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
红楼夺目红 豆瓣
作者: 周汝昌 作家出版社 2003 - 10
本书是周汝昌先生新的一本红学随笔集。与以往的著作不同,是以短文讲“大旨”。全书一百三十余篇,从赏析雪芹“绝特”个性,提出湘云才是《红楼梦》全书主角,到刘姥姥在全书中的重要性,以及红学研究者极少触及的红楼小人物的见解等观点,令人玩味领悟,大开眼界。可谓点面新、视角新、解说新,是红学界近年来不可多得的精彩作品。周先生在本文后再记中,赋诗一首,抄录如下:百读红楼百动心,那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上高山悦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徽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有书换万金。全书诗、文、图并茂,精美大气,印装讲究。
2018年8月4日 已读
修行20th,周先生独钟史湘云不喜林黛玉为薛宝钗鸣冤这些我都颇为认可,但是我还是相当烦这厮。在《红楼小讲》里已经见识了老先生多肉麻,一个“娇杏”已经足以让他大叫“这是何等的文心锦绣巧妙手法”,此书中他的肉麻更上一个大台阶,奇绝巧绝妙绝被用了无数次,令人审美疲劳,我自觉自动过滤他的形容词和祈使句,只看他要说的内核部分,但还是被林四娘诗完胜长恨歌这一惊世骇俗的观点给雷翻在地。老周善祷善颂的性情也肯定爱说过头话爱做过头事,当年挑头炮轰俞平伯,惹得老实隐忍的俞先生都拍案而起的就是这个老丫, 当然,红学一道他还是很有本领,这本书就未必好了
周汝昌 文学 红学
红楼梦人物论 豆瓣
7.0 (7 个评分) 作者: 王昆仑 北京出版社 2004 - 1
《红楼梦人物论》根据作者1962年的文字编排的。以前未曾修改的宝玉、黛玉的四篇,这次把原来的《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和《贾宝玉的逃亡》两篇合并为一:《贾宝玉的直感生活及其归宿》;而论及黛玉的两篇:《林黛玉的恋爱》和《黛玉之死》,也合成一篇,题名《林黛玉的恋爱悲剧》。
2013年3月26日 已读
修行55th,正所谓没有比较则没有鉴别,大家小书中周汝昌先生之作读后有存疑,有所得,觉得并非绝妙之作,读完此书周先生之作为神作矣。我不知王某为何方神圣,不知王某著作几何,单论此书,每读一页都在心头呐喊,这尼玛还用你说?此本目前是大家小书系列中感觉最差一本,凡鉴赏能力常人水准细读一次红楼必可读出书中八成内容,是不错的总结,但是混迹大家小书系列显得如此不协调,此书大可不读
大家小书 红学
红楼小讲 豆瓣
8.2 (11 个评分) 作者: 周汝昌 北京出版社 2002 - 1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为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作品。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再版后,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2000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2012年3月12日 已读
红楼经典在三个字上,一是巧,如璇玑图般的布局,无闲笔,处处草蛇灰线的呼应,实在做的再完美不过,二是谜,无数的伏笔和隐喻,简单如巧姐批文,复杂如宝琴十二首咏史诗,让后生多少聪明人殚精竭虑的去猜测或者附会,三就是残了,有什么比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更加多彩呢,维纳斯正因断臂才成就今天的地位,这本书介绍了作者数十年红学研究比较笃定的成果,大多数很有说服力,读完以后真涨了不少见识,只是作者对曹推崇太过,甚至达到了谄媚的地步,动辄【如此文思,简直无与伦比,巧妙绝伦!!】,前几回,和香菱一起的丫鬟取名娇杏,一菱一杏,一雅一俗,结局一悲惨一幸福,周汝昌就大唱赞歌,认为名字【娇杏】和【香菱】相照应简直穷极天下之文思!我不禁诧异,这点儿事,犯得着么?
大家小书 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