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
青苔不会消失 豆瓣 Goodreads
7.9 (37 个评分) 作者: 袁凌 中信出版集团 2017 - 3
本书精选了袁凌十多年来记者生涯中最为杰出的非虚构作品,叙述了十二个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写出了一百位中国社会底层的人物故事。分为“卑微者”、“出生地”、“生死课”三个部分。其中,侧重于写底层人物对磨难与困境的挣扎,还有新旧一代关于故土的矛盾与争夺。更从无数个跌宕起伏的命运 回声中,为我们呈现了一片震撼的精神与生存景观。本书中的多篇文章曾经在互联网引起轰动,但碍于版面,这些文章都未曾以全貌呈现,本书是这批精彩作品第一次以全貌形式呈现给读者。
2021年4月25日 已读
休憩61st,人间世,人世间
纪实 袁凌
生死课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袁凌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11
【编辑推荐】
◆译文纪实系列 第1本原创作品
◆关于生死的中国当下故事
◆北岛 金宇澄 罗新 推荐
【内容简介】
《生死课》是袁凌的短篇记录合集,记录了各色生存地面上 辗转的小人物,或是历史地层中叠压的无名氏。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长经历、采访调查,以及公益探访中邂逅的,有乡土的长辈,也有都市的边缘人;有历史中的失踪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独症阴影下的白领。有逝者,有生者。他们的人生遭际,或可谓曲折,或简略潦草。生活场景或者算得别致,或者平凡。他们不是时代聚光灯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情。袁凌记录这些人的生与死,不仅为了他们的人生,也为了对自我生命的理解。
【推荐语】
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袁凌的写作进一步拓展更自由的空间。所谓芸芸众生,生老病死,而每个生命在大地上都有独特的意义,作者以平视的角度,在朴实的文字中蕴藏诗意,对普通人充满深切的同情。
—— 北岛
卑微者的生与死,很难有机会被认真对待。袁凌用凝练的白描文字,刻画了那些被历史和现实重压下的肉体和灵魂,纪念他们的在世的艰辛与身后的萧瑟,令读者动容。
——金宇澄
世界至少有一半掩映在阴影之下,人类感官却天然地倾向于仅仅捕捉光亮。回避阴影也许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但自欺只会让真相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无从认知,越来越不可理解。在少数勇于探究阴影世界的作家中,袁凌以他独有的冷峻与从容讲述这个世界的另一半。或许,一时半会儿能接受这个道理的人还不多:袁凌摆在我们面前的,那些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刻意回避的生命故事,并不是历史的素材,它们就是历史本身。
——罗新
2021年4月25日 已读
休憩60th,多种多样的人生,多种多样的愁苦,多种多样的生和死,白描完美的体现了每种的寻常,给文字以震撼力量,人生
纪实 袁凌
在别处 豆瓣
作者: 袁凌 天地出版社 2021 - 1
◇袁凌历时十三年写就,深汲每个离乡人的生命记忆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 ,一部城乡中国的变迁记录
◇真实故事计划年度“经典非虚构著作”诚意巨献
◇梁鸿、野夫、刘瑜、蒋方舟、朱学东读后诚恳推荐
---
故乡这个记录出生、成长、迁移、死亡的地方,牢固地寄存着每个离乡人共同的记忆 。
《在别处》是袁凌深汲生命记忆的个人自传散文集,成书历时十三年。他用柔软有温度的文字,忠实追溯了一个人的离乡与回归、青春到不惑的心路:孤身离乡的线索、在外漂泊的孤寂、城乡沉默的变迁、自我成长的印记……
从小县城去到大城市,从候车室回到出生地,真实记录了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一段城乡中国的无声变迁。
---
袁凌的语言和叙事,因对大地生活的凝神关注而绵密细致,如清泉缓流,点滴注入,持久涤荡。人物因此充满情感并富于层次,乡村也因此重又恢复它的丰盈、灵性和坚韧的生命力。
——作家 梁鸿
袁凌是我喜欢的那种作家,始终面对巨大坚硬的现实,以刀刻斧斫般的文笔去解剖世界。
——作家 野夫
诗意对于有些人是生活的奢侈品,对另一些人则是必需品。袁凌写调查、写故事、写历史、写现实、写社会、写个体,不管写什么,他的文字上面总有一层毛茸茸的、轻轻颤动的诗意。
——作家 刘瑜
袁凌比我们都有耐心。生活是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河,冲碎一切曾经完整的、坚固的、长久的。只有他,溯流而上,在生活的废墟上,固执地去寻找支离破碎的人生意义。
他带领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回家。回家的路没有地图,唯一的指引,是一首幽暗的孤独者之歌。
——作家 蒋方舟
从故乡到异乡,告别无知顽劣的童年,到心怀愁绪永远不停奔波的成年,每一个挣扎沉浮在这个时代还没被吞没的人,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无论多么微小,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通过它们,同样可以观照到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一代人的命运。
——媒体人 朱学东
2021年1月5日 已读
休憩5th,袁凌笔下的北京广袤而无情,他奔波然后叹息,笔下的故乡黯淡而老迈,但他似乎也不关心,文字功夫极好而氛围极度的灰暗、压抑、疏离而无动于衷。难以想象写出这样文字的人是写下《寂静的孩子》这样澄澈的书的人。但转念一想,这两本书有着很大的共性,都极为用心,极为真诚。袁凌被称为“卖血型作者”太恰当不过,他用生平为五谷以神念为石磨榨出油榨出浆水,几十块钱卖给我们。书里他历任女友乃至结婚离婚又复婚又离婚的妻子还有另一位妻子均陆续登场,这还不够,他连自己买充气娃娃及使用感受这样的细节都不肯放过,惊到了我。这是本绝对的好书,但我非常担心袁凌他是他者的董狐和特蕾莎,自己和亲密之人的莫尔索,他的精神状态让我十分警惕,警惕的害怕
袁凌
寂静的孩子 豆瓣 Goodreads
8.0 (15 个评分) 作者: 袁凌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6
《寂静的孩子》是作家袁凌历时四年走访、探察、记录、沉淀,全新写就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袁凌将他的目光聚焦到了孩童的身上,他关注当下中国城乡儿童的生存困境,切身感受他们的生存条件、日常劳作和精神状态,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最终完成了这一份关于孩童的生活和人性记 录。

留守、随迁、失学、单亲、孤儿、大病……儿童在困顿与匮乏的境遇中艰难挣扎,却又顽强成长。儿童的生命本应该是奔流的瀑布,自由而快乐,但这些孩子的声音却受制于阶级、地缘、身份的壁垒而无法被传达。《寂静的孩子》就是关于这样一批儿童生存境况的详实记录。打破壁垒,克服距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们的声音不应如此安静。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休憩140th,这世间有千千万万种痛苦啊,到最后,痛苦自身不再震撼人心,而习惯的隐忍漠然与视若无睹反而有着令人动容的魔力,这些痛苦发生在孩子身上,也成为了整个家庭的忍受与坚持,这样的田野调查记录让人心痛,那是一种发自心底良知中的悲悯,也是一种令人悲哀伤感的爱莫能助。读第一章那些跟随着父母在北京上海天津城市边缘颠沛流离吃着苦的孩子们的故事的时候,还在嗟呀这仿佛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还在惋惜他们在花一样的年纪却不得安定却在提前接触着生活严峻的一面,后来几章却不言自明的展示,第一章的孩子们已经是本书中的幸福者,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者袁凌是个不错的作家,此书展现出的是一名作家所应具备的对现实悲悯的真实形式,我会像支持梁鸿一样的支持她的!
儿童 生活 纪实 袁凌