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
橄榄香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2
《橄榄香(精)》是董桥创作的小说集。 《橄榄香(精)》收录了《半生缘》、《小寒碧斋》、《紫薇园》、《无语》、《杜公馆》、《鹤顶红》、《小红楼》、《远山行》、《曼陀罗室》、《简爱》、《玉琮》、《一翦梅》、《念奴娇》、《啸月轩》、《月芽山馆》、《莲房》、《鲍西娅》、《待春风》、《二小姐》、《平庐旧事》等作品。
2018年2月9日 已读
休憩55th,董桥浮华俗艳文风在本书中淋漓尽致,全书回忆女子尽数绰约婉转,形容其容貌体态极尽肉麻之能事,且对这些女子对他乃至于对他人每个暧昧亲昵细节绝不置而不问,势必点出。书名橄榄香也来自某老夫的少妻电话中对他的一吻。此书充分体现了董公的有贼心没贼胆以及一个老犹闷骚的不羁心灵。坦言之此书可读性相当不错,但也暴露了董公文风之套路,写好人三板斧写坏人板斧三,尤其《杜公馆》一篇,董公以其一如既往之拉杂随意文风,掺以间或出现的诗词美句,描写了一个包二奶的故事,语言难以形容我读这一篇时候的欢乐,妈呀笑死我了。十分有趣
董桥 随笔
清白家风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2
《清白家风(精)》收录了作者董桥创作的三十篇作品。 《清白家风(精)》具体收录了《扇子有情》、《坚道有个管先生》、《写给刘若英的新书》、《西园一枝》、《记戴立克》、《李子不甜》、《钱穆字幅的联想》、《伤逝》、《清白家风》等文章。
2018年2月9日 已读
休憩53rd,总体恬淡可读,间或夸人时肉麻虚浮“美极了”、“美死了”不一而足。仍围绕文玩、故交、大师几大董桥喜爱话题展开。我最喜欢此书的一点是:董桥每每发现东西好,求之不得或价昂不能收为私庋,他并不十分遗憾,依然抱持着浓浓的兴趣,赞美着欣羡着那东西,这态度一下子拉升了我对他的好感值。龂龂以求求之不得亦不自苦,这一人生态度很是值得我参考。
董桥 随笔
景泰蓝之夜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2
《景泰蓝之夜》是作者谈文玩、以及人物交往的随笔,作者与沈尹默、张充和、沈从文、台静农、朱家溍、王世襄……那些风华绝代的人们的交往,那典雅无比的乾隆掐丝珐琅套盒,那娟秀的小楷,那淡雅的墨梅,那细致的工尺谱,那余香袅袅的香炉,无不充满意趣和韵味。包括《墨梅枝谭》、《芦塘鸳鸯》、《黄溶书扇小注》、《毛姆书录与藏画》、《盖斯凯尔夫人》、《沉香钩沉》、《沈尹默蜀中小品》、《吉庆栈遗闻》、《沈尹默的小手卷》等。
2018年2月8日 已读
休憩52nd,此卷大率绕文玩手迹而写,颇有看头,除第一篇俗腻令人生厌。沈尹默沈从文手卷两篇读来喜出望外,几阙词美不胜收。“离骚心事远游身,西江何限水,南北几多尘”;“桃花惯作新装束,竟惹游人目”;还有最喜一句“石林茅屋有湾畦,与子平分风月复何疑”
董桥 随笔
青玉案 豆瓣
4.8 (5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董桥记写其集藏古玩的因缘情意,淡笔点染长辈之温情、友朋之相契:梅家灵芝,萱园嫁妆,亦梅先生,乔志高先生,林语堂的半个学生,王世襄的狮子,脂砚斋杏花,倪元璐的字,与陈文岩吹水,老客栈悲歌,徐志摩的旧藏,杨绛先生的来信……富于文人意趣,情韵悠悠,最见精彩。书名借用贺铸名作词牌《青玉案》,老旧的词牌名和他新撰的文玩小品书中重逢,就像一场一见钟情般的艳遇。内地首次引进,精装面世。
近年董桥的新书在装帧上总喜欢花一番心思,仿古典书的皮纸装帧,烫金的封面,实在叫人爱不释手。这本装帧雅致的本子,载有四十四篇董桥的最新文章,带您走进董桥的古董、旧书珍藏的世界。
2018年1月26日 已读
休憩33rd,连读两本董桥实为不智,此本质量亦不如记得与立春前后
散文 董桥 随笔
记得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1
董桥写自己所藏的新旧清玩,这些有生命、有故事在里头的文人宝贝:如梁启超的遗墨,王世襄的玉钗葫芦,张充和的书画,林青霞的新书……从故事里走出来的,是清玩,更是人物,淡淡地栖身古雅的人物。他的散文是日常的叙事,平淡、平常、平实,清新可读。
在这个文字日渐粗糙化的年代,董桥把玩诗词、古画、闲章、羽扇……文字精致圆熟,具贵族的优雅逸致与文人的婉约多情。
2018年1月26日 已读
休憩32nd,变老的征兆已经不断出现,比如熬不动夜 比如身体扛辛苦能力大大减退,比如实在有点阅读过量导致眼睛开始花,又比如开始真而且真的能品出董桥好处。一言以蔽之曰,只要董桥不玩词藻,便是一流随笔家。本书围绕的文玩,名人墨迹,笺等等,都是我深好之物,可惜玩不起,挣钱之路漫漫道远,这份觊觎则可保留,是为阅读对个人野心与上进心促进之实证。
散文 董桥 随笔
立春前后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3 - 4
该书由董桥新近专栏文章结集而成,内容主要是有关他收藏的古董、文玩,以及这些文玩、古董背后文人的故事和他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这些文章仍然承袭董桥以往同类作品的风格,笔调沉稳浑厚,蕴藉隽永,感情真挚灵动。
2018年1月24日 已读
休憩23rd,多年来对董桥乏好言语,对其七宝楼台砸碎成片复拼成马赛克的无谓华丽与矫情文风十分不喜,偶读此书却十分欣赏,此书全无上述积俗,乃是老爷子上了年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一本文集。行文无愧散文之散,随笔之随,想到哪就写哪,时而流水账时而叙典故时而一笔带过,初时我被这意识流散文搞成呆头鹅,读着读着却十分入戏,深觉隽永。董桥之妙句妙引与灵光一闪之妙谛为数不少,其他能手也不逊色,难为他这种天马行空劈面一句却又无烟火气无刻意为之之嫌的本事,这一本实打实说哪里特别好还真讲不出,随意读之以消永昼却实属上等恩物。
董桥 随笔
英华沉浮录 5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7
《英华沉浮录5》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2013年7月18日 已读
休憩200th,了无新意,已读五本中最差
散文 董桥 随笔
英华沉浮录 4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7
《英华沉浮录4》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2013年7月16日 已读
休憩199th,这套选集让董桥在我心中加分非常不少,这一本的可读性相当一般,只是董桥对大陆港台报刊杂志,政要讲话等遣词造句方面问题的吐槽和指正集,咬文嚼字杂志常见文章的水准,不算上乘,但是写的很朴实诚恳,而且,想到董桥先生为遣词造句问题写这么多文章,这种类似强迫症的精神很是合我心意,呵呵,这套书倒是没借错
董桥 随笔
英华沉浮录 3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6
《英华沉浮录3》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以语文为基石的文化小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这些文字既有旧时月色的影子,也有现代人事的足迹,走笔之际,往往妄想自己一下子脱胎换骨,变得才隽而识高,采博而鉴细,小题文章也能透入神窍。
2013年7月16日 已读
休憩198th,这部选本让我乐呵的打算对董桥好点,他的水准固然不算顶尖,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开头一部分是古董家具之类,中间是不带火药味的笔战文,质量都不错,只是看董桥的人怎么一个个的写书评都那么矫情呢,都那么酸呢,谁关心你看的时候喝不喝清茶炒不炒菜啊,八嘎
散文 董桥 随笔
英华沉浮录 2 豆瓣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6
《英华沉浮录2》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2013年7月15日 已读
休憩197th,董桥这套书选的实在不错,这本中除了花瓣都睡着了一篇以外,没半点董桥惯用的华丽堆砌手法,读来很补,只是董桥自述黄鲁芹先生称呼他,小董啊,小董啊,我站在地铁里就想尿,太惊悚了,然后他意犹未尽的列举了姓董的名人们,然后欣欣然以小董自居,我流下了面条泪
散文 董桥 随笔
英华沉浮录 1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海豚出版社 2012 - 7
《英华沉浮录1》是作者于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明报》撰写的专栏文字结集,分为阅读、文物及政治文化、语文、人物交游几大类。这些文章曾在香港文化界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上海的报纸也有陆续选刊。
2013年7月14日 已读
休憩196th,董桥这本选的不错,叠床架屋现象很少,文章基本上篇篇有内容有些neta,如果他所有作品都是这个水准,我对此人评价会高出两个层次,虽然全书读完,只是对如何写作不温不火的小短文有了点隐约的认知,没得到更多的东西,但还是很满意的
董桥 随笔
白描 豆瓣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2
龙年董桥七十了,与董桥一起收藏小怀旧版……散文大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
本书收录董桥文化散文,每篇篇幅均不足千言,初看这样小幅面的轻描淡笔不关痛痒,但细读可见细细缀缀的文化风情。文中以文化故人典故为多,看着像是旧日流水帐重数,底下散出的是对昔往烟水的温存眷恋。
2012年2月12日 已读
这本和记忆的脚注同时上市的书,文风和它也是一般无二,如果把这两本书的文章掺在一起,随意分成两半重新装订,这两本书的风韵还是半点变化也没有的,和记忆的脚注一样,回忆老实靠谱,没有多余的修饰词,不错的回忆文章
董桥 随笔
记忆的脚注 豆瓣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2
在《记忆的脚注》中,文坛往事、艺苑轶闻、文人雅兴、学者风范,董先生笔下的人、追忆的事,经他的妙笔一描画,一点染,无不散发着迷人的风致。文字精纯圆熟。在当下这个又新又冷的时代,作者甘愿当一个向后看的“文化遗民”,充溢笔端的旧人旧事旧文旧书旧字画旧掌故旧风物,展示着董先生的文化情怀。
2012年2月12日 已读
文坛往事、艺苑轶闻、文人雅兴、学者风范,这个归纳还是很靠谱的,这个月上来的新书,在万圣立读完,感觉还可以,没有太多无谓的修饰,是那种老人坐着圈椅在午后阳光里闭目养神式的回忆,文章四平八稳老老实实,我很喜欢
董桥 随笔
绝色 豆瓣
6.0 (6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2
本书为董桥书写搜猎英文旧书的淘书心得:如王尔德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的插图,在巴黎的海明威,集藏的《鲁拜集》,英国初版的《荒原》,英伦访书的心得,藏书票琐忆…
作者跟英文旧书结了三四十年的因缘,如今人书虽老,但此情不渝。作者每星期写一篇,写了快一年,终于写了四十篇琐记旧买新买的英文图书小品。全书一文一图,以精美装帧献给爱书的读者。
2012年2月12日 已读
董桥写书的文章要比平常那个重门叠户雕栏玉砌执着于小字眼和过度描述的董桥老实可爱许多,这本和今朝风日好都是非常漂亮的书话,董桥一肚子文坛八卦奇闻异事,在这本书里娓娓道来,亲切而有趣,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性价比实在不高,十万字的书印了270多页,还有三四十页的插图,居然敢卖48,这是本绝佳的立读书,在书店站着看,不觉得枯燥,一会儿也就读完了
董桥 随笔
浏览这样的中英文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董桥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 1
2012年1月4日 已读
这本书是董桥对轰空政府官员及大学校长讲演中中英文稿的臧否言论集,文章极短,每篇指出一个问题,是标准的咬文嚼字杂志体,说的很不错,问题很有代表性,但是我要吐槽两点,第一,董桥你可以干点更好的事情去,第二,你丫四万六千字也好意思出本书?
董桥 随笔
博览一夜书 豆瓣
作者: 董桥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 1
2012年1月2日 已读
一旦董桥停止那豆芽菜上刻舞榭歌台般过多过繁的修辞,他立刻变成了个深沉而睿智的长者,随笔短而有味,颇耐咀嚼,评论钱默存公和几个西方作家都中肯而得其精要,几篇关于电影的随笔里指出中国影评人只能看出宁静巩俐美貌却看不出一身戏骨说得很对,回忆沈尹默书法对联【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令人心痛,当然最值得吐槽的还是董先生煞有介事的叙述自己【最怕写序,万一写不好,人家一本书几万字的成绩就要减了成色】我不禁吐槽,除了你老董,谁好意思一本书就几万字而已?这本书是标准的董桥,一页两百字不到,二百多页也就五万字,读来如汤沃雪,须臾便尽,董桥不玩文字雕琢时,有一点亘古不变万古长青,书短啊短啊短,不管你爱读还是不爱读,短啊短啊短
董桥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