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东京梦华录 豆瓣
作者:
【宋】孟元老
译者:
侯印国
三秦出版社
2021
- 5
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千年前大宋都城汴京繁华录,宋代文明的纪实典范,翔实的汴京旅游指南。如果拥有一次穿越的机会,不妨去大宋汴京看看。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国宋代都市文明,便不 可绕过《东京梦华录》(东京即北宋都城,也称为汴京,今河南开封)。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东京梦华录》可谓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画上所画与书中所写,都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一书一画,可以说对后世可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盛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版特别用了《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做插图,并附有《清明上河图》 全图等56幅传世宋画,全彩插图,图文结合,以期尽可能地对后世窥见彼时风貌打开一个可供想象的窗口。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 ;箫鼓喧空,几家夜宴。”这段描述便选自《东京梦华录》 作者序。北宋灭亡后,在汴京生活二十余年的北宋遗老孟元老回忆起汴京生活,“节物风流,人情和美”,恐时间日久,后世说之失于事实,于是,梳理记忆中的汴京风貌和百姓生活书写成《东京梦华录》,以期后世之人“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东京梦华录》成书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传于世,是北宋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十卷,翔实地描绘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吃喝玩乐、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记载北宋汴京的浮世绘和风情画,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得益彰,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对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业、民俗、货物、饮食、岁时、地理乃至气象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本版全四色印刷,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56幅传世宋画,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兼注释、译文,重难点字注音,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勘校,以及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就让《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一起,带我们走进那个千年前的繁华都市大宋汴京,感受曾经的繁华盛景,领略彼时的都市文明、市井百象、风雅韵致,以及带给我们的美丽与怅叹。
编辑推荐:
◆将《清明上河图》和本书融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相得益彰,可谓为我们了解宋朝都市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并将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一书一画,以期为读者打开了解汴京盛景的窗口。
◆吃喝玩乐,歌舞百戏,如果只能穿越一次,不妨去大宋汴京
北宋被很多读者称为无比向往的朝代,爱吃,爱玩儿,爱宋朝风雅等,想要穿越过去体验一番。本书就是大宋都城的生活指南。我们可追随孟元老的笔触,坐客船沿汴河入城,还会经过宛如飞虹的虹桥,入城后,可到客店“久住曹二家”安顿,然后去侧旁理发修面的小铺理发修面,待收拾清爽,沿街游览,渴了在街边可买点香饮子喝,然后去孙羊正店体验大酒店的热闹,点一份鹅鸭排蒸、荔枝腰子就酒喝,要是喝多了酒怕伤胃,就到赵太丞家买一份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怕有酒气,就去陈家买一块沉檀楝香增增香味,想解闷再到勾栏瓦肆听李师师唱曲,说不定还能碰上大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累了可以坐轿子,或者骑骑马坐坐驴车。夜晚来了不要怕,夜市也开始了,热闹非凡,玩到太晚没关系,夜市结束,早市又开始了。如果正好碰上是元宵,歌舞百戏一定让你大饱眼福;如果到了除夕,也好,可到皇宫看看驱鬼逐疫的大傩仪。然后,新年一年开始了,又可以准备春天到来的游春了。
◆一部接地气的汴京回忆录,囊括正史难以兼顾的百姓生活细节
上至贵族,下至百姓,吃喝玩乐,饮食起居,游园节庆,岁时物货,风俗礼仪,早市夜市,搬载杂卖,等等,孟元老以白描的记述,带我们深入了解彼时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万象。
都有什么店铺摊肆,茶坊酒肆都有什么菜?娶妻生子都有哪些流程,举行哪些仪式?一年四季各个节日,大家都举行什么活动?都吃什么特殊食物?勾栏瓦肆里,都有哪些令人惊叹的表演?春天来时,都有哪些园子可以赏花?赏花时大家都做什么?等等,不管是想要了解彼时的百姓生活状态,还是想要写宋朝相关的影视剧剧本、小说等,这本书都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
◆翔实记载千年前北宋都城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的笔记体典籍
此书可谓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一部翔实的大宋都城汴京生活指南,是可直观了解北宋都市文明的一面镜子。翔实记载了北宋都城东京上至贵族下至百姓,一年四季的生活景象: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位、四季民俗、吃喝玩乐、娱乐节庆、岁时物货、典章制度、衣帽服饰、游园观景,等等,事无巨细,一部书带我们可全面、立体、感受千年前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
◆宋朝的重要地位:一部了解宋朝风雅和文明之书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均达到一定高度。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北宋是不可绕过的朝代。
◆附《汴京城市布局图》,及56幅传世宋画
附李合群老师绘制的《汴京城市布局图》,并结合内容配以56幅传世宋画:《清明上河图》《文会图》《千里江山图》《冬日婴戏图》《花篮图》《群鱼戏瓣图卷》《五马图》《歌乐图》《骷髅幻戏图》《瑞鹤图》《货郎图》《蚕织图》《妆靓仕女图 》《春宴图卷》《溪山春晓图》,等等。在图文结合中,重游宋代文明。
◆全书体例丰富:原文,注释,译文,插画,重难点字注音
1)精选底本,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逐字勘校,以及大量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2)精简注释;
3)通俗译文,译者化身导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我们浏览汴京并了解汴京人民的吃喝玩乐、风俗礼仪、娱乐庆典等;
4)生僻字随文注音,轻松阅读;
6)《清明上河图》图解,考据诸多资料,为《清明上河图》做图注,不仅了解书的内容,也能了解《清明上河图》中的丰富细节;
◆全四色印刷
全彩插图,呈现古画之美。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国宋代都市文明,便不 可绕过《东京梦华录》(东京即北宋都城,也称为汴京,今河南开封)。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东京梦华录》可谓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画上所画与书中所写,都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一书一画,可以说对后世可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盛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版特别用了《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做插图,并附有《清明上河图》 全图等56幅传世宋画,全彩插图,图文结合,以期尽可能地对后世窥见彼时风貌打开一个可供想象的窗口。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 ;箫鼓喧空,几家夜宴。”这段描述便选自《东京梦华录》 作者序。北宋灭亡后,在汴京生活二十余年的北宋遗老孟元老回忆起汴京生活,“节物风流,人情和美”,恐时间日久,后世说之失于事实,于是,梳理记忆中的汴京风貌和百姓生活书写成《东京梦华录》,以期后世之人“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东京梦华录》成书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传于世,是北宋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十卷,翔实地描绘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吃喝玩乐、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记载北宋汴京的浮世绘和风情画,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得益彰,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对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业、民俗、货物、饮食、岁时、地理乃至气象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本版全四色印刷,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56幅传世宋画,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兼注释、译文,重难点字注音,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勘校,以及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就让《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一起,带我们走进那个千年前的繁华都市大宋汴京,感受曾经的繁华盛景,领略彼时的都市文明、市井百象、风雅韵致,以及带给我们的美丽与怅叹。
编辑推荐:
◆将《清明上河图》和本书融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相得益彰,可谓为我们了解宋朝都市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并将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一书一画,以期为读者打开了解汴京盛景的窗口。
◆吃喝玩乐,歌舞百戏,如果只能穿越一次,不妨去大宋汴京
北宋被很多读者称为无比向往的朝代,爱吃,爱玩儿,爱宋朝风雅等,想要穿越过去体验一番。本书就是大宋都城的生活指南。我们可追随孟元老的笔触,坐客船沿汴河入城,还会经过宛如飞虹的虹桥,入城后,可到客店“久住曹二家”安顿,然后去侧旁理发修面的小铺理发修面,待收拾清爽,沿街游览,渴了在街边可买点香饮子喝,然后去孙羊正店体验大酒店的热闹,点一份鹅鸭排蒸、荔枝腰子就酒喝,要是喝多了酒怕伤胃,就到赵太丞家买一份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怕有酒气,就去陈家买一块沉檀楝香增增香味,想解闷再到勾栏瓦肆听李师师唱曲,说不定还能碰上大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累了可以坐轿子,或者骑骑马坐坐驴车。夜晚来了不要怕,夜市也开始了,热闹非凡,玩到太晚没关系,夜市结束,早市又开始了。如果正好碰上是元宵,歌舞百戏一定让你大饱眼福;如果到了除夕,也好,可到皇宫看看驱鬼逐疫的大傩仪。然后,新年一年开始了,又可以准备春天到来的游春了。
◆一部接地气的汴京回忆录,囊括正史难以兼顾的百姓生活细节
上至贵族,下至百姓,吃喝玩乐,饮食起居,游园节庆,岁时物货,风俗礼仪,早市夜市,搬载杂卖,等等,孟元老以白描的记述,带我们深入了解彼时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万象。
都有什么店铺摊肆,茶坊酒肆都有什么菜?娶妻生子都有哪些流程,举行哪些仪式?一年四季各个节日,大家都举行什么活动?都吃什么特殊食物?勾栏瓦肆里,都有哪些令人惊叹的表演?春天来时,都有哪些园子可以赏花?赏花时大家都做什么?等等,不管是想要了解彼时的百姓生活状态,还是想要写宋朝相关的影视剧剧本、小说等,这本书都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
◆翔实记载千年前北宋都城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的笔记体典籍
此书可谓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一部翔实的大宋都城汴京生活指南,是可直观了解北宋都市文明的一面镜子。翔实记载了北宋都城东京上至贵族下至百姓,一年四季的生活景象: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位、四季民俗、吃喝玩乐、娱乐节庆、岁时物货、典章制度、衣帽服饰、游园观景,等等,事无巨细,一部书带我们可全面、立体、感受千年前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
◆宋朝的重要地位:一部了解宋朝风雅和文明之书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均达到一定高度。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北宋是不可绕过的朝代。
◆附《汴京城市布局图》,及56幅传世宋画
附李合群老师绘制的《汴京城市布局图》,并结合内容配以56幅传世宋画:《清明上河图》《文会图》《千里江山图》《冬日婴戏图》《花篮图》《群鱼戏瓣图卷》《五马图》《歌乐图》《骷髅幻戏图》《瑞鹤图》《货郎图》《蚕织图》《妆靓仕女图 》《春宴图卷》《溪山春晓图》,等等。在图文结合中,重游宋代文明。
◆全书体例丰富:原文,注释,译文,插画,重难点字注音
1)精选底本,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逐字勘校,以及大量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2)精简注释;
3)通俗译文,译者化身导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我们浏览汴京并了解汴京人民的吃喝玩乐、风俗礼仪、娱乐庆典等;
4)生僻字随文注音,轻松阅读;
6)《清明上河图》图解,考据诸多资料,为《清明上河图》做图注,不仅了解书的内容,也能了解《清明上河图》中的丰富细节;
◆全四色印刷
全彩插图,呈现古画之美。
异闻集校证 豆瓣
作者:
(唐) 陈翰 编 ; 李小龙 校证
中华书局
2019
- 5
《异闻集》,唐陈翰编,唐人所编选的传奇集,选录唐人传奇凡四十馀篇。唐传奇系文言小说的顶峰,优秀作品极多,可惜一直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唐代传奇集。今人选本有鲁迅《唐宋传奇集》和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但都系当代人所编选的作品集,与唐人的视角已经有很大差距了。陈翰所编极为精当,鲁迅、张友鹤所编选的名篇,有不少都出于《异闻集》。此书虽然曾经散佚,但根据各种传世典籍,我们可以复原其原貌。此书的恢复和校点,将是非常罕见的“唐人选稗”本子,对于唐传奇研究就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可以媲美“唐人选唐诗”的历史意义,这将大大超越后世学者的选本价值。
花随人圣庵摭忆 豆瓣
作者:
黄濬
/
李吉奎 整理
译者:
李吉奎 整理
中华书局
2013
- 7
《花随人圣庵摭忆》为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资料,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起迄于1934年至1937年8月。积时既久,汇成巨帙。该书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
有关《摭忆》成书经过,黄氏友人瞿兑之在该书序中曾说明原委,略谓,黄氏生前,将编定之“二巨帙”邮瞿;瞿“乃稍纠其笔误数处,并志所疑于眉端”。此稿随为天津孔某借阅。黄伏法后,孔某关河转徙,但仍守信将原稿退瞿,还付黄家。黄家乃于北平付印,并乞瞿氏作序。序中未明言该书付印包含多少条目,亦未言印刷情形。该书之序写于昭阳协洽之年(即癸未,1943年)。是为初版。初版仅印百部,未广流传,且非全编。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龙门书店高伯雨据1943年初版影印。该二种版本相同,仅收至1936年12月为止,全目347条。黄氏友人林熙称,在黄被诛后,“很怀念这部笔记,深恐年深日久渐被消灭,而不知北平已有单行本也,因耗重资请人入某大学图书馆检出《中央时事周报》,以一年之力钞为八大册。未经印入单行本那部分文字,曾于1966年刊于《大华半月刊》,今又印单行本,名曰《补篇》云”。
自《摭忆》一书行世以来,除非常岁月,学界之评价,实无大异。率皆持人书分论主张,即不以人废言。刊印初版之黄澄怀、瞿兑之,以及居港之林熙,或为黄氏兄弟,或为生前旧雨,尚有某种亲情故谊在(即此辈亦是《摭忆》成书之功臣),而与黄濬毫无关系者,若郑逸梅、邓云乡诸先生,亦高度评价该书之文史价值,促成重新刊印。上世纪六十年代,旅美房兆楹教授(美国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之主要撰稿人),对香港龙门书店老板周康燮“竭力推荐”此书,谓“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因而周氏决定影印发行。
中国大陆学者,陈寅恪先生当是最早肯定《摭忆》史料价值之一人。陈著《寒柳堂未定稿》记述:日本投降,“重返清华园,始得读秋岳之书,深赏其旸台山看杏花诗‘绝艳似怜前度意,繁枝留待后来人’之句,感赋一律”。“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在《寒柳堂未定稿》(补)中,陈先生弟子刘适(石泉)引黄萱函称:“陈师对于黄秋岳的摭忆备极赞赏,他说:‘秋岳虽坐汉奸罪死,不当以人废言’”。迨晚岁拟《寒柳堂未定稿》时收入此诗,题目改称《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一九四七年春)》。约二十年间,他无改固常,坚持人书分论之初衷。
黄濬少年入京,自谓居北京三十年,熟习北方风土人情。既入世,同权宦显要,前辈名公相接席,周旋唱和,殆无虚日。耳食既多,目见益广,对清代民国之史事掌故与夫人物轶事,详为记述,或加考订,或予议评。推而及之,远及上古,旁涉海外,于军国大政、宫廷秘史、财政金融、人际交往、旅游山水、生产环保乃至社会万象,林林总总,匪特内容丰富、议有见地,且文字生动,委婉传神,足称洋洋大观。说者谓,其“所据资料,除杂采时人文集、笔记、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以及有关的一些外国人著述外,亦多本人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故有裨史事,良可征引;“瞿兑之推重该书谓‘与夫交游踪迹,盛衰离合,议论酬答,性情好尚,而一时政教风俗之轮廓,亦显然如绘画之毕呈’,伦比洪迈之《容斋随笔》,确非谀词”。《摭忆》一书作为笔记史料之价值,已可概见。
有关《摭忆》成书经过,黄氏友人瞿兑之在该书序中曾说明原委,略谓,黄氏生前,将编定之“二巨帙”邮瞿;瞿“乃稍纠其笔误数处,并志所疑于眉端”。此稿随为天津孔某借阅。黄伏法后,孔某关河转徙,但仍守信将原稿退瞿,还付黄家。黄家乃于北平付印,并乞瞿氏作序。序中未明言该书付印包含多少条目,亦未言印刷情形。该书之序写于昭阳协洽之年(即癸未,1943年)。是为初版。初版仅印百部,未广流传,且非全编。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龙门书店高伯雨据1943年初版影印。该二种版本相同,仅收至1936年12月为止,全目347条。黄氏友人林熙称,在黄被诛后,“很怀念这部笔记,深恐年深日久渐被消灭,而不知北平已有单行本也,因耗重资请人入某大学图书馆检出《中央时事周报》,以一年之力钞为八大册。未经印入单行本那部分文字,曾于1966年刊于《大华半月刊》,今又印单行本,名曰《补篇》云”。
自《摭忆》一书行世以来,除非常岁月,学界之评价,实无大异。率皆持人书分论主张,即不以人废言。刊印初版之黄澄怀、瞿兑之,以及居港之林熙,或为黄氏兄弟,或为生前旧雨,尚有某种亲情故谊在(即此辈亦是《摭忆》成书之功臣),而与黄濬毫无关系者,若郑逸梅、邓云乡诸先生,亦高度评价该书之文史价值,促成重新刊印。上世纪六十年代,旅美房兆楹教授(美国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之主要撰稿人),对香港龙门书店老板周康燮“竭力推荐”此书,谓“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因而周氏决定影印发行。
中国大陆学者,陈寅恪先生当是最早肯定《摭忆》史料价值之一人。陈著《寒柳堂未定稿》记述:日本投降,“重返清华园,始得读秋岳之书,深赏其旸台山看杏花诗‘绝艳似怜前度意,繁枝留待后来人’之句,感赋一律”。“秋岳坐汉奸罪死,世人皆曰可杀。然今日取其书观之,则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在《寒柳堂未定稿》(补)中,陈先生弟子刘适(石泉)引黄萱函称:“陈师对于黄秋岳的摭忆备极赞赏,他说:‘秋岳虽坐汉奸罪死,不当以人废言’”。迨晚岁拟《寒柳堂未定稿》时收入此诗,题目改称《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庵深赏其游旸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一九四七年春)》。约二十年间,他无改固常,坚持人书分论之初衷。
黄濬少年入京,自谓居北京三十年,熟习北方风土人情。既入世,同权宦显要,前辈名公相接席,周旋唱和,殆无虚日。耳食既多,目见益广,对清代民国之史事掌故与夫人物轶事,详为记述,或加考订,或予议评。推而及之,远及上古,旁涉海外,于军国大政、宫廷秘史、财政金融、人际交往、旅游山水、生产环保乃至社会万象,林林总总,匪特内容丰富、议有见地,且文字生动,委婉传神,足称洋洋大观。说者谓,其“所据资料,除杂采时人文集、笔记、日记、书札、公牍、密电以及有关的一些外国人著述外,亦多本人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故有裨史事,良可征引;“瞿兑之推重该书谓‘与夫交游踪迹,盛衰离合,议论酬答,性情好尚,而一时政教风俗之轮廓,亦显然如绘画之毕呈’,伦比洪迈之《容斋随笔》,确非谀词”。《摭忆》一书作为笔记史料之价值,已可概见。
东坡志林 豆瓣
作者:
苏轼
/
校注 刘文忠 评
译者:
刘文忠 评注
中华书局
2007
- 9
插图本中华经典随笔书系,遴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从闲话式的文化碎片中,勾勒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岩层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书为该书系之一,为《东坡志林》,书中所载各篇,相当一部分留下了写作年代,较早的是元丰年间,较晚的是元符四年,前后历二十多年,大体上是从被贬黄州始,至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止,共二百零三篇,内容相当丰富。从中可以窥见东坡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等诸多方面。本次推出的注释点评本保留了全书的原文并加以注释、点评及插图,是体味东坡鲜明个性的绝佳读本。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 豆瓣
作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 王根林等校点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讲述了:“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国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文笔有的简洁朴实,有的情文相生、美丽动人,常为一般读者所喜爱。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有着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辩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可以说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该丛书收书220种,多系名家名篇,当时被认为是一部方便实惠、社会反响较好的丛书。
南村辍耕录(全二册) 豆瓣
作者:
陶宗仪
1998
- 3
本书记载元代的典章、文物、风俗、掌故非常多,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是广大读者和研究者了解元代社会状况和经济情况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