃喝玩乐、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记载北宋汴京的浮世绘和风情画,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得益彰,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对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业、民俗、货物、饮食、岁时、地理乃至气象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本版全四色印刷,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56幅传世宋画,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兼注释、译文,重难点字注音,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勘校,以及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就让《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一起,带我们走进那个千年前的繁华都市大宋汴京,感受曾经的繁华盛景,领略彼时的都市文明、市井百象、风雅韵致,以及带给我们的美丽与怅叹。
编辑推荐:
◆将《清明上河图》和本书融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相得益彰,可谓为我们了解宋朝都市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并将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一书一画,以期为读者打开了解汴京盛景的窗口。
◆吃喝玩乐,歌舞百戏,如果只能穿越一次,不妨去大宋汴京
北宋被很多读者称为无比向往的朝代,爱吃,爱玩儿,爱宋朝风雅等,想要穿越过去体验一番。本书就是大宋都城的生活指南。我们可追随孟元老的笔触,坐客船沿汴河入城,还会经过宛如飞虹的虹桥,入城后,可到客店“久住曹二家”安顿,然后去侧旁理发修面的小铺理发修面,待收拾清爽,沿街游览,渴了在街边可买点香饮子喝,然后去孙羊正店体验大酒店的热闹,点一份鹅鸭排蒸、荔枝腰子就酒喝,要是喝多了酒怕伤胃,就到赵太丞家买一份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怕有酒气,就去陈家买一块沉檀楝香增增香味,想解闷再到勾栏瓦肆听李师师唱曲,说不定还能碰上大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累了可以坐轿子,或者骑骑马坐坐驴车。夜晚来了不要怕,夜市也开始了,热闹非凡,玩到太晚没关系,夜市结束,早市又开始了。如果正好碰上是元宵,歌舞百戏一定让你大饱眼福;如果到了除夕,也好,可到皇宫看看驱鬼逐疫的大傩仪。然后,新年一年开始了,又可以准备春天到来的游春了。
◆一部接地气的汴京回忆录,囊括正史难以兼顾的百姓生活细节
上至贵族,下至百姓,吃喝玩乐,饮食起居,游园节庆,岁时物货,风俗礼仪,早市夜市,搬载杂卖,等等,孟元老以白描的记述,带我们深入了解彼时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万象。
都有什么店铺摊肆,茶坊酒肆都有什么菜?娶妻生子都有哪些流程,举行哪些仪式?一年四季各个节日,大家都举行什么活动?都吃什么特殊食物?勾栏瓦肆里,都有哪些令人惊叹的表演?春天来时,都有哪些园子可以赏花?赏花时大家都做什么?等等,不管是想要了解彼时的百姓生活状态,还是想要写宋朝相关的影视剧剧本、小说等,这本书都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
◆翔实记载千年前北宋都城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的笔记体典籍
此书可谓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一部翔实的大宋都城汴京生活指南,是可直观了解北宋都市文明的一面镜子。翔实记载了北宋都城东京上至贵族下至百姓,一年四季的生活景象: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位、四季民俗、吃喝玩乐、娱乐节庆、岁时物货、典章制度、衣帽服饰、游园观景,等等,事无巨细,一部书带我们可全面、立体、感受千年前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
◆宋朝的重要地位:一部了解宋朝风雅和文明之书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均达到一定高度。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北宋是不可绕过的朝代。
◆附《汴京城市布局图》,及56幅传世宋画
附李合群老师绘制的《汴京城市布局图》,并结合内容配以56幅传世宋画:《清明上河图》《文会图》《千里江山图》《冬日婴戏图》《花篮图》《群鱼戏瓣图卷》《五马图》《歌乐图》《骷髅幻戏图》《瑞鹤图》《货郎图》《蚕织图》《妆靓仕女图 》《春宴图卷》《溪山春晓图》,等等。在图文结合中,重游宋代文明。
◆全书体例丰富:原文,注释,译文,插画,重难点字注音
1)精选底本,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逐字勘校,以及大量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2)精简注释;
3)通俗译文,译者化身导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我们浏览汴京并了解汴京人民的吃喝玩乐、风俗礼仪、娱乐庆典等;
4)生僻字随文注音,轻松阅读;
6)《清明上河图》图解,考据诸多资料,为《清明上河图》做图注,不仅了解书的内容,也能了解《清明上河图》中的丰富细节;
◆全四色印刷
全彩插图,呈现古画之美。
2021年5月3日 已读
休憩67th,得新版本而重温,装帧真是一门艺术,这个本子也是目前所见最佳版本,大量宋画的插入不但提升阅读体验,更与正文相扣,认知直观而顺利,非常喜欢
历史 笔记
异闻集校证 豆瓣
作者: (唐) 陈翰 编 ; 李小龙 校证 中华书局 2019 - 5
《异闻集》,唐陈翰编,唐人所编选的传奇集,选录唐人传奇凡四十馀篇。唐传奇系文言小说的顶峰,优秀作品极多,可惜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唐代传奇集。今人选本有鲁迅《唐宋传奇集》和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但都系当代人所编选的作品集,与唐人的视角已经有很大差距了。陈翰所编极为精当,鲁迅、张友鹤所编选的名篇,有不少都出于《异闻集》。此书虽然曾经散佚,但根据各种传世典籍,我们可以复原其原貌。此书的恢复和校点,将是非常罕见的“唐人选稗”本子,对于唐传奇研究就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可以媲美“唐人选唐诗”的历史意义,这将大大超越后世学者的选本价值。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休憩150th,这个选本相当不错,篇篇精良可读,江湖地位崇高,故事跌宕起伏,篇幅长短适中,如果推荐个最好的传奇本子,非他莫属。
古典文学 笔记
宋稗类钞 豆瓣
作者: 潘永因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2019年11月2日 已读
修行27th,国庆长假起读,今日方毕。此书有宋人世说新语之名,受限时代性格特点,人物甚少长袖漫翩潇洒出尘之气,言语也乏玄理精微使人瞠目结舌之句,大抵脚踏实地。因此,隐逸卷才格外迷人。此书怪力乱神部分占比不算小,令人惊叹。最有意思的是,读完此书,最深印象集中在四个人身上:子瞻才绝,子厚狠绝,米芾痴绝,丁谓智绝。不亦妙哉
历史 宋史 笔记
谐铎 豆瓣
作者: (清)沈起凤 / 乔雨舟校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 1
2019年10月20日 已读
休憩202nd,此书何其太雅,脑洞巨大使人狂笑不说,文辞雅驯旁征博引在我才是最妙之处,人物谈吐多引典故,时而击中知识盲点,于是一卷没读完便开电脑,随读随百度,慨叹一声此书可做老师,标注五星表示敬意,为奇大的脑洞,为忍不住的狂笑不止,也为新学会的知识
古典文学 小说 笔记
舌华录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曹臣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 - 4
南朝宋人刘义庆有《世说新语》一书,新奇精警,广受青睐。明人曹臣显然是深受此书启发,于是我们便读到了这部可以与之媲美而更见广博的义一佳制。《世说》集中记载了从东汉到东晋士大夫的趣事妙语,而《舌华录》则是广泛记载了上自远古、下至明代后期这一漫长时期内的类似内容。由于所取特在“仓卒口谈”,故名曰“舌华”。信手展卷,妙语纷呈。常置案头,启颜益智,岂不快哉!
2018年7月8日 已读
修行15th,编者分类乱七八糟,编辑水准又不行,翻译部分错误俯拾皆是,但是这样的书想不好看也挺难,至少清语部分在水准之上,读来舒适。
笔记
历代笑话集续编 豆瓣
作者: 王贞珉 / 王利器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
2017年7月15日 已读
休憩145th,王利器公正本犹有不足,续编则多摘史籍片段以充数,且大量与笑话毫无干系,失望之至
笑话 笔记
清末民初云烟录 豆瓣
作者: 申君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 6
2016年7月12日 已读
休憩79th,很不错的掌故集,可做史料可做小说,前一半并不逊于春申旧闻等书,恨短
笔记
且借纸遁 豆瓣
6.9 (10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8
本书是葛兆光教授1994年到2011年间读各种杂书所作的笔记和摘钞,是从他的日记中选取的。相比他的学术论文,这些日记能从另一个角度为读者提供读书治学的门径,从作者摘录或“借题发挥”的内容里,能看出他对思想史问题的持续兴趣,广泛关注各国学者的研究,更能从不同的角度敏锐地发现一些学术问题的线索。
2016年6月20日 已读
修行14th,可做资料书用,不必专门读之。读前四十页又抽读数则而辍。此书为葛翁读书短评,每则均不足千字,大致月旦其价值发表些许观点而毕。葛翁专擅的宗教学我几乎一无所知,而我本人极为抗拒阅读一本我没读过书的评论,因此读了三分之一的此书将束之高阁,根据已读部分质量判断,这书很有价值,待我慢慢读之,慢慢对照之,或许终我一生,目录中书目也读不全(今天我只读过区区四本...)不过那又怎么样呢?
思想史 笔记 葛兆光
花随人圣庵摭忆 豆瓣
作者: 黄濬 / 李吉奎 整理 译者: 李吉奎 整理 中华书局 2013 - 7
《花随人圣庵摭忆》为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资料,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8月。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
有关《摭忆》成书经过,黄氏友人瞿兑之在该书序中曾说明原委,略谓,黄氏生前,将编定之“二巨帙”邮瞿;瞿“乃稍纠其笔误数处,并志所疑于眉端”。此稿随为天津孔某借阅。黄伏法后,孔某关河转徙,但仍守信将原稿退瞿,还付黄家。黄家乃于北平付印,并乞瞿氏作序。序中未明言该书付印包含多少条目,亦未言印刷情形。该书之序写于昭阳协洽之年(即癸未,1943年)。是为初版。初版仅印百部,未广流传,且非全编。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龙门书店高伯雨据1943年初版影印。该二种版本相同,仅收至1936年12月为止,全目347条。黄氏友人林熙称,在黄被诛后,“很怀念这部笔记,深恐年深日久渐被消灭,而不知北平已有单行本也,因耗重资请人入某大学图书馆检出《中央时事周报》,以一年之力钞为八大册。未经印入单行本那部分文字,曾于1966年刊于《大华半月刊》,今又印单行本,名曰《补篇》云”。
自《摭忆》一书行世以来,除非常岁月,学界之评价,实无大异。率皆持人书分论主张,即不以人废言。刊印初版之黄澄怀、瞿兑之,以及居港之林熙,或为黄氏兄弟,或为生前旧雨,尚有某种亲情故谊在(即此辈亦是《摭忆》成书之功臣),而与黄濬毫无关系者,若郑逸梅、邓云乡诸先生,亦高度评价该书之文史价值,促成重新刊印。上世纪六十年代,旅美房兆楹教授(美国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之主要撰稿人),对香港龙门书店老板周康燮“竭力推荐”此书,谓“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因而周氏决定影印发行。
中国大陆学者,陈寅恪先生当是最早肯定《摭忆》史料价值之一人。陈著《寒柳堂未定稿》记述:日本投降,“重返清华园,始得读秋岳之书,深赏其旸台山看杏花诗‘绝艳似怜前度意,繁枝留待后来人’之句,感赋一律”。“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在《寒柳堂未定稿》(补)中,陈先生弟子刘适(石泉)引黄萱函称:“陈师对于黄秋岳的摭忆备极赞赏,他说:‘秋岳虽坐汉奸罪死,不当以人废言’”。迨晚岁拟《寒柳堂未定稿》时收入此诗,题目改称《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一九四七年春)》。约二十年间,他无改固常,坚持人书分论之初衷。
黄濬少年入京,自谓居北京三十年,熟习北方风土人情。既入世,同权宦显要,前辈名公相接席,周旋唱和,殆无虚日。耳食既多,目见益广,对清代民国之史事掌故与夫人物轶事,详为记述,或加考订,或予议评。推而及之,远及上古,旁涉海外,于军国大政、宫廷秘史、财政金融、人际交往、旅游山水、生产环保乃至社会万象,林林总总,匪特内容丰富、议有见地,且文字生动,委婉传神,足称洋洋大观。说者谓,其“所据资料,除杂采时人文集、笔记、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以及有关的一些外国人著述外,亦多本人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故有裨史事,良可征引;“瞿兑之推重该书谓‘与夫交游踪迹,盛衰离合,议论酬答,性情好尚,而一时政教风俗之轮廓,亦显然如绘画之毕呈’,伦比洪迈之《容斋随笔》,确非谀词”。《摭忆》一书作为笔记史料之价值,已可概见。
2015年5月6日 已读
修行12nd,秋岳,秋岳!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历史 笔记
武林旧事 豆瓣
作者: (宋)周密 著 / 李小龙,赵锐 评注 中华书局 2007 - 9
关于追忆汴京繁盛,详录岁时宴赏、士女奢华的作品,从宋朝开始,至元明清三代,不绝如缕,《武林旧事》无疑是其中最成功也最有价值者之一。书中涉及大量文化史信息,极为古典文学与历史的研究者、爱好者所珍视。
2014年7月29日 已读
休憩66th,史料价值优,阅读趣味等而下之
历史 笔记
东坡志林 豆瓣
作者: 苏轼 / 校注 刘文忠 评 译者: 刘文忠 评注 中华书局 2007 - 9
插图本中华经典随笔书系,遴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从闲话式的文化碎片中,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岩层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书为该书系之一,为《东坡志林》,书中所载各篇,相当一部分留下了写作年代,较早的是元丰年间,较晚的是元符四年,前后历二十多年,大体上是从被贬黄州始,至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止,共二百零三篇,内容相当丰富。从中可以窥见东坡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等诸多方面。本次推出的注释点评本保留了全书的原文并加以注释、点评及插图,是体味东坡鲜明个性的绝佳读本。
2013年11月6日 已读
修行128th,第一章宛然神仙文字,就是词中的苏东坡,继而几章略平淡,似乎随手而记,最后一章史论文可惊可笑,土皮史论不如其父毋庸多言,没想到连中平水准都不到,其思想或浅陋人尽可知,或借史事做掩护含沙射影讥嘲时事,短篇史论如果做了此等用途,真是毫无用处,此外,真难以想象说出“商鞅桑弘羊之名在天下者,如蛆蝇粪秽,言之污口舌,书之污简牍”的人也是说出“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的土皮,就像难以想象写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人也是把怀孕小妾送人的土皮一样,我们爱着自己心中诗人的形象,但还是不要走近去看了,留住脑海里臆想的美丽,给生活一层遮羞布吧
文学 笔记 苏轼
谈艺录 豆瓣
10.0 (9 个评分) 作者: 钱钟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关于中国古代诗文的论艺专著。简装横排繁体本。
2013年7月13日 已读
修行93rd,初读此书在大四毕业季,如鸭子听雷,被深深震撼的同时啥也没看懂,狠狠的下了点功夫查人名查别号,然后狠狠的在书后写到,待学问长时,重读雪耻,如今三年矣,长进还是有的,必须说比以前理解到位了,可以很顺畅的阅读了,但是还是跟不上节奏,只能苦笑低头,再说一次,待学问长时,重读雪耻
古典 国学 笔记 诗词 钱钟书
历代笔记概述 豆瓣
作者: 刘叶秋 北京出版社 2003 - 1
目录中第五章第三节的“*”代表:左右结构的(黄主)
书摘第89页第二段第三行带*字打不出来,上边是山,中间是人,下边是子。
2013年5月7日 已读
修行72nd。质量本身非常好,阅读也很轻松有趣。不过与史讳举例相同,都应该被分类入工具书行列,抛开对历朝笔记的评价分析不提,本书中提到的书目数百本,按图索骥而去,不亦快哉。所谓读一本书,引出无数,就是说的此类书,抛石入水,千重浪起,而且本书的分析也很见功底,读完以后,对自己喜好的书会更明确,更有想法
大家小书 笔记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 豆瓣
作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 王根林等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讲述了:“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国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文笔有的简洁朴实,有的情文相生、美丽动人,常为一般读者所喜爱。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有着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辩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可以说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该丛书收书220种,多系名家名篇,当时被认为是一部方便实惠、社会反响较好的丛书。
2013年3月10日 已读
修行42nd。读了三个月,终于读完,很少有不精彩的笔记小说啊,所以读这书非常的快乐,可惜的是,这本书附有世说新语,话说谁会有这样的书却没有几个世说的本子呢?
小说 笔记
封氏闻见记校注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封演 译者: 赵贞信 校注 中华书局 2008 - 3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封氏闻见记校注》是唐人封演编撰的一部笔记,今本十卷。前六卷记述掌故、考证名物;七八两卷多记古迹,附以杂论;后两卷则专述唐代士大夫的遗事轶闻。在流传至今的唐人笔记中,《封氏闻见记》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语必征实”“源委详明”,赵贞信先生广稽众本,吸收前人校勘成果,撰成《封氏闻见记校注》一书。
2013年1月2日 已读
此书使我对中华书局之态度由粉转路人,若无萌物秋猹,必定转黑,此书正文不过百页,脱印之处有三四,或整页或半页为白纸,这就是书价一年涨似一年后我们得到的东西,至于此书,属于笔记的一种,内容驳杂多面,若一一记录所得,万字不足用,唯独秦时篆字复杂,影响官吏效率,故改为隶书一事对我颇有启迪,近年来简繁之争颇烈,拥趸彼此攻讦,个人以为时代发展为追求高效文字简化无可厚非,欲知造字之本意大可研究小学,何况繁体字并非当年造字之全貌,只代表过去的时代,当然繁体字自有其魅力在,但我辈不必非今亦不必诋古,各取所好便是,不必容不得异见者存在,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正斧,不需要再有这样的国民
历史 笔记
酉阳杂俎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段成式 / 方南生点校 中华书局 1981
2012年2月16日 已读
妙绝~无论总体篇幅还是每篇每则的长度都比太平广记少很多,更适合闲时取读一两则,分类更细,海阔天空无所不有,极为有趣,柜中装熊的故事和妒妇津的故事真是好笑啊~没的说,强推
古典文学 笔记
南村辍耕录(全二册) 豆瓣
作者: 陶宗仪 1998 - 3
本书记载元代的典章、文物、风俗、掌故非常多,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是广大读者和研究者了解元代社会状况和经济情况的最佳读本。
2011年12月6日 已读
载元代的典章、文物、风俗、掌故极其详细,涉猎也广泛,可惜失之过杂,导致江湖地位不如东京梦华录之类书籍,而可读性反在其上,其实若无宋之遗民黍离之悲,东京梦华录不过一本流水账,资料集,而此书可读性文学性史料样样俱全,当真好书
历史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