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全四册) 豆瓣
8.8 (13 个评分) 作者: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译者: 金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 9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2014年2月5日 已读
休憩15th,大年初一读到初三,描写了一个家族的史诗和一个自由的民族哥萨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真不是写的多好而是写的很真,读完以后感觉完全了解了何为哥萨克,其实你谁都不用看,定住格里高里一个人就好,这个以点带面的点真是太典型了,他不愚蠢,强壮勇敢,所有的缺点集中在随性上。他完全没有自制力,甚至从不试图对抗本性,想什么就做什么,无论父亲,上司还是爱人,无论权利,金钱还是诱惑,都对他形成不了半分的制约,他就是爱干嘛就干嘛,这种任性幼稚的性格,就是哥萨克,对待哥萨克,就要像哄孩子一样,就万事OK了,此书另一个亮点是,无论红军还是他们的对面,全都是一个妈生的土匪操行,完全不值得期待,肖洛霍夫真是活明白了也敢写实话,真令人乐而开笑
小说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文集(全八册) 豆瓣
作者: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8
《肖洛霍夫文集(1-8卷)》内容简介:二十年代末,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十月》杂志上发表,第二年鲁迅先生便约请贺非翻译,并亲自校订,还撰写了后记。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一,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日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按照规划,努力四载,将肖洛霍夫的作品集成文集出版,这在我国是第一次。文集共分八卷,几乎包括了作者一生创作的精华。第一卷收入中短篇小说二十七篇,第二、三、四、五卷为《静静的顿河》,第六、七卷为《新垦地》,第八卷收入随笔、文论、讲话七十余篇及重要书信二十四封,其中与斯大林的通信近几年才公开发表,是研究肖洛霍夫不可多得的史料。
2014年2月5日 已读
休憩14th,肖洛霍夫是应该位列中国现代小说史宗师一栏的人物,读他让我茅塞顿开,赵树理等等一票人写的题材写过的故事,TG赞成过反对过的那批先红色后毒草的小说基本全部植根于此,把他的小说人物名字从瓦西里格里高利娜塔莎换成张三李四小二黑,丝毫不违和,呵呵,找到你们祖宗了,战栗吧,凡人!
小说 肖洛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